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行业环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两天和朋友远离喧嚣的魔都市区,跑到乡下休息几天,有朋友开玩笑教我一句日语:“土豆哪里去挖,郊区去挖,一挖一麻袋。”一开始我还真以为是日语,后来才听懂是怎么回事。说这个段子是因为我和朋友在郊区聊了很多互联网的事情,最后挖掘了很多有营养的想法,虽然没有吃到土豆,但是的确挖出许多精神上的土豆。从现在比较火的新媒体微博聊起,我们到后来发现了一种比较适合中国人的互联网社交环境,叫做半封闭式互联网社交环境,当然这只是针对我们的文化推断出来的,相对应的产品还没有。我今天把它写成博文,也算是给到大家的“土豆”吧!
Facebook这种模式为什么很难进到国内?
人人网为什么转型没有立竿见影?
中国为什么微博火了?
在中国怎样的互联网社交环境能够让中国网民受益更多?
今天这篇博文中上面这些问题我们都会谈到。文章中我们要提出的论点就是:半封闭式的互联网社交环境更适合中国人。互联网本身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更加自由地去沟通,传递信息,主张的是去建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为什么在这边又说要半封闭呢?
这个话题本来就很大,里面涉及信息的价值、传递平台、受众群体及其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所以,我将详细地分这几步进行探讨:
#1 从中国最火的社交媒体–微博开始,来讨论中国人都用互联网干些什么?
#2 讨论我们平时利用互联网都传递些什么信息?这些信息有无价值?
#3 在中国最有价值的信息藏在哪里?
#4 从信息价值的角度,讨论我们大多数人更需要哪些类型的信息?该去哪里找这些信息?
#5 最后会提到一个“漏斗”模型,引出半封闭式互联网社交环境的概念并加以分析描述,最后一节极其学术,建议先看我画的那个图再看文字。
定义
先定义下文中会提到的几个概念:“半封闭式互联网社交环境”、“全开放环境”、“工作”的概念:
1.“半封闭式互联网社交环境”:
文章开头那张图就属于这种环境。具体是指互联网中以少数人(比如100人)为一个整体,聚集于某个虚拟空间,这100个人关系通常很密切,往往对应的关系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如:非官方公益组织;企业某部门;某小企业团队;某研究室成员;类似于乐队的业余组织等等。
我们称之为“团队”。他们可以在虚拟空间里面相互分享有相当价值的信息,是否把这部分信息向外传播取决于他们自己,可以向外传播的信息叫做“新闻”。这个“团队”里面的人们也可以关注其他”团队“对外布的“新闻”,但是看不到其它“团队”内部在谈论些什么。
2.“全开放环境”
类似于微博等社交网站,所有关注你的人都能看到你发的内容。又诸如搜索引擎,普通门户网站,这些信息对所有人公开的平台都属于全开放环境。
3.“工作”
在这里是个广义的概念,不单单指平时我们朝九晚五上下班那种工作,还包括诸如:一帮彼此熟悉的音乐爱好者一起开发一张音乐蓝光CD;业余时间和自己的朋友共同做个网站;定期去参加类似于创业周末的公益组织所举办的活动等,这种有价值的事儿都算是工作。
4.“工作”信息:
对“工作”有帮助的所有信息。
定义这一部分可能难理解,没关系,这些概念在下文我们提及的时候我会再讲明他的含义。
目前中国最火的社交媒体是什么?
尼尔森2012年出的《中国社交媒体受访用户研究报告》提及:微博在中国的覆盖要比SNS社交网
站多。报告提到,“微博触达了97%的主流社交媒体的使用者,而SNS只有70%的触达。”
这个数据基本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感觉一样:我们现在在公共场合参加活动、会议,碰到陌生人第一句话不会说“你电话多少?” 但是常常会问“你微博多少?”、“回头微博私信我”。可见每个人都有微博,甚至现在我已经有一个习惯跑到一个聚会场合会先打开微博,找附近有哪些人,然后把这些人都先“关注”了,所以聚会上初次见面的朋友见到我都会说:“原来是你啊,我看到你加我了。”这种感觉比“唉,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这种老套的把戏要更真实。
尽管微博在中国起步要比SNS晚,但是从2011年开始微博用户增长速度已经大大超过SNS。Cnnic 发布的29届互联网调查显示,2011年,微博用户增长了296%,SNS用户则增长慢于总体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
目前中国互联网新媒体中最受欢迎的是微博而不是SNS,人人网的转型不显著、开心网的淡漠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中国互联网没有把Facebook模式发扬光大,但是却把Twitter的模式做大了,这个和美国是相反的,是为什么? 很多国外的互联网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到底微博为什么这么受中国人推崇?
我们不妨从用户的文化特色去考虑。
中国是一个集体看客的社会,大家普遍喜欢围观,跟着大牛吐槽、起哄。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看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都非常清楚阿Q正传中描绘的看客:人们一旦听到某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哪怕是芝麻大的事,只要一开始有几个围观的人,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吸引更多的人,有时甚至还会造成交通堵塞,大家很享受这个“看”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所称的看客文化,没什么对
与错,这只是一种现象。
放到如今的微博来看,也是一样,大家喜欢“关注”,也期待”被关注“,被关注最多的对象是名人和机构。“关注”这个动作,来自twitter的“Follow”。实际上是一个单向的动作,在心理学上满足了人的偷窥的需求。
那中国人的这种在互联网上的偷窥习惯到底是不是很普遍呢?回答这个问题要去思考我们身边的人都在用微博干些什么?
很多用户用微博最大的作用还是“看”,看什么?主要有这三大内容:
看身边发生了什么新闻?(比如天使妈妈基金报道的那个可怜的小男孩的故事);
看别人在吵什么?(比如雷士照明创始人和投资人这段时间由于内部矛盾引发的两人在微博上的争辩);
看娱乐圈又发生了什么?(比如每次陈冠希在网上一发“某某,我真的好喜欢你,有谁能帮我告诉她”类似话语,总能引来围观)
由此可见在使用微博的时候,人们的这种“偷窥”心理被得到很大的满足。
所以说,微博被称作是一个八卦平台,很有道理。更有意思的是人们在各自“偷窥”好以后,还会
拿来“谈‘,谈论这类话题大抵处于下面这三个目的:
初识话题:平时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互相还没有什么了解,先谈论谈论微博上的内容;
寒暄问候:谈论公事的时候不会上来就直接进入主题吧;
朋友闲聊:朋友之间来往,经常把微博当作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
看客是中国人固有的文化,恰恰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把“看客”保护起来了,以前人们是要跑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