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筹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高校筹资问题研究
一、前言部分
高校规模扩展是我国在世纪之交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但教育经费不足制约着高校步入迅速发展的轨道,因此如何合理高效的筹集资金,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适应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和国际市场竞争挑战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筹资也叫融资。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资金市场的筹资渠道,运用适当的筹资方式,经济有效的获取资金的过程。
筹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资金企业将难以生存,也不可能发展。
而高校筹资是指高校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了实现办学的目标和使命,适合自身的办学水平,面向社会,通过一定的筹集渠道,运用适当的筹资方式,实现筹措办学所需资金为目标的一种行为,所筹集的资金可以表现为货币(现金、证券)、物品(动产、不动产),甚至人力资产等。
目前,如何实现高校的多元化筹资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关键。
本文综述将对国内外关于高校筹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做法进行综述,主要将围绕高校筹资的重要性、高校筹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优化高校筹资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主题部分
(一)国外关于高校筹资问题的研究
20世纪50-60年代,国外高校财务管理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投资的收益分析,人力资本构成等,对高校的资源配置(筹资渠道)也进行了探讨。
例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55年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ducation)一文中首先提出:通过政府资助的教育凭证计划(State—financed Educational Voucher Program)建立教育市场机制,鼓励私立教育大发展,主张公立教育市场化、私营化。
随后英国的经济学家威斯曼和皮考克撰文支持教育市场化竞争的主张,认为英国的公私立教育应该通过给家长教育凭证、资助或贷款的方式在自由市场的状态下有家长自由选择。
但这在当时遭到热衷于教育公平和建立福利国家的英美等国的反对。
20世纪70—80年代,国外学者运用内生化新经济增长模型估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研究教育的正外部性等问题,充分论证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
用,政府由此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力度。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国外学者经研究后都认为在公立学校的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上,政府应越来越多地提倡并运用市场原理,未来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将可能成为中高等教育供给的鲜明特征。
此时,西方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有三种基本方式;无条件的政府拨款和资助;有条件的政府拨款和资助;来自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收入方面的销售收入。
20世纪80年代政府财政拨款的方式开始由过去的无条件的拨款向有条件拨款和市场竞争方式转变。
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已认识到在影响学校发展方式上,财政激励比行政干预更加有效。
拨款部门开始把自己看作是代表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对教育服务进行购买的“买方”,而不是教育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对于高等教育产品的性质,国内外都对此有较大的分歧。
如公共经济学权威阿特金森、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与萨缪尔森认为教育产品是私人品,而公共选择理论的权威布坎南认为教育产品为准公共品。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布鲁斯·约翰斯通(D·Bruce •Johnstone)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提出者(1986年)。
他提出高等教育成本应由家长、学生、纳税人和慈善家四方分担,这为美国及欧洲后来进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拓宽了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
(二)国内对于高校筹资问题的研究
1、我国高校融资现状
高校规模扩展是我国在世纪之交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但教育经费不足制约着高校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筹集资金,已成为我国高校适应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和国际市场竞争挑战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高校筹资均衡问题和对策研究方面,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范润芳(2008)在对我国公立高校的筹资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不合理、筹资主渠道单一,国家投入总体不足,分配不合理、主筹资渠道资金不能如期到位、筹资成本过高,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筹资风险高等这些方面是造成高校资金短缺的原因。
闫军刚(2009)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问题研究及对策中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经费问题十分严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2005年达到1129亿元,占当年GDP的0.62%,不仅远低于美国的1.05%,也显著低于发展中国家的
平均水平0.74%,已很难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问题的根本是国家所拨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太小,而其他筹资渠道匮乏。
刘海波(2008)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为主线,根据社会转型期的特点,从经济学、财政学、哲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财政思想在公共财政、分权、成本分担与多渠道筹资、公平、全面协调发展、法律保障等方面变迁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改进的建议。
王敏(2004)对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外高等院校融资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从1980年前、1980-1998年扩招前、1998年扩招后三个阶段对我国高校融资渠道的历史变迁进行分析,以教育部直属44所高校的融资状况作为总体样本,以南京农业大学的融资状况作为个体样本,对我国高等院校融资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加快我国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的创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胡卓加(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大学生在校生人数的增长、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会导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拨款)增加,生师比的下降也会导致财政拨款的增加,最后建议弓|入以“绩效预算”为基础的公式拨款制度。
储祖旺(2007)在对高等教育总体经费和不同类型的高校(教育部自属高校、地方高校、民办高校)筹资渠道的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筹资渠道实际上是以政府财政拨款和学杂费为主的二元化格局,其他筹资渠道并未形成适宜的比例,高校筹资多元化目标尚未实现。
2、高校筹资难的原因分析
罗公利(2003)在论述社会捐赠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文章中提出,社会捐赠是高校筹资的一种方式,虽然在筹资中占的比重很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为高校多集中一份资源。
但是社会捐赠是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的,况且现今社会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拿自己的财产出来捐赠给社会的,这是社会捐赠并不能成为高校筹资的主要方式的原因。
马廷奇和李晴(2007)对我国公立高校筹资机制进行分析后指出,我国公立高校筹资机制经历了从单一的财政拨款机制向政府与市场并重的筹资机制的转变过程,目前存在财政拨款缺乏竞争机制、通过收费筹集发展资金受限、市场筹集机制小以及缺乏规范化的捐赠制度等公办高校筹资机制缺陷。
李文辉(2007)针对近年来我国教育成本急剧上升,大规模扩招引发的高校办
学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的对策进行研究,也指出完全依靠政府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提高学费收入、继续扩招、银行借贷等现有途径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筹资渠道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获得良性发展。
