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价值观研究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

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

职业指导八大基本理论综述发表时间:2009-05-22T10:30:03.98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5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张毅芳[导读] 本研究对八大基本职业指导理论的提出、内涵、做法等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职业指导实践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摘要:职业指导工作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全面的、专业的职业指导服务。

本研究对八大基本职业指导理论的提出、内涵、做法等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职业指导实践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职业指导八大理论0 引言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职业指导工作要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笔者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对职业指导八大理论进行综合阐述。

1 特质因素论Parsons的特质因素论是最早提出来的职业指导理论。

强调个人的特质和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

他认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通过心理测量工具的评估个人的能力、态度、兴趣等,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达到成功的需要和条件、优缺点、酬劳、计划以及未来的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辅导的最终目标。

特质因素论特点是它着重于个人性向、成就、兴趣、价值观、人格和职业条件的匹配。

2 Roe的亲子影响理论Roe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了亲子影响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儿童时期人格成长会职业选择的影响。

它的重点在需要的概念上。

Roe吸收了马斯洛需要层次来丰富她的观点,提出了儿童期的需要满足经验可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的理论。

而儿童期的需要满足主要通过父母来实现,因此,她于1957年提出了亲子互动模式,将亲子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形态:注意孩子、逃避孩子、接受孩子。

每一种形态都会满足儿童不同的需要,进而影响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形态,并最终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

3 Bordin等人的心理动力理论Bordin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心理动力理论。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健康 文 明 , 雅 的业余 生 活和娱 乐 活动 。 高
22 职 业 态 度 研 究 .
2 国 内外 运 动 员职 业 价 值 观 的 相 关 研 究
国内外 目前 还没 有专 门针 对运 动员 职业 价 值观
在体 育运 动 中 .一 个人 的行 为是 建立 在其 坚持 认 为 正确
化 素质 等 5方面对 当前江 苏省 优 秀运动 队员 的思 想
状 况作 了具体 的分 析 .并针 对 运动 员 的思想 特点 提
出了一些 建议
中国足 球协会 运 动员 管理 条例 ( 试行 ) 四章 对 第
价值 观 的重要构 成部 分 . 其核 心 是职业 需 要 . 通过 并 职业 评价 、 职业 动机 、 职业 愿 望 、 职业态 度 、 职业 理想 等形 式 表现 出来 职业 价 值 观 的研 究 迄 今 已有六 七 十年 的历史 。 上世 纪 二三 十年 代 . 西方 理论 界率 先对 职业 价值 观进行 了研 究 。 了五 六十 年代 . 到 已发 展成
关键 词 : 动 员; 业价 值 观 ; 述 运 职 综 中图 分 类 号 : 0 .2 G8 8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 3 0( 0 0 0 — 3 0 108 6 9 2 1 ) 3 9 — 3
目前 . 国内外从 事体 育 的人 越来 越多 , 着体 育 随 项 目的逐步 职 业化 . 育 已经 成 为众 多 运 动 员谋 生 体
[通过 调 查 , ] 从态 度 、 德观 念 、 道 人生 、 自我 意识 和 文
1 职 业 价 值 观 概 念 的 界 定
职业价 值 观是人 们 对社会 职业 的需求 所 表现 出
来 的评 价 , 它是 人生 价值 观在 职业 问题 上 的反 映 , 是 人生价 值 观 的一 个重 要方 面 职业 价 值 观在 心 理 学 中隶 属 于 个 性 的范 畴 . 是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运动员职业价值观是指运动员的价值观念,它决定了运动员应该采取何种行为,以及在不同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综述旨在帮助人们理解运动员的价值观,以便有效地激励他们,以及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首先,从文化学角度来讲,运动员职业价值观受到文化影响,文化会对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研究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的过程中,要考虑运动员的文化背景,并针对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提出相应的价值观念。

其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运动员的价值观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资源、文化价值和社会习俗。

运动员的价值观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行为和价值观。

因此,在研究运动员职业价值观时,要考虑运动员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运动员价值观的影响。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运动员的价值观也受到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运动员的价值观受到运动员的个人特征、性格和心理特征的影响,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因此,在研究运动员职业价值观时,还要考虑运动员的个人特征、性格和心理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价值观。

