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2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根据
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发生?
国际分工模式由什么决定? 本章主要内容: 一、传统贸易理论—— 绝对成本论、相对成本论、要素禀赋论 二、新贸易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
§1 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一、绝对成本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s)
欧洲成为 美国 发展中国家成 净进口国 成为 为净进口国 净进 口国
2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解
产量 发明国
出口
消费
生产 出口
模仿国 进口 第三国
生产 消费 生产 消费
第五阶段
进口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时间
26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 理论要点: (1)一国的新产品首先必须满足本国的需求, 然后再出口到国外以满足外国的需求。 (2)因此,两国的需求结构(需求偏好)越相 似,两国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3)一国的需求结构决定于该国的收入水平。 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 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量也就越多。
of classical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4, August 1963, pp.231-38.
11
(四)比较成本论的检验
巴拉萨在26个 制造业行业中对 比了美国对英国 的出口比例以及 美国对英国的劳 动生产率比率, 结果见右图。
比较优 势陷阱
10
(四)比较成本论的检验
• 在理论上,保罗· 萨缪尔森曾指出,比较成 本(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最深刻的 真理之一。 • 巴拉萨在 1963年的一篇论文中根据1951 年的资料对比较成本论作了验证。 • B. Balassa,1963, “An Empirical Demonstration
14
几个概念
• 要素价格均等化。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
会扩大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产品的生产,减 少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产品的生产,这样, 对丰裕要素的需求增加,对稀缺要素的需求 减少。在价格方面,以前价格便宜的丰裕要 素的价格会提高,而原来昂贵的稀缺要素的 价格会因需求减少而降低。同时,另一国发 生的是相反的情况。所以,两国的劳动与资 本的价格比率将趋于均等。绝对要素价格均 等则意味着,自由贸易会使两国同质的生产 要素报酬相等。
31
波特“竞争三步曲”
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主要内容
(1)一国的兴衰的根本在于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
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 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2)波特提出了解释宏观竞争机制的决定因素 的钻石模型(Diamonds framework)
33
钻石模型: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34
复习思考题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产品生 命周期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什 么?(产业内贸易的动机是什么?) 3.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哪 些要素决定? 4、推荐文章: 《中国“十一五”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思考 》 《入世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问题及 政策建议》
几个概念
• 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个单位 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在 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 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 本-劳动比率。 • 要素丰裕度。要素丰裕度是一国的资源拥有 状况,即一国的要素禀赋状况。一个国家的 要素禀赋决定该国各产业适宜的或可行的要 素使用比例范围。
35
讨论:
(1)你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如 何?由此,你认为在我国加入WTO之后, 我国应该如何利用以上两种理论来大力发 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2)你认为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在国际 竞争中具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 参考资料: 林毅夫与杨小凯 的“后发优势VS后发劣势”之争
36
(因需求多样化而产生) 水平差异 (因质量层次性而产生) 垂直差异 技术差异
29
3.主要内容(产业内贸易的动机)
产品的异质性
(重要基础)
规模经济
(重要成因)
偏好相似
(重要条件)
联系实际
30
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32 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 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 认的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 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 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三 种竞争战略”。目前,波特博士的课 已成了哈佛商学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
21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主要内容:
由于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制成品的贸易 先后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⑴ 新生期; ⑵ 成长期;⑶成熟期;⑷销售下降期;⑸让 与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 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22
每一个周期的特点总结:
27
重叠需求
人均收入水平接 近的国家需求结 构存在重叠之处, 可能会消费相同 类型的制成品。 因此,富国将希 望同其他富国进 行贸易,穷国则 可能与其他穷国 结成贸易伙伴。
商品档次
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与需求结构的重叠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8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IIT)
1.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 中间产品的交流。 2. 差异产品
2
绝对成本理论
(一)基本原理
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 上。用本国比较擅长生产的产品与别国擅长生产的 产品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
(二)举例说明(见下表)
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商品(毛呢和 葡萄酒)和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假设两个国家都生 产这两种商品。
3
举例说明
表2—1(a):分工前
酒 产量 国家 (单位 ) 所需 劳动 人数 (人/ 年) 120 毛呢 产量 (单位 ) 所需 劳动 人数 (人/ 年) 70
表2—1(b):分工后
酒 产量 国家 (单位 ) 所需 劳动 人数 (人/ 年) 毛呢 产量 (单位 ) 所需 劳动 人数 (人/ 年) 190
19
技术差距与国际贸易
20
专栏:中国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 一是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航天、轨道交通设备、炼油 技术等以自主创新为主,但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通 信、家电、发电设备、船舶、军用飞机、载重汽车及钢铁 制造等在经历引进之后,国内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 明显提高;轿车、大型乙烯成套设备、计算机系统软件等 处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过程,尚未掌握系统设计与核心技 术;大型飞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光纤制造设 备、大型科学仪器及大型医疗设备等主要依赖购买国外产 品。 • 二是制造技术基础薄弱。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 艺流程、基础材料、基础机械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基础 制造装备、仪器仪表及标准体系等发展滞后,制约了制造 业的发展。 • 三是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 能力薄弱,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一支精干、相 对稳定的力量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科技中介 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新生期

