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

引言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

路遥最重要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这样评价:“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路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其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是《平凡的世界》,它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而书中最引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

《平凡的世界》始终贯穿着一种苦难意识, 主人公并没有因生活中有苦难就

失去了理想, 就不去追求积极的人生价值, 相反, 苦难会激起他们自觉地以一种自强的方式超越苦难。这种苦难意识既源于物质世界的缺失, 但更主要的是精神求索的失落。在《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超越人的物质追求, 追求精神上的自足自乐, 即以审美的自由精神追问缺失状态下的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以自强精神超越苦难的人生态度在孙少平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 为几个钱而受尽折磨, 但他已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职业的高贵与低贱, 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 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 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人生充满了苦难, 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更是如此,有时, 与苦难的抗争是人的一种本能。文明社会给个体的人涂上各种政治色彩、文化观念, 而人的自然属性又挣脱种种束缚艰难地跋涉、前进。努力用人的自然属性的沃土, 培育歌颂文明社会的艺术之花, 这正是《平凡的世界》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的奥妙所在。在与苦难抗争的日子里,会有痛苦挣扎与迷茫,但痛苦过后,我们会收获心灵的一池慰藉。本论文主要论述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所展现的苦难意识的表现,根源以及意义,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深入认识苦难意识对人的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发掘苦难背后永放光芒的人性美,人情美。

第一部分

苦难意识的表现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但并未在它的面前低下高贵的头,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铸就无悔的人生。作品中苦难意识通过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一一表现了出来,同时人物命运又受到社会历史因素,人情风俗以及人物性格的综合影响。

苦难贯穿人物的一生,对其学业、事业、爱情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此期间,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命运,表现了苦难多样的人生。下面就以《平凡的世界》中最中心的人物孙少平、孙少安为例,具体阐述文中苦难意识的表现。

在学业上,兄弟两人有着不同的经历,哥哥少安屈从命运的安排,为了弟弟妹妹,为了这个家主动放弃了学习的机会。他的辍学是因为他想到在父亲慈祥的笑容背后有多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他父亲在他面前抱住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见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地告别了。他多么不情愿啊!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也不愿意断送他的前程……就这样,他参加了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他的学生生涯随着这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也就完全终结了!”他平静地承认无法超越的客观条件,凭借理智面对现实。这是承继了父辈传统的一面,

那种传统的对家庭、对亲人的巨大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闪耀着中华民族特有美德的光辉,同时,又显露着中国传统生活模式对他的制约。

弟弟少平则不同,由于哥哥的牺牲,他有了比哥哥更多的学习的机会,知识使他的眼界更加的开阔,使他的思想得到升华。但追求学业的过程又是艰辛的。作品开头就写那个时候吃的干粮是三种:一种是白面馍,一种是玉米面馍,一种是高粱面馍戏称为欧亚非。然后菜也是三种,那么土豆白菜加点肥肉片加点粉条,三毛钱,这是最好的,甲菜。没有这个肉片就是一毛五,光是熬白菜就是五分。但是最后那两个学生连五分钱的都菜吃不起,所以孙少平一出场那是太可怜了。拿了自己那两个高粱面馒头,看见旁边乙菜盆里还有点汤,想盛一点又怕别人看见,慌慌张张结果被雨水溅了一脸。那么这样尴尬的场面,在生活中是谁都会畏惧的,更何况是有自己的骄傲的青年人呢。困窘的生活没有让他自暴自弃,而是更加的努力,提升自我的思想水平。他是一个真正处于“交叉地带”的人物,具有城市和农村两种因素:城市的文化、农村的实干精神兼而有之。他抛弃了“乡巴佬”式的狭隘与偏见,很快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国家的不幸、社会的动荡,使他沉浸在严肃的思考之中;天生的气质和知识的力量,使他有比哥哥更为深远的思想。孙少平与高加林的确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他比高加林更为冷静,不象加林那样浮躁不安、心绪忧郁。他认识到:双水村的贫困更根本的在于文化精神上的贫困。

在事业上,孙少安是一个很早就在岁月的熬煎中成熟的勤劳而倔强的青年农民。作为生产队长,表现出过人的才干,成为双水村唯一使田福堂这个能人真正发怵的人物。他的人生道路,是一个出众的庄稼人坚韧地进行生的挣扎的艰难之路。生活的暴风雨一次又一次地无情地袭击他所撑扶的那只穷家薄业上的破船。一种巨大的悲怆和委屈不时地会攫住他,使这个内心世界很深沉的青年农民陷入了极度的痛苦、烦恼和迷茫。在他的内心呼喊着:“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愤激的抗议,象地壳中的熔岩一样沸腾着。这是一粒已经被苦水泡胀了的种子,改革的希望之芽,已经要突破皮壳绽露出来了。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也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有了钱想到乡亲,要建一所学校。他的善良、正直、勤奋、能干让人赞美。

孙少平则是在高中毕业后回乡后当上了民办教师,但他青春的血躁动着,他不甘于这种寂寞、落后的环境。他要出去闯荡一番……后来,他进城揽工、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