最后,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运动员的价值观也受到生物学的影响。

生物学研究表明,运动员的价值观受到运动员的体质特征、身体反应、身体机能、神经系统活动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

因此,在研究运动员职业价值观时,还要考虑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运动员职业价值观是由文化、社会、心理和生物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价值观。

因此,在研究运动员职业价值观时,应从多角度出发,结合文化、社会、心理和生物学等因素,全面考察运动员的价值观,以便有效地激励他们,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职业价值观报告

职业价值观报告

职业价值观报告1. 引言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于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原则和价值观念的总结。

它反映了个体对工作的态度、行为准则以及职业追求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对个人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和职业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告将探讨我的职业价值观,并分析其对我的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2. 我的职业价值观2.1. 诚信诚信是我职业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项。

我始终坚持遵循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地对待工作和他人。

无论是面对上级、同事还是客户,我始终保持真诚、正直和公正的态度。

我相信诚信是职场成功的基础,只有与他人建立起了信任,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果。

2.2. 激情与热情激情与热情是我对工作持久投入的动力。

我认为只有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和激情,才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并取得优异成绩。

我从不满足于平庸,总是不断地追求更好的自己。

激情与热情也能够激励身边的同事,共同推动团队向前发展。

2.3. 创新与进取创新与进取是我职业发展中的重要动力。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成长,才能够保持竞争力,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我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

我也鼓励团队成员勇于创新,共同推动组织的进步与发展。

2.4. 协作与团队合作协作与团队合作是我职业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我相信只有团结和协作的团队才能够完成更大的目标和任务。

我乐于与他人分享经验和知识,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团队中,我愿意扮演积极的角色,推动团队的协作和进步。

3. 职业发展中的影响3.1. 工作选择我的职业价值观对我的工作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于对诚信的坚守,我会对公司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进行严格评估,选择那些与我价值观相符的工作机会。

同时,我的热情与激情也会促使我选择我真正感兴趣和热爱的工作,以确保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3.2. 职业发展我的职业发展同样会受到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浅析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范围综述

浅析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范围综述

浅析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范围综述摘要:目的: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某医科学生1,00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在对医师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的认识方面,各年级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

在择业过程中,学生最看重的是其专业价值之助推性因子;高校对思想政治、医学、人文等学科的关注程度较低。

结论:在护理专业中,应该掌握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差异性认识和需要,将职业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利用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临床带教老师等全员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范围综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某学校1,003名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包括医学五年制及八年制、九年制的本科阶段学生。

男学生322名,占32.1%,女学生681名,占67.9%;其中,一年级的学生有318名,占31.7%;二年级的学生有62名,占6.2%;三年级的学生有122名,占12.2%。

1.2方法本调查问卷护理专业学生特点自行设计。

本研究以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这份问卷中,具体包含了以下四个内容:首先,被调查者的基础资料、被调查者的性别。

被调查者对专业就业的理解。

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具体内容有:晋升机会多、出国机会多、社会地位高、规模大、知名度高、水平高、城市大、容易成名。

职业价值的研究还具体包含了职业的因子(高收入、职业环境、稳定的职业、能够解决住房问题、良好的福利、劳动保险、医疗、养老金)和职业晋升因子(自主性大,没有任何的约束,符合自己的兴趣,工作交通方便,能够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专业,机会平等,公平竞争)。

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1003张有效的问卷调查。

1.3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以百分数、平均数、标准差、被选频次等方法,了解调查样本资料的分布情形;以方差分析进行均值比较。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转型,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本文旨在综合国内外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为研究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关键词: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1、职业价值观的概念界定职业价值观(work value)又叫做工作价值观或择业观,是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体现,也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职业价值观的操作性定义,国内外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国外学者elizu(1984)、ros(1999)、schwartz(1999)分别从工作结果、终极状态和信念、工作目标和报酬等角度各提出不同的操作性定义,国内学者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时间还比较短,大多都围绕如何进行评价和如何进行选择职业这一核心内容来进行的。

2、职业价值观相关研究2.1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是指职业价值观的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的组合形式。

