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甲氨蝶呤标准操作规程200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性状本品应为黄色或棕黄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2.鉴别
2.1所用试剂与试液:
0.5%碳酸铵溶液:称取碳酸铵0.1g,加水20ml使溶解,摇匀。

盐酸溶液(9→1000):取盐酸9ml,加水使成1000ml,搅匀。

2.2所用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并已校验
2.3操作方法:取供试品适量(应为含甲氨蝶呤5mg),置50ml量瓶中,加0.5%碳酸铵溶液1ml溶解后,加盐酸溶液(9→1000) 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 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中含10μg的溶液,在244nm与30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34nm与262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3.检查
3.1酸碱度
3.1.1所用试剂及试液
磷酸盐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115±5℃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3.55g与磷酸二氢钾3.40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硼砂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硼砂(Na2B4O7·10H2O)3.81g(注意避免风化),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塞,避免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接触。

3.1.2所用仪器:酸度计,酸度计每年检定一次,使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

3.1.3原理电位法测定pH值是用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或复合电极),在供试液中组成原电池,测量电池电动势,以测溶液的pH值,借以控制该品的酸碱性。

3.1.4操作方法
酸度计校正:先用硼砂标准缓冲液和磷酸盐标准缓冲液校正酸度计,在与测定供试液相同的温度下,用磷酸盐标准缓冲液充满测定池,将温度钮调到与溶液温度一致,斜率调节至100%,再调节定位控制钮,使测得的pH值与此温度时磷酸盐标准缓冲液标准值一致,用硼砂标准缓冲液充满测定池,在测定供试液相同的温度下测定pH值,硼砂标准缓冲液测得pH值与此温度时标准值之差应≤±0.07pH单位.若偏差大于0.07pH,应检查电极,如果电极不合格,应更换之.调节斜率或定位钮使测得值与标准值一致,用二种标准缓冲液重新校正,直到不再调节控制钮而二种标定用缓冲液与表中值之差不超过0.02pH单位.
取供试品5mg与100mg为5瓶,1.0g为1瓶,各加水5mg为2ml,100mg为2ml,1.0g为400ml 溶解后,合并,摇匀,测定pH,应为7.0~9.0。

每次更换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

3.2 干燥失重
3.2.1原理:
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

主要指水分、结晶水及其
它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3.2.2仪器与用具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真空减压干燥箱;并已校验
扁形称量瓶收干燥器(普通)
3.2.3试药与试液
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

干燥剂应保持在有效状态。

3.2.4操作方法:
取本品约1.0g,平铺于100℃减压干燥至恒重后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定,在100℃减压干燥, 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干燥时应将瓶盖取下,置于称量瓶旁,或将瓶盖半开,取出时须将瓶盖盖好,干燥后取出称量瓶,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约需30~6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重复操作,直至恒重,按下式计算干燥失重:
A-B
干燥失重=------------×100%
A- W
式中A为干燥前称量瓶与供试品重;g
B为干燥后称量瓶与供试品重;g
W为恒重的称量瓶重;g
3.2.5结果判断:干燥失重应不得过5.0%
3.2.6注意事项:
a)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进行修约,有效位数应与标准中的规定相一致。

b)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多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

c)当用减压干燥器或恒温减压干燥箱,除另有规定外,压力应在2.67kPa(20mmHg)以下;打开恒温减
压干燥箱时,缓缓旋开活塞,以免造成气流,吹散供试品;称量瓶宜选用单层玻璃盖;供试品应置于临近温度计部位,以免因箱内温度不均匀造成的误差。

3.3 含量均匀度(5mg)
3.3.1所用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
3.3.2所用试液:盐酸溶液(9→1000)
3.4.3操作方法:取供试品10瓶, 分别加水1ml使内容物溶解,移置50ml量瓶中,用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ml置10ml的量瓶中,用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中约含甲氨蝶呤10ug的溶液,供为供试品溶液,用盐酸溶液(9→1000)作空白,在306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A,,计算平均吸光度以及各瓶的吸光度与平均吸光度的差异值。

3.3.4结果与判断:
每瓶的吸光度与10瓶的平均吸光度相比较,差异大于±15%的不得多于1瓶,并不得超过±25%。

3.4装量差异
3.4.1所用仪器:
分析天平:万分之一; 电热烘箱并已校验
3.4.2操作方法:取供试品5瓶, 去铝塑复合盖和瓶签后,容器外壁用乙醇洗净,置干燥器内放置1~2小时,干燥后,分别编号,依次放于固定位置。

轻扣橡皮塞,使其上附着的粉末全部落下,开启容器(注意避免玻璃屑等异物落入容器中),分别迅速精密称定每瓶的重量,倾出内容物,容器用水、乙醇洗净,依次放回原固定位置,称重,加水溶去内容物后, 冲洗干净,置烘箱内烘干, 放冷至室温,或在干燥器内干燥较长时间,分别精密称定每一容器的重量,即可求出每1瓶的装量和平均装量。

