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品知识交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及时用防变色药剂处理木材:如果砍伐后的 原木不能及时进行锯解加工,而又是容易蓝变 的树种 ( 如橡胶木、马尾松、枫木等 ) ,则需进 行防蓝变处理。如果原木锯解后的板材不能及 时进行窑干,或在窑干前进行气干 ( 自然干燥、 风干),则应及时用防蓝变剂处理。 如果木材已经变色,防蓝变药剂不能将变色除 掉。但是,防蓝变药剂可防止真菌在未变色的 木材上的移殖(形成菌落)和生长。 4)木材的后处理 防蓝变/防霉处理后,必须遵循 ( 采用 ) 适当的 堆垛和干燥方法,以避免木材二次变色。
三、木材缺陷

国家标准将木材缺陷分为 10 大类:节子、 变色、腐朽、虫害、裂纹、树干形状缺陷、 木材构造缺陷、伤疤、木材加工缺陷和变 形。
1、生物危害造成的木材缺陷
1.1 木材变色

木材变色是指木材的本色由于生物及化学 成分的作用而发生变异,大多是变成降低 材料等级的不均匀深色。概括起来可分为 化学变色、微生物变色和光变色三大类。 但归根到底是由于外在因素引起木材内部 的生物化学变化导致材色发生降解和使用 障碍的变化。

微生物变色的危害
蓝变的木材更易腐朽,变色是腐朽的先兆 变色增加了木材的渗透性 如果不加预防,蓝变菌的菌丝能深入到木 材的深处,形成内部变色 降低木材价值

微生物变色的预防与措施
1)砍伐后,原木应尽快加工,因为变色菌和 霉菌危害新鲜原木、新鲜锯材、未干燥和半 干燥板材,因此采伐后的原木应尽快锯解加 工,以减少生物因子侵害原木端头 ( 新鲜表 面)的可能性。 2)加工后的木材应尽快干燥 原木锯解加工制成锯材后,裸露出的新鲜木 材表面增加,其含水率正适合变色菌的繁殖、 生长,因此应尽快将木材的含水率降低至 20%以下,即尽快将木材干燥。木材干燥是 木材利用的基础。
1.1.3 微生物变色


生物变色是木材变色中对材色破坏最严重的一种。生物 变色是指木材受到变色菌侵害而产生的各种变色。它既 侵害边材也侵害心材,一般侵害边材的居多,把产生的 变色称为边材变色。木材变色菌分为两类:一类是霉, 发生于木材表面,仅使木材表面变色,可以擦掉或刮掉 ;另一类是边材变色菌,进入边材内部而变色,这种变 色不容易除去。霉呈毛状生长,有黄白色、褐色、红色 、胭脂色、蓝色、绿色、黑色等。温暖潮湿、通风换气 条件差的环境适于生霉。霉对木材的强度无影响,但因 为妨碍空气的流通,所以严重发霉的木材易产生表面裂 纹,并且有助于腐朽菌的发生。 边材的变色是由于具有有色壁的菌丝密集而造成的。边 材的变色对木材强度的影响极小,但可以看到受变色菌 侵害的木材其韧性有略微减小倾向。变色菌在温暖高湿 的地方蔓延非常快。变色菌的蔓延对其它腐朽菌的生长 很有利,所以往往变色菌和腐朽菌同时生长蔓延。

2、加工缺陷
2.1 木材的干缩与湿胀



木材的湿胀干缩性与其含水率有关。当木材的含水率在纤 维饱和点以下时,含水率的变化是细胞壁内吸附水的含量 在变化,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或减少,木材的体积膨胀或收 缩;当木材的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含水率的变化 是细胞腔和细胞间隙内自由水的含量在变化,对木材的形 状没有影响。所以,纤维饱和点(20%)是木材发生湿胀 干缩变形的转折点。 木材的湿胀干缩性也与树种有关。一般而言,表观密度大 的,夏材含量多的,其胀缩变形较大。对于同一木材,由 于木材本身的各向异性性质,使其各向胀缩变形也不同, 其中弦向最大,径向次之,纵向最小。 木材的湿胀干缩性对木材的实际使用有很大影响。干缩会 使木材翘曲,致使木构件连接处松弛;湿胀则造成木材凸 起变形。为了避免这种不利影响,在木材制作加工前,应 先将其进行干燥处理,使木材的含水率与其使用环境温湿 度相适应,亦即达到平衡含水率。