关于结构的研究一直都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

国外研究者们不断将构成因素进行整合,总结出较稳定、涵盖较广的因素。

目前有影响的主要以下几种分法:(1)二分法。

herzberg(1951)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这种观点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并被广泛地加以应用。

(2)三分法。

super(1970)在前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职业价值观包括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因素。

与super不同的是,alderfer(1972)提出相对全面而简明的划分方法,把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社会价值三种。

(3)四分法:surkis(1992)提出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四类。

这一类是目前得到的最广泛验证的职业价值观理论,也是国外最被广泛认同的职业价值观结构。

国内对于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没有国外那么系统,往往都是对国外研究工具的进一步验证或拓展。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综述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综述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综述许多著名学者曾对价值观进行了各种研究,发现价值观对社会及个人均有显著的影响。

而价值观在职业上的选择就是“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也称职业意向,是个人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所以我们十分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职业价值观,这对个人乃至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1)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对于职业价值观这一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

楼静波(199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的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宁维卫(1991)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上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黄希庭等(1994)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凌文辁(1999)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余华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于海波、张进辅等(2003)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金盛华、李雪(2005)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学者倾向于从更一般和抽象的角度来概括职业价值观的本质。

(2)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赵喜顺(1984)首先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四类: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和经济型;台湾学者王从桂(1992)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工作目的价值和工作手段价值;宁维卫(1991)抽取了五个因素: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和经济价值;黄希庭等(1994)认为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包含职业目标、实现职业价值的手段、职业评价三个部分;郑伦仁(1997)将职业价值观分为进取心、自主性、工作安全、声望和经济价值;凌文辁等(1999)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做了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分析得出声望地位因素、发展因素和保健因素;余华、黄希庭(2000)的研究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职业价值、外在职业价值和外在职业报酬;于海波(2001)把职业价值观划分为人际关系、贡献、自我发展、物质生活、威望、家族等因素;胡晓莺(2001)的研究中指出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包括了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单位发展、人际关系、经济报酬、成就声望、地理环境和家庭影响等成分;金盛华、李雪(2005 )提出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分为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 , 他们将是未 来社会各行各业建设 的主力军 , 他们 的职业道德水 平 直接 关 系着 中华 民族 的未 来 。增强 大 学生 职业 道
德 教育 , 于全 面 实施科 教 兴 国和人 才 强 国战略 , 对 具
有学者提出 ,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发
展 阶段 中素 质 教 育 的必 然 要 求 。李 国涛 认 为 : 职 “ 业道德 不 同于 一般 的思 想 品德 , 要 涉 及 一 些 特 殊 它 的领域 , 要 涉及 某 些 特 殊 的人 际 关 系 。大 学 的 职 更
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笔者在对该领域研究成
果 进行 收集 整 理 的基 础 上 , 对 当前 大 学 生 职 业 道 拟
业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达成 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l ” 1
针对 当前 大 学 生就 业 的现 状 , 曙 青 和孟 宪 琴 许
德教育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为:严峻的大学生职业道德 素质现状 已经 为高校 “
意识 , 具备对规范进行 反省考察并构建新规范的能 力 。陈文坤 和赵滟认为 : 大学 生职业道德教育 有 “ 三个层次的 目标 , 分别 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 向性 目标 、 价值性 目标 、 层次性 目标。 ”6 学者们根据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的 目标 , 提出 了主体性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系统性 、 先进性与广 泛性 、 开放 性 、 针对 性 等六 大职业 道德 教 育原 则 。 国
前 , 于我 国大学 生 职业 道德 教育 必要 性 的研究 , 关 学
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目标的研究 , 国内外
学 者也 是 “ 者 见仁 、 者 见智 ” E本 理 工科 大学 仁 智 。 t 进 行技 术伦 理教 育 的 目标 一 致且 相 当 明确 , 就是 要

职业价值观归纳总结

职业价值观归纳总结

职业价值观归纳总结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职场中对于工作、职业的重视程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它是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指导原则,对于个人的职业成就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目标。

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价值观的基石。

作为职业人士,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专业操守等。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道德原则,以正直的态度对待工作和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挑战和诱惑。