→ 研发费用较高,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成长期

→ 出口国外市场

成熟期

→ 国外开始模仿,竞争加剧

销售下降期 → 本国出口下降,国外生产增加

让与期

→ 劳动力成本成为竞争优势
23
产品生命周期
24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Q 出口>进口
美国
欧洲
发展中国家
t1
t2
t3
t4
t5
进口>出口
贸易开始
亚当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 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776年 他发表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 论述 “劳动分工”的理论。他认为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原因如下: 1、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2、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 3、增加发明创造。
美国-英国劳动生产率比率与出口比率
12
三、要素禀赋论(H-O定理)
(1)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
(2)不同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
(3)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 即在生产时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 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 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13
表2—2(b):分工后
分工后 呢绒 葡萄酒
英国
100人/年 120人/年
英国
2.2单位 2.125单 位
葡萄牙
90人/年
80人/年
葡萄牙
8
举例说明:
表2—2(c):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
国家
呢绒(单位)
葡萄酒(单位)
英国 葡萄牙
1.2 1
1 1.125
9
(三)比较成本论的主要内容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 两个国家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相对优势 (比较优势)的部门。 2、贸易双方,将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本国处于劣势的产品。 3、双方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两国进行了 国际专业化分工,发挥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提高 了劳动生产率。
英国
1
1
英国
2.7
葡萄 牙
1
80
1
110
葡萄 2.375 牙
190
4
举例说明:
表2—1(c):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 国家 英国 葡萄牙 酒产量 (单位) 1 1.375 毛呢产量 (单位) 1.7 1
5
(三)绝对成本论的主要结论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 工,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 绝对优势的部门。 2、双方进行贸易,可以用本国劳动率生产高、 成本低,也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换取本 国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处于劣势的产品。 3、双方进行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国际专 业化分工,双方都发挥了本国的绝对优势,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
§2 新贸易理论
(一)形成背景 (二)“新”在何处?
1、强调规模经济的作用 2、承认市场不完全竞争
18
一、技术差距论(Technology Gap Theory)
•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实 际上以技术差距存在为基础的,在一定时期,出 现某种新产品或新生产流程的国家将具有一种理 所当然的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地位,别的国家对这 种产品的需求和拥有这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将有一 种时间上的迟延,即模仿时滞(imitation lag)。该 国因此大量出口技术领先产品。 • 但是,通过贸易产生的示范效应、专利转让以及 直接投资,这些技术将被其他国家模仿,技术领 先国和技术追随国间的技术差距将会消失,它们 之间的贸易由于技术追随国的生产扩大而减少, 直至追随国的生产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为止。
6
二、比较成本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s)
(一)基本原理 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二)举例说明
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商品(毛呢和 葡萄酒)和 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假设两个国家都 生产这两种商品。
7
举例说明
表2—2(a):分工前
分工前 呢绒 葡萄酒
15
结论说明
获这集反产劳 利样型︐品动 ︒的产资︐力 贸易 品 本 而 丰 分︐丰进富 工进裕口的 模口的资国 式劳国本家 可动家密出 使密应集口 贸易 集 出 型 劳 双型口产动 方产资品密 共品本︔集 同︒密相型
?里昂惕夫之谜
16
要素禀赋论检验--“里昂惕夫之谜”
• 里昂惕夫(1953、1956)发现了一个难以 解释的现象:按照传统理论,美国这个世 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 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 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 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 集型产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 “里昂惕夫之谜”激发了国际贸易新理论 。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