1.2.1 木材发生虫害的影响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类和淀粉)、纤 维素、半纤维素、微量元素、氮素和真菌; 木材材性:木材的树皮、边材、芯材、早晚材、密 度、含水率和抽提物等对虫害程度的影响都有关系。 木材硬度越大,抗虫性越强,密度越小,越易遭受 虫害; 温度:温度对昆虫的发育和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般44℃为高温临界点,44 ~ 60℃为致死高温区, 可短时间内造成死亡。8℃为发育起点,-10~ -40℃为低温致死区; 含水率:湿度不会对木材害虫的生命产生直接的影 响,但木材害虫对木材含水率很敏感,有些害虫只 能在含水率低的木材上发育,有些害虫只能在含水 率高的湿木材上发育。
1.1.2 化学变色

化学变色大多指木材中的化学成分与外界物 质接触发生的颜色变化,如含单宁类较多材 种与金属接触材面发生蓝或红变色,或在酸 或碱的介质中,发生红变或褐变等颜色变化 。化学变色的另一类情况就是有时因为木材 的边材细胞中存在多种有机化合物和酶,干 燥中由于在空气中氧化和其它化学作用而引 起化学变色。松木因干燥而变成褐色,日本 槭和桦木变成黄褐色和铁锈色等。化学变色 的特点是变色一般只发生在表面。
微生物变色影响因素


1) 水分:木材变色菌生长需要的木材含水率通常 是在25% ~150%之间;木材含水率超过150%时, 变色菌往往因木材中缺乏足够的氧气供菌生长而 受到抑制,也就是变色菌难以生存。同样,如果 把木材干燥到含水率小于 25% 时,由于木材内缺 乏足够的水分供菌生长而受到抑制。 2)营养物质(养料):各种木材真菌所需的最适宜营 养成分是不同的,但是,所有真菌都能从木材中 得到它们所需的营养物质。木材中的碳水化台物, 即淀粉和单糖是蓝变菌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另外, 木材中的微量物质(无机盐、氮化合物等)也是真菌 生长所必需的,但需要量极少。
1、树木种类
乔木:分枝高,有明显的主干。 灌木:分枝低,没有明显主干。 木质藤本:植物本身不能直立,缠绕或攀援其它支持物方 能上升者,称之为藤本。若根、茎已木质化者,则称之为 木质藤本。
2、树木分类
树木的分类单位通常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玄参目 科——玄参科 属——泡桐属 种——泡桐
木制品知识交流
如何防治木材霉变
一、树木之特征
植物按性状可分为木本植物及非木本植物,我们所使用之 木材,即为木本植物之产物,其特征如下:维管束组织系 由木质部及韧皮部所构成。一般我们所使用之木材即为树 木中之木质部。木材为无数长形小细胞,藉其自身之胶合 剂—木质素,互相结合 而成。此等细胞组成一运输管系统, 输送化学物以供树木营养之需。细胞壁则使树木具有巨大 强度,足以支持其本身重量及抵抗外力。木材表面及边缘 所显现各种纹理,即由细胞所成。
3、树木生长
3.1 树木的高生长 树木茎尖和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连续分 裂,使树干不断向空中伸展,使树根不断 向土壤深层伸展; 3.2 树木的直径生长 由树木维管形成层原始细胞进行垂周或平周 分裂,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木材),向外 分裂形成韧皮部(树皮)。

二、木材之特性
1、木材的三切面
横切面 与树干长轴相垂直的切面,亦称端面或横截面; 径切面 顺着树干长轴方向,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或与 生长轮相垂直的纵切面; 弦切面 顺着树干长轴方向,与木射线垂直或与生长轮相 平行的纵切面。
发霉原因分析六
成品检验中挑出的发霉板材经除蓝变药水处理后,没有固定晾晒周期,包装 前也不测量含水率
改善对策一


①对晾晒场地进行区域规划, 拆除主干道绿化带,搭建晾晒 棚,降低自然环境对晾晒的影 响; ②晾晒时含水率抽检频次为 3 次,前期,中期和末期,前期 和中期根据晾晒场地情况分别 从阴面和阳面随机抽检垛数, 每一垛上中下抽取三根,每一 根测量 2 点并做好记录,末期 每一垛上中下抽取3根,每一根 测量 2 点含水率并做好记录, 含水率均≤8%可以入库,晾晒 期间每一天天气情况均要在晾 晒表中记录

2、木材细胞壁的结构组成

木材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 素三种成分构成,组成木材细胞壁的主要化学 成分,按其物理作用可分为三类:骨架物质、 基体物质和结壳物质。 骨架物质:以纤维素的微纤丝状态存在于细胞 壁中,赋予细胞拉力强度; 基体物质:指半纤维素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渗 透于骨架物质,增加细胞的刚性; 结壳物质:指木质素,遍布于细胞壁中,使细 胞获得硬度。

