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专业: 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回族舞蹈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在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宗教观念和民族生活的特定性,回族舞蹈无论是流散于民间的娱乐活动还是舞台表演的作品创作,都是在以表现民族精神气质、反映民族思想感情、展示民族生活风貌过程中形成自己艺术独特的审美风范。笔者从回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出发探讨了回族舞蹈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回族,舞蹈,历史变迁,发展,审美特征
ABSTRACT
Hui Hui ethnic dance is 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Islamic culture and Chinese local culture, two-way communication, the process of penetration of new cultural cre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religious concepts and the specific nature of national life, whether it is dispersed in Muslim folk dance entertainment or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of works of creation, are in the national ethos of performance, reflecting the national sentiments, showing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life to form their own artistic style Unique aesthetic style. I dance from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i of the Muslim dance off the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Hui, Danc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因受信仰与生活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习惯与文化,而回族舞蹈正是在这种环境中逐渐形成、传承与发展的。回族在我国居住分布地域辽阔,其民间舞蹈又因此具有地域性特征形态和特色。
一、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
回族舞蹈作为回族文化的有机部分,从一开始就参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并在中国历史的坎坷进程中完成着本体的塑造。公元前138 年张骞出使西域,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域乐舞传入中国,成为回回乐舞的前身。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天宝九年四月,波斯曾献《大毛绣舞》、《延长毛绣舞》、《延舞》。以后又献《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观柘枝舞二首》中有“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的诗句,描绘了西域乐舞高难度的技巧变化和婀娜柔美的舞姿表现。据史料记载,西域乐舞在“开元、天宝以后盛行于长安,后更遍及于中国各地”。到了宋代,西域乐舞已广泛流行于市井民众中,并由于回汉之间长期的密切联系和人口杂居,明显表现出了波斯、阿拉伯和汉族民间舞蹈混合一体的民族风格,继而形成了回回乐舞。回回乐舞的形成发展,发生在元明两朝民族大融合的中国土地上,其文化艺术必然受汉文化影响,回汉舞蹈交融也就成了一种必然。元明时代中国戏曲艺术正值繁荣昌盛的阶段。当时,纯粹的舞蹈艺术很难以独立的形式出现。在这一时期,舞蹈只能以程式化的动作溶入戏曲表演的唱念作打中。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回族舞蹈很难脱离舞蹈被戏曲兼并、与百戏混杂的命运。在舞蹈的分化和失重中,必然使回族舞蹈的历史延续形成
脱节。所幸的是,回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标志,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信仰、审美追求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下,以自己的存在方式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汤瓶舞》、《坐舞》、《念舞》、《跳花儿》、《宴席曲》、《口弦》充分展示和保持着回族人的舞蹈观念和实践。回族舞蹈在历史的坎坷进程中,曾与武术、体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清王朝统治的三百年,对回族实行残酷镇压,回族文化受到严重摧残,回族舞蹈亦趋消沉。在这个断裂层上代之兴起的回回民间武术和民间体育,为回族舞蹈艺术架起了桥梁。虽然武术、体育不是舞蹈,但在历史进程的相互影响中,各地优秀的回族民间舞蹈均吸收了许多武术和体育的动作技巧。流行于西北一代的《耍场》、《踏脚舞》以脚和腿部的动作为主,是从回族拳术“弹脚”的套路演变而来;华北的《武术落子》, 柔中有韧、粗犷彪悍、沉稳的动作韵律,也曾是回族人走口外、做生意的健身防身之术。东北一带流行的《小鼓高跷》则是源于体育高跷,在蹁腿转身的动作中追求力量、稳健、勇猛、顽强的风格。这种在武术、体育动作的基础上,遵循回族人的生活习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成为回回人的精神财富。
二、回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回族舞蹈在宗教文化中的体现
“艺术源于生活”,伊斯兰教作为入世的宗教,渗透在回族穆斯林个体的一生——从出生到去世。这种打上伊斯兰色彩的“生活”,当然会在包括舞蹈在内的回族艺术中得到展现和升华。宗教生活是回族人民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也是回族舞蹈创作的重要来源。如《心泉》,天幕上一缕晨光、一弯新月,在浓郁伊斯兰风格的音乐声中,一群头戴白色盖头、身穿白色纱裙的穆斯林少女
怀抱“汤瓶”,迈着急促的脚步会聚成为一个形式感很强的女子群舞。舞蹈者怀抱“汤瓶”挺胸抬头、微微塌腰、碎步移动的动态造型;那绿色、白色盖头端庄秀美的造型,燕子穿林般流畅的舞步,象征着在向往和平与安宁的路上,经历了一次心灵旅程之后,舞蹈者找到了生命的泉水。虽说舞蹈中没有高难度的技巧,舞蹈语言非常简练、纯朴、清新、含蓄、婉约,但作品注重内心世界的探索,没有让舞蹈停留在回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表面,而是积极从生活习俗和礼仪中提炼舞蹈语汇,做到肢体语言与形象的完全统一,进而探寻出回族人民内心世界的虔诚,把回族人民崇尚和平、崇尚绿色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让人感受到回族人民虔诚的宗教情怀。
回族舞蹈传承伊斯兰传统文化艺术在宗教仪式之中,并且形成自己的特点。例如:汤瓶舞源于宗教习俗,流传于宁夏回族聚居区。回族人爱干净,讲究饮食卫生,喜欢沐浴和洗涤。在回族饭店和家门前挂的“清真”牌,即为洁净的意思。洗手、洗脸、洗澡均用流水,沐浴时常用“汤瓶壶”。“汤瓶壶”是唐朝时期从波斯、阿拉伯传入的,回族人称洗澡为“净洗”、“冲头”,有固定的程式动作,也称“洗把数”、“换水”。表现伊斯兰教礼拜前用“汤瓶”(壶)盛水净身,作“大净”或“小净”的习俗,舞蹈中还常出现模拟“汤瓶”的形象,故有此名。如河北的舞蹈《沐浴》、宁夏的《汤瓶舞》,便是取材于回族人“净洗”这一特定的风俗的舞蹈。作品把“净洗”中“倒三把手”、“洗肘”、“抹头”、“抹耳”和民族生活中的“接都瓦儿”动作夸大变型,从而产生舞蹈的主题动作。这些民族的特定语汇,作为舞蹈的典型动作,营造了神圣、静谧、崇高、庄严的情感世界。丰富和充实了回族舞蹈的形体表现和动作语言。回族穆斯林在做“礼拜”时,手臂动作较多,身体动势较大,当念到“都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