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伍规律研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组合。
第二章
一、相须、相使
七情配伍
1、增效:此配伍能在药物原有功效基础上增 强或扩大疗效。从现代药理分析,这种配伍 可使药物产生原有药理作用的迭加效应、不 同环节的互补效应、或促进其他药物某种药 理的诱导效应,从而使药物之间协同增效。
麻黄为发汗解表之峻品, 与桂枝相须,才使营分 之邪达于肌表,汗出而解;与羌活,共奏解表祛风除 湿;与葱白,可通阳散寒,通调水道,行水消肿;与葛 根相使,还可使太阳、阳明同治。 2、减毒:此配伍不仅能增强或扩大疗效,还可降低 毒性。
2、相互联系原则:
存在着潜在的协同或制约关系,即根据相须、 相使、相畏、相杀、制约、相反、相恶等联系在一 起,并被形象地定义为君臣佐使的关系。君、臣、 佐、使每一部分的存在是以其他部分的存在为前提。
3、等级有序性原则: 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既有明确的等级与 层次。君臣佐使因各自的地位不同,所发挥 的作用也必然有别。中药在方剂中有序性的 地位是以辨证、立法为前提,根据药的性味、 归经、功能、剂量而确定。有序排列也使方
二、相畏、相杀
1、减毒:“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 如《证 类本草》云:“俗方每用附子,须甘草、人参、生姜
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
2、增效:《药镜》:“取剋我者为用神,其效倍捷,
不尔则必杀人。” 如附子配人参,可使附子抗实验
性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律失常作用 增强;与甘草配伍,甘草酸、甘草黄酮能对抗乌头类 生物碱毒性,降低附子加快心率和引起心律失常的毒 副作用,同时还能与附子的水溶部分协同增效。
剂系统结构更趋稳定。
4、动态原则: 君臣佐使的有序性和方剂的整体功能是 在作用于机体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在药物 与机体的互动下才能体现出来;另一方面, 方剂配伍随时将方剂的组成与运动变化着 的证候对应起来,灵活加减,随证变通,即体
现了方剂动态的用药原则。
5、方剂作用的整体突现性(涌现) 药物配伍配比变化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可 以形成新的方剂(整体突现性)。药物配伍与 证候是决定方剂复杂系统涌现“秩序”(方剂 疗效) 的2个主要秩序参量。
• 现代研究表明,“半蒌贝敛及攻乌”中,川乌与姜
半夏、瓜蒌合用后可见毒性增强,而与法半夏、川 贝、白敛合用后未见毒性加重,并且这几味药均可 不同程度地减轻川乌头对离体蛙心的抑制作用,使 其镇痛药效有所增强。
• 临床用甘遂、甘草治疗肝硬化腹水可有明显的近
期疗效,且比单用甘遂疗效好,不仅能延缓肝硬化
2、潜在增效作用:《金匮要略》治疗寒气厥逆的
赤丸,《千金方》治症瘕积聚的乌头丸,均以半夏、
乌头相伍;《医宗金鉴 》治痰瘰疬、瘿瘤之海藻
玉壶汤、通气散结丸,均以海藻、甘草同用;《医
方考》治中风之通顶散,细辛、藜芦并存等等。 这些相反、相恶的配伍,揭示了药物配伍具有多 向性取效的特点,而非仅是增毒或减效,这可能蕴 含着某些特殊效应。
三、相反、相恶
1、增毒减效:《本经》指出:“勿用相反、相恶者”。
即:相反配伍能够产生或增强毒性;相恶能够降低药
物疗效。虞搏:“其性相反者,各怀酷毒,如两仇相敌,
决不可同队也”;李时珍:“反药同用,病既不廖,遂
伤患者”。属消极因素,是配伍禁忌。 • 现代研究结果亦显示,相恶配伍能够使药物的有效成 分含量减少,药效降低;绝大部分的“十八反”配伍 都支持“相反配伍能增毒”的观点。
3、君臣佐使配伍方法:针对证候主要因素和次要因
素、主要发病环节和次要发病环节,按照“主病之 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的原则选药配伍。 4、药对配伍:根据治则治法的要求,选择数个药对为 基础组合配伍。
5、核心方剂加减配伍方法:以经典成方为核心, 针对证候具体情况加减配伍。 6、复方合方配伍方法:以两个以上经典小成方
中药配伍规律研究
上 篇
关系?
总
论
1、何谓配伍?中药配伍理论与方剂配伍有何
2、今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发展 的方向如何?
第一章 中药配伍的原则与方法
一、方剂配伍的系统思想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方剂将中药饮片按一定规则组合成一个整体。是 针对复杂证候需要和治则治法的要求,按君臣佐使进 行有序组合,从而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协同 又有制约,整体目标、功能、主治明确的药物组合体。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
之”;“脾欲缓 ,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
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
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来自百度文库苦补之,咸泻
之”。
• 奠定了药物性味配伍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临床用药 的重要依据,对组方配伍有着深刻影响,张景岳: “用药之道无他也,惟在精其气味识其阴阳。”因 此 中药性味是指导中药配伍运用的主要依据之一, 性味配伍是遣药制方的关键环节。
病情的进程,还可以减少肝硬化患者并发出血的概
率;附子伍半夏、浙贝能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及支
气管哮喘缓解期;瓜蒌配附子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 低血压状态和冠心病并病窦综合征,未发现严重毒 副反应,且疗效颇佳。以上结果提示相反、相恶配 伍具有潜在的增效作用。
第三章
性味配伍
• 《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 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 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 渗泄为阳。”
二、中药配伍的方法
1、药性配伍方法:根据治则治法的要求,以药 性理论为依据,选择适当药物配伍的方法,主 要包括气味组合配伍、五脏苦欲补泻配伍、 药象配伍等。
2、标本配伍方法:通过分析脏腑间的标本虚实与
五行传变关系来确定方之君臣配伍。如《标本
论》云:“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以
药论之,入肝经药为之引,用泻心火药为君,是 治实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后来者,为 虚邪,虚则补其母⋯⋯以药论之,入肾经药为引, 用补肝经药为君是也”。
《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
• 五味调五脏经气之偏。指平时五味养五脏
气: “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 “心苦 缓 ,急食酸以收之” ; “脾苦湿 ,急食苦 以燥之” ; “肺苦气上逆 ,急食苦以泻 之” ; “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
• 五味调五脏病之法以配方。指病理情况下的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