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当然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国际背景。

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段话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国内背景:苏联模式的弊端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我们党在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一方面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另一方面又察觉到苏联模式有严重问题。

“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

经济体制:纯而又纯的国有制、

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政治体制:苏共领导的权力高度

集中的国家政权

思想文化:斯大林解读的马克思

主义“大一统”

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认识是一个良

好的开端,但随后由于反右扩大化,使“左”倾思想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科学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指出:“正如七大以前,民主革命20多年的曲折发展,教育全党掌握了我国民主革命的规律一样,八大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0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中恢复了正确的政策,并且研究新情况、新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正确政策。”

邓小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探索道路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解决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民族复兴问题,这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中心课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摘自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邓小平理论的贡献:

着重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什么是社会主义: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确立了丈量社会主义的新尺度。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依据,强调必须建立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一般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汪晖把毛泽东的理论称为“反现代性的现代化理论”,也就是说毛泽东的现代化一方面是一种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是对欧洲和美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但是,这个批判不是对现代化本身的批判,恰恰相反,它是基于革命的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立场而产生的对于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形式或者阶段的批判。

十八大报告: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