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模式

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模式
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模式

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模式

摘要:中国后发型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和特殊路径使其在遵从现代化共性规律的同时又独具特色,较为突出的有混合过渡性、自觉建设性、经济先导性、政府调控性、跨越式发展性、文化裂变与整合交替性、发展模式创新性等等,这些特性使中国现代化模式与西方现代化经验模式形成鲜明对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关键词: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新特征;人类文明

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这一现代化模式是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一个独特类型,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中国后发型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征愈加凸显,准确把握这些新特征并积极导向,对中国社会的健康有序高效率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的新的发展走向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在世界性现代化潮流中目前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促使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及美国崛起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中,中国成熟的封建统治者为维持其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而在经济上实行“崇农抑商”,政治上实行高压,文化上实行禁锢政策,从而全方位地抑制了中国内生式现代化的萌芽,错过了这一次历史机遇;当殖民主义狂潮袭来,日本与俄国采取学习西方赶上西方的文化策略而成为追赶型现代化成功的范例,而中国却在步步为营地抵制西方文化侵入,又不得不在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的压迫下步步退却,使自己在被动挨打的境地越陷越深,错失了现代化的第二次机遇;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西文化全面交流的基础上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文化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使现代化建设有了一个和平环境,提供了现代化的政治前提,而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真正进入内生化工业化(以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和市场经济体系建构相配套的现代化正轨,现代化的经济前提和基础奠定,中国社会及文化全面向现代社会文化转型,并在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圈后,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中国赶上了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的第三次浪潮,并成为后发型现代化的典型,而发达工业社会正由以工业文明、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转向以信息文明、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再现代化(或第二次现代化)历程,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走向,并在全球化浪潮中影响着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国后发型现代化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中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特征,较为突出的有混合过渡性、自觉建设性、经济先导性、政府调控性、跨越式发展性、文化裂变与整合交替性、发展模式创新性等等,这些特性使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经验模式形成鲜明对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后发型现代化因其后发,而具有被动劣势,容易沦为世界市场体系中的原料基地、制造加工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在经济利益分配中不占优势,在政治、文化领域也处于被动地位;但同时又有后发优势,可吸取先发型、追赶型现代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利用其科技成果和管理机制及成熟的市场体系,达到高起点、高速度、低成本、低代价的发展。这使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可能在几十年内完成西方几百年所经历的经典现代化的历程,而在此期间,工业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是工业不发达国家的明天,现代化的共性规律格外突出,全球性的现代化浪

我国现代化模式的现状与转型_王文章

《理论探索》2010年第2期(总第182期) 我国现代化模式的现状与转型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面对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艰巨任务,以及在政治集权的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型现代化模式。 该模式在给我国现代化发展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转型的挑战。 因此,在保持政府调控能力的同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现代化模式,现状,转型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2-0016-03 〔收稿日期〕2010-01-12 〔作者简介〕王文章(1963-),男,四川开江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法学博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国际社会对其发展模式刮目相看。国际学术界在盛赞之余,开始研究中国成功之谜,并将我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归纳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等等。 这些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进行的。本文主要从政府与现代化的关系入手,分析我国现代化模式的现状与转型。 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在顺利推进改革和促进现代化建设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自上而下地主导、设计了各项渐进性改革措施,强力推动了现代化建设,决定了社会转型的目标和制度变迁过程。可以说,我国的现代化模式是坚持社会主义目标的政府主导型模式。该模式的形成是在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现代化经验 教训,根据自己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国情,深刻思考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种战略选择。 首先,我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自身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与先发现代化国家相比,我国要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完成由传统农业经济形态向现代工业经济形态、由 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过渡等一系列任务,这种迅速的工业化和社会转型会给国家带来很大 的压力和不稳定因素,造成复杂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等等。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我国还存在着一些特有的不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如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地区发展差异大等等。也就是说,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需要一个权威的政府来协调、解决矛盾,需要政府来创造稳定的 发展环境和培育现代化所需的社会动力,一言以蔽之,需要采取政治上适当集中的发展模式。诚如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所言: “如果一个欠发达国家要想获得经济高增长率,它不得不接受一个致力于发展的 权威主义政府。” 〔1〕(P343)其次,与其他大部分后发现代化国家相比,我国还面临着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独特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 如何搞现代化建设, 如何运作现代市场经济,如何把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如何在旧体制遭到破坏的同时及时建立起新体制以避 免社会陷入无序状态等方面,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不断解决问题的艰难探索过程,政府在体制创新方面就必然要担负起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为 此, 政府必须强化自身的权威,通过制定政策或直王文章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6··

