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蚌寺——格鲁派六大寺中最大的寺院
拉萨哲蚌寺
![拉萨哲蚌寺](https://img.taocdn.com/s3/m/d1326dee4431b90d6d85c72d.png)
陆 琦LU Qi拉萨哲蚌寺Drepung Monastery, Lhasa哲蚌寺位于拉萨西郊更培乌孜山(增善山)南坡的山腰上,白色为主调的建筑错落重叠,远望犹如米堆,遂以“米堆”为寺名,音译汉语为“哲蚌”,所以称哲蚌寺。
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
论规模,哲蚌寺为三大寺之首,喇嘛定额达7 700人,僧众最多时超过10 000人,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也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
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大昭寺成功地创办了传昭大法会,同年他亲自倡建格鲁派祖寺甘丹寺,至此标志着他苦心创立的新教派格鲁派已经形成,得到全藏僧俗群众的信奉。
格鲁派势力日益强大,信徒与日俱增,哲蚌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建起来的。
该寺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嘉祥曲吉在大贵族朗嘎桑的资助下,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动工兴建的,全名为“白登哲蚌寺”,后简称“哲蚌寺”。
在藏语里“白登”意为祥瑞庄严,“哲蚌”意为大米堆积,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
哲蚌寺建成后,很快发展为格鲁派寺院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
明万历六年(1578年),蒙古可汗俺答汗邀请索南嘉措到青海传教时,赠三世达赖索南加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的尊号,达赖喇嘛之称谓即此于始,达赖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喇嘛为藏语“上人”之意。
索南嘉措得此尊号后,追认其前两世分别为一、二世达赖喇嘛。
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受清朝册拉萨哲蚌寺总平面图封之前,一直住在该寺,1642年,其在寺内的甘丹颇章宫建立地方政权,是宗教正式参与政治的开始。
顺治十年(1653年),清世祖福临正式册封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与宗教地位,五世达赖从此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由于历世达赖喇嘛皆以哲蚌寺为母寺,因此该寺在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
哲蚌寺与拉萨甘丹、色拉两大寺一样,类似于佛教大学。
寺内有教学、教仪、教务、杂务四大部。
寺内原有七大札仓(经学院),后合并为四大札仓,其罗赛林、果芒和德央札仓以学习显宗理论为主,阿巴札仓则研习密法,藏区众多的名僧大都曾在此学经。
五当召简介介绍
![五当召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c0e7b8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2.png)
五当召简介介绍汇报人:2023-12-15•五当召的历史背景•五当召的建筑特色•五当召的文化内涵目录•五当召的旅游价值•五当召的保护与传承01五当召的历史背景五当召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与西藏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齐名。
初创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蒙古王公却尔吉·特巴尔捐赠给格鲁派高僧阿嘉活佛作为主寺而形成。
五当召的起源蒙古王公捐赠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乾隆年间扩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为管理西北边疆,赐名“广觉寺”,并赐予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匾额。
嘉庆年间再次扩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当召再次扩建,形成了现今规模。
民国时期衰落民国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五当召逐渐衰落。
五当召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五当召不仅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也是蒙古地区重要的宗教中心,对蒙古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古地区重要的宗教中心02五当召的建筑特色五当召是以藏传佛教建筑风格为主的寺庙,这种风格融合了蒙古、汉、满等民族元素,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藏传佛教建筑风格五当召的建筑风格不仅保留了传统特色,还结合了现代元素,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
传统与现代结合五当召的建筑结构以木结构为主,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抗风能力,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砖石结构辅助在一些重要建筑中,五当召也采用了砖石结构作为辅助,增强了建筑的坚固性和耐久性。
精美木雕五当召的木雕装饰非常精美,多用于梁、柱、门窗等部位,雕刻内容多为宗教故事、祥云、莲花等具有深刻寓意的图案。
壁画与彩绘五当召的墙壁上绘制有大量的壁画和彩绘,内容多与佛教有关,如佛像、佛教故事等,为整个建筑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氛围。
建筑装饰03五当召的文化内涵藏传佛教文化藏传佛教是五当召的文化核心,五当召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也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中心。
到西藏旅游不能错过的10大佛寺,香火旺盛又灵验,各有各的特色
![到西藏旅游不能错过的10大佛寺,香火旺盛又灵验,各有各的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6d82537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a.png)
色拉寺始建于15世纪初,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释迦耶歇建造,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 之一。寺内藏有世界上第一部用藏文书写的佛经,更有诸多珍奇异宝。色拉寺所有屋舍均为石 木结构,屋顶覆阿嘎土,白色外墙的上部装饰紫黑色贝玛草,具有浓郁的藏式风格。
