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根据具体国情和时代要求,总结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的一套具有中国
特色、鲜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13个方面的价值准则构成,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这些价值准则
旨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和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对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推广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教育和宣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得以深刻改变,推动社会正气树立起来,凝
聚起了全社会的共识力量。

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价值观多元化问题,但其在实践中也面
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应对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社会问题时,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已经展开,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对于深
化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形成全社会共同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对价值观的研究由来已久,东西方国家都非常重视,都取得了许多很有成效的理论成果。

瞩目国内,学术界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广泛关注价值理论和价值研究。

随着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使社会处于不断的转型中,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多学者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研究,理论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但对实施方法和途径研究的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在学校系统的实施,针对大学生研究的多,针对中学生的研究少;目前鲜见有结合网络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相关研究,这便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当前人们传递信息最普通的方式之一。

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文化、亚文化、反文化同时并存,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许多人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困惑、迷茫、盲从。

网络对未成年的初中生吸引力特别强,而初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在价值观的确立、塑造上得到正确引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践行,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同程度的缺乏,学生主体的抗拒以及网络的影响等诸多原因,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缺陷,不容乐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正确的社会意识又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我们,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自己的意识,才能焕发出其强大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综述
主义 意 识形 态 的 吸引力 和凝 聚 力 。十七 届六 中全会 进 值观则是指居于主导地位并起统摄和决定作用的价值
步明确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 国之魂 ,是社 观。有的观点认为 ,核心价值观是由一定社会 占主导 会 主义 先进 文 化 的精髓 ,决 定 着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义 发 地位 的经 济基 础 决定 、以一 种社 会制 度 维系 ,并 普 遍
随经 济全 球化 、政治 多极 化 、文 化多 元化 国际竞 争 日 系的基本 内容 ,并将其渗透到人 民群众 的 日常生活
趋激烈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其本质 中,转化为人民群众 的价值 自 觉和行动。让群众掌握 是不同价值体 系之间的较量 ,也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精髓和实质,当务之急是如
逐 良币” ,主流价值受到严重挤压 。这为如何 以社会 值 观需 要凝 练 和深化 。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 、引导社会思潮 、 建设中华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了新 的时代要求。
二 、体 系与观 念
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
世 情 、国情 、党 情之 变 内在 需要 建设 社会 主 义核 的各种价值观念 的总和 ,而处于统领地位 、发挥主导 心 价值 体 系 ,在 社会 成员 之 间达 成思 想共 识 ,形 成强 作用和支配作用 的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指 大凝 聚力 。20 年 6 2 日,胡锦 涛 在 中央 党 校 发表 人们 对 客 观事物 的意义 、重 要性 的总评 价 和总 看法 ; 07 月 5
结构 深刻 变 动 、利 益格 局深 刻调 整 、思 想观 念 深刻 变 五中全会 、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化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 、 体 系有过 比较集中的论述 ,已经形成 了一套 比较完 多 变性 和差 异 性不 断增 强 ,社会 失 范 、文化 断 裂 、诚 整 、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但是 信 缺失 、道 德 衰微 、娱 乐 至死 、冲突频 仍 , “ 币驱 中央 还未 提 出凝 练社 会 主义核 心 价值 观 ,这个 核 心价 劣

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深入分析,我们将揭示当前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主要领域、重要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还将探讨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看法和取向。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中国人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因此,对中国人价值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也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推动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二、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人价值观研究逐渐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伦理学等,旨在深入探讨和解析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行为。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们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手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关注个体的价值观念,也注重群体和文化的差异。

在研究内容上,中国人价值观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如家庭观念、孝道、诚信等;二是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差异,如城乡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三是价值观与社会现象的关系,如价值观与幸福感、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等。

在研究成果上,中国人价值观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例如,研究者们发现,虽然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价值观也逐渐崛起并与传统价值观发生冲突与融合。

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差异也日益明显,这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化。

然而,中国人价值观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外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献综述-最新教育文档

国外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献综述-最新教育文档

国外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献综述价值观教育是将价值观的形成与教育活动相结合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作为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整个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大的促进功能。

我通过搜索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上挑选出23篇期刊,通过对这23篇期刊的整理与归纳。