二、追求卓越职业价值观的核心之一是对卓越的追求。

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积极学习和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人物。

卓越是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取得成功。

三、团队合作在现代职业环境中,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我们应该懂得与他人合作,共同追求共同的目标。

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积极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实现共同的目标。

四、自我管理职业生涯中,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通过自我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个人和职业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创新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具备积极的创新思维,不断追求和推动创新。

通过创新,我们可以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并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积极创新是培养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六、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职业人士,我们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并努力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担当社会责任,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理论综述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理论综述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理论综述1职业价值观的理论综述1.1职业价值观的概念职业价值观即个体在生活工作中的人生目标与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中的体现,会影响其择业行为和对不同工作的看法,还会影响个体在工作情景中的态度。

1.2职业价值观的作用从实证研究的结论来看,国内外学者普遍发现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对工作环境、工作福利待遇、工作关系氛围、职业选择、离职倾向等变量有显著影响[4]。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证研究上,职业价值观或其某些维度对员工组织行为影响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就大学生而言,职业价值观最主要的效用在于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职业选择的准备阶段,职业选择是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首要步骤,之后职业价值观才能影响其组织行为[4]1.3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1)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群体中的集合分子,我们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家庭环境下的影响。

父母的教导和呵护都伴随始终,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家庭背景;宗教信仰;会直接对子女职业价值观中的行为、态度与观念产生影响。

(2)个人因素性别歧视在企业招聘信息中都会有体现,限女生或限男生的字样,因此在我们的职业选择中有一定的影响。

兴趣是大学生形成职业价值观的前提性因素,毕业生在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往往是从兴趣出发的。

人的性格和职业价值观有直接的相关性,事业的成功与否,岗位的匹配与工作绩效的优良都和性格有联系,所以性格是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人能力因素决定自己是否入选岗位,胜任岗位的标准,我们能力的差异都会影响其在岗位中的地位。

能力大小也是我们职业价值观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3)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纷纷涌动,影响着每一方经济流向,所带有的商场如战场的竞争观念在社会中流传。

社会进步的程度很大方面影响我们高校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产生了某种观念,如去一线城市打拼,那里竞争激烈且有挑战性的工作氛围符合新一代年轻人的向往和追捧。

职业价值观研究理论综述

职业价值观研究理论综述

职业价值观研究理论综述作者:林艳艳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2年第09期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三个方面,对职业价值观研究理论进行综述。

职业价值观两分法多维度观点一、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操作性定义。

易里哲(Elizur,1984)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

罗斯(Ros,l999)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合作)的信念。

斯瓦兹(Schwartz,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国内的许多研究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操作性定义。

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俞文钊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职业乃至整个人生所产生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

廖泉文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道路、职业定向与选择、职业工作态度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一般意义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从业问题上,或者以职业为谋生经济来源、发挥才能、为社会作贡献这三项因素上不同比重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态度。

余华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而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它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它是属于个性倾向范畴的概念。

二、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在国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已有一些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但从1987年“工作意义研究小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把职业(或工作)当作生活的中心,从此研究者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

国内外职业兴趣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职业兴趣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职业兴趣理论研究综述景毅【摘要】Vocational interes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interest researches, based on all kinds of interest theory, different vocational interest theories will be produc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meaning of vocational interest,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raining strategy, two professional interest measurement tools in seven aspects of study on vocational interest were reviewed, an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view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职业兴趣是兴趣研究的重要分支,基于各种兴趣理论的研究产生出不同的职业兴趣理论。

文章从职业兴趣的含义、研究意义、测量问卷的发展历史、影响因素、培养策略、工具等六个方面对职业兴趣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名称】《新疆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24)002【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国内外;兴趣;职业兴趣;测量方法;量表【作者】景毅【作者单位】新疆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0人的一生,是职业发展的一生。

对个人而言,职业意味着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对组织而言,职业意味着效率和发展;对社会而言,职业意味着文化发展和进步。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综述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综述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综述1.引言随着年龄的增加,高中生的身体、心理状态都在不断发展,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确定,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有必要利用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制订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对日益增加的学习与发展的挑战。

