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题及答案

八 年 级 下 册

文言文检测题精编

一、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叱咄.(du ō) 缥.碧(pi ǎo) 弗之怠.(dài) 为坻.

(chí) B .烨.然(huá) 泠.泠(líng) 轩邈.(mi ǎo) 浅鬣.

(li è) C .皲.裂(j ūn) 箪.瓢(d ān) 大庇.(b ì ) 辄.尽(zh é) D .婵.娟(ch án) 伛偻.(l ǚ) 黔.娄(qi án) 汲.汲(j í) 二、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 .风烟具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鱼歌互答,

此乐何极!

D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三、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至舍.(学舍,书馆) 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容臭.(气味,臭味)

B .铁未销.(销蚀) 薄.暮冥冥(迫近) 把.酒(端起)

C .期.在必醉(期望) 伛偻..提携 (腰背弯曲) 甚.箭(快)

D .戾.天(至,到) 土膏.微润(肥沃) 何许.人(处所)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

1.绝: 百叫无绝.( ) 2.好:好.鸟相鸣(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好.读书( )

3.至:礼愈至.( ) 4.而:既醉而.退( )

至.舍( ) 足肤皲裂而.不知( )

5.和:政通人和.( ) 6.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春和.景明(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7.秀:佳木秀.而繁阴( ) 8.乍:波色乍.明( )

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 ) 冷光之乍

出于匣也( )

五、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6分)

1.窥谷忘反: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5.玉盘珍馐直万钱:

6.属予作文以记之:

六、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七、文学常识填空(10分)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朝着名文学家、史学家,号,又号。

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字子厚,代文学家,“”之一。

3.《岳阳楼记》是朝所作,选自《》。

4.《满井游记》的作者是,字中郎,号,代

家,与其兄、其弟并称为“”。

5.《五柳先生传》是一篇(体裁),作者,是

代文学家,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文、。

八、根据要求填空(10分)

1.默写上下句。(5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 ,身世浮沉雨打萍。

(3) 瀚海阑干百丈冰,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不畏浮云遮望眼,。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2分)

3.《饮酒》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作者抒发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着名诗句是。

5.《己亥杂诗》表达诗人昂扬向上、奋斗到底的倔强精神的千古名句是。

九、阅读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

2.千里马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2分)

3.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原因的是哪句话(2分)

4.“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恶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6.第二段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2分)7.找出第三段中的中心句。(1分) 8.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而以“千里马”喻指,以“伯乐”喻指,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4分)

(二)

至于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A)前者呼,后者应,(B)往来而不绝着,滁游人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着,太守宴也。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C)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D)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伛偻提携”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在文中的位置是( ) (2分)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下面对文中画线处文字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处是说滁州游山人中间那些背着东西的人一边走一边唱歌。

B.②处是说太守宴上的酒食都产于当地,这也是游宴之乐的原因之一。

C.③处是说酒宴上的欢乐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大家都能尽情的自娱自乐。

D.④处是说酒宴上大家都欢乐,惟独太守精神不振以致自饮自醉。

3.能表明本段内容的核心的一项是()(2分)

A.滁人游 B.太守宴C.众宾欢 D.太守醉 4.对本段文字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写滁人游山太守相随的情形

B.写太守设宴众宾欢乐的情形

C.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D.写滁人、宾客、太守自醉的情形

5.对本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本段描写暗示了滁人生活安定富足。

B.本段描写了太守与民同乐的场面。

C.本段刻画了一个嗜酒如命、整日沉迷于宴饮之中的太守形象。 D.本段暗示了太守与下属融洽、无拘无束的亲密关系。

(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于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则岳阳楼之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在原文中默写出所缺的句子(2分)

2.翻译加横线的句子(4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填空(14分)

①岳阳楼与武汉的___________、南昌的__________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分)

②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引起下

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鲜明观点。(3分)

③从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3分)

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这种人的忧乐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以此鞭策自己并勉励朋友。(3)⑤说说文中"进"与"退"的含义: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一段中哪些词语突出了滕子京的政绩斐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谈谈第二段末提到的"览物之情"包含哪些感情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的理解与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古往今来,一些名楼往往成为诗人作家吟咏称颂的对象,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除了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还读过哪些诗人作家写的楼的作品请写出有关作家作品及主要诗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愈(韩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着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够,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1.文中“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中的“三代”指的是 ( )(2分)