现代化的模式和中国路径的选择

目录 总序 序 导言 一、现代化:全球性运动与中国的探索(一)作为一种全球性运动的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理论视野 (三)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二、改革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潮 (一)冲破藩篱: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改革开放潮头的涌动 (三)回潮还是前行:回头路是走不通的 三、中国现代化的新蓝图 (一)伟大的征程:现代化建设构想的提出(二)新的坐标:从“两个文明”到“三个文明”(三)“四位一体”:中国现代化的大格局 四、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经济成就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 (二)市场化取向经济改革的历史轨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探索 (四)走通“科学发展”之路 五、政治发展的制度化神髓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保障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取向 (三)中国政治发展的独特逻辑 (四)民主政治:执政党的关键抉择

六、文化自觉:现代化的时代呼唤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意蕴 (二)文化现代化:世俗化及其边界 (三)多元力量交互作用下的文化发展 (四)铸造软实力:中华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七、社会空间的成长 (一)市场化改革与多元化社会的发育 (二)社会空间的多维面向 (三)“和谐社会”:社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四)社会空间转型的现代化逻辑 八、国际战略的大智慧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 (二)韬光养晦:对外政策的大战略 (三)和平发展的中华复兴之路 九、渐进主义的改革之路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谜 (二)渐进主义的政策理念 (三)休克疗法与渐进改革:道路与选择 十、新地平线: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一)通往现代化之路:世界的经验与模式(二)无形的力量:现代化的模式塑造 (三)呼唤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后记 ·收起全部<<

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

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中国因素 ——胡伟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的讲演 作者:胡伟史天健编辑:魏晔玲来源:人民网日期:2008-12-16 30年来中国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逻辑是:政治领导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思想解放运动助推了改革;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释放了市场的力量;经济转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力量又拉动了政治的制度化、文化的世俗化和社会的多元化,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转型又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走向,引出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讲演者小传 胡伟 1964年生,政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政治学会、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政治学会、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编委等。曾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访问或任教。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上百篇。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年来魂萦梦牵的渴望。鸦片战争后,面对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中国古老的大门被打开,无奈地选择了现代化道路。从此,实现现代化,再造中华辉煌,成为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不懈追求。中国的现代化走过了一个半世纪,而改革开放后的30年,取得了过去一个多世纪都远未取得的成就,谱写了中国现代化最伟大的篇章。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有广泛共识。问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这样一个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文明古国为什么能够迅速成为世界现代

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模式的发展

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模式的发展2010年6月23日,我们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园和科文中心。在此期间我们所领略的只是工业园区的一隅,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6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他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同时,每万元GDP耗水吨、耗能吨标准煤,每度电产生GDP25元、工业产值90元,达到了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2,创新能力日益增强;3,创新能力日益增强;4,城市功能持续提升;5,经济社会和谐发展;6,富民工程优先实施;7,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发展是中国模式运行的一个缩影,自1979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进程,已经整整30年;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整整60年;自1919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中国共产主义者走上中国历史舞台,已经整整90年,这90年可划分为三个30年。在我们回