王熙艳,赵锋和谷继建(2007)指出,目前高校筹资的主要方式是向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最近几年高校贷款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但是还款金额却是有限的,高校自由资金连自身的运营都难以解决更何况说还款了,这导致了银行贷款给高校的风险加大,由此银行给高校的贷款越来越谨慎了。
王增伟(2008)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从制度层面对高校负债风险的原因和应对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和政府的委托代理问题造成了高校的过度负债,产权不明晰造成了高校自主性差、风险意识弱、运作效率低、交易成本高和浪费严重等现象,高校产业性运作具体实施制度的缺失弱化了高校的营利增值活动,这些是造成高校负债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完善政府及高校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股权多元化、产权明晰的现代高校法人财产制度,进行制度变迁,为高校通过产业性运作进行营利增值的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黄卫挺(2008)指出虽然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导致现在我国高校集体性财务困境的根本原因预算软约束问题;建立了一个高等学校预算软约束模型并分析了其中的因果逻辑,得到一些硬化高校预算约束的对策。
3、解决高校筹资问题的对策
李祖超(2002)对世界各国教育经费筹措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美国、英国、法国、日木等国筹措教育经费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包括:拓宽政府财政拨款主渠道、通过税收为教育筹资、收取学费、增加学校服务收入、扩大教育捐赠、发行教育彩票等,提出我国应该借鉴这些方法,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的多种渠道和途径。
吴清华(2008)指出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同时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国高校筹资变迁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筹资方式向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筹资与非成本分担筹资方式并存、由政府单一渠道供给资金到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逐步演变。
我国未来的高校筹资政府投入依然占据主体地位,服务和销售收入比重加大,高校利用资本市场的筹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社会捐赠的比重上升。
李晴(2006)通过对美国公立高校投资主体及引入市场机制筹资途径进行研究,从政府、公立高校自身、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公立高校筹资市场机制的相关措施,包括扩大公立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大市场调节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改革财政拨款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收费机制;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募捐机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增加办学经费;运用金融、信贷手段筹集办学资金等。
孙凯(2008)从准公共财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成本分担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方面论述了高校筹资多元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加快高校筹资多元化发展的创新思路,包括加快校办产业发展、积极吸引社会捐资、控制贷款风险等;同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包括改变政府职能、变行政命令为政策引导,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为高校筹资营造政策环境等。
三、总结部分
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活动的先决条件,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所以筹资也是高校进行一系列活动的前提。
总结上述研究成果,说明筹资问题普遍存在于各高校,综述根据国内外各位学者对于高校筹资现状的描述,转述对高校筹资难的原因的看法,使大家对于目前高校筹资问题研究及其成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高校筹资的理论文献进行阅读,我们可以发现高校筹措教育经费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包括,政府财政拨款、通过税收为教育筹资、收取学费、增加学校服务收入、扩大教育捐赠、发行教育彩票等。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财政拨款缺乏竞争机制、通过收费筹集发展资金受限、市场筹集机制小以及缺乏规范化的捐赠制度等公办高校筹资机制缺陷,这就导致了高校筹资更加的困难。
因此我们要从多元化的角度考虑高校筹资,比如扩大公立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政府以及高校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股权多元化、产权明晰的现代高校法人财产制度,进行制度变迁,为高校通过产业性运作进行营利增值的活动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筹资体制的改革,促使高校筹资向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结合众多高校筹资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全面分析目前高校筹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高校筹资问题的建议。
四、参考文献
[1] 魏新.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与政府的调控.教育研究,1998(4):
P55-60.
[2] 魏新,丁小浩.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2:P101-115.
[3] 范润芳.我国高校筹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硕士论文.兰州大学,
2008:P24-29.
[4] 闫军刚.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问题研究及对策.学术探
讨,2009(12):P292-293.
[5] 刘海波.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思想变迁研究.复旦教育论坛,2008(2):P16-23.
[6] 王敏.我国高等院校融资渠道多元化问题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4:P24-37.
[7] 胡卓加.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研究.暨南学报,2008(2):P3.
[8] 储祖旺.我国高校筹资多元化的目标及其现状分析.教育与经济,
2007(1):P77-78.
[9] 罗公利.社会捐赠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青岛科技大学学
报,2003(6):P90-92.
[10] 马延奇,李晴.我国公立高校筹资机制探析.重庆邮电大学学
报,2007(3):P4.
[11] 李文辉.进一步扩大高校筹资渠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长沙铁道学院学
报,2007(5):P30-35.
[12] 王熙艳,赵锋,谷继建. 高校贷款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计之
友,2007(11):P26-30.
[13] 王増伟.风险与应对:公立高校负债办学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博士论文.
苏州大学,2008:P34-47.
[14] 黄卫挺.预算软约束与高等学校财务困境.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8:P159-166.
[15] 李祖超.教育经费筹措方法的比较与借鉴.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9):P18-22.
[16] 吴清华.我国高校筹资变迁研究. 硕士论文.中南民族大学,2008:P28-35.
[17] 李晴.我国公立高校筹资市场机制研究. 博士论文.武汉理工大
学,2006:P17-25.
[18] 孙凯.我国高等教育筹资方式多元化的研究. 硕士论文.燕山大
学,2008:P20-16.
[19] 代蕊华.美国高校的资金筹措及其启示.金球教育展望,2001(3):P34-35.
[20] 张楚廷.学校管理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P54-68.
[21] 代蕊华.高校办学效益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P23-25.
[22] 武德昆.高等教育收费的理论探讨与政策建议.教育财会研究,2004(3):
P40-42.
[23] 赵健.资本的力量.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P56-57.
[24] 胡凤斌.资本结构及治理优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P35-40.
[25] Milton Friedman,2002. “the role of government”.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1985. .pp:23-26.
[26] Bruce Johnstone,.“Sharing the Costs of Education” . New York;The College
Board,1986. pp: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