提炼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对这一主题的问题与建议。

一、国外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多种多样,能最终实现适合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是最终目的,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教育路径都是本着能为下一代年轻人带来正确的发展思维为导向,在高校中都是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以大环境影响小环境,家庭社会为依托,侧重于心理健康和法制建设,以此来建设核心价值观。

“为了确保共同价值观真正在新加坡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首先应该以学校家庭教育为主要渠道,家庭渗透、学校传授是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

家庭具有富裕下一代、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价值观的重要功能。

其次以社会运动、道德实践为重要载体,开展社会运动、注重实践育人是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

再次是要以法制建设为保障,注重法律建设,以法促德,是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障。

”在其他方面有些人又提到‘注重专业课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性渗透,视学生校园活动及社会服务的教育作用。

侧重心理健康教育和宗教活动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积极开展以核心价值观构建为核心的科研及专项活动,美国作为世界大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完善,“美国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首先通过课程教授价值观,其次通过公共环境以情境熏染的方式来进行,再次通过课外活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后利用学校与家庭、社区协作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各国的教育路径都经过了漫长而艰巨的探索,“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否教育是最直接的因素。

我国对教育路径的探析也应该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摘要〕目前学术界共提出了60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或表述,涉及90多个具体范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与提炼,应当紧扣一条主线,突出一个目的,立足三个基点,把握三个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述,整体上可以考虑六个范畴的有机组合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民主法治、科学文明、和谐共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研究现状,思考〔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1-0022-05〔收稿日期〕2009-12-10〔作者简介〕杨兴林(1958-),男,湖北房县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室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学术界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好的看法或研究思路,但也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这里,我们首先对学术界的研究现状作一扼要概述,然后再进一步阐述我们的看法和观点。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表述。

在我们收集的材料中,学者们共提出了60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与表述,涉及90多个具体范畴(或判断)。

①其中,只有1个范畴的表述7种,分别是: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正义或社会正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或和谐社会、“三个代表”。

2个范畴的表述2种,分别是:①人道共赢、互惠互利。

②以人为本、和谐富强。

3个范畴的表述5种,分别是:①为公为民、团结互助、和平和谐。

②以人为本、平等互助、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③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

④共同富裕、公正民主、人本和谐。

⑤以人为本、和谐、幸福。

4个及4个以上范畴的表述46种,因较多,这里不一一列出。

在60种表述中,多数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等能够直接、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范畴进行简洁的组合,也有5种表述比较特殊,具体叙述如下:(1)着重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体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哲学基础视域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哲学基础视域研究综述
构 成 部分 来 看 ,价值 观 可划分 成 核心 价 值观 和 基 本 价 值 观 。核 心价值 观 是 围绕 核 心价 值 而提 炼 出 来 的十 分稳定 的价值 观 念 ,而基 本价 值 观则 是 某