8、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由宗喀巴弟子喜饶桑布创建于1444年,是历世帕巴拉呼图克图的驻锡寺。寺庙主供强 巴大佛,寺外是汹涌澎湃的澜沧江。该寺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 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3、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由一世达赖根敦珠巴创建于1447年,是日喀则市最大的寺庙。整个寺院依山坡而 筑,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其中措钦大殿为该寺最早建筑,又称显宗大殿,历 时12年建成。殿前有一处600多平方米的讲经场,是班禅向全寺僧众讲经和僧人辩经的场所。
4、桑耶寺
桑耶寺是藏传佛教的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始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寺内建筑按佛教的 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乌孜大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 寺。寺内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各类壁画题材广博,绘工精湛。寺内还珍藏众多木 雕石刻、唐卡等文物瑰宝。
5、昌珠寺
昌珠寺始建于松赞干布时期,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殿,相传文成公主进藏初期曾居住于 此。寺院前部是一个小庭院,后部拉康大院是昌珠寺的建筑精华所在。大院前有高大的门廊, 门廊两端转经回廊相界,回廊南北西三面墙壁上均有壁画。院寺门道上部挂着一口闻名西藏的 铜钟,上有藏文铭文两圈。
6、甘丹寺
甘丹寺始建于1409年,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的宗巴喀亲自筹建。寺庙傍山而立,寺院建筑 巍峨、群楼重叠,极为巍峨壮观。寺内文物众多,存有宗喀巴静坐的禅床及纯金汁书写的全套 藏文《大藏经》,并保存宗喀巴和历代甘丹赤巴遗体的灵塔90多座。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宗教文化)-试卷2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宗教文化)-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996cff8cf705cc1754270935.png)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宗教文化)-试卷2(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下列少数民族中,信仰多神的东巴教的民族是( )。
[2014年云南真题](分数:2.00)A.白族B.纳西族√C.彝族D.土家族解析:解析:纳西族是个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多神的东巴教,又信仰藏传佛教、道教、基督教。
A项,白族信仰的是大乘佛教;C项,彝族信奉的主要是原始宗教;D项,土家族从原始宗教信仰逐步演变为多神崇拜,其中包括鬼魂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多种形式。
3.正中药师佛、其左胁侍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菩萨合称( )。
[2012年浙江真题](分数:2.00)A.横三世佛B.竖三世佛C.东方三圣√D.西方三圣解析:解析:“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包括正中的东方净土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其左胁侍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菩萨。
A项,“横三世佛”即正中为释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左边为药师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右边为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B项,“竖三世佛”即正中为现在佛一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一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佛一弥勒佛;D项,“西方三圣”即西方极乐世界里的三圣,包括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4.在元代,王重阳七大弟子分别开创了全真七个支派,其中以( )最为隆盛。
(分数:2.00)A.遇仙派B.南无派C.龙门派√D.华山派解析:解析:“全真七子”分别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
“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创立道教全真派,后分为遇仙派、南无派、随山派、龙门派、嵛山派、华山派、清静派(见北七真),其中龙门派发展最为兴盛。
西藏十大寺庙排名
![西藏十大寺庙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f54c703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d.png)
西藏十大寺庙排名1.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座落在海拔3700米的市中心的红山上,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
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宫形成了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红宫高达115.703米的巨型宫堡。
因其建造的悠久历史,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审美特征,以及对研究藏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宗教所具有的特殊价值,而成为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