3.4.3结果判断: 100mg规格的限度为±7%,1.0g规格的限度为±5%。

3.5可见异物检查
3.5.1 检查装置及条件:
澄明度检查仪光源:采用日光灯,于光照度2000~3000lx的位置,背景为不反光白色,在避光室或暗处用目检视。

层流工作台
3.5.2操作方法:在层流净化台下,取供试品5瓶, 擦净容器外壁及橡皮塞表面,分别注入适量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振摇溶解,将供试品至人眼距离25cm。

照可见异物检查法检查。

3.5.3结果判断:每瓶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或最大粒径超过2mm纤毛和块状物等明显外来的可见异物,并在旋转时不得检出烟雾状微粒柱,如有一支发现其他可见异物(如2mm以下的短纤毛及点、块等)不多于3个,另取10瓶复检,均应符合规定.
3.6不溶性微粒
3.6.1所用仪器:不溶性微粒检测仪;层流净化台
3.6.2试验环境及检测:先取约50ml微粒检查用水,照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SOP-QM 102-40 00)采用光阻法检查,每10ml中含l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否则表明微粒检查用水、玻璃仪器或试验环境不适于进行微粒检查,应重新处理,检测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供试品检查。

3.6.3 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
取本品3瓶,各在净化工作台上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溶解及冲洗内容物于取样瓶中,总体积不得少于20ml,照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SOP-QM 102-40 00)采用光阻法检查,计算每个容器所含的微粒数,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600粒。

3.7无菌检查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和局部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3.7.1所用仪器及用具:
a)培养箱恒温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3~28℃)
b)灭菌器电热干燥箱(温度能达250℃)、高压灭菌器
c)净化工作台、酒精灯、真空泵、无菌过滤器、注射器等
3.7.2所用试剂及试液:
a)消毒剂1%新洁尔灭溶液、75%酒精、甲酚皂液等。

b)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8~24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c)稀释剂:0.9%无菌氯化钠溶液
d)冲洗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e)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
3.7.3培养基的准备
按无菌检查法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无菌检查和灵敏度检查应符合规定。

3.7.4操作方法
取供试品(规格1.0g的为20瓶,100mg的为30瓶,5mg的为60瓶)各加入灭菌水制成2.5mg/ml溶液备用,取全封闭集菌过滤器5管,加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30ml浸泡,将供试液平均吸入其中3管,过滤,每管加入800ml的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最后在两管中加入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100ml,其中一管加入菌量小于100CFU的1ml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作为阳性对照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对照菌液的加入选择在阳性对照室进行,第三管加入改良马丁培养基100ml。

阴性对照同法操作,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培养,改良马丁培养基在23~28℃培养,阴性对照应置相应的培养条件培养,培养14天,逐日观察结果。

阳性对照置30~35℃培养48~72小时。

3.7.5结果判断
当阳性对照管48~72小时显浑浊并确有细菌生长,阴性对照管呈阴性时,可根据观察所得的结果判定: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均为澄清,或虽显浑浊但经证明并非有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任何一管显浑浊并确证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当满足下列任何一个条件时,判断试验结果无效:
1.对无菌检查试验相关设施的微生物监控数据表明其不符合规定。

2.对无菌试验过程的回顾,揭示了本操作程序是错误的。

3.阴性对照管有菌生长。

4.供试品管中生长的微生物经鉴定后,确证微生物生长是因为无菌试验中所使用的物品和
(或)无菌操作技术不当引起的。

试验若经确认无效,应重试。

重试时,重新取同量供试品,依法重试,若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
规定;若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3.8细菌内毒素检查
3.8.1试剂与试液:
a)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规格:10~200EU/支,贮藏:遮光,2~8℃
保存。

b)鲎试剂每批新的鲎试剂在用前都要进行灵敏度复核。

规格:0.125EU/ml*0.1ml/支,贮藏:遮光,2~8℃保存。

c)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和0.015EU/ml 不产生凝集反应的灭菌注射用水。

3.8.2仪器与用具:
a)电热干燥箱除外源性内毒素温度应能维持250℃以上至少一小时。

b)恒温水浴箱或适宜的恒温器,应能在37℃±1℃保持一小时。

c)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精度在1℃以下。

d)旋涡混合器
3.8.3供试品干扰试验:取供试品1支(1.0g),加10ml鲎试验用水置旋涡混合器上使之充分溶解,精密量取供试品液1ml,加入鲎试验用水3ml,置旋涡混合器使之充分混匀制成4倍稀释液,再精密量取0.1ml,加入鲎试验用水7.9ml,置旋涡混合器使之充分混匀制成320倍稀释液其pH值在6~8范围内。