1.2 虫害
1)根据虫害木材的含水率(以木材的纤维 饱和点30%为界限):蛀干害虫,湿原木害 虫,干材害虫; 2 )常见木材害虫:鞘翅目昆虫,等翅目的 白蚁; 3 )常见的蛀干害虫和湿原材害虫:小蠹虫、 天牛、吉丁虫、象鼻虫和树蜂等; 4 )常见的干材害虫:窃蠹科、粉蠹科和长 蠹科;
1.1.1 光变色

光变色被认为在木材变色中占主导地位。木材材面 颜色的呈现是由于木材吸收了一定波长的可见光。 构成木材重要化学成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并不吸 收可见光,只是含发色基的木素和木材内部特定的 着色物质吸收某区域的可见光,而使木材变色。光 变色是木材表面组织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木素吸收 紫外光及短波长的可见光产生降解,生成本醌这种 发色基团,再借助丰富的助色基团发生颜色的变化 。变色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木材组织成分中的单宁类 、黄酮类和木质素及酚类化合物。木材抽提物是导 致木材变色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物质在木材干燥 过程中,随水分移动到木材表面,在光照下发生氧 化,产生变色物质。
2.2 主要城市平衡含水率
案例:桐木板发霉的处理
桐木被架产品
产品发霉
桐木被架生产流程
发霉原因分析一


①板条、横梁自然晾晒:露天 晾晒时间一般 7-14 天(春秋 7 天,冬夏14天),碰到雨天、 雪天板条在外反复晾晒; ②含水率测试:根据晾晒场地 情况在阳面和阴面随机抽取几 垛 , 每 一 垛 ( 200 根 板 条 , 300 根横梁)上中下三个位臵 各抽一块板材,用感应式测水 仪测量一个位臵,3个板材3点 含水率均 ≤ 10% ,就可以转入 仓库,有一点含水率> 10% , 就继续晾晒,抽检比例较少, 用部分结果代表整批材料;
发霉原因分析四

生产中,工厂对库存时表面 已经发霉的板材经过机砂光 处理后,肉眼看不到霉点的 板材即是合格板材,继续使 用,但是自然晾晒不彻底的 发霉板材经过砂光后可能还 会残存霉菌孢子囊群,如果 经过一段时间,遇到合适的 温湿度,板材继续发霉肉眼 就会看到
发霉原因分析五

板材加工点为提高原木出材 率,工厂每批购进板材约有 1/3 带有树边材,而树木边 材内为活细胞,内含丰富的 营养物质,自然晾晒并不能 保证板材每一点含水率达标, 用感应式测水仪测量的只是 局部平均含水率,所以这类 板材即使含水率达标,一段 时间内,在潮湿环境下仍较 容易发霉
3)空气:大多数真菌都是好气菌,必须在有氧 气的状况下才能生长。但它们所需的氧气量很 少,因此,木材完全沉在水下贮存或保持连续 喷水,可制止任何已存在真菌的蔓延,但是不 能依靠这种办法短时间去杀灭已在木材中存在 的真菌。 4)温度:木材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 生长,并有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 度和最低生长温度。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 20~30℃ (温度低于10 ℃ 、高于35 ℃ ,真 菌生长的速度都较慢)。低温 ( 寒冷 )不能致死 真菌,只能起到抑制作用,使其休眠。高温 (如窑干、高温灭菌)可杀死木材中的真菌。
1.2.2 木材虫害的防治
湿材害虫的防治 强制干燥,只要将含水率降到20%以下,就可 防止湿材害虫对木材的侵害;如若不能及时干 燥,或采用自然干燥,需使用触杀型杀虫剂进 行防虫处理; 干材害虫的防治 防治干材害虫必须采用杀虫剂进行彻底处理, 但综合评价杀虫效力、对人畜的毒害、成本、 使用的方便程度等诸多因素,最佳的木材防虫 剂是硼化合物,包括硼酸、硼砂和八硼酸钠。
发霉原因分析二

库存:目前工厂只 有一个车间用于桐 木板材存放,库存 板材堆放过于紧凑, 窗户未安装纱窗, 没有温湿度计和除 湿措施,车间空气 不流通,部分库存 板材已发霉
发霉原因分析三

为了减少生产加工时 物料的周转,桐木板 材齐头、倒棱加工与 板材存储在同一个车 间,工人加工时只是 就近取材, 而没有按 照先进先出的原则, 导致部分板材未经过 在库陈放就直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