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近似数》教用教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2页例6及相应的练习。

2. 地位与作用:

《商的近似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是学习了小数除法之后的继续。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所以对商的近似数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前面已经学过求积的近似数,为本节课学习“商的近似数”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时,结合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懂得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还会按照要求和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5. 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

学生已经具备了小数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基础。

(2)不利因素

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实际问题中商的近似数如何取舍,部分同学对小数除法的计算不够熟练和准确,而且还存在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遵循小学数学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巩固性原则,本节课将采用引导发现(即:在计算19.4÷12的过程中,当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时,引导学生观察每次出现的余数,判断能不能除尽。)、启发讨论(即:让学生合作交流,探讨遇到除不尽时灵活的应用知识,截取商的近似数)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即:计算价钱时,结合人民币的计量单位,应该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的教学方法。以“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讨论,以“变”的方式诱导学生举一反三,以“梳”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2.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说学法

1.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学法上,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基本练习中,通过计算1÷6的商,让学生发现,计算小数除法时,常常会遇到除不尽的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合作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对商截取近似数。

2.让每个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归纳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通过练习,举一反三,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说教程

1.基本练习

设计了两个题目,一个是求小数的近似数,另一个是小数除法。设计的目的是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同时设计1÷6让学生尝试计算,发现除不尽,怎么办,从而引出课题。

2.新课教学

①.出示例6,鼓励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对于例6的教学,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自主计算,教师巡视,当学生除到第三位小数时,适时引导巡视思考,能不能除尽,然后提问:人民币的计量单位最小是什么?(生答:分)接着追问: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么“分”在小数部分的哪个位?(生答:百分位或小数点后面第二位),那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想一想除到第几位?然后再将最后一位数“四舍五入”,取出近似数。同理得出“角”的近似数。

③.回头追问1÷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结果。

④.尝试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注意的是在计算1.55÷3.9≈(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时和一位时的结果)进行比较0.40和0.4的意义。

⑤.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3.巩固练习

①.第一小题是取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②.第二和第三小题是判断和填空,通过变换题型,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取商的近似数的意义和方法。

③.第四小题是具体的计算求商的近似数,通过实践来掌握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④.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取商的近似数的意义,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练习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具体计算和实际应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五.教学设想

本课还有两个思考,一个是要比较积的近似数和商的近似数(相同点:都是按照“四舍五入”取近似数。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得到准确的积,再取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得到准确的商,就可以取近似数。)另一个是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观察余数和除数,如果余数大于除数的一半,则商满5,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则商不满5)。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本节课,没有设计,在随后的教学中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