取供试品1支(0.1g),加2ml鲎试验用水置旋涡混合器上使之充分溶解,精密量取供试品液2ml,加入鲎试验用水2ml,置旋涡混合器使之充分混匀制成2倍稀释液,再精密量取0.1ml,加入鲎试验用水7.9ml,置旋涡混合器使之充分混匀制成160倍稀释液其pH值在6~8范围内。

取供试品1支(5mg),加1ml鲎试验用水置旋涡混合器上使之充分溶解,精密量取供试品液1ml,加入鲎试验用水15ml,置旋涡混合器使之充分混匀16倍稀释液其pH值在6~8范围内。

取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和上述供试品液稀释制成含细菌内毒素0.25Eu/ml、0.125Eu/ml、0.0625Eu/ml、0.0312Eu/ml,精密吸取上述四种浓度的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溶液各0.1ml置于已用鲎试验用水溶解的0.1ml/支规格的鲎试剂安瓿中,每种浓度各8支,每种浓度下供试品液和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液各4支,另取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和供试品液各0.1ml,同法操作,做阴性对照。

将上述36支试管置于37℃±1℃保温60分钟±2分钟,将试管从恒温器中取出,缓缓翻转180°,管内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记为(+),凝胶不能保持完整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记为(-)。

按下式计算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制成的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 S)和用供试品稀释液制成的内毒素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 t)。

E S=lg-1(∑X S/4)
E t=lg-1(∑X t/4)
式中X S、X t分别为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和供试品稀释液制成的内毒素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

E S应在0.5λ-2.0λ之间(含0.5λ和2.0λ),且E t应在0.5E S–2.0E S之间(包括0.5E S和2E S)。

3.8.4操作方法:取用鲎试验用水溶解的0.1ml/支规格的鲎试剂安瓿8支,其中2支中加入0.1ml供试品溶液做为供试品管,2支加入0.1ml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制成的0.25EU/ml的内毒素溶液做为标准品阳性对照品管,2支加入0.1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做为阴性对照管,2支加入0.1ml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用被测供试品溶液将同一支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制成0.25EU/ml的内毒素溶液。

)做为供试品阳性对照品管。

将上述安瓿垂直放入37±1℃恒温器中,保温60±2分钟。

保温和拿取试管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振动造成假阴性结果。

3.8.5结果判断
将试管从恒温器中轻轻取出,缓缓倒转180°时, 管内凝胶不变形, 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

记录为(+),凝胶不能保持完整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

记录为(—)。

供试品两管均为(—),应认为符合规定;如两管均为(+),应认为不符合规定;如2管中1管为(+),1管为(—),按上述方法另取4支供试品管复试,4管中有1管为(+),即认为不符合规定。

阳性对照管为(—),阴性对照管为(+),试验无效。

4.含量测定
4.1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及进行数据处理。

4.2所用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20μl定量环
4.3所用试剂与试液:
叶酸:化学对照品乙腈:色谱纯
7.0%枸橼酸溶液: 称取7.0g枸橼酸,加水100ml使溶解,摇匀。

2.0%无水磷酸氢二钠溶液: 称取2.0g无水磷酸氢二钠, 加水100ml使溶解,摇匀。

4.4色谱条件:
填充剂: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流动相: 乙腈-7.0%枸橼酸溶液-2.0%无,水磷酸氢二钠溶液(10:10:80)
检测波长:302nm
4.5供试品溶液: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甲氨蝶呤25mg),精密称定,置25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定容,再吸5ml置50ml容量瓶中, 加流动相溶解并定容,作为供试品溶液(100mg,1.0g 规格),或取本品5瓶,用流动相将内容物溶解并转移至25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5mg规格),做平行样,并计算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4.6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对照品约2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定容,再吸5ml置50ml
容量瓶中, 加流动相溶解并定容,作为对照品溶液,做平行样,并计算对照品溶液的浓度。

4.7系统适应性试验:取叶酸约1mg,置10ml量瓶中,加入对照品溶液稀释至刻度,量取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理论塔板数按甲氨蝶呤峰计算,理论塔板数应不低于1000,与叶酸峰的分离度大于8.0。

4.8操作方法: 精密量取20μl对照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两份对照溶液各连续进样3次和2次),在302nm的波长处测定,记录色谱图。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各连续进样2次),记录色谱图。

含量按下式计算:
F对平×对照品百分含量×平均装量
标示量%=
F样×标示量
式中:F对平为浓度除以对照品峰面积的平均值
F样为浓度除以供试品峰面积
4.8结果判断按平均装量计算,含甲氨蝶呤C20H22N8O5应为标示量的90.0~10
5.0%。

5. 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6.适用范围本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中国药典》2005版标准收载的注射用甲氨蝶呤,规格为5mg,100mg,1.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