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指出,高中生应该抓住每一分钟的宝贵时间,努力去建立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唤醒对职业的热情,勇敢地去挑战未知,从而为未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提供适当的职业规划指导,我们希望为高中生提供有效的信息,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优势、潜质,并建立起适当的职业目标,帮助他们确定未来的选择,从而更有信心去实现自身的梦想。

2.生涯与职业发展概念的提出舒伯(1953)第一次提出"生涯"(career)的概念,用以替代"职业"(vocation)一词。

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职业技能的提升,还涉及到个人的生活方式、生存价值和人生的整体性。

"生涯"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即职业发展与个人生活方式、生存价值和人生的整体性相结合,从而实现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

3.生涯发展的观点3.1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三阶段金斯伯格(1951)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过程,他在个体的前20年里选择职业时达到最高点。

他还说:“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他不是一个单一的决策,而是经过数年的一系列决策。

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其前后相关。

”3.1.1影响职业选择的四个因素个人的价值观、情感状态、受教育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地理位置、就业机会等,都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

3.1.2职业发展阶段幻想期(童年,11岁以前),特征:纯粹的游戏导向;接近末期,游戏变成工作导向。

尝试期(青春前期,11至17岁)以渐渐意识到工作需要为标志的过渡时期;认识到兴趣、能力、工作报酬、价值观和时间观念。

现实期(青春中期,17岁至成年早期)进行能力和兴趣的整合;进一步发展价值观;职业选择的具体化;形成工作方式。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文献综述初改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文献综述初改

科艺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一、前言(一)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领域,扩展了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国内外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比较少,而其又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

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部分,职业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也一直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

而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群体,职业认知同样是职业社会化的不可或缺的内容,本研究意图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以及其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知研究,拓展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领域,丰富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

从实践意义上说,本研究力图为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和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并帮助独立学院大学生有效地澄清职业价值观,正确地看待其即将从事的职业道路,科学的进行职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

(二)研究内容介绍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问题,本人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总结。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价值观的相关文献综述;2.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综述;3.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综述;4.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综述。

二、有关价值观的研究(一)价值观的概念界定对价值观的定义进行界定和澄清对进一步研究和理解职业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

价值观是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过探讨,而对价值观的定义也会随着学科、视角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其中,教育学关注影响价值观形成和改变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及其教育干预,心理学则关注价值观的心理结构、过程、功能及其测量。

心理学对价值观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一直到五十年代,研究者们才在价值观的基本定义上达到共识。