眸这三个30年时,最好的切入点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最好的背景是世界的现代化历史。可以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开始了自主选择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的时代。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开始不断地反对本国的伟大历史传统和众多的外国列强,借用毛泽东爱用的一个词,即是‘反潮流’”。在他看来,“反潮流”的过程就是中国历史创造的过程。“反潮流”与历史创造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他将中国20世纪历史运动的“反潮流”性质及其历史创造性质界定在四个方面,一是打破本国的历史和传统模式,创造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王朝帝国体制的新国家;二是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三是反发展中国家采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谋求发展和现代化的模式,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与现代化模式;四是反亚洲“四小龙”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创造一个混合型的经济模式。(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绪论)这四个方面从纵向上看构成中国“反潮流”的依次递进的四个阶段。因此,“反潮流”构成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运动主线。在20世纪,中国是少数几个选择自己独特道路从而真正创造自己历史的国家。如果说20世纪上半期中国选择和决定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那么,20世纪下半期中国则选择和决定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中国确定了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历史发展道路、历史发展模式与历史发展方向的选择与决定,构成20世纪中国历史创造的主线。中国从进入20世纪的一开始,就面临着国外模式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双重作用,面临着选择自己独特道路,创造自己历史的使命。最终开创中国历史新局面的任务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个时期,现代化是欧洲中心论和文化传播主义的代名词。此

中国模式最独特的吸引力是什么

中国模式最独特的吸引力是什么 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方式是一个国家前进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在社会变革期最难解决的问题,发展道路的问题,不但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更是关乎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新中国从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国六十年来从前三十年在苏联模式中摸索改进,到改革开放后逐步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式,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摸索已逐见成效,中国模式的发展理念已经初步形成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取得认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一系列翻天覆地的成就使得我们在肯定中国模式的同时也更想去了解中国模式最独特的吸引力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经济改革、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上述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国的经济模式,从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就是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背景下的市场化模式;从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的角度看,就是处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融人经济全球化的模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就是以结构变迁、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角度看,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概括起来,所谓的中国的经济模式,就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市场化、全球化和工业化为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基础,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的的经济模式。 在认识了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国模式的独特吸引力是什么。所谓独特即和其他发展道路的不同,所谓吸引力即是这条道路本身的生命力和正确性,因此通过对比结合历史我们至少能得出以下三个观点:一,中国模式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在总体上表现为,自由市场经济色彩很浓,自由竞争占主导地位,其特点是市场主体主要由企业和消费者组成,它们的经济行为主要受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进入 20世纪后,国家作为市场主体之一进入市场干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就是这种以竟争为主,竞争与垄断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的市场经济。另外发达国家虽然都是利用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但现实中利用市场经济进行资源配置都是在具体国情、具体条件下进行的,不同国家具体模式不同。因此,只有具体的资源配置过程,没有抽象的资源配置模式。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国情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别。中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资源小国;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这些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发展既不能照搬美英模式,也不能盲目模仿德模式,必须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模式。 二,中国模式区别于前苏联的激进式过渡道路。激进式过渡道路又称“休克疗法”。前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开始倾向于休克疗法。在苏联解体后,叶利钦进行了彻底的激进式改革。然而,“休克疗法”这种激进式的改革严重打击了俄罗斯的商品生产,引起了生产的大滑坡,导致了俄罗斯经济的急剧衰退。中国的渐进式过渡是指在保持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推进改革的方法,最终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改革经济体制的具体形式。这种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的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保证了社会生产关系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连续性。我国渐进式过渡的主要内容有:一在所有制结构改革上,并非~味强调私有化,而是要建立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