关 于价值 观 , 以下几 种 代表 性 的 观点 。 价 有 ①
值认 识 和价值 评价 说 。学 者 崔志 胜 、 红军 认为 , 李
当代社科视 野 2 1 0 0年第 6期
指作 为 主体 的人 , 自己的需 要 为尺 度 , 以 使作 为 客
体 的属 性 、 能 、 化 等 对 于 主 体 需 要 的 接 近 、 功 变 符
人们 的认 识 、 法 以及形 成 的系统 的观念 形 态 。 看 价
值观 念 就是 指 与特定 的社会 条件 相适 应 的 社会 意
“ 价值 ”这个 词 语 无 不和 人 类 的生 活息 息 相
关 , 们 所进行 的每 一 项 活动 都 离 不开 “ 我 价值 ” 的 指引 。马克思认 为 : ‘ 值 ’ “价 这个 普遍 的概 念是从
本质② 笔 者认为 , 。 作为哲 学范 畴 的“ 值 ” 念 , 价 概 是
理 论 综 述
务 。社会 主义核 心价 值体 系是建 设和谐 文化 的根 本。” 这是 中央文 件第 一 次使用 “ 建设社 会 主义核
体需要 的满 足。所 以难免 在我们 的 日常生 活 中, 把
“ 处 ”“ 好 、利益 ” “ 、金钱” 等概念 等同 于“ 值 ”但是 价 。 价值 不仅是 物质 利益关 系 , 有其 他关 系 , 还 是个 比 较 复杂 的概 念。因此学者们对 “ 会主义 核心价值 社 体系” 命题 的研究 讨论都是从 “ 价值 ” 概念人 手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综述
动教学模式探 索 ( 1 6 1 0 0 4 ) ; 重 庆市 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专项课题 ( 2 0 1 5一G x~ 0 4 6 ) , 重 庆市研究 生 教育教学改 革研 究项 目( y j g 1 5 3 1 o 6 ) ; 中国学位与研 究生教育学会课题 ( 2 o 1 5 Y O l O 6 ) 阶段性成果 。 [ 作者简介 ]焦连志 ( 1 9 7 9一 ) , 男, 汉族 , 山东诸城人 , 上海 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 副教授 , 法学 博士。研究 方向 : 马克
长 出来 的 , 有着 深厚 的文 化烙 印 , 也是 这 一文 化 的 最 宝 贵 的结 晶 。在 一 种 文化 的 发展 中 , 这 一 文化
的核 心价值 观 对 于 文化 的发 展 方 向 、 对 于 文化 要 素 的发展 、 对 于文化 结构 的重塑 , 对 于外来 文 化 的
拒 斥 与接 纳 , 以及 由文化 塑造 和影 响的人 的发 展 ,
关键词 :中华优 秀传 统文化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以来 , 关 于社 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观 认 同 问题 的研 究 一直 成 为学 术 界 研 究 的 热 点 问题 , 学 者 们 就 社
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观 建设 与 文化 自信 、 文 化 自觉 、 价 值 自信 、 价 值 自觉 、 文化 主权 、 文化 安全 、 意 识形 态 安 全及 意 识形 态建 设 等议题 展 开 了广泛 而 深入 的
世 界 各 国发 展 的 历史 看 , 核 心价 值 观 的形 成 也 总 是 深 深植根 于 各个 国家 、 民 族传 统 文 化 的深 厚 土 壤 中。 同样 , 社会 主 义 核 心 价值 观 内含 着 中华 民 族 几 千年来 最 深 层 的精 神 追 求 和 道 德 规 范 准则 , 具 有 鲜 明的 民 族 特 色 。源 远 流长 、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华 优 秀传 统文 化 , 滋 养 了 世 代绵 延 的伟 大 民族 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三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综述沈小莉(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成都610068)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近三年来,学界就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的研究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等方面。

将对以上研究内容的现状进行归纳、梳理,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学术界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众多理论成果,近三年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相关学术文献十分丰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时代必要性,是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本文将对近三年来这方面的学术研究现状作一扼要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研究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献虽多,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明确、严格定义的并不多,现有文献多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构成、特征、表现作用及内涵等要素中的一部分来界定。

有的学者【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价值观念。

”,陈秉公认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由国家凝练和建构并由国家公共权力普及推行的价值观念系统。

它由一组价值观念有序构成,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和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包容性和开放性,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徐根初[3]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信念、价值标准的总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之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之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2 义 指导地 位 。学 界普 遍认 为 ,对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观 行业的价值诉求 。[
确 立的合 理依 据的 理解 ,必 须走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的 路 径 , “ 国社 会 主义核 心价值 观 是马克 思主义 基本 我
三、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 涵凝练的研究
关于社 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 的 内涵研 究是 学术界 的
2 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 的发展应 以对传统文化的继 . 社
系的基 本特 征和基 本 方向 ,引领社 会 主义核心 价值体 承 与发展 为基础 钟 哲 明认为 ,国人 自古富 有族群 意 系的构建 。 张 利华 则认为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按 识 、国家情怀和 “ 与时俱进”精神 。因此 ,对 于传统文
概 括” 。
价值观的凝练就会成为无本之 木 、无源之水 。 q 3 . 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的发展应面 向实践 、遵循 规
基于 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 观是 源自 社会 主义核 心价 值 体 系最基础 、最核 心部 分”Ⅱ 的认 知 ,也有学者提出其 律 。 “ 硼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 由我 核 心 “ 次”的问题 。禹国峰指 出 , “ 层 从概念 的转换生 国性 质决定 的 ,也 是对社 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 提 出的客 成 上来 说 ,社会 主义核 心价 值体 系固然可 视为 社会 主 观要 求 。众所 周知 ,实践 的观点 是马克思 主义 首要 的 义 的主导 价值群 ,但是这一概念并未规定 ‘ 核心 ’的层 基 本 的观点 。王 虎学指 出 ,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 观应 当
l 8 J 们 对社 会主 义的最 根本 、最 核心 的看 法 ,是 人类 社会 大实践中去 。f
发 展 的最终价 值驱 使和 内在 要求 ,是一个 相对 稳定 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过世代传承、历史积淀、群众智慧的结晶,最终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这一价值观体系共分为12条,分别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尊重人民,民主法治,公正正义,诚信友善,爱家·和谐,责任担当,荣誉信仰,敬业奉献和创新改革。