A.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B.炎帝、黄帝、颛顼

C.夏、商、周 D.唐、虞、夏

2.文中有一句话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引用,并几乎演化成为成语,这一句是( ) (2分)

A.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B.惟陈言之务去 C.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D.当其取于心而注人手也,汩汩然来矣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②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③惟陈言之.务去④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⑤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⑥誉之.则以为忧

⑦非圣人之.志不敢存⑧然后识古书之.正伪

A.①⑤/②⑥/④⑦⑧@

B.①⑥/③⑧/④⑦/②⑤

C.②⑥/①④/③⑧/⑤⑦ D.①⑤⑧/②⑥/④⑦/③

4.“不自知其至犹未也”的意思是

。(2分)

5.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2分)

(五)

晚游六桥待日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放,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 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2)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2.友人邀作者去赏梅,作者为什么没去(2分)

3.西湖最妩媚动人的景色是在什么时刻(2分)

4.“歌吹为风,粉汗为雨”是指什么(2分)

5.“安可为俗士道哉”这句话如何理解(2分)

【参考答案】

一、B(“烨”字的读音为“yè”,“泠泠”的读音为“líng”。)

二、B(B中“觥”应为“觞”,C中“暮”应为“慕”,D“屦”应为“屣”。)

三、A(“臭”的意思与今义不同,应为“香气”。)

四、1.停与世隔绝2.美丽的,形容词喜爱,动词3.周到到了 4.顺接连词,不译转折连词,可译为“却、可是”等5.和乐和煦6.看景象7.滋长秀丽

8.初,始突然

五、1.反通返,fǎn 2.被通披,pī 3.食通饲,sí;材通才,cái 4.邪通耶,yé 5.直通值,zhí6.属通嘱,zhǔ

六、B(“环”意思是“环绕”。正确的译文是: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七、1.欧阳修宋醉翁六一居士2.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3.宋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4.袁宏道石公明文学公安三袁5.传记陶渊明晋《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八、略

九、(一)1.(1)况且想和普通马一样都达不到,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2)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食不饱,力不足。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其真不知马也。 8.食马者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被摧残、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致使众多有识之士埋没于世。

(二) 1.B 2.D(太守是因不善饮酒而醉,并非因精神不振而喝

醉。)3.D (注意核心内容是能表明主旨的内容,并不一

定是文字篇幅最多的内容。) 4.C (概括要全面、准确。)

5.C(太守不是自甘堕落、无所作为的人物形象。) (三) 1.略2. 略

3.①黄鹤楼,滕王阁.②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适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一乎;一悲一喜;以物喜,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③衔远山........气象万千;前人之述备矣;⑤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④.在朝做官;辞官归乡

4.通,和,兴.对好友遭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政绩十分赞赏

5.一悲一喜的两种感情;共同点:都是以人个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6.孟了,屈原,杜甫

7.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崔颢《黄鹤楼》

(四)1.C 2.B 3.A 4.不知道究竟是到达了还是没有到达那一境界 5.强调写作的关键问题是加强根本,这个根本

就是“仁义”和《诗》《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

观和思想修养,有“道”才有“文”,韩愈在这里弘扬

的就是“文以载道”。(五)1.(1)梅花被寒气所逼,

与杏花、桃花相继次第开放,(这是)最为奇妙的景观。

(2)花的娇态,柳枝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情意,(真

是)别有一番情趣。

2.作者因迷恋着湖上的桃花,舍不得离开。 3.在红日始出,夕阳未下的朝暮之时。 4.指西湖那时有许多乐师为游人演奏助兴,有许多美女。 5.沉迷于功利的人不能欣赏这种景致。同时,也表现出文人的清高自负。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9.桃花源记 课文分析 1.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世外桃源描述: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②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③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④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4.【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①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③渔人(侧面烘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5.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