中国历代发型演变

中国历代发型演变 先秦这一时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形成、发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过程。人类发式在这一时期,已经从原始时期的披头散发,逐步演变到梳辫、挽髻的阶段。发式的妆饰品也随即出现。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众多出土文物中所显示的资料,足以说明这一切。春秋战国时期所流传至今的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湖南长沙陈山大队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中描绘了梳椎髻的楚国妇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结发至顶、脑后垂辫的商代人物。洛阳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铜女孩则梳理着分垂两边的双辫。还有安阳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后而盘至头顶,再戴上帽箍。这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较为流行的一种发石妆饰,且商代以后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当时所流行的帽箍已经出现了装饰品和装饰纹样。这就足以说明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并进一步侧重于装饰性,成为一种发式妆饰品。据考证:远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发器”来梳理头发,其功能与当今所用的木梳相等同。氏族社会的披发氏(据甘肃、青海出土彩陶绘)殷商戴帽箍男子发氏(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殷商剪发梳辫男子发式“总发至顶,脑后垂辫”(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殷商双丫角童发(传河南安阳出土玉雕)

殷商辫发盘顶男子发式(河南安阳小屯出土)西周双笄发式(河南洛阳东郊出土玉人)西周披发式(玉雕)战国梳双辫女孩头形(传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铜人) 战国梳垂髻发式(玉雕)战国舞女发式(玉雕) 战国梳垂髻舞女发式(传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玉人)战国士兵头形(故宫博物院雕像) 战国爵弁头形战国时期楚国男子(左二人)女子长辫双鬟(右二人)发式(据战国楚墓彩俑绘制)战国爵弁头形(塑像) 秦、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历经战乱,终于达到了“六王毕而四海一”的目的,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综合各国文化,化异为同,为今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汉承秦后,基本沿袭了秦代的体制,废除了秦末的苛政,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得景象,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发展和提高。汉王朝的政治进步、经济繁荣又促进了与外国和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流,社会风尚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

浅析当代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

期 末 作 业 姓名张云天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号2013232025

浅析当代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摘要:在当代现代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尝试,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做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现代化道路选择中国特色 一,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现代化”这个词是20实际60年代以后才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逐渐流行的一个术语,是用来概括人类近期发展进程中社会急剧转变的新名词。虽然,“现代化”概念及相关理论引入我国较晚,但它所概括的历史过程很早便被我国人民所熟知。早在“五四”运动时代,我国报刊上就已经经常谈论到“西化”与“欧化”,这里指的就是现代化。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化,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同时原有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现代化”概念的雏形很早就已经形成,但其相关理论和研究发展较晚,主要实在二战后形成的。1960年在本箱根举行的近代日本研究会议上,美国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赫尔首次提出用“现代化”这个概念作为研究日本近代历史的架构,自此“现代化”理论正式形成。【1】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模式为核心的,它坚持一种单一的线性历史发展观,认为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着单一的现代性模式(西方社会)发生渐进变化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大师帕森斯在《社会:进步与比较的观点》和《现代社会体系》中指出现代现代社会只有一个体系,那就是以美国为领导的西方社会体系,并把美国安排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层,吹嘘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典范。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理论得到了发展和补充,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被动摇了,现代化理论的重点由发达国家转向了发展中国家;以现实情况为依托,探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成为了理论潮流。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1.中国现代化的探索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现代化起步较晚,并且发展水平较低,长期处于徘徊甚至停滞状态。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通过洋务运动,中国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中国现代化进入了起步阶段。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使中国的现代化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现代化道路步履维艰,呈现出畸形发展的态势。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起步较早,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地的侵略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扩大了市场,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提供条件和动力,因此西方的现代化是一种内在的自发形成的现代化。它的现代化起步早,发展水平较高,并且走出了一条成功地现代化道路,即即以工业化带动国家全面现代化,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再带动农村经济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而中国则不同,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的被迫接受的现代化。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开拓,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近代的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被掠夺了大量的社会财富,阻碍原始资本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封建国家,腐朽的

