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镇级污水处理项目规划(200820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镇级污水处理项目规划(2008—2015)》
(简本)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肩负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库周污染源防治的重任。直辖以来,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总体来看,我市大、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小城镇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为统筹城乡发展环境,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8月,市委熙来书记提出加快建制镇污水设施建设,2015年实现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的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为重庆市市域内的建制镇。2007年,全市有建制镇589个,其中有城关镇(区县府所在地)15个,实际规划574个建制镇①。
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07年,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314”总体部署为统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安全、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基本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程;从建制镇的经济发展和实际需求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镇级污水处理设施;以中心镇、沿江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建设完善经济适用的、卓有成效的建制镇污水处理系统,为我市城镇化进程提速和城乡统筹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建制镇是连接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桥头堡。要关注民生,高度重视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围绕保护库区水环境安全,提高建制镇居民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快建制镇污水设施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存质量需求。
2.坚持重点区域优先、人口密集优先的项目布局原则。建制镇污水设施项目布局应根据全市污水处理目标,突出重点,统一规划。重庆地处三峡库区核心地区,保护三峡水环境安全是重要目标之一。项目布局上,应坚持优先布局库区及沿江的建制镇,优先布局人口密集的中心镇,以及位于生态保护区、旅游风景区、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并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建设完善。
3.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应根据建制镇总体规划要求,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建制镇区位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发展趋势、人均实际用水水平及污水排放现状等因素,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执行标准和处理工艺。严格控制投资规模,防止照搬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模式。对规模较小、不宜设厂的建制镇,可根据条件或设置污水处理站,或联网将污水引入其他镇处置,以保证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同时,应同步考虑污泥得到妥善处置,并有条件地实施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4.坚持分类指导,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的原则。建制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应结合建设投资、运行费用、有机物处理效果、脱氮除磷效果、运行管理方便程度、自动化程度、污泥产量和占地面积等8个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建制镇污水处理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对沿江、风景区及人口较密集的中心镇污水处理项目应考虑具有较强脱氮除磷功能的成熟处理工艺,保证库区污水排放要求;对非沿江和经济欠发达的建制镇,则可优先考虑土地处理系统等因地制宜的自然净化工艺,以保证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效率。
二、规划目标(加水质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改善建制镇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在统筹兼顾、科学预测、合理规划、控制投资的基础上,加快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强建制镇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施,确保2015年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二)阶段目标
2008~2010年,建成和完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所确定的三批重点小城镇污水处理项目以及新规划的镇级污水处理项目137个。2010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6.7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污水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确保2010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
2011~2012年,完成建制镇污水处理规划项目426个,全市建制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4.3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污水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确保2015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的目标
三、需求预测
(一)人口增长预测
1.全市城镇人口增长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战略实施,重庆城镇化保持了较高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城镇人口从2000年的1013.9万人增长到1361.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9%。同一时期,通过拆乡并镇、拆镇设街等区划调整,我市建制镇数量较2002年少了94个,但人口却从2002年的359.3万人增长到429.7万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64%。
2.2010和2015建制镇城镇人口预测
根据《重庆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规划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将增长到1615万,城镇化水平达到53.8%;到2020年,城镇人口将增长到216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为此,2008年至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将保持年均5.87%的增长率,2010年到2020年则将保持年均2.95%的增长率。考虑到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趋势,预测到2010年,我市建制镇人口将增长到510万人,2015年将增长到590万人
2010和2015年建制镇人口预测
为合理地规划2010年和2015年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避免因建设规模过大带来的投资、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全市及建制镇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生活习惯及现状实际生活用水水平等因素,确定较为客观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是十分重要的。
1.全市城镇人口实际综合用水水平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2-2007年的统计资料,近年来我市城镇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波动,近年来略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全市人均综合用水量的波动范围为130-160升/日;建制镇的人均综合用水量的波动范围为98-150升。
2002-2007重庆市城镇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升/日)
2. 全市城镇人口与用水人口关系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分析2002年-2007年全市城镇用水人口与城镇总人口的关系,可以看到,我市用水人口在城镇总人口的比例基本上维持在66%左右。至2007年虽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仍有25.7%的城镇人口未在用水人口之中。对部分建制镇的调查显示,有近30%的居民用水来自自取水。
2002-2007年重庆城镇人口与用水人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