作用是什么? ①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6.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②未果,寻病终。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0.小石潭记 课文分析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 本文按游踪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感受:①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②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③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又无法解脱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和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吗?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速速收藏! 桃花源记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一般词语: 1.缘:沿着,顺着。 2.夹岸:两岸。夹,在两旁。 3.数:几。 4.芳:香花。 5.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英,花。6.缤纷:繁多样子。7.复:再。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9.才:仅。10.平旷:平坦开阔。11.俨然:整齐的样子。12.属:类。13.阡陌:田间小路。14.悉、咸:全,都。15.黄发:指老人。16.垂髫:指小孩。17.怡然:形容喜悦。18. 乃:竟然。19.具:详细。20.问讯:打听消息。21.云:说。22.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23.延:邀请。24.语(yù):告诉。25.扶:沿,顺着。26.向:从前,旧的。27.及:到。28.诣:到。29.遣:派。30.欣然:高兴的样子。31.规:计划。32.果:实现。 一词多义: 1.中:①年间。(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 2.志:①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 3.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4.寻: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 5.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 6.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 7.作: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1.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 2.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5.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7.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 8.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1.异:感到诧异。 2.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3.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 1.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2.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3.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C.D. A.94 B.96 C.113 D.113.5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直角边分别为6cm,8cm,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斜边长为10cm B.周长为25cm C.面积为24cm2D.斜边上的中线长为5cm 4.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3,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OB的长度为() A.4 B.3 C.2 D.1 x与方差S2: 平均数 ) A.甲B.乙C.丙D.丁 6.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如果两个角都是90°,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7.已知直线y=kx+b与y=2x﹣5平行且经过点(1,3),则y=kx+b的表达式是() A.y=x+2 B.y=2x+1 C.y=2x+2 D.y=2x+3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直线y=2x+k的图象是() A. B. C. D. 9.如图,?ABCD中,AB=4,BC=3,∠DCB=30°,动点E从B点出发,沿B﹣C﹣D﹣A运动至A 点停止,设运动的路程为x,△ABE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图象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0,4),B (3,0),且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若直线l :y=kx +4与线段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 B .﹣≤k ≤﹣ C .﹣≤k ≤﹣1 D .﹣≤k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化简: = . 12.如图,?ABCD 中,∠DCE=70°,则∠A= . 13.如果菱形有一个内角是60°,周长为32,那么较短对角线长是 . 14.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为BC 边中点,已知AB=6cm ,则OE 的长为 cm . 15.直线l 1:y=x +1与直线l 2:y=mx +n 相交于点P (a ,2),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1≥mx +n 的解集为 . 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的AB 边长为6,BC 边长为9,E 为BC 上一点,且CE=2BE ,将△ABE 翻折得到△AFE ,延长EF 交AD 边于点M ,则线段DM 的长度为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与朱元思书 作品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ing)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天空中),江面上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与远山都显现着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水流漂浮游荡,任凭船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奇峭的山与奇异的水,就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水都呈碧绿洁白之色,千丈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江底游动的鱼儿与细沙碎石,一直瞧下去,可以瞧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洁白的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飞奔的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树木,使人瞧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借着山势,争着向上,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与远处伸展。(群山)都在互相竞争高低,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清越的泉声。美丽的百鸟相向与鸣,鸣声嘤嘤,与谐动听。蝉儿长时间地叫个不停,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

断。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一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瞧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瞧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就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先生不知道就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她的姓与字。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先生闲适安静且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富贵。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爱好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她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她;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与喝水用的瓢里常常就是空空如也,但她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向。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题(有点难度)