中国近代服装发展的变化历程

中国近代服装发展的变化历程 20世纪50年代的服装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全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全社流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结实,逐渐形成了蓝、灰,黑的时代。五六十实行计划用布,定量供应,做一件大褂比较费料,所以长袍也逐渐没落,取代的是一些方便节省的衣着形式。同时,革命的热情激励中国青年学生穿起了象征革命热情的服装。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服,青年争相效法,随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也把长袍、西服改做成中山装或军服。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中国社会仍存在各种不同的阶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因此比较复杂。而中国社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不同的服装在中国得以发展,西式服装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依旧十分受欢迎。 到了1956年1月,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进服裝的宣传,号召美化人民的穿着。这时许多织布厂加强设计工作,出现了一批新品种、新花色。穿花衣的妇女和儿童逐渐增多,男子服饰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色彩依然比较单调。 当时典型的服饰及形象 男子服饰 新款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款中山装成为全国城乡广大人民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裝,具体款式为:前襟4个口袋、5粒纽扣,袖口各3粒纽扣,立领上装翻领,后背没有横带。中山装在以后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男子服饰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品种之一,他将中国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并结合了西装的样式,和旗袍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服装发展的有益借鉴。 还有衬衫和大衣。村杉主要有两种:一为长袖衬衫,直摆,尖领或方领,克夫袖,以为白色,也有淡蓝色和灰色;二为短袖衬衫,样式为翻领、翻驳头,胸前两只袋,门襟4粒纽或硬领,以及不翻驳头,胸前一只带,门襟6粒纽。大衣。男子冬装除中式棉袄外,还有棉大衣或呢大衣。款式为翻驳领,贴袋或插袋,明门襟或暗门襟,单排扣或双排扣,装袖。女子服饰 20世纪50年代初期,作为正统服饰的代表—旗袍,仍然被城市的一些中老年妇女所穿着。到50年代后期,随着女性就业队伍的扩大,穿着旗袍的人越来越少,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机会销声匿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字领好八字领的衬衫十分普及,面料为细布或府绸。女子冬装主要是中式棉袄加罩衫。列宁装是当时党政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常穿的服装,具体形制是大驳领,双排八粒纽,斜插袋,束腰带,主要为女子穿着,但在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装。进入50年代中期,“春秋衫”被各种年龄层次的妇女所喜爱。形制是翻领,装袖,直襟,四粒纽,可开关门襟驳头,一字领或八字领,前身两只大贴袋,外观稳重大方。到以后又流行拉链衫和央克衫。 50年代末期起,连衣裙逐渐成为我国中青年妇女夏季的日常服装。 廓形有束腰型、直身型、旗袍型,马甲型等;袖型有泡泡袖、无袖等;领型有无领(包括圆形、方形、椭圆形,“V”字形、“U”字形)、装领等。而料常用各种印花或素色的丝绸、全棉、棉涤,款式主要有细褶裙、喇叭裙等。 服饰品女子基本不化妆,发型日趋简化,姑娘们爱留辫,上了年纪的妇女一律齐耳短发。男子发型更简单,有梳理整齐的“西装头”和“平头”。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服装时代背景 进入20纪60年代,中国连续3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棉花也连年歉收,纺织品和针织品产量都比往年下降。这个时候又受计划供应的限制,布票的数量比较少,人们在购买

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开拓进取,不懈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以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作了精辟的论述,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 一、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战略目标 十六大报告指出,13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征途中,适应跨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要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九十年代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会议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在党的十五大上,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被明确强调为大会的主题和任务。2002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除进一步重申“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外,进一步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p.157)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更加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明晰了小康内涵:“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具有了更为丰满的内容。 1.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全面发展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就是要追求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为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必须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思想,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内容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江泽民还指出,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是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但经济建设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2](p.2080)。 第一,中国现代化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防等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其中心和基础是经济建设。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3](p. 15)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21世纪头20年的现代化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经济建设”。经济现代化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的现代化,这是现代化基础的基础;二是工业的现代化,这是现代化的主导;三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是现代化的关键;四是国防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坚强保障。 经济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概括地说,就是“富强”二字。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总量的增长与扩大。(2)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必须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3)追求尽可能优化的经济结构。(4)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第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以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浅论东亚现代化

