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菩提心思想初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喀巴菩提心思想初探

作者:韩雪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1期

【摘要】菩提心作为大乘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其教理和实修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宗喀巴将菩提心思想贯穿其整个教法,指导大乘行者在修学菩提道次第的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菩提心的理解和修习,以达到圆满的智慧,解脱成佛。由于菩提心具有破除人们对事实真相的颠倒认识和确立修行成佛价值目标的作用,因此,研究宗喀巴菩提心思想,对于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宗喀巴;菩提心;四圣谛;六度四摄;止观法门;《菩提道次第广论》

现实中每个人都不喜欢烦恼痛苦的感受,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可惜的是生活中总有让人们头疼的事情出现,好不容易解决了一个,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个。人们有时候甚至会认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认为生活本就应该如此。其实这是因为没有了解事实的真实情况而造成的,是人们心的问题。修学菩提心有助于人们调伏自己的内心,从而能够理性去面对以及高效率去解决各种问题。修学菩提心后,人们知道了把菩提心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法,让菩提心去改变人们的内心,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即便修学菩提心的道路漫长,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修成这最高的智慧觉悟,但是往这个方向走时,会觉得修学菩提心的当下都是充满希望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了。

一、菩提心的基本内涵

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佛祖宣说佛法甚深智慧时,会依弟子根器不同而有所方便开示。有人天性善根坚固,当可直接宣说菩提心“智”的层次内容,帮助他觉悟,但大多数人还是受外境复杂影响,迷失自性,所以还是次第修学为好。菩提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涵,一个是“善”,另一个是“智”。

其一,菩提心“善”的内涵。“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谁都想要离苦得乐,但其实思善的转念间,便不再会视当下要面对的为烦恼,所以要常常修学菩提心,《胜金刚顶经》说:“纵为活命故,不舍菩提心。” [1](P10)菩提心是一切善法中能量最大的心行,其成就也是最为圆满。

菩提心的根本是利他,利他是一种宝贵的善良品质。《入行论》说:“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 [1](P166)应当思量,执著地贪爱自己,是一切衰损的开始;爱执他人,则是一切圆满的根本。人一长大烦恼就多了,多思善念发菩提心帮助爱护他人,更是给自己的正能量,哪里还会狭隘地钻着烦恼的牛角尖。所以长大成人后,借助菩提心的力量,还能再像孩童时活得那般简单快乐,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现在人们的心虽常

被烦恼私欲等蒙蔽,可是人们知道不应该保持现状,而是要为他人着想,透过菩提心善念的熏陶,人们就会了解到唯有利他行善才是最究竟的快乐之道。

其二,菩提心“智”的内涵。在未断烦恼之前,人们的心识都还是凡夫心。佛者觉也,然凡夫在修往觉悟佛果位的路上,需要转识成智,转变自己的一颗凡夫心,才能从无明到智慧。烦恼的来源,一是对事实真相的不了解,另一个就是对事实真相的颠倒了解,两者都要从凡夫心入手解决。

对事实真相的不了解,根本原因是不信因果,凡夫把一切由因缘所生的诸法,视为真实有了,佛说这叫做无明。对事实真相的颠倒了解,根本原因是我执。倘若体会到无我,内心就会有足够的智慧来观察世间万象,明白一切万有皆是缘起,不要执著在自己这里死死不放。总之,这两个原因造成世俗凡夫轻视了发菩提心所能带来的对治力量。

凡夫要清楚因果真实不虚,起心动念皆是业,明白且坚信了这个道理,自会勇猛精进地发起菩提心。这就像是透过外在物质的学习,知道哪种物质对人们有利,哪种物质对人们有害,根据利害关系如实取舍。心态也会带动着人们的行动,如同“相由心生”般统一一致,常修菩提心自然会举善行,因为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叫业,再往根本想,连起心动念都是业,所以“想要得豆必先种豆,想要得瓜必先种瓜。”选择发菩提心,是大乘行者反复观察思考后的决定。

另外凡夫要用菩提心的智慧之眼,看透世间无所不变。有了菩提心的智慧之后再去观察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就能明白一切都是不真实,都是会改变的。因为不真实,所以能够改变;因为能够改变,所以能够变得更好。这是对菩提心思想的十分积极诠释。人的寿命是由身、心、语三者组成,其中内心的力量最为重要。人的内心如果没有力量去改变无常,就会被无常来改变,随遇挫折便消极,逐渐地丧失自信心和进取心,支撑不起自己的生命,没有办法开展人生的事业,就这样慢慢老去终了。若是智者知道菩提心的殊胜功德,会在当下下定决心,守护这颗菩提心,因为它能给人们的内心带来无比的力量。