Kluckhohn(clyde.kluckhohn)在1951年所提出的价值观定义,得到了比较多的赞同。

他认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

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倾 向 , 且 决 定 了人 们 的工 作 态 度 : 是 『 而 它 个体 在 长期 的社 会 变 化 中所 获 得 的关 于 职 业 经 验 和 职 业 感 受 的结 晶 : 属 于 个 性 倾 向 范 畴 。 综 观 看 来 ,我 学 者 从 更 加 一 般 和抽 象 的 角 度 来 慨 括 职 业 价 值 观 的 内涵 , 以 进 行 实 验 验 证 难 二 、 于 职 业 价 值 观 结 构 的 研 究 关 对 职 业 价 值 观 结 构 的 研 究 是 职业 价 值 观 问 题 的 重 点 。我 同学 者 研 究 大 学 生 职 业 价 值 观 时 普 遍 使 用 的 是 修 订 的S p r u e 的职 业 价 值 观 量 表 和 H l n 的 职业 兴 趣 量 表 。 u e将 职 业 价 oad l Spr 值 观 的 结 构 分 为 1 个 维 度 : 他 主 义 、 感 、 造 力 、 力 激 5 利 美 创 智 发 、 就 感 、 立 性 、 誉 、 理 权 力 、 济 报 酬 、 全 感 、 作 成 独 声 管 经 安 工 环 境 、 督 荚 系 、 同事 的关 系 、 活 方式 、 异 性 监 与 生 变 赵 喜 顺 ( 9 4 首 先 把 职 业 价 值 观 分 为 四类 : 趣 爱 好 型 、 18 ) 兴 社 会 利 益 型 、 望 舒 适 型 和经 济 型 。 维 卫 (9 1 抽 取 了 五 个 声 宁 19 ) 价 值 观 因 素 : 取 心 、 活 方 式 、 : 安 定 性 、 望 和 经 济 价 进 生 1作 声 值 。 文辁 ( 9 9 通 过 对 大 学 生 职 业 价 值 观 的主 成 分 分 析 法 . 凌 19 ) 得 出 大 学 生 的 职 业 价 值 观包 括 个 因 素 发 展 、声 望 和保 健 闲 索 。 阴 国 恩 ( 0 0 对 6 3 大 学 生 职 业 价 值 观 调查 , 括 出职 20 ) 6 名 概 业 价值 观 的 内 容 充 分 发 挥 能 力 、 入 、 造 性 、 位 和 名 声 、 收 创 地 稳 定 性和将来 的保障 、 自主 、 为领 导 者 、 成 同他 人 合 作 、 险 、 冒 帮 助 他人 等 十 个 方 面 。于 海 波 ( 0 1 探 讨 了 高 师 生 的 职 业 价 值 20 ) 观结构 , 括愉悦 、 包 自我 提 高 、 际 关 系 、 人 家族 、 献 、 望 、 贡 威 物 质 和环 境 八 个 因 素 ,其 中家 族 和 贡 献 两 个 因 素 显 得 比较 有 中 国特 色 。工 垒 、 马洪 波 等 ( 0 3) 北 京 四所 大 学 学 生 的职 业 价 20 对 值 观 结 构 进 行 研 究 ,认 为 当 代 大 学 生 的职 业 价 值 观 呈 现 四 因 子 的结 构 模 型 ,分 别 是 经 济 报 酬 与 工 作 环 境 、个 人 成 长与 发 展 、 织 文 化 与 管 理 方 式 、 会 地 位 与 企 业 发展 四 个 维度 。 金 组 社 盛 华 、 雪 ( 0 5 借 鉴 台 湾 的 吴 铁 雄 将 大 学 生 职 业 价 值 观 维 李 20 ) 度 分 成 目 的性 和 工具 性 职 业 价 值 观 。 目的性 职 业 价 值 观 指 个 体 评 价 和 选 择 职 业 的 内 隐 的 动 机 性 标 准 ;手 段 性 职业 价 值 观 指 个 体 评 价 和 选 择 职 业 的 外 显 的 条 件 性 标 准 。前 者 包 括 家庭 维护 、 求地 位、 就实现 和社会促进 , 者分为轻松稳定 、 追 成 后 兴 趣 性 格 、 范 道 德 、 酬 声 望 、 业 前 景 和 福 利 待 遇 六 个 方 面 规 薪 职

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就国内近十年的教师职业认同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然后总结反思了现有研究存在概念界定不一、研究对象范围受限等不足,提出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这一课题的实践研究,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教师;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教师职业认同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在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教师心理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职业认同逐渐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纵观国内近十年来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文献,发现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文拟对我国近十年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作一个综合分析与介绍,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厘清发展脉络,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1.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范畴国内学者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研究、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教师职业认同与其他变量关系的研究。

1.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研究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目前学界尚无统一认识,但多数研究倾向于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方面去分析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

以下梳理了较具代表性的几位学者对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划分,总体来看,有三分法、四分法等划分方法。

首先来看三分法。

多数按此类方法划分结构的研究者倾向于将“教师职业认同”视为一种“态度”,并从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去考量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

例如,孙利和左斌(2010)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出教师职业认同由职业认知(“敬业负责”、“教学行为”、“精力投入”、“教学结果”等)、职业情感(“工作时精神状态”、“成就感”、“教育理念”、“坚持性”的整合)、职业价值(“职业价值感”、“成就感”、“人际关系”的整合)三个维度构成。

李笑樱和闫寒冰(2018)提出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效能感三因素模式,以分析受这三方面影响的教师个体的行为倾向。

员工工作价值观研究综述

员工工作价值观研究综述

员工工作价值观研究综述员工的工作价值观越来越受到组织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们的重视,因为工作价值观不仅仅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而且直接抵及工作绩效,有关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在国外一直是热点,近年来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工作价值观的内涵、结构组成以及常用的测量工具。