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分式1 ||-X X 无意义,则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1 2、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像如图1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k<0 D .它们的自变量x 的取值为全体实数。 3、在四边形ABCD 中,∠B= 90 , ∠A: ∠D: ∠C=1:2:3,则∠C 为 ( ) A 、 160 B 、 135 C 、 90 D 、 45 4、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6,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 A . 2 B .102 C .10224或 D .以上都不对 5、如图2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 是(0, 0),(2, 0),∠α=60°,则顶点C 在第一象限的坐标是:( ) A .(2, 2), B .(3, 3), C .(3, 2), D .(13+, 3 ), 6、一块蓄电池的电压(u )为定值,使用此蓄电池为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 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 ,那么此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注R u I =):( ) A .不小于4.8Ω B .不大于4.8Ω C .不小于14Ω D .不大于14Ω 7、当25--k k 与k k 1 +互为相反数时,k 等于:( ) A .56 B .65 C .23 D .3 2 8、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m ,c=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 .24cm 2 B .36cm 2 C .48cm 2 D .60cm 2 9、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BD :AC=3:4,则两条对角线BD 和AC 的长分别是 ( ) A 、24cm 32cm B 、12cm 16cm C 、6cm 8cm D 、3cm 4cm 10、 如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BE 平分∠DBC ,交DC 于点E ,延长BC 到点F ,使CF=CE ,连接DF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OG 、OC ,OC 交BG 于点H .下面四个结论:①△BCE ≌△DCF ;②OG ∥AD ;③BG ⊥DF ;④BH=GH . 其中正确结论有 ( ) (A )1个 (B) 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若4x-3=1,则x=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2 4-x +)4)(3(--y y =0,且x 、y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第三边的长 为 . 13、如图4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 中,AC ⊥BD ,AC=6cm ,则等腰梯形ABCD 的 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cm 。 14、a,b 为实数,且ab=1,设1 1 11,11++ +=+++= b a Q b b a a P , 则P__________Q (填“>”,“<”,“=”) 15、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42+=的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x k y 3 -=,在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a,b,c,d ,且a 2+b 2+c 2+d 2=2ac+2bd 则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5所示,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 PE ⊥BC 于E ,PF ⊥CD 于F ,连接E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AP=EF ;②△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③∠PFE =∠BAP ; ④PD=2EC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ABC 中,∠C =90°,动点P 从C 点出发沿C →A →B 的 路线以每秒2cm 的速度运动到点B ,则点P 出发___________秒时, △BCP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 19、某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6天可以完成,若甲单独做需x 天完成,乙独做比甲独做多用4天,要求出x 的值,可列出只含x 的方程来解,则列出的方程是 。 20、已知关于x 的方程 12 -x a x —=+的根大于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三、(本大题9小题,共90分) 21、计算:(1)3234x y y x ? (2)解分式方程: 11322x x x -+=--; 22已知点P (2,2)在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上。 (1)当x=-3 时,求y 的值。 (2)当1<x <3时,求y 的取值范围 y x o 图1 y x C D (A) B O α I(A) R(Ω) O 8 6 A D C B 图4 A B C D P E F 图5 图2