详细2.大昭寺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由吐蕃王朝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是拉萨古老的寺庙,也是各教派共尊的寺院,是藏传佛教的中心,更是西藏神圣的地方,在藏族同胞们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因主殿“觉拉康”内,供奉着唐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一尊“觉阿”佛——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镀金像,成了藏传佛教的圣地,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信众们前来朝拜,被大家公认为是佛地,所以将这里称为“拉萨”,“拉”在藏语中是佛的意思,“拉萨”即意为“佛地”。
详细3.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的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规模较为庞大的寺院。
公元1447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根敦珠巴主持创建,历时12年方才建成。
自四世班禅之后,扎什伦布寺成为历代班禅驻锡之地。
扎什伦布寺占地15万平方米,僧侣房舍57间,所有殿宇房屋共3600间,其建筑融合了藏区传统建筑特色和佛教的特点,藏族传统工艺和建筑特点,将藏传佛教的佛法艺术,班禅灵塔的庄严肃穆表现得较好。
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三大寺”噶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
详细4.山南桑耶寺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的美称。
黄教(格鲁派)六大寺庙
![黄教(格鲁派)六大寺庙](https://img.taocdn.com/s3/m/1be8379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b.png)
黄教(格鲁派)六大寺庙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大的一个宗派,是由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在藏语里是善律的意思,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所以叫格鲁派。
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
黄教在西藏有六大寺庙,它们是:1. 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佛教格鲁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
清世宗就是雍正皇帝。
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
可见该寺僧侣信奉“弥勒净土”。
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士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
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九十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和工艺品。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57公里。
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
整座建筑群由佛殿、喇章宫殿、僧院扎仓和米村及其附属建筑单元组成。
1419年,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灵塔内尚存宗喀巴的肉身灵塔。
宗喀巴修行的山洞位于寺庙东头的制高点上,这也是一处著名的古迹。
在它下面是宗喀巴的寝宫,宫内尚存有宗喀巴的经书、法衣、印章等遗物。
甘丹寺中藏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1757年清代乾隆皇帝赐予该寺镶满金银珠宝、书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盔甲,国家特级文物、纯金汗书写而成的藏文《大藏经》中的整套《甘珠尔》佛经,由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等组成的整套二十四幅的缂丝唐卡“唐绣”,这些文物都展示出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亲密关系。
其中二十四幅要展示三周,形成了该寺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甘丹绣唐节”。
甘丹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而且是最早的一座。
全盛时期有近4000僧侣。
甘丹寺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黄教创始人宗喀巴15世纪在藏地推行宗教改革,甘丹寺便是他亲自建立的格鲁派第一座寺院。
甘丹寺,全称直择为喜足尊胜洲,简称甘丹寺。
西藏的古代景点
![西藏的古代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a259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a.png)
西藏的古代景点
西藏的古代景点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景点:
1.古格王国遗址:这是吐蕃王朝王室后人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的建筑遗址群,是著名的历史遗址,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西藏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之一。
2.吉堆吐蕃墓群:位于西藏洛扎县,是吐蕃时期古墓,大约建于唐朝(公元618年-907年)。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布达拉宫:是世界著名的宫堡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4.大昭寺:又称“祖拉康”、“觉康”,位于拉萨市中心,是拉萨三大寺之一。
5.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是历代班禅喇嘛冬宫之所在,也是全国著名的黄教六大寺之一。
6.萨迦寺:位于西藏自治区萨迦县奔波山下的土林环抱之中,是中国著名的萨迦派寺院,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藏品丰富而著称。
7.哲蚌寺: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规模最大的寺院。
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供养会”。
8.色拉寺:是拉萨三大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9.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宛如一弯新月,静静地躺在绿色的群山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那曲的古象雄遗址、日喀则的卡若拉冰川、扎达土林等著名景点。