本文将从价值观意义、形成背景、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价值观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形成并不断丰富的价值观体系。

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是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是激励全社会积极向上、不断奋斗的重要力量。

二、形成背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风险挑战。

为了建立更为可持续、稳定和公正的社会体系,中国开始广泛开展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研究。

2006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首次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央文件,2006年)。

从此,中国政府加强了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支持,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价值观体系。

三、研究现状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涉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多种研究方法被广泛采用,例如文献研究、实证研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形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民族精神、近现代中国历史等为研究背景,分析探讨中华民族在相应历史时期内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传承。

2.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应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应用和创新,分析相关法规政策在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直观本质与内涵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直观本质与内涵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直观本质与内涵研究综述作者:龚艳来源:《大学教育》 2017年第1期[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经历了长期的精炼和重新组合。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可以对近五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与内涵进行不同解读,并能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内涵[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1-0045-02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核心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坚持中国特色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至此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由理论向实践纵深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的准确把握为基础。

本文梳理了近五年来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研究的不同观点和学术争鸣,以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近五年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本质的解读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特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体现,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

多维度建构说。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原则和维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特征,学者们比较认同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尊重历史、实事求是、遵循本质、汲取共识。

戴木才教授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深入研究、概括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四个维度:一是要科学揭示社会主义价值实质的意义,二是要积极承接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三是要广泛汲取与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经验教训并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价值认同为现实基础,四是要高度展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核心特征说。

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备的实质特征就已经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其中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内涵相一致的核心价值得到较多认同。

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比较分析

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比较分析

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比较越来越频繁。

中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它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与自由、时间观念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对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分析。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明显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和个人权利,个人的追求和利益被视为至高无上的。

而中华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个人的追求和利益被视为相对次要的。

这种差异在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系中都有体现。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个人的选择和决策权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而在中华文化中,个人的选择和决策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关系来实现的。

二、权力与自由中西方文化中对权力和自由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追求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性。

而中华文化注重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被视为最高价值,个人对权力的独立和限制受到高度重视。

而在中华文化中,权力被视为一种责任和义务,个人对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认可是通过社会和家庭的认可来实现的。

三、时间观念中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时间的效率和精确性,追求“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

而中华文化注重时间的延续和沉淀,强调“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价值观念。

在西方社会中,时间被视为一种资源和工具,需要合理利用和管理。

而在中华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积淀和沉淀,需要经历和体验。

四、人际关系中西方文化中的人际关系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直接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中华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间接和复杂性,强调个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被视为最高价值,个人的选择和决策权受到高度重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已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现实路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论述,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今后应当着力拓展研究视阈,丰富研究内容,以进一步推进该命题研究。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重大意义;现实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概括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出了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论题,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

学者们对此命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本文就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初步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一些探讨。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任务,也是其思想前提。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意见》明确指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理论界普遍认同《意见》中所阐述的24字在三个层次的内容。

代表性的学者有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陈秉公教授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主要表述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主要表述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价值准则,主要表述公民道德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学界普遍认为,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面对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条件下,人们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献