浅论东亚现代化 摘要 中日韩三国的发展是以东亚传统文明为主体的现代化创新机制,是不同于西方文明主体的现代化,这是对世界现代化历史的创新。同时,东亚传统也创造了多元化的现代化模式。东亚现代化模式说明这种文明传统本身具有能与现代观念兼容的多元并存等主体特性,由此,可对当代世界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选择机制。 关键词:东亚现代化 东亚现代化的历史价值,东亚现代化对世界说明:现代化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并且,完全有可能以一种古老的传统文明为主体来构建现代化模式。从公元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起,到2010年中国经济基本抵制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在传统文明基础上所进行的现代化,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历史、也是比较文化史上的奇迹。东亚国家特别是中日韩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模式,与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殖民地与先进科学技术现代化模式完全不同。东亚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形成于一种深厚的文明传统之上,这种文明传统是东亚数千年文明创造与交往的结果。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指的是现代化进程,并不是说已经实现现代化——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未能实现完全的现代化。 欧美现代化是在西方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早自16世纪的英国工业化开始,经过18世纪西欧的产业革命,欧美国家基本建立了现代化的社会模式。直到现代为止,相当多的西方专家仍然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但东亚地区的现代化意味着:“西方文化的普遍的现代化”并未出现。美国社会学家首先提出了“现代化理论”。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帕森斯全面提出了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学说,认为现代化本质上是理性化的进程,西方社会是现代化的主要实践,以美国最具代表性;美国的现代化将会向全球扩展,成为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美国的现代化理论在20世纪50至60年代最为兴盛,进入70年代后则受到理论界的批评。特别是美国式的现代化社会模式在现实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这是当初乐观的理论家们所始料未及的。但是,如果以为美国式的现代化理论就此寿终正寝了,也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我们认为,从语义上来说,现代化就是以主体的历史定位所划定的社会主要发展态势,这种态势具有引领时代的普遍性标准,它是相对于旧有的社会生活状态而言的。现代化不是某一历史时代或某一民族文明所特有的。世界历史上,东西方民族都曾经在相对的历史阶段达到过历史的现代化,并且都曾经引导过现代化的潮流。 从宏观来说,早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世界主要文明已经实现了古代农牧业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相对于当时尚处于渔猎生产或是更落后生产形态的其他民族而言的,前者启蒙后者,如同今天西方文明将其科学技术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一样。詹姆逊在谈到现代性时强调,我们必须把现代性历史化、阶段化。我们则强调,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概念,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已经存在过现代化的事实。 从16世纪以后,工业文明崛起,到18世纪之后,欧美实现了工业文明语境下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当前所说的现代化是指工业文明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有它的基本特征,它的主要思维方式是理性的,思想观念是启蒙的。这一现代化在生产方式上以工业化为主要标志,商品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商品经济取代封建经济,这是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要标志。社会生活中的城市化、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化、社会的法治化、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推广、民众文化水平提高与主体意识突现等等,这些都是当前现代化的主要表现与内容。

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模式的发展

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模式的发展 2010年6月23日,我们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园和科文中心。在此期间我们所领略的只是工业园区的一隅,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6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他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同时,每万元GDP耗水5.8吨、耗能0.34吨标准煤,每度电产生GDP25元、工业产值90元,达到了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产业结构更加优化;2,创新能力日益增强;3,创新能力日益增强;4,城市功能持续提升;5,经济社会和谐发展;6,富民工程优先实施;7,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发展是中国模式运行的一个缩影,自1979