这些景点展现了西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是值得一游的旅游目的地。
这几十个藏传佛教寺庙,遍布藏、滇、川、青、甘等省区
![这几十个藏传佛教寺庙,遍布藏、滇、川、青、甘等省区](https://img.taocdn.com/s3/m/df87f9b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d.png)
这⼏⼗个藏传佛教寺庙,遍布藏、滇、川、青、⽢等省区藏传佛教的寺庙作为佛教三⼤⽀派的藏传佛教,由于地处地域⼴阔辽远的青藏⾼原等地,因⽽其寺庙规模庞⼤,宏伟壮丽,再加上周围的雪⼭、荒原,远远望去,让⼈感觉仿佛天上的城市,神秘莫测。
脑海中深深残留的只是那⼀刻的印象,⽆法⽤任何的词语来表达⼼灵的震撼。
这些年来,⾛过了西藏、青海、四川、⽢肃、云南等许多藏传佛教传播的地⽅,也拍摄了数⼗个有名或者⽆名的寺庙,有些寺庙是专程前去探访,有的只是路边惊鸿⼀瞥,留下⼀张影像,到现在也不知道寺庙的名字。
也就这样吧,不管有名还是⽆名,在这⾥展⽰⼀下。
⽂图/⼤狗熊1布达拉宫布达拉宫虽然不是⼀座纯粹的寺庙,但它是藏传佛教的中⼼,藏族⼈民朝圣的终极⽬的地。
2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寺之⼀,也是班禅活佛住锡之地。
3⼤昭寺拉萨市中⼼⼋廓街的⼤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上的地位。
4⽢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
是格鲁派的祖寺。
5哲蚌寺哲蚌寺是格鲁派六⼤寺庙之⼀,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公⾥的根培乌孜⼭南坡的⼭坳⾥,是藏传佛教最⼤的寺庙。
6⾊拉寺⾊拉寺是格鲁派六⼤寺之⼀,位于拉萨北郊3千⽶处的⾊拉乌孜⼭麓,其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7塔尔寺塔尔寺,地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湟中区城区,是格鲁派六⼤寺之⼀。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是青海省⾸屈⼀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8拉⼘楞寺拉⼘楞寺,位于⽢肃省⽢南藏族⾃治州夏河县,是格鲁派六⼤寺之⼀。
拉⼘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9桑耶寺桑耶寺位于西藏扎囊县桑耶镇境内,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座剃度僧⼈出家的寺院。
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布局,中⼼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
10孜珠寺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神⼭——孜珠⼭上,海拔4800⽶左右,是西藏海拔最⾼的寺院之⼀,也是雍仲苯教最古⽼、最重要的寺庙之⼀。
青藏高原宗教文化
![青藏高原宗教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75ea05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d.png)
简答1.民族文化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分为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并且是有文字的,藏族人民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珞渝地区,信奉原始巫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藏族先民和门巴族先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远古文明。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县和错那县,林芝、察隅等县。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门巴族和藏族长期友好往来,互通婚姻,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寺院建筑特点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
桑耶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寺庙的平面为椭圆形,按佛经中的世界构造进行了布局,室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间有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
托林寺:托林寺是阿里第一寺,其融合了印度、尼泊尔以及西藏本地的建筑风格,托林寺紧挨象泉河畔,总面积东西长,南北窄,分殿堂、僧侣、僧居、塔林三个部分,呈条形布置。
3.考古遗址1)卡若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西藏昌都的卡若村。
这里出土有房屋遗迹二十多座,还有许多石制生产工具以及谷物、兽骨等。
其正馆之宝是双体陶罐。
2)阿里古如甲墓地:在西藏阿里狮泉河上游地区发现,出土的文物有黄金面具,反映了公元二世纪前后,这一区域已有黄金覆面的葬俗,还有“王侯”鸟兽纹汉字织锦,茶叶。
3)尼阿底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县,出土的石制品具有鲜明的石叶技术特征,还有石片刮削器等文物。
4)曲贡遗址:是启今在西藏发现了海拔最高的遗址之一,旧石器时期。
其中出土的文物有石刀,石梳,石磨等农业生产工具。
还发现了墓葬坑和四具完整的人骨架,还有铜镜,铜簇、鱼骨,石磨盘,陶塑猴面相等和人祭和社祭的一些遗址。
哲蚌寺导游词(最新篇)
![哲蚌寺导游词(最新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86e5c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6.png)
哲蚌寺导游词哲蚌寺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带领大家一起参观哲蚌寺。
你们看,前面密密层层、重重叠叠,布满了白色建筑群体,宛如一座美丽洁白的山城,它就是举世闻名的黄教六大寺中规模最大的寺院哲蚌寺。
哲蚌,直译为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大家是否觉得这既有宗教色彩,又颇为形象。
哲蚌寺全名为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因为它是黄教的著名寺院,所以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黄教的历史。
14世纪末,西藏佛教各教派呈现一片颓废委靡之相,教派相互争斗,戒律废弛,僧侣腐化,在这时宗喀巴进行了宗教改革。
