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8卷第1期2013年1月
Vol.8No.1Jan.2013
地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研究
李海燕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摘
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机械化作业的实施,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城乡劳动力结构开始失调。

如何解决这些劳动力的再就业就成为各地政府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旅游产业为这些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既缓解了政府的压力,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此首先对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旅游产业带来的收入效应、就业效应、创汇效应以及关联效应等经济效应,并进而提出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李海燕(1973—),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经济运行。

旅游产业是新兴的产业之一,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而且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经济、宣传城市品牌的主要行业之一。

而且在一些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地区,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地方旅游产业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一、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一)地方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产业链逐渐延长的趋势比较明显,不仅在开发国内游客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比如,桂林山水、三亚这些新兴的旅游城市或者项目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热点。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生态旅游、农村游、山村游等新兴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

这些项目不仅充满了原生态的美,而且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成本,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说成本投入不大、收益却十分客观,实现了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目的。

从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旅游产业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态势,而且品类比较齐全、品味逐渐提高、景点数量比较多、品牌比较好的特点比较明显,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比较明显。

在接下来的部分,将重点围绕地方旅游产业对经济大拉动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旅游产业竞争力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强调的是各个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具有极强的非均衡性、综合性,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区域产业结构不能过分的单一,而必须要综合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要协调发展,否则一旦某个产业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诸多地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旅游产业需要借助于当地的特殊的特色才能够发展起来。

因此,不同的区域由于实际状况并不相同,每个区
域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各个区域要
依据地区的区域优势来发展相应的优势产业,由此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

另外,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角度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揭示了一个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方向、主要方式和主要途径。

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增强的趋势出现减弱的条件下,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对于整个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评价一个地区内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促进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区域内的资源结构、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之间是否相适应;另一方面是产业之间关联度,关联度强,表明区域范围内,经济综合竞争力较强,产业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在与竞争对手竞争中竞争力就较强,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就较为明显。

可见,旅游产业是对其它产业的重要补充,不仅能够促进旅游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品牌宣传作用,提高城市品牌的知名度。

旅游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合理布局,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地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带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效应
旅游产业带来的收入效应的增加,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收入效应的增加。

不仅仅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而且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地区品牌知名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收入效应是衡量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的主要指标,旅游产业的收入效应主要包括直接收入效应和间接收入效应。

(二)创汇效应
创汇效应是针对旅游产业吸引境外游客而言的,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地区直接从境外游客到本地旅游中获取的外汇收入,外汇收入可以衡量地区旅游产业宏观经济效应和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

旅游目的地外汇收入一般认为是相关旅游产品或者服务的出口。

其中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境外游客到本地旅游所支付的交通、门票、餐饮以及住宿等方面的费用;二是境外游客在本地购买各种旅游纪念品以及其他
类型的产品。

旅游创汇收入与传统通过贸易出口产生外汇收入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目前,旅游创汇收入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优秀的出口产业。

而且该产业并没有外部的不经济性,对环境保护等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无形出口”效应。

(三)就业效应
就业效应是旅游产业的直接效应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乡劳动力结构开始失调,机械化作业的实施,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如何解决这些劳动力的再就业就成为各地政府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而旅游产业为这些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既缓解了政府的压力,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旅游产业能够吸纳各个层次的劳动力就业,发展旅游产业对解决我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关联效应
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连锁带动效应,促进其它关联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关联度平均为0.5左右,这说明农业旅游尚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会解决农村的收入问题,而且还可以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旅游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平均为0.83,这远远高于对第一产业的关联度,证明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工业、交通等第二产业的带动效应更为明显。

三、提高地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作用的对策
(一)确立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从区域和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在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的主导产业定位如何、主导产业或者是支柱性产业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对于我国部分地区来说,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比如三亚。

发展旅游产业应该首先明确旅游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够制定出适合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从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来看,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应该经过其它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具体见图1),目前,我国的旅游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应该充分重视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实现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升级,进而实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
标。

图1产业发展生命周期曲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处于朝阳阶段的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带动潜力也较大。

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这对于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增加当地收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旅游产品结构如何,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旅游都是以观光旅游为主,深层次开发明显不足。

为了满足游客对旅游产品期望值的不断增加,必须结合本地的特色,积极借鉴国内外其它旅游
境点的先进经验,深度开发旅游产品,不断健全旅游产品体系结构,而且要尽可能将高端旅游产品与生态旅游产品进行结合,以实现不断吸引高端客户到景点进行旅游的目的,更好地发挥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效用。

(三)加快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游客到一个地区旅游,其主要的目的是观光该地区的主要旅游景点。

我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开发尚还可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但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明显不到位。

从发达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旅游消费购物占到了旅游总费用的40%—60%,而在我国该比例平均还不足20%,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说明我国各地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一定要结合当地特色,否则不但不能起到增加收入作用,还会使旅游者反感,比如,现在的跟团旅游几乎成了购物旅游,而购物所谓的纪念品无非就是玉器、佛器等等,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旅游者在这些产品上的消费十分有限。

(四)加强旅游市场促销
营销是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方式。

旅游产业也与其它产业的发展一样,需要采取恰当的营销策略,才能够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旅游产业也才能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1.拓宽促销渠道。

市场销售的渠道是否适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直接关系到旅游产业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各地在宣传旅游、实施旅游促销时,应该积极借助于对外交流、招商、会展等渠道宣传旅游品牌。

同时,还要善于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介进行媒体营销,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型的旅游产品促销网络。

2.突出节事的品牌宣传作用。

在进行旅游促销时,可以按期举办地区性的旅游节,以此来吸引各地的游客到当地旅游观光。

要充分发挥举办旅游节事活动的效应,做到“以节兴旅、以会促旅”,并以重大节事活动为载体,结合本地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精心筹备,突出特点,展现特色,打造亮点,提升旅游节事活动的品牌效应,塑造区域旅游的形象。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一些具有明显生态优势、文化历史优势的地区,旅游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旅游产业的直接收入效应和间接收入效应都非常显著,已经成为居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且从各地的GDP构成来看,其对国民经济贡献呈逐年上升趋势。

此外,旅游产业的创汇效应也比较明显,还具有吸纳劳动力就业、促进其它关联产业发展的优势。

可以预见,随着各地对旅游产业的重视,我国的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效应也将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敬生.西部地区旅游业经济效应及对策建议[D].西安:西北大学,2004.
[2]孟娜.旅游效应两面性之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162--163.
[3]吴国新.旅游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4]陈静,王丽华.旅游经济影响研究回顾与展望[J].旅游论坛,2009,2(2):264--267.
[5]王大维.旅游产业区域经济效应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08(3)(上旬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