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例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例析
典题探究
【典题1】(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1—2题。(6分)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_________,子贡属于___________。(2分)
【答案】德行言语
2.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典题2】(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1—2题。(5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②德:通“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不超过6个字)(1分)【答案】去无用之费
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
②合理地节约用度。
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
【考场思维模式】
▲梳理儒道法墨各家思想要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实际上就是对儒道法墨各家代表人物思想的考查。因此,全面而又扼要地梳理相关人物的思想要点就显得极其重要。譬如:孔子的“仁”“忠恕”“中庸”思想;孟子的性善论、义利观、民本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礼制说、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老庄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安时处顺、朴素辩证法思想;韩非子的性本利、法治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节用节葬思想。
▲疏通文意并注意选文出处。考生阅读经典文化文本的障碍既来自对诸子思想的陌生,也来自对文言选文意思的不理解。因此,关注选文出处并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有助于做好相关试题。
▲由原文寻章摘句巧妙表述。简答题的答案可以整合原文中的有效信息,根据题目要求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摘取词语、或适度翻译,即寻章摘句并以白话文的形式巧妙地表述出来。
▲关注材料观点异同及对比性。从浙江真题及其各地模拟题的命题形式看,针对选材观点异同的比较的题型比较多,尤其是具有对比性质的观点。因此,做相关习题时,可以根据甲观点大致推断出乙观点。
▲注意相关成语名句的识记。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第一题,往往是根据选文材料提炼相关成语或名句。因此,平时阅读背诵中多识记些对应的成语或名句,有助于做好相关试题。
误区警示
●审题不清,理解不透。很多同学不仔细审读题目要求,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和答题惯性答题,结果张冠李戴,错误练练。
●思路混乱,不知所云。答题时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材料和问题的精髓,结果答案东拼西凑,毫无集中指向。
●以文解文,缺乏分析。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所给文本及《论语》中的思想进行分析,切忌囫囵吞枣。
高分秘诀
★读透利用题干所给信息。审题不清是很多同学答题扣分的原因所在,因此在答题时一定要提取利用好有效信息。
★理清答题思路。考生务必将问题的指向进行分解,然后根据各个指向确定答题的方面和层次,使思路清晰有条理。
★言语组织和表达清晰流畅。很多同学知道题目和答案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用准确的语言将其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提升训练
一、(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1.由上述材料可知,孟子主张运用“__________”(成语)的方法来治理国家。(2分)
【答案】推己及人
2.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孟子的“推恩”思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推恩”即“举斯心加诸彼”,推己恩于他人身上。②对国君来说,要善于将自己的一切好行为推广到百姓身上,才能得到百姓拥戴,进而巩固统治,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2017·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论语·卫灵公》)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礼记·大学》)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絜矩之道”的内核。(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絜矩之道即恕道,强调为人处世要仁爱宽厚,将心比心,从否定性方面推己及人。②这种恕道以自身的体认为衡量尺度,来调节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形成社会公德的基石,也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与归宿。
三、(2017·温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