他以身作则,遵守戒律,著书立说,广泛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创建丁格鲁派。
并使格鲁派成为西藏佛教各教派中最大的教派,成为在西藏占统治地位的教派,以至15世纪以后,西藏历史与格鲁派的历史密不可分。
又因宗喀巴和该派的僧人戴黄色僧帽,故称黄教。
宗喀巴大师也成为了西藏最著名的宗教改革家。
而哲蚌寺便是宗喀巴的弟子强央曲杰?扎西贝丹于公元1416年修建的,关于哲蚌寺的起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公元1416年,强央曲杰带着八个徒弟,坐牛皮船横渡拉萨河来到这里。
他郑重其事地燃起三盏酥油灯,分别摆在山坡的东部、西部和中间。
一阵山风吹来,东西两盏佛灯熄灭,惟有中间一盏酥油灯长明。
他笑了,叉顺手捡起一块石头,朝山下扔去,恰遇一牧羊女路过,她抖了抖彩色围裙,石头突然立地。
强央曲杰满意地说:师父说得对.这是块吉祥宝地,牧羊女看来是空行女转世,咱们寺院的第一幢房子,就在这里奠基吧! 强央曲杰和八个徒弟修建的经堂,名叫强央拉康,它是哲蚌寺所有建筑的母亲。
宗喀巴曾亲往主持了开光仪式。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石头就是曾经测量过寺址的石头,他像圣物一样供在这里,朝拜者敲击一下它便会发出乐曲一般的声音。
大家可以试一试。
初建的哲蚌寺规模很小,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殿堂和七个僧人。
17世纪上半叶,五世达赖扩建了该寺,逐渐发展成七个扎仓。
哲蚌寺以强央拉康为中心,向东西南北扩展,庄严宏伟的殿堂和精巧雅致的僧舍,布满了耿培乌孜山下整个山坡。
中国寺庙 道观 (上)
![中国寺庙 道观 (上)](https://img.taocdn.com/s3/m/973f7df5856a561252d36f30.png)
中国寺庙道观(上)中国寺庙道观(上)圣地布达拉-西藏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古城之西的布达拉山上,布达拉又称普陀宫,布恒罗庙,补陀落迦宫,意即佛教圣地,七世纪时,吐鲁番普松赞干部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官殿,后世屡有修建.现在的布达拉宫,基本上是17世纪以后陆续扩建的,公元1645年3月25日,五世喇嘛受清朝册封,开始建造白宫,历时45年.十三世纪后达赖喇嘛圆寂后,在红宫之西建造了格来顿觉殿,安放其灵塔,至此,始具当今之规模. 大昭寺前话大昭-西藏大昭寺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据史料记载,大昭寺在唐代规模不大,仅有八个殿堂.现存寺院的规模是经元,明,清历次扩建而成.整个寺院的建筑形式是汉,藏建筑艺术的结晶.大昭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最著名的是一件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寺门正前方竖立一座三米多高的石碑,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显密双修哲蚌寺-西藏札蚌寺位于拉萨市西郊时公里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中最大的寺院.哲蚌寺初建于1416年.不久后扩建,逐渐发展成七个札仓,后来合并为洛巴林,果芒,德阳, 阿巴四个札仓,该寺院由措款大殿,四个札仓,五十多个康村增居以及达赖喇嘛的宫殿甘丹颇章等建筑所组成.甘丹颇章惟达赖所居,五世达赖喇嘛在未迁入布达拉宫前就住在这里,这座著名的寺院,曾为佛教借培育出大批佛学人才.西藏圣殿札什伦布-西藏札什布原札什伦布寺位于后藏日喀则城西的尼马山南坡,是格鲁派六大名寺之一.具记载,札什伦布寺始建于1477年9月.宗喀巴的**,一世达赖喇嘛为纪念经师希饶增格,在日喀则精制了一尊座高26.8米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为安放此像,又花费12年建造了札什伦布寺.从四世班禅开始什伦布寺成为历世班禅的进驻地.黔今南古剎弘福寺-贵州弘福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一公里半的黔灵山,是该省最著名的寺院。
宏福寺创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
干隆以后,进行过多次维修和扩建。
十年动乱中遭毁坏。
1978年以来,在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助下,对寺院进行了全面整修。
《河南旅游基础》模拟试题
![《河南旅游基础》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bec509ccbff121dd368340.png)
导游资格考试《河南旅游基础》模拟题一、判断题(下列各题说法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每题1分,共15分)(不附答案)1、河南具有居中的地理位置,其中东与江苏、安徽两省毗邻。
()2、河南省林州市境内的林滤山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
()3、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的淅川县境内的丹江水库是国家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大型工程渠首所在。
()4、西周时,在河南境内分封许多小诸侯国,其中卫国位于今三门峡。
()5、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郑裴李岗文化展示了父系氏族社会初期的景象。
()6、范晔提出“神灭论”,阐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7、历史上曾有北魏、后梁、后汉、后晋、后周、北宋、金七个朝代在开封建都,故开封被称为七朝古都。
()8、“秋菊有佳色,邑露掇其英”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咏叹菊花的名句。
()9、西晋时期,文学家左思构思十年创作的《营造法式》在洛阳问世后,人们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10、日本高僧空海在唐代曾长期住在大相国寺,学习中国书法,他用汉字草书的偏旁,参以梵文的音符,制成《仓颉篇》,成为日文字母之一的平假名的创始人。
()11、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从洛阳孟津到入海口之间的下游,黄河由泥河转化为悬河。
()12、在安阳小屯村西北处发现的曹操墓,出土的器物之多,造型之精美,轰动世界。
()13、康百万庄园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宋代官僚府第。
()14、龙门石窟中是最早开凿的洞窟是莲花洞。
()15、河南戏曲历史久远,种类繁多,主要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河南坠子。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河南地貌类型的是。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丘陵2、下列不属于河南气候基本特点的是。