标签:员工;工作价值观一、前言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

工作价值观是个人价值系统的一部分,其涵义是从价值观的涵义延伸而来的。

因此工作价值观可以说是一般价值观概念的特殊用法,是指个人对于一般性工作的态度,是经由社会化的过程,逐步累积经验而形成。

那么,究竟什么是工作价值观?它有怎样的结构成分?本文将其概念、结构成分及其常见的测量工具做了一些梳理。

二、工作价值观的界定工作价值观的英文是Work values,另外还有Career value、V ocational values、Professional values、Occupational values等。

对于这几个词的翻译在国内还有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两种提法,其中职业价值观被大多数接受。

由于价值观是人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倾向,所以职业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所反映的人的价值倾向往往是一致的,因此,本文采用工作价值观这一概念。

不同的研究者对工作价值观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观点:Super 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所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是个人的内在需要以及其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

Kalleberg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对于其工作赞同与尊重的渴望,并能反应出个人在工作中,所希望追求或拥有的条件。

Ravlian和Meglion认为:工作价值观是指对各种工作的行为方式,特别是为社会所接受的偏爱程度。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作者:王玉珅柳楠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第06期摘要:本研究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入手,介绍了职业价值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维度划分和测量以及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从而对职业价值观整个理论体系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使今后的研究学者在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的时候有一个系统的参照。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概念测量影响因素一、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我们经常会提及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所重视的因素和方面,以及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而职业价值观则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时的延伸,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国外有名的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对职业价值观的操作定义,包括从需求满足的角度、工作结果的角度、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

从需求满足角度出发的代表人物是Super(1970),他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自身通过选择具有某种特质的工作,来实现其自身的工作目标,以此来满足个人的内在需求。

从工作结果出发的代表人物是Elizur(1984),他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是一种内在的思想体系,会对其自身的工作行为所取得的结果进行价值上的评判,进而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工作的最终情形和信念的角度出发的代表人物是Ros(1999),他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所持有的某种信念或者是从事某种工作时所能够达到的某种终极状态(如高薪、高职位等)。

从工作目的和酬劳的角度出发的代表人物是Schwartz(1999),他认为职业价值观驱动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和获得某种报酬而工作。

国内学者们对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界定。

宁维卫(1991)将职业价值观定义为是个体的一种内在标准,个人以此来对不同的职业的好坏、重要性、优劣做出评价,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西南大学黄希庭则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价值观在职业方面的集中体现,应从四个方面去准确把握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一、引言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于工作和职业的态度、信仰和行为准则的总称。

它是人们选择职业、评价工作质量和满意度的基础,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概念、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综述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

二、概念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人在工作和职业中所认同的理念和行为准则,包括对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与他人相处方式等方面的看法。

它是个人内心深处的信仰系统,反映了个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和评价。

职业价值观不仅影响着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决定了个人在职场中取得成功与否。

三、特点1.稳定性:职业价值观形成较早,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稳定。

2.多样性: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性别等因素会影响到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

3.动态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职业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

4.个性化: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都是独特的,因为它受到许多个人因素的影响。

四、影响因素1.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对于个人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对于职业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3.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都会对个人职业价值观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4.工作经历:工作经历可以使个体对于自身职业价值观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五、测量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调查问卷,让受试者根据自己对于工作和职业的看法进行评估。

2.访谈法:通过面对面交流方式,了解受试者在工作和职业中所关注的方面以及其看法和态度。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受试者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价值观。

六、应用1.职业生涯规划:个人职业价值观的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2.招聘选拔: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应聘者的职业价值观,判断其是否适合该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

3.员工管理:了解员工的职业价值观,可以更好地激励和管理他们,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七、结论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价值观研究理论综述
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三个方面,对职业价值观研究理论进行综述。

职业价值观两分法多维度观点
一、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操作性定义。

易里哲(Elizur,1984)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

罗斯(Ros,l999)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合作)的信念。

斯瓦兹(Schwartz,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国内的许多研究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操作性定义。

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俞文钊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职业乃至整个人生所产生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