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是全面深化改 革开放,适应当今我 国发展趋势的又一次 精神力量提升。是对 我党长期奋斗以来形 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的进一步认知,需 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加 强对社会主义改革开 放的政策领悟和形势 分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 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
最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积极向上的 精神追求和思想文化的升华,因此只能是 崇高的而非媚俗的,是优秀的而非世故的。 与此同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 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所 以应具有先进性与崇高性。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提炼和概 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 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 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最新概括。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我党大力弘扬 中国梦的时代契机 下是最直接的助推 力和精神动力,是 与我国的发展紧紧 相依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续迈大步 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 最终目的就是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中国梦付诸 于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 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 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 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 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代性 困境 : 传统 价 值 观 的解 构 与 断 裂 、 多 元 化 社 会 思
潮的挑战与挤压、 信任危机 的滋生与扩散 、 价值规约
和行 为践履 的错 位 与偏差 , 而社 会 主义核 心 价值 观 建 设需 要五 个 向度构 建与超 越 的现代性 救 赎 良方 。 l 7 1
化进程 的不断深 入 , 社会 主义核 心价 值观 遭 遇多 种 现
课题 ; 是我 国社 会 转 型 时期 、 价 值 观 深 刻 变 革 的 时代 具 有指 导 意义 的价值 导 向 ; 是 目前世 界上 渐具 影 响 力
的“ 中国道 路 ” 、 “ 中国梦 ” 的应 有之 义 , 是 中华 民族 自
域。学者们对此命题从不 同层次 、 不 同角度 、 不同视 野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 , 取得了一批有价值 的成
果 。从 检索 到 的文献 来 看 , 专 门 以“ 培育 和 践 行 社 会 主 义核 心价值 观 ” 为 题 的学 术论 文有 2 0 0多篇 , 博 士 论文 有朱 颖 原 的 《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研 究 》、 邱 国
收稿 日期 : 2 0 1 4—0 1—1 0 基金项 目: 2 0 1 2年广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 目( 2 0 1 2 WY X M_ 0 0 4 3 ) 作者简介 : 何小春( 1 9 7 6一) , 男, 广东石 油化工学 院思政部副教授 , 硕士 ,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境遇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 目标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 会 主义 的 内在 要求 。 _ 2 中国社会 科学 院孙 伟平 研究 员指出, 积极 培 育 社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观 , 是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理 论建 设 的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是创造 “ 中国 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文献摘要: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5.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正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倡导的道德观念、社会风尚和公民素质,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丰富,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方面。

这些价值观既是对过去几千年中华文明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在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首先,我们要爱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要敬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要诚信,对人诚实守信,对事负责到底。

此外,我们要友善,关爱他人,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

在国家层面,我们要努力实现法治、公正、民主、和谐;在社会治理层面,我们要倡导平等、自由、宽容、进取的社会风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繁荣。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去践行它。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价值观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价值观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价值观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社会工作渗透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未有太多研究,但是对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是比较多的。

首先,在吴潜涛先生的定义中,“价值体系”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等与价值有关的综合体系,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

[8]它认为“核心价值体系”是指整个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指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总和,然而,是由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所决定的,是整个价值体系的灵魂,在整个社会的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和统摄地位,引领整个社会的各种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

在有关核心价值教育的方面,徐柏才、孙明福两位学者在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与教育对策》中,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观形成的规律出发,指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特征,需要注重大学生价值观规律形成的把握,从而从心理上去激发和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乃至自觉践行。

[9]而史顺良和张晓雅两位学者则更为重视底线伦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分别在他们的《从底线伦理谈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从底线伦理到价值理想的教育过程研究》中将底线伦理作为教育大学生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可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新视角和路径。

[10]同时,石海兵、刘继平则主张从大学生的生活本体出发,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生活的全面对接,实现其培育内容与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有效结合,实现教育引导与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有机统一,注重大学生生活对于教育及价值观接纳的影响。

与石海兵、刘继平两位学者观点相似的还有万光侠、雷冀、王前军等学者,他们都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需关乎人的需要和发展,注重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需要。

当然还有的学者主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的实施还需要注重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发展,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研究综述[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之后,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与热烈讨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阐述,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诸多学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及特征功能进行了科学探讨,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综述一、前言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以来,我国领导高层紧紧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当今世情国情,认真研究与把握当今时代特征,积极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

特别是2012年11月的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纵观近年来的研究,结合十八大精神,迫切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做一步的探析,从而不断完善理论研究成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要求全体党员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八大要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不断提升主流思想舆论的引导力,首次用“四个倡导”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阶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对于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摘要:自2006年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以来,国内学者们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由哪些内容组成,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国外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成果较少,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方面。

但在价值观的研究上国外起步较早,取得了大量成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核心价值观;国内;国外;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较少。

直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关于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讨论开始出现,学术界也开始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

这一命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多层面多维度的探讨。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练,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

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与社会科学上其他概念一样,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与分歧。

归纳起来,学术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陈秉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由国家凝练和建构并由国家公共权力普及推行的价值观念系统。

徐根初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有的学者从比较分析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徐国民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而把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看作是社会主义一个近期的目标。

总之,学术界都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共同认同并信守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是最基本的价值理念。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的研究,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学术界对此是见仁见智。