A.雨热同期 B.四季分明 C.秋有洪汛 D.过渡性明显3、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成为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A.西周 B.商代 C.东汉 D.东周4、历史上楚庄王、玄奘、曹操、包拯与下列对应的一组是A.《大唐西域记》、开封府、官渡之战、问鼎中原B.问鼎中原、官渡之战、开封府、《大唐西域记》C.问鼎中原、《大唐西域记》、官渡之战、开封府D.开封府、官渡之战、《大唐西域记》、问鼎中原5、导致北宋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事件是。
根培乌孜山——精选推荐
![根培乌孜山——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ddbe119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a.png)
根培乌孜山西藏拉萨哲蚌寺后面的根培乌孜山(增善峰)是拉萨著名的神山之一。
每逢盛夏,这里流水潺潺,牧草如茵,漫山遍野盛开野花,色彩班斓,香气流溢。
山坡上有许多被风化的花岗岩石,形状各异,有的还绘有佛像。
在山腰有一处遗址,是历代达赖喇嘛六四转山节时的休息之处。
山顶有玛尼石刻、经幡,还有一处泉水和达赖喇嘛座床。
每到六四转山时,拉萨上千个信男信女,相邀结伴,带上茶酒饮食,到根培乌孜山去踏青朝佛。
登上此山顶,极目四野,可以远眺群山,俯视拉萨全城景色,令人心旷神怡[1]。
根培乌孜山上的佛像[2]根培乌孜山,又叫格培乌孜山、增善峰,是西藏拉萨著名的神山之一,位于拉萨哲蚌寺后面,距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
根培乌孜山最高海拔为5400米,“乌孜”在藏语里是“顶端、顶部”的意思。
每逢盛夏,这里流水潺潺,牧草如茵,漫山遍野盛开野花,色彩班斓,香气流溢。
山坡上有许多被风化的花岗岩石,形状各异,有的还绘有佛像。
在山腰有一处遗址,是历代达赖喇嘛六四转山节时的休息之处。
山顶有玛尼石刻、经幡,还有一处泉水和达赖喇嘛座床。
每到六四转山时,拉萨上千个信男信女,相邀结伴,带上茶酒饮食,到根培乌孜山去踏青朝佛。
登上此山顶,极目四野,可以远眺群山,俯视拉萨全城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根培乌孜山西侧[3]旅游看点乃穷寺根培乌孜山南麓是乃穷寺,这座建于7世纪的寺庙,是西藏宗教中最大的世间护法神白哈尔的代言神巫乃穷护法神居住的寺庙。
哲蚌寺哲蚌寺在根培乌孜山脚抬头仰望,但见山上密密层层、重重叠叠,布满了白色建筑群体,宛如一座美丽洁白的山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黄教六大寺中规模最大的寺院——哲蚌寺。
哲蚌寺,坐落在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
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
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
拉萨景点旅游策划书范文3篇
![拉萨景点旅游策划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eae5d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1.png)
拉萨景点旅游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拉萨景点旅游策划书范文》一、旅游主题探索神秘拉萨,领略高原风情二、旅游目标让游客深入了解拉萨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感受这座圣城的独特魅力。
三、旅游时间[具体时间段]四、旅游景点1. 布达拉宫: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世界文化遗产。
2. 大昭寺:藏传佛教圣地,信徒朝拜的中心。
3. 八廓街:拉萨最著名的商业街和转经道,充满浓郁的藏族风情。
4. 哲蚌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规模宏大。
5. 色拉寺:以辩经活动而闻名。
6. 纳木错: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景色绝美。
五、旅游行程安排第一天:上午:抵达拉萨,适应高原环境,入住酒店休息。
下午:前往八廓街,感受藏族风情,品尝当地美食。
晚上:自由活动,欣赏拉萨夜景。
第二天:上午:参观大昭寺,了解藏传佛教文化。
下午:游览布达拉宫,欣赏宫殿建筑和珍贵文物。
第三天:上午:前往哲蚌寺,参观寺庙建筑和宗教活动。
下午:前往色拉寺,观看辩经表演。
第四天:全天:前往纳木错,欣赏湖光山色,可选择在湖边住宿一晚,体验高原夜晚的宁静。
第五天:上午:返回拉萨,途中可欣赏沿途风景。
下午:自由活动或购物,购买特色纪念品。
晚上:结束愉快的拉萨之旅,返程。
六、旅游费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住宿费用:[具体金额]3. 餐饮费用:[具体金额]4. 门票费用:[具体金额]5.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七、注意事项1. 提前做好高原反应预防措施,可提前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
2. 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 注意保暖,带上足够的保暖衣物。
4.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5. 行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篇二《拉萨景点旅游策划书范文》一、旅游主题探索神秘拉萨,领略高原风情二、目标群体各类旅游爱好者,尤其是对西藏文化、自然风光有浓厚兴趣的人群。
三、时间安排[具体旅游时间],共计[X]天。
四、景点选择1. 布达拉宫: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建筑,世界文化遗产。
拉萨雪域高原的宗教圣地
![拉萨雪域高原的宗教圣地](https://img.taocdn.com/s3/m/e9b3a0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d.png)
拉萨雪域高原的宗教圣地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西藏藏传佛教的中心和文化遗址所在地。
作为拉萨宗教的中心,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宗教氛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拉萨雪域高原以其高海拔、秀丽的自然风光和重要的宗教遗迹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宗教圣地。
拉萨的宗教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当时是吐蕃王朝兴盛时期。
佛教自印度传入西藏开始,逐渐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并成为西藏文化和信仰的核心。
拉萨的宗教场所主要是拉萨大昭寺、布达拉宫和哲蚌寺等。
拉萨大昭寺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也是西藏最重要的宗教遗址之一。