(完整版)2018年新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篇目整理

2018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必背篇目整理 一、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专题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二语文学生试题 (文言文、古诗专题) 文言文专题 一.{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礼愈至. 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④主人怪. 问衡 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门人弟子填其.室 B 弗之.怠 或遇其.叱咄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邻舍有烛而.不逮 D 衡乃. 穿壁引其光 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 甲文 乙文 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 、益.慕圣贤之道 益. 多弊少 C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 、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 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2分)例句:“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 A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 、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 、不以. 物喜,不以. 己悲。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③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④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 10.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 ② ③ 1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 .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 .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 .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12.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 ② (2分) 13. .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14. .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单元及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英语(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1)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词汇考查。 A.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 Tom has __________ (few; fewer) Christmas cards than I. 2. They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 (less; fewer) green trees in fifty years. 3. He is ill and he can eat _________ (more; less) food, so he gets quite weak. 4. The ________ (more; much) we get together, the ________ (happy; happier) we’ll be. 5. David has _______ (less; fewer) money than Anna has. B.把括号中的汉语翻译成英语。 6.—Do you have a little _______________(空闲时间)? —Yes, I do. Why? —I want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ith you. 7.I think I will be in a high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四年以后). 8.—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n the future? —I think students will all study at home ________________(用电脑). 9.Which movies will 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奖) next year? 10.—Can you _________________(吹喇叭)? —A little. —Then join us, please. C.理解句意,填补所缺部分。 11.Thursday is the f ___ day of a week. 12. Yesterday it rained very h_______ , so I didn’t go out. 13. My parents enjoy l in the countryside very much. 14. Do you have any l time? I want your help. 15. The computer is an important i . 16. There will be less p in 100 years. 17. We will have a long v after a few days. 18. Do you have a c card? 19. The other students kept their eyes c right away. 20. Their lives will be a lot b than it is now. 二、根据句意,用括号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1. She wants to be a _________ (science) when she grows up. 22. There is a tall _________ (build) in front of the post office. 23. I can do my homework by _________ (I). 24. Today is Sunday. Let's go ________ (skate). 25. Please buy some _________ (toothbrush) for them. 三、同步语法。 A.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6. They ____________ (not have) any classes next week. 27. Betty _____________ (write) to her parents tomorrow. 28. Look at those clouds. It ___________ (rain). 29. He ____________ (read) an English book now. 30. Look! Many girls ______________ (dance) over there. B.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31. They clea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 (用tomorrow代替every day) They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classroom tomorrow. 32. Will the flowers come out soon? (作肯定回答)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3. We'll go out for a walk with you. (改为否定句) We _________ _________ out for a walk with you. 34. Nanjing will have a fine day.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 Nanjing _________ a fine day? 35. The students will work in the supermarket.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students 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 ( )36. — Will people live to be 300 years old? —_________. A. No, they aren't B. No, they won’t C. No, they don't D. No, they can't ( )37. There will be _________ pollution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 A. fewer B. much C. less D. many ( )38. I think people here are friendly. Do you agree _________ me? A. with B. to C. on D. from ( )39. —Where is Miss Wang? —She went to Hainan Island last week and will return _________ six days. A. ago B. later C. behind D. in ( )40. —_________ will they play? —They will play football. A. What subject B. What sport C. What food D. What language ( )41. I will see you again _________. A. a day B. every day C. one day D. everyday ( )42. I hope your dream will _________. A. come true B. come out C. come in D. come on ( )43. Everyone wants to _________ to the moon for vacations. A. walk B. run C. swim D. fly ( )44.This coat doesn't fit him well, as he has ____ a huge body and the coat is___small. A. so; such B. so; so C. such; such D. such; so ( )45. —How many birds can you see in the trees? —I can see _________ birds in them. A. hundreds of B. five hundreds C. hundred of D. five hundreds of 五、根据汉语意思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46. 没有人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No one knows what will happe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7. 电脑如今被人们广泛地使用。 The computers _________ widely _________ _________ people today. 48.你认为哪一张画最好看? Which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is the nicest picture? 49. 他的叔叔是一名宇航员。他去年在太空站工作。 His uncle is an _________. He worked on a _________ _________ last year. 50. 我到临沂后,我就爱上了这座城市。 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this city after I got to Linyi. 六、完形填空。 A We live in computer age (时代). People 51 scientists, teachers, writers and even students use computers to do all kinds of work. But more than 30 years ago, 52 couldn't do much. They were very big and expensive. Very 53 people were interested in them and knew how to use them. Today computers are smaller and 54 . But they can do a lot of work; many people like to use them. Some people 55 have them at home. Computers becom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can work 56 than people and make fewer mistakes. Computers can 57 people do a lot of work. Writers now use computers to 58 . Teachers use them to help teaching. Students use them to 59 . Computers can also remember what you 60 them. Computers are very useful and helpful. They are our friends. Do you want to have a computer? ( )51. A. like B. as C. and D. with ( )52. A. students B. scientists C. teachers D. computers ( )53. A. few B. a few C. little D. a little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精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与朱元思书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着,声音不断绝。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词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词 【--入党申请书提纲】 八年级下册语文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与当今的文化可谓一脉相承,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传承。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的文言文及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八年级英语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英语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I.下列各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画线部分的读音与其他三个单词画线部分的读音不同,请选出。(5%) ( )1.A.windy B.winter C.find D.thin ( )2.A.photo B.alone C.hope D.whose ( )3.A.music https://www.360docs.net/doc/d31022148.html,e C.duty D.pull ( )4.A.wear B.near C.dear D.hear ( )5.A.reach B.clean C.idea D.season n .根据汉语提示,写出空白处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5%) 1. My mother is busy____ (做)dumplings. 2.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____ ( 干净). 3. The people here are more ____ (友好) than I think. 4. Which of these three cities is the ____( 远) from us? 5.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say for _____( 你自己)? 川.根据句意,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 1.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____ longest river in China. (two) 2. Mr. Wang is the ____ man in our office. (busy) 3.It rained _____ last night. (heavy) 4.I shall do it with ______ . (please) 5.Most women enjoy _____ . (shop) IV .找出与句中画线部分意思相近或相同的选项。(5%) ( )1.I have to take care of my little brother when mommy is out. A.look for B.look after C.look at ( )2.We have lunch in the middle of the day.

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名句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复习 一、古诗词名句,请填写完整。 1.、天山共色,、任意东西。(吴 均《与朱元思书》) 2.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情真意切而又含蕴地写出了浓郁的 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其中“、”表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千古传诵。 3.谭西南而望,、明来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4.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我们能够联想到《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5.《小石潭记》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二句子是: 、。 6.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饱含依依惜别之情。写出连续两句这样的诗:、。 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8.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9.苏轼的《小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1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11.,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2.文天祥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 1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14.,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月有阴晴圆缺。(苏试《明朋几时有》) 16.《醉翁亭记》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17.面对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我们应该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要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写到的那样:、。 18.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 19.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20.,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