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摘要:自2006年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以来,国内学者们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由哪些内容组成,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国外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成果较少,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方面。但在价值观的研究上国外起步较早,取得了大量成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核心价值观;国内;国外;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较少。直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关于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讨论开始出现,学术界也开始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这一命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多层面多维度的探讨。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练,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社会科学上其他概念一样,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与分歧。归纳起来,学术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陈秉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由国家凝练和建构并由国家公共权力普及推行的价值观念系统。徐根初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有的学者从比较分析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徐国民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而把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看作是社会主义一个近期的目标。总之,学术界都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共同认同并信守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是最基本的价值理念。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的研究,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学术界对此是见仁见智。学者们一致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这些思想和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一是以一个或多个要素并列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德顺认为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公平和正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戴木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涵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以多个要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定位表述。李抒望、高希国、陈延斌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包含社会的首要和基本的诉求。王占阳、钟哲明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解读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最终追求。这些学者的观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研究,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提供了理论有益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作为一个热点理论问题的研究颇多。学者们从多个视角,总结回顾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成果。一是实践来源,即各国社会主义实践及经验教训所提供的启示。部分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提供了深层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依据。罗文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是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史。高国希认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袁祖社教授对学界关于邓小平价值观理论进行了综述性研究,认为邓小平的价值观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研究邓小平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观点和全面的学术视角。李忠杰认为,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思想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学者们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必要性、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必要性研究中,张俊、冯友明等人认为,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包容性、先进性以及精炼性的原则。

吴海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原则或具有的特征应当是普世性、民族性、时代性、崇高性和人民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诉求。李德顺则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应坚持“五宜五不

宜”:主体宜显不宜隐,层次宜高不宜低,内容宜实不宜虚,形式宜简不宜繁,用语宜熟不宜生。

综上,尽管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各有侧重,在各个方面也有不同的诠释,研究范围日益宽广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综合来看,一方面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只着眼于理论本身,缺乏对社会热点的研究,缺少实践指导意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成果较少,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方面。但在价值观的研究上国外起步较早,取得了大量成果,具有借鉴意义。在价值观的研究上也往往借助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国外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哲学家培里的价值兴趣论把价值本质界定为主体任何兴趣与任何对象之间的关系。他提出,“当一件事物(或任何事物)是某种兴趣(任何兴趣)的对象时,这件事物在原初的和一般的意义上便具有价值,或是有价值的”。克拉克洪把价值观界定为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价值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可能选择什么行为方式、手段和结果来生活。苏珀则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或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一种联系,或是一种物质条件。霍夫斯待德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偏爱某种情形胜过其他情形的普遍倾向。

美国学者罗克奇将价值观分为“行为方式”与“终极状态”两大类,即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罗克奇的这种划分体现了他对价值观具有层次性质和顺序的认识。他的“价值观调查”量表使得人们可使用排序的方法表达他们认为哪一种价值更值得和更为重要。宾克莱则在《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变化着的价值观念》中总结了20世纪对西方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并提出如何利用现代分析哲学帮助一个人在互相冲突的价值观中做出选择。Parsons把价值观分为个人取向、集体取向和社会取向价值观。斯普朗格在其《人的类型》一书中提出了六种价值类型:科学型、实用型、社会型、政治型、信仰型、审美型。

斯沃茨的人类基本价值观理论提出了斯沃茨价值观测量工具理论,其中包含了58种价值观条目,它们又被归为10种驱动力价值观类型。Morris的生活方式量表由13种生活方式构成,每种方式都通过一段文字来呈现给受测试者。当受测者读完每段文字后,在一个以7到1的7点评尺上评定生活方式,并根据其喜欢这些方式的程度将他们进行排序。此外还有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问卷,他让被测试者按其对自身的重要性对两类价值系统分别排列顺序,测得不同价值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或相对重要性程度;奥尔波特依据斯普朗格的六种价值类型的理论编制的价值观研究量表,用于测查和研究价值观。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阐述了美国的价值观,即勤劳、诚实、勇敢、公平竞争、宽容以及对世界保持好奇心,还有对国家的忠诚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