大昭寺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总寺。
寺庙内供奉着许多金佛和宝塔,是信徒们朝圣和学习佛法的场所。
在寺庙内,你可以看到虔诚的信徒们跪拜、念经、放置祈愿物,以及各种宗教仪式的进行。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构成了一个活跃的宗教社区。
布达拉宫是拉萨另一个著名的宗教遗址,也是一座宏伟的建筑。
它是古代吐蕃王朝的宫殿,也是达赖喇嘛的住所和政治中心。
布达拉宫高耸在山顶上,俯瞰整个拉萨城。
宫殿内的殿堂和佛像都极具装饰性,展示了藏传佛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宗教意义。
游客可以欣赏到寺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到拉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外,拉萨还有许多小寺庙和修道院,它们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些寺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活动吸引着信徒和游客。
哲蚌寺是拉萨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公元8世纪,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活佛寺庙。
寺庙内供奉着大量的佛像和经文,是信徒们重要的朝圣地点之一。
除了寺庙和寺庙,拉萨的自然景观也是该地区的重要特色之一。
雪域高原的美丽山脉、湖泊和草原增添了这个宗教圣地的魅力。
例如,纳木错是拉萨附近最大的湖泊之一,被誉为“藏东第一湖”。
它位于海拔4,718米处,湖水湛蓝而清澈,被周围的雪山环绕,非常壮丽。
这里是游客们欣赏美景、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
总的来说,拉萨雪域高原作为西藏的宗教圣地,以其深厚的宗教背景、重要的宗教遗址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哲蚌寺里看辩经
![哲蚌寺里看辩经](https://img.taocdn.com/s3/m/2dee422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8.png)
作者: 西行者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思想政治课教学
页码: 1-1页
主题词: 哲蚌寺 辩经 藏传佛教 格鲁派 拉萨 僧人 寺院 掌声
摘要:今夏去拉萨开会,顺页访哲蚌寺。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中最大的一个,就座落在拉萨向西十余公里的山坳里。
我们顺山路拾级而上,只听得人声鼎沸,噼噼啪啪的击掌声不绝于耳。
导游告知我们这是僧人们正在辩经。
我们寻声音来到一个院子,但见古树森森,石子铺地,数百名僧人身着红色袈裟,或两两相对,或多人围坐,有的高声断喝,有的跺脚击掌,。
塔尔寺概述
![塔尔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262fb4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c.png)
作者: 王册
出版物刊名: 西藏研究
页码: 81-90页
主题词: 塔尔寺;宗喀巴;佛教寺院;格鲁派;喇嘛;丁科扎仓;西藏;活佛;明万历;青海
摘要: <正> 塔尔寺是青海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我国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六大寺院是:西藏的噶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札什仑布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
其中以噶丹寺和塔尔寺最为著称。
前者是宗喀巴创造的格鲁派第一个寺院;后者是宗喀巴诞生之地。
因此,塔尔寺的创建、发展以及格鲁派在青海广泛传播,都与宗喀巴有直接关系。
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西南角的莲花山中,距西宁古城二十五公里,是国务院一。
关于西藏色拉寺的导游词5篇
![关于西藏色拉寺的导游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fe9e6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5.png)
关于西藏色拉寺的导游词5篇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
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处处,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寺东和寺南有普布觉寺、米琼热尼库寺、贡巴萨寺、帕奔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丽尼姑寺;寺后还有珠康日却、色拉却顶寺等等。
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绛钦却杰兴建,成于明宣德九年(1434)。
后绛钦却杰应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
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
寺内有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
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西藏色拉寺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西藏色拉寺的导游词5篇(一)各位朋友,欢迎你们来到色拉寺!色拉寺位于拉萨北郊的色拉乌孜山下。
寺院全称为“色拉大乘洲”。
在带领大家参观色拉寺之前,我先给你们介绍一下色拉寺的来历和基本情况,以便大家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相传15世纪初,宗喀巴带着弟子贾曹杰和克主杰在山背后的一座洞中修行。
山下有一片美丽的野蔷薇林,藏语称这种植物为“色”。
色拉寺的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拉”是神的意思。
有一天,宗喀巴和弟子在林中散步,突然昕到一阵骏马嘶鸣,那声音就像是从树下发出来的。
宗喀巴赶紧叫弟子顺着声音的地方向下挖去,竟然挖出一尊马头金刚佛像。
于是,宗喀巴请人在此处修建寺庙,供奉马头金剐佛像。
这就是吉巴扎仓里马头金刚神殿的来历。
还有一种说法是,该寺兴建正奠基时下了一场较猛的冰雹,所以寺庙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意为“冰雹寺”。
色拉寺是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也是西藏的第二大寺。
1419专由宗喀巴的弟子释迦益西修建,18世纪初,固始汗对色拉寺进行扩建,使它成为了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原定僧侣为5500人,实际达到过9000多人。