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进程,已经整整30年;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整整60年;自1919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中国共产主义者走上中国历史舞台,已经整整90年,这90年可划分为三个30年。在我们回眸这三个30年时,最好的切入点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最好的背景是世界的现代化历史。可以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开始了自主选择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的时代。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开始不断地反对本国的伟大历史传统和众多的外国列强,借用毛泽东爱用的一个词,即是‘反潮流’”。在他看来,“反潮流”的过程就是中国历史创造的过程。“反潮流”与历史创造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他将中国20世纪历史运动的“反潮流”性质及其历史创造性质界定在四个方面,一是打破本国的历史和传统模式,创造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王朝帝国体制的新国家;二是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三是反发展中国家采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谋求发展和现代化的模式,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与现代化模式;四是反亚洲“四小龙”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创造一个混合型的经济模式。(白瑞琪:《反潮流的中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绪论)这四个方面从纵向上看构成中国“反潮流”的依次递进的四个阶段。因此,“反潮流”构成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运动主线。在20世纪,中国是少数几个选择自己独特道路从而真正创造自己历史的国家。如果说20世纪上半期中国选择和决定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那么,20世纪下半期中国则选择和决定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中国确定了自己的未来

略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三种现代化模式

略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三种现代化模式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纵观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和经济政治变革的历史,可以从社会发展道路的角度将现代化划分为三种模式或三条可能的发展道路,即:一、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二、民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现代化(分为旧民主主义现代化及作为其继承和发展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模式。现代化的这三种模式或三条可能的发展道路,①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相互之间为争夺主导地位而进行着斗争,时而这条道路占据优势地位,时而那条道路占据优势地位。它们之间的斗争及优势地位的转换,以及最终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现代化道路发展而来的新民主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主导地位的历史,构成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化史。从三种现代化模式之间的主导地位的转换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及发展趋势,看到近代中国最终走上新民主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所谓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现代化,就是由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半封建性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②所推动的

现代化,他们力图在不触动封建半封建制度的范围内,推行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实行政治上的轻微改革,以期将近代工业生产力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成为维护他们的封建半封建独裁统治的经济基础。这种模式的现代化肇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经历了清末、民初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建立国家垄断资本和以国家政权或官僚特权为依托的官僚私人资本为目标。在本文中,我们把国家垄断资本和以国家政权或官僚特权为依托的官僚私人资本合称之为官僚垄断资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里所谓的“现代化模式”,并不一定就是一种成熟的、已经付诸实施的现代化方案,它有可能就是一种纲领,一种期待实施的设想。但是,只要能够得到实施,就会形成一种具有其独特特征的现代工业社会。同时,用“模式”这一概念,还在于考虑到各种现代化方案之间是可以选择的.选择不同的方案必然产生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中所谓的“现代化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可能的发展道路。

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现实选择、价值评价及其哲学反思

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现实选择、价值评价及其哲学反思 一、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现实选择 关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由于中国有别于西方路径方向,被冠以一个独特的名称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是否成立一直是学界争论的问题。现在,我们都知道,最早关于这个提法的研究发端于国外。自2004年5月美国学者乔舒亚·库伯·雷默提出中国模式理论之后,中国模式就成为研究热点。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许多自己独特的做法。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并不存在任何疑义。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成立的。认同上述观点,就意味着承认一个前提性假设: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的路径、方向,即通俗的模式。也就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毫无例外的普遍规律,很显然,这个论点既与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相违背,也与现实不符。当今,在地球上大约有两千多个民族、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生活。它们占有的自然环境大相径庭,各自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也各有不同,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社会制度的设计上、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更是无有雷同。以中国为例,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此做了认真探索。1980年4月,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电视采访时指出:一个国家的人民革命取得胜利,主要地依靠自己的力量,革命是不能像商品那样随意输出或输入的。任何一个国家的革命,任何一个国家的问题的解决,都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他告诫:既然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去进行革命,更不应该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中国的模式&&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1](p318)可见,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号称自己寻找到一种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普遍发展模式。 那么就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而言,是否存在一般模式?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模式做一个简单的释义。只有了解了我们是在怎样的概念下探讨模式这个词汇,我们才能进一步说明中国模式的存在与否,以及它可能具有的含义。我想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只有具有普遍性,是一种范式、模版,可被复制模仿,才可能被称为模式。它应该从内容上体现普世性,从实践上具有可复制性。我们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考