二、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菩提心思想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中,将菩提心的修习落实于菩提道三士道的实践体系。宗喀巴在经20余年的系统学习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后他著书立宗,将菩提心的修习方法融于三士道次第,即进阶的三个方法可总结为“苦集灭道”、“六度加行”和“止观双运”。因为当时藏区对菩提道的修行未建立系统的教理,亦未有更好的修行实践方法。宗喀巴菩提心思想的提出,无疑带给当时西藏佛教僧侣和信众提供了非常好的修行方法和指导。在这三种方法内容中,穿插有断烦恼障和断所知障。宗喀巴菩提心思想的一个特点就是教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苦集灭道”为中士道的观修理论,“六度四摄”为上士道修行实践的主要方法;而止观双运则是六度中的最后两度即禅定与般若的修习方法,因其目标在于证悟般若空性智慧,即获证胜义菩提心,故将之特别提出加以阐述。

其一,菩提心与四圣谛的修行。“知苦而生菩提心”,正如佛祖在鹿野苑第一次转法轮时宣说此“四谛”一样,先把所有的苦叙述明了,即“苦谛”,因为苦痛过患是谁都曾有所体会,也是谁都不愿再经历的,所以先说苦能激发众生的同感之情,这是菩提心的第一种“善”的层面。紧接着叙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苦的产生,即“集谛”,苦让人头疼烦恼,烦恼又使人造恶业,如此叙述众生必然想断烦恼障。宣说佛法目的是让众生离苦得乐,宣说“苦集”为使离苦,宣说“灭道”为使得乐,在“灭谛”和“道谛”里结合甚深空性智慧,介绍方法既帮助断烦恼障又断所知障。

宗喀巴《广论》里在引出“苦集灭道”四谛之前,先介绍了解脱的内涵和发起解脱之心的方法。“所谓解脱,是指解开各种束缚。”有情于轮回之中世世苦痛不得出离,全因业和烦恼,希望从苦痛轮回中获得解脱,便是希求解脱之心。然后指出解脱不是造了恶业和烦恼后再对治祛除,而是在没有造业之前对治掉成因,使之不会成果。用类比提及发起解脱之心的方法,若想消除干渴的苦,就要了解被干渴折磨的痛苦相,同理若想从轮回痛苦中解脱,就要了解轮回痛苦的过患。

关于这样安排“苦集灭道”顺序的原因。笔者认为“苦集灭道”四谛对应了佛弟子回向的愿心:愿六道众生“离苦”对应“苦集”二谛,“得乐”对应“灭道”二谛。集谛是苦谛中提及的种种苦果的原因,之所以置换顺序宣说,先说苦谛再说集谛,是因为世间诸苦有情没有全面了知,怎么可能心生怖畏,发起强烈的希求解脱之心。正如《四百论》说:“如此大苦海,悉无诸边岸,愚人沉此中,云何不生畏?” [1](P114)当有情认识到自己处在无边苦海时,便会想“造成诸苦的原因是什么?”,再宣说集谛。《广论》中提到:“了生死苦难皆因有漏之业生起,而此业又由烦恼生起,烦恼的根本便是我执。” [1](P114)认识了集谛后,便知道灭除诸苦之因需要对治的根本问题,紧接着宣说灭谛,虽有灭除根本问题的目标,但在灭除之前必须了解什么是通向解脱的道理,所以最后宣说道谛。

造成苦的原因有业和烦恼。因为有宿业,即便没有烦恼也会生苦,但有烦恼,即便没有宿业,也会产生新的业障。贡巴瓦大师说过:“要想断除烦恼,首先要知道烦恼的过患,性相,对治及其生因等,知道了过患就会把烦恼视为过失,当做冤敌。”所以为了对治烦恼集谛,认识什么是烦恼是最为重要的。

“集谛”解释的是产生诸苦与烦恼的原因,宗喀巴说:“当生起安乐感受,贪欲便随着增长。生起痛苦感受,嗔恚便随着增长。属于非苦非乐粗重之身,将无常执著为常住等,使愚蠢增长。”“集谛”里所讲产生苦的种种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烦恼集谛和业集谛导致了行苦,还有强烈的贪心和嗔心,以及对因果的不相信。强烈的贪心总是不满足于现况,体会不到已拥有的快乐,去填满欲望的鸿沟有可能就会铤而走险作恶,对自己失去控制,而强烈的嗔心更是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可怕的伤害,甚至有人感觉生气时就如同将要死去一般难受,任由心中怒火肆虐,极大可能会造恶业和生口舌之祸。众生于世与动物不同,动物只能感受到当下的快乐和痛苦,它们不会像人类一样能想得长远。人们之所以任由贪心和嗔心发展不加控制,是因为不相信因果的痴心而导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是真实不假的,而且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