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典型人物报道的传统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突破典型人物报道的传统模式
典型人物报道一向是我国主流媒体的强项,但是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报道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模式,致使读者在看过报道后反而对典型人物产生怀疑心理。本文试从读者的怀疑心理定势、传统模式的局限等方面分析典型人物报道现存的问题及成因,并从采访意识、平等视角及时代特征等方面,结合读者调查探讨如何突破典型人物报道的固有模式。
读者的怀疑心理定势
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一条普通的社会新闻,时间地点人物各要素俱全,读者会毫不犹豫地接受这一信息,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但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典型人物报道,同样时间地点人物各要素俱全,更增加许多“旁证人物”的客观叙述,读者却会说:“这是不是真的啊,不知道又拔高了多少。”在我所做的百位读者抽样调查中,87%的读者认为所有的典型人物报道都掺有水份;83%的读者认为现在的典型人物是虚假的、或是被大大拔高了的。
而另一份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更能说明问题。调查显示: 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 ;6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类报道“模式化、概念化” ;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39%的受访者认为是“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 ;32%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色挖掘不够”。这就是典型人物报道目前的命运,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和报道所树立的典型人物几乎是条件反射式地产生怀疑、排斥,甚至逆反心理。
客观地说,在老百姓中已经存在一种较普遍的看法:典型人物不可信,批评报道较真实。于是就有所谓“看小报不看大报”、“看娱乐不看头版”的说法。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他们已不再是单纯的“受众”,他们会自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典型人物不可信”正在这长期的经验累积中,成为一种定势心理。
典型人物报道传统模式的局限
1、报道意识 :英雄的“圣人道德”
我们的典型宣传,常常不自觉地把事业和生活对立起来,把事业和人性、人情对立起来。这种“圣人道德”的标准,从不考虑需要尊重合理的个人利益,严格地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不可能存在和为任何人真正做到。事实上,一个远离大众行为准则的典型,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对读者也是不具备感召力的。而且根据传统的经验,他本人在现实中的声誉往往将与报道量成反比。这种宣传甚至可以说是反人性的和不人道的,是对道德的极大曲解和误导,这种思维定势指导下的典型宣传害处颇多。
对“圣人道德”极力渲染还有另一个典型的负面效应:每年国内各大报刊报道的少年儿童救人身亡的事迹不在少数,其中不少还是救人的和被救的一起身亡的。这些孩子就是在所谓英雄主义的感召下,无法确知自己的行动能力,做出了无谓的牺牲。如果媒体不考虑社
会的主客观条件,显然就会导致错误的舆论引导。
2、典型人物报道模式的典型缺陷
曾有人总结典型人物报道传统模式的几个“典型”:一是“雕像式”,典型人物高高在上、空洞说教,没有亲切感;二是“画像式”,典型形象千人一面、毫无特色,没有吸引力;三为“神像式”,故意回避典型缺点,营造光环效应,缺乏可信度;四是“蜡像式”,典型看似栩栩如生,实则毫无情感和生命力。
缺乏对受众感情触发机制的正确认识,报道选择的事实往往新闻性差,角度陈旧,说教意味浓重。由于提炼主题、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不够,所以宣传报道表现手法单一、缺乏新意,内容呆板。如此众口一词、老生常谈、套话连篇,缺乏特色和个性,新闻如何出彩,如何打动读者?以点带面,以偏概全,随意拔高,夸大其词。甚至因此出现移花接木的现象,完全忽略新闻的生命所在,这样的采访作风下写就的典型报道只能令读者更为反感。
求突破:人性、平等视角、时代特征、细节
1、选择民间舆论场关注的人物
一篇典型人物报道的开始,当然是对典型人物的选择。要想令这个典型人物在推出后获得民众一致的首肯,达到我们希望达到的宣传效果,那么在确定报道对象时,选择已经在民间舆论场有突出表现的人物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民间舆论场”,指的是由民间形成并且在百姓中自然存在的舆论场域。它通常反映的是民众的思想和意志,由群众口口相传,虽然不具有权威性,但却代表着民心民意,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尽管民间舆论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和夸大渲染的地方,但却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及”的特点,媒体若能善加利用,对之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则能令“媒体舆论场”紧跟社会“风向标”。近期为全国读者广泛接受的两个典型人物——公安局长任长霞和舍身救人的民工李学生——正是在媒体大量介入之前就已在民间舆论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媒体的宣传报道正是来源于民间舆论场的传播,又反过来推动了民间舆论场的扩大和走向。
2、鲜明的时代特征
典型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都需要有与它的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典型来弘扬时代精神,发挥鼓励示范作用。我们今天要塑造的典型,也应该是与这一个时代的呼吸脉搏相一致的。典型报道应该通过弘扬正确的时代精神来确定时代的精神主旋律。
3、运用平等视角
先进典型是站在平民中的,与你我他处在同等地位,他们并不是供在神坛上任人膜拜的圣人。要避免将典型炮制成高大全、惹人厌烦的圣人,我们首先必须突破“仰望”的思维定势,学会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平视的角度透视典型。
别忘了,与你我他相似的人最可亲最易被接受最具备打动人心的特质。切不可在典型报道中仰望典型,俯视群众,没人愿意花钱买报纸只是为了接受训话。媒体的任务只是心平气和地制造舆论。
1995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她把所有的15万美元都捐给了一所大学》,讲述的正是一个典型的典型人物的故事。一个年迈的黑人洗衣妇,辛劳工作了20年,自己生活极为简朴,却将一辈子的积蓄15万美元捐给了一所大学,资助黑人学生。作者里克·布拉格并没有仰望主人公,将她作为一个多么“高尚”、多么“了不起”的典范来渲染。在作者笔下,主人公正是一个普通的洗衣妇,“奥斯奥拉·麦卡锡一辈子都在打扮别人。1987年来的绝大部分日子里,她日复一日地同成堆的脏衣服打交道,将它们清洗干净、熨烫平整……”她有高尚的举动,但她并非一直像一个圣人那样生活和思考,这正是生活的真实。事实上,真正的典型人物也并不需要你浓墨重彩地加以演染,他所做的事实本身就已具有说服力。
4、还典型本来面目
典型人物,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属于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典型报道应描述一个真实的人,把他作为一个“人”放在被关注的主体位置,以“人”的价值为取舍标准。从人性的角度,展示其人格魅力。此外,要体现典型的个性特征,不必讳疾忌医,故意隐藏典型的缺点。一个人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才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要注意挖掘典型人物个性化的一面,表现普通人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把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充分表现出来,打动人的正是典型人物作为普通人不平凡的那面。
5、让细节说话
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好的通讯正是对人物的一言一行、矛盾发展的具体环节进行细致地描摹,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才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丰满了人物的神韵,增强了感染力。细节,尽管看来似乎是细枝末节,却小中见大,正是人物生活中最真实、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是新闻的活力所在。典型人物报道,要有几个富有个性的细节作支撑,才会使全文活跃。
6、以情动人
一篇典型人物报道要催人泪下、发人深省,就必须找准典型与读者的共鸣点,以情动之。
作为个人,任何典型都有自己丰富、复杂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这些正是常人所有的,也是典型人物都有的,在情感的流露和互动中最易找到共通点。千万不要把典型写得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单纯得像白纸,也不必刻意对典型的情感经历进行回避。但对典型人物情感的描述必须是真实的、自然的。还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记者自己的情感。任何一个典型人物的背后都是记者的思考和情感,只有记者自己被这个人物打动了,被采访过程中获得的故事和细节打动了,写出来的稿子才会同样富有情感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