学者们一致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这些思想和观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以一个或多个要素并列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德顺认为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公平和正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戴木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涵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是以多个要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定位表述。

李抒望、高希国、陈延斌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包含社会的首要和基本的诉求。

王占阳、钟哲明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解读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最终追求。

这些学者的观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研究,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表述提供了理论有益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作为一个热点理论问题的研究颇多。

学者们从多个视角,总结回顾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成果。

一是实践来源,即各国社会主义实践及经验教训所提供的启示。

部分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提供了深层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依据。

罗文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是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史。

高国希认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

袁祖社教授对学界关于邓小平价值观理论进行了综述性研究,认为邓小平的价值观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研究邓小平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观点和全面的学术视角。

李忠杰认为,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思想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学者们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必要性、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

在必要性研究中,张俊、冯友明等人认为,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包容性、先进性以及精炼性的原则。

吴海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原则或具有的特征应当是普世性、民族性、时代性、崇高性和人民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诉求。

李德顺则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应坚持“五宜五不
宜”:主体宜显不宜隐,层次宜高不宜低,内容宜实不宜虚,形式宜简不宜繁,用语宜熟不宜生。

综上,尽管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各有侧重,在各个方面也有不同的诠释,研究范围日益宽广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综合来看,一方面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只着眼于理论本身,缺乏对社会热点的研究,缺少实践指导意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成果较少,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方面。

但在价值观的研究上国外起步较早,取得了大量成果,具有借鉴意义。

在价值观的研究上也往往借助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综合国外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哲学家培里的价值兴趣论把价值本质界定为主体任何兴趣与任何对象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当一件事物(或任何事物)是某种兴趣(任何兴趣)的对象时,这件事物在原初的和一般的意义上便具有价值,或是有价值的”。

克拉克洪把价值观界定为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价值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可能选择什么行为方式、手段和结果来生活。

苏珀则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或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一种联系,或是一种物质条件。

霍夫斯待德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偏爱某种情形胜过其他情形的普遍倾向。

美国学者罗克奇将价值观分为“行为方式”与“终极状态”两大类,即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

罗克奇的这种划分体现了他对价值观具有层次性质和顺序的认识。

他的“价值观调查”量表使得人们可使用排序的方法表达他们认为哪一种价值更值得和更为重要。

宾克莱则在《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变化着的价值观念》中总结了20世纪对西方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并提出如何利用现代分析哲学帮助一个人在互相冲突的价值观中做出选择。

Parsons把价值观分为个人取向、集体取向和社会取向价值观。

斯普朗格在其《人的类型》一书中提出了六种价值类型:科学型、实用型、社会型、政治型、信仰型、审美型。

斯沃茨的人类基本价值观理论提出了斯沃茨价值观测量工具理论,其中包含了58种价值观条目,它们又被归为10种驱动力价值观类型。

Morris的生活方式量表由13种生活方式构成,每种方式都通过一段文字来呈现给受测试者。

当受测者读完每段文字后,在一个以7到1的7点评尺上评定生活方式,并根据其喜欢这些方式的程度将他们进行排序。

此外还有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问卷,他让被测试者按其对自身的重要性对两类价值系统分别排列顺序,测得不同价值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或相对重要性程度;奥尔波特依据斯普朗格的六种价值类型的理论编制的价值观研究量表,用于测查和研究价值观。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阐述了美国的价值观,即勤劳、诚实、勇敢、公平竞争、宽容以及对世界保持好奇心,还有对国家的忠诚和
爱国主义。

1999年,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提出了“俄罗斯思想”。

其中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超越国家的全人类的价值观,包括言论自由和基本政治权利等内容;另一方面是传统的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社会团结”。

在亚洲,韩国、日本与新加坡同中国有着相似的传统文化,研究韩国、日本与新加坡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比如,日本提出重义、重秩序、知礼、爱国以及追求自由、民主的社会核心价值观。

新加坡则早在20世纪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就提出了本国的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综上可见,国内外的理论界、学术界对于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主要在于对价值观本身的考察分析,而对于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迫切需要研究者加强对于当前环境下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陈秉公.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N].光明日报,2011-02-25.
[3]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4]罗文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
[5]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州学刊,2007,(6).
[6]第44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就职演说[EB/OL]./toViewBookmark.do?id=893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