“中国模式”是中国对世界现代化的贡献

“中国模式”是中国对世界现代化的贡献 杨雪冬 2009年11月30日08:4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法国《回声报》在展望2008年的时候,称2008年是“中国模式年”。在对中国发展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法国媒体中,至少这个展望是客观而准确的。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汶川特大地震的救灾重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把世界的目光再次吸引到这个东方大国身上。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日益明显,包括一些西方大国元首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对中国重要作用的期望,网络上也流传着一个“200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的帖子。中国发展模式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2009年2月,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说到,“美国经济模式遭受重创,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 对于“中国模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媒体上,其中也有初步的学术行研究结果,但是远远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可以称为“体制论”,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特征总结为“中国模式”。按照这种理解,“中国模式”既不同于改革开放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苏联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在所有制方面,中国不实行全面私有化,而实行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公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土地和森林、矿山等资源也不实行私有化;在资源配置上,中国虽然采用了市场经济,但政府调节和干预的程度比西方国家要强大得多;在政治上,中国不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三权分立”,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但在思想理论界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种可以称为“发展经验论”,把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等概括为“中国模式”。因此,“中国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采取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追求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发展的目标;积极处理稳定、

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模式

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模式 摘要:中国后发型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和特殊路径使其在遵从现代化共性规律的同时又独具特色,较为突出的有混合过渡性、自觉建设性、经济先导性、政府调控性、跨越式发展性、文化裂变与整合交替性、发展模式创新性等等,这些特性使中国现代化模式与西方现代化经验模式形成鲜明对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关键词: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新特征;人类文明 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这一现代化模式是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一个独特类型,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中国后发型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征愈加凸显,准确把握这些新特征并积极导向,对中国社会的健康有序高效率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的新的发展走向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在世界性现代化潮流中目前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促使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及美国崛起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中,中国成熟的封建统治者为维持其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而在经济上实行“崇农抑商”,政治上实行高压,文化上实行禁锢政策,从而全方位地抑制了中国内生式现代化的萌芽,错过了这一次历史机遇;当殖民主义狂潮袭来,日本与俄国采取学习西方赶上西方的文化策略而成为追赶型现代化成功的范例,而中国却在步步为营地抵制西方文化侵入,又不得不在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的压迫下步步退却,使自己在被动挨打的境地越陷越深,错失了现代化的第二次机遇;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西文化全面交流的基础上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文化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使现代化建设有了一个和平环境,提供了现代化的政治前提,而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真正进入内生化工业化(以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和市场经济体系建构相配套的现代化正轨,现代化的经济前提和基础奠定,中国社会及文化全面向现代社会文化转型,并在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圈后,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中国赶上了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的第三次浪潮,并成为后发型现代化的典型,而发达工业社会正由以工业文明、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转向以信息文明、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再现代化(或第二次现代化)历程,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走向,并在全球化浪潮中影响着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国后发型现代化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中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特征,较为突出的有混合过渡性、自觉建设性、经济先导性、政府调控性、跨越式发展性、文化裂变与整合交替性、发展模式创新性等等,这些特性使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经验模式形成鲜明对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后发型现代化因其后发,而具有被动劣势,容易沦为世界市场体系中的原料基地、制造加工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在经济利益分配中不占优势,在政治、文化领域也处于被动地位;但同时又有后发优势,可吸取先发型、追赶型现代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利用其科技成果和管理机制及成熟的市场体系,达到高起点、高速度、低成本、低代价的发展。这使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可能在几十年内完成西方几百年所经历的经典现代化的历程,而在此期间,工业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是工业不发达国家的明天,现代化的共性规律格外突出,全球性的现代化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