廖泉文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道路、职业定向与选择、职业工作态度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一般意义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从业问题上,或者以职业为谋生经济来源、发挥才能、为社会作贡献这三项因素上不同比重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态度。

余华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而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它不但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它是属于个性倾向范畴的概念。

二、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已有一些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但从1987年“工作意义研究小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把职业(或工作)当作生活的中心,从此研究者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

现今,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者们已达成了一个共识: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一般价值观(或价值倾向)在工作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和投射;也就是说,个体的价值观本身具有一个特殊的认知结构,这个特殊的认知结构派生出了具有相似结果的职业价值观。

我国的职业价值及其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基本上都是问卷调查,理论研究尤其是职业价值观的定义与结构相对较少,个案法更鲜少。

综观国内外研究,研究者们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的重点;二是对职业价值观与其它因素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包括与个体背景因素以及与其它价值观的关系;三是对职业价值观变迁的研究;四是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问题。

三、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采用了文献法,由于涉及的文献广度及个人的关注热点、思维角度、模式的不同,因而呈现的职业价值要素条目也很不一致。

总体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价值观的要素呈现多元化的迹象,也由平面结构向立体结
构发展。

职业价值要素的组合是职业价值结构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研究结果多是揭示平面结构,下面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说明一下。

1.两分法
它是1951年由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这种观点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具有深远影响且被广泛地加以应用,他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但是,许多研究者对此划分方法的全面性持怀疑态度,此种概括显得过于笼统,内还是外的区分是相对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的人理解也不同。

2.三维度观点
塞普尔(Super,1970)在赫兹伯格二分法的启发下,应用实证研究得到职业价值划分为三大类:一是内在职业价值,是指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一些因素,如职业的创造性、独立性等;二是外在职业价值,是指与职业本身性质无关的一些因素,如工作环境、同事关系、领导关系及职业变动性等;三是外在报酬,包括职业的安全性、声誉、经济报酬和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等。

金兹伯格(Ginzberg,1951)等人把职业价值分为三类:一是有关工作活动自身的。

二是有关工作报酬的,三是有关工作伙伴的。

阿尔得夫(Alderfer,1972)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一类,即社会价值。

易里哲(Elizur,1984)则从另一个角度划分为三个维度:情感、认知、工具。

国内凌文辁等人(1999)应用科学的实证研究得出三因素结构: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声望地位。

黄希庭等(1994):职业目标、实现职业价值的手段、职业评价。

寸草(1988):划为表现型、贡献型和衣食型三类。

余华(2000):用修订的塞普尔量表为研究工具,研究结果与塞普尔观点的一致。

3.四维度观点
这是最著名的职业价值观维度的划分方法,它是1992年由舍克斯(Surkis)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四个维度,他把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

国内赵喜顺1984年把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四个维度: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经济型。

4.五维度观点
主要有伯仁(Perron,1974):风气、冒险、自由、地位、现实。

宁维卫(1991)通过对两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抽取了五个因素: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

郑伦仁(1996)根据宁维卫修订的塞普尔问卷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对比研究,当然,脱离不了他的大概的框架,进取心、自主性、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

余华也是以修订过的塞普尔的职业价值观为工具的。

5.多维度观点(六维度以上)
主要有荷兰德(Holland,1973):探索型、艺术型、社会型、习惯型、现实型、企业型。

余嘉元(1999)按工作结果的形式分:内在、情感、工作信仰、外在;按与完成任务的关系分:资源、报酬。

廖泉文于2000年根据日本田崎仁的理论把职业价值观分为独立经营型、自我实现型、志愿型、才能型、支配型、自尊型、自由型、家庭中心型和经济经营型。

顾雪英(2001)十一维度,包括交往因素、义利因素、挑战因素、求新因素、成就因素、责任因素、环境因素、归属因素、体认因素、权力因素、创造因素。

参考文献:
[1]ElizurD,SagieA.Factsofpersonalvalues:
astructuralanalysisoflifeandworkvalues.Appliedpsychology:aninternationalreview,1999,48(1):73-87.
[2]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卢荣远.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宁维卫.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研究,1991,(2):34-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