色拉寺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麦巴孔仓、结巴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康村。
大昭寺景点介绍
![大昭寺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52840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6.png)
大昭寺景点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昭寺位于西藏拉萨市城西的哲蚌寺路,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西藏地区最大的寺庙之一。
大昭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拉萨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大昭寺的历史、建筑、文化以及值得游客注意的特色。
大昭寺最初建于公元七世纪,当时是吐蕃王朝赞普派遣波密赞来印度取经后,将佛像和佛经带回西藏,为了供奉佛像以及翻译佛经,开辟佛学传授之地,于是修建了大昭寺。
在历史上,大昭寺曾多次毁于战火,重建后也多次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样貌。
大昭寺的修建历程也是西藏佛教文化传承的见证,体现了藏传佛教的发展历程。
大昭寺建筑庞大壮丽,整体建筑群分为前后两座大殿、两侧经堂、藏经阁、钟楼、法堂、显密殿等组成。
其中主体建筑是中轴线上的三座大殿,分别为释迦殿、金刚座殿和观音殿,三座殿堂各具特色,每座殿内都供奉着众多佛像和壁画,展现了西藏佛教的独特魅力。
大昭寺的外观是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色彩鲜艳,金顶高耸,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祖庭,也是西藏地区佛学文化的中心。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僧人和信徒,是西藏地区佛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一,大昭寺都会举行盛大的“藏历新年”庆祝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客,是西藏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大昭寺还是举办佛事法会和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为藏传佛教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了宗教文化,大昭寺还有许多值得游客关注的特色。
首先是大昭寺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佛像、壁画、经卷等,这些文物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其次是大昭寺周围环境幽静优美,有着浓厚的宗教氛围,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一种宁静冥想的氛围,体验不同于城市的生活节奏。
大昭寺周边还有很多传统手工艺品店和小吃摊,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藏式工艺品和美食,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蚌寺——格鲁派六大寺中最大的寺院
哲蚌寺是格鲁派六大寺中最大的寺院,曾有僧侣一万余人。
该寺位于拉萨西郊培邬孜山南坡,占地20多万平方米。
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
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
哲蚌寺由宗喀巴的弟子绛央却杰·扎西贝丹建于公元1416年.宗喀收曾亲往亲持了开光仪式。
初建的哲蚌寺规模很少,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殿堂和七个僧人。
17世纪上半叶,五世达赖扩建了该寺,逐渐发展成七个扎仓。
哲蚌寺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四大扎仓、甘丹颇章及50全康村。
[措钦大殿]位于哲蚌寺的中心占地4500多平方米,经堂内有190多根柱子,可容纳七千到一万名喇嘛,是全寺僧人集中诵经和举行仪式的场所。
沿廊前石阶而下是宽敞的辩经场,各扎仓的喇嘛要在此立宗答辩,获胜后方能参加传昭大法会的格西资格考试。
供奉的主佛是大白伞盖佛母像和无量胜佛9岁身量像。
后殿正中供有一尊二层楼高的鎏金"弥旺强巴佛;左边配殿是三世佛殿,供有过去佛燃灯、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强巴三尊佛像;右边配殿内供有各种佛经。
佛殿回廊的出口处有一方清朝同治皇帝的御笔匾额上书"输成向化"。
大殿西侧的"龙崩康"是灵塔殿,其中三座银塔格外引人注目,中间一座即二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左右两塔为哲蚌寺的祖师塔。
大殿三楼的祖师殿有藏经阁和强巴通真佛殿,供奉着强巴8岁铜像,铜像上的法螺据传是释迦牟尼的遗物,为镇寺法宝。
四楼主殿供有释迦牟尼说法像,两旁还有13座银塔。
侧殿为罗汉堂,内供佛教历代祖师和罗汉等神像,并供有哲蚌主要大活佛的报身像。
[四大扎仓]哲蚌寺扩建时有七个扎仓,后来逐步合并为四大扎仓,分别为果芒、洛色林、德央和阿巴扎仓。
其中洛色林扎仓的规模最大,主经堂由108根圆柱组成,面积11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00名僧人同时诵经。
后殿为强巴拉康,主供强巴佛。
果芒扎仓主经堂由102根木柱组成,面积1000多平方米,内设吉巴拉康、敏主拉康及卓玛拉康,并列于大经堂最后面。
德央扎仓主经堂由56根圆木柱组成成,面积500多平方米,主佛为维色强巴佛,意为破除一切穷困的强巴佛,是僧俗信众对未来美好幸福的向往和寄托。
阿巴扎仓为密宗学院,大殿由48根大柱组成,面积480平方米,殿中供奉的是9头34臂的胜魔饰畏金刚像,是黄教密宗三大本尊之一。
传说该佛是大法王宗喀巴亲手塑建的。
怖畏金刚右侧的宗喀巴像,据说也是宗喀巴亲自塑制的,其塑像的鼻梁端直挺拔,与其它寺院供奉的宗喀巴像有明显不同。
[甘丹颇章]该殿是达赖喇嘛在哲蚌寺的寝宫。
在重建布达拉宫以前五世达赖喇嘛一直住在这里,并在那一时期执掌了西藏的政教大权,甘丹颇章也就成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同义语,史学界故称其为"甘丹颇章政权"。
甘丹颇章生活费哲蚌寺第十任堪布、即二世达赖喇嘛郭嘉措于公元1530年时兴建,宫室共7层,分前、中、后三幢建筑。
前院系地下室的各类仓库。
二层院落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四则皆为僧舍游廊。
达赖喇嘛生活起居主要在7楼,设有经
堂、卧室、讲经堂、客厅等。
7楼还有两个殿,卓玛殿和护法神殿。
殿内供奉有一个少女干尸,据说她原是旦巴林一个农民的女儿,后被寺庙以妖女为由处死,并将尸体风干后塑为吉祥天女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