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医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中医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摘要:消渴病多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但消渴病不单是糖尿病。消渴病

或以口干不欲饮为主症,或以口干口渴欲饮且饮而渴不解为主症,或以口干口渴、多饮、多尿为主症,且有的伴有明显的体重减轻甚至消瘦的症状。但不论症状如

何千变万化,“渴”的症状始终伴随疾病的全过程。“渴”轻则疾病缓解趋愈,“渴”

重则疾病加重。

关键词: 消渴;糖尿病;口渴

关于消渴病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当时称为“消瘅、肺消、膈消、脾消、消中”。而消渴病之名称,则首见于唐代医师甄立言《古今录验方》。现目前根据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的异同,主要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以多饮为

突出症状。中消以多食为主要症状。下消以多尿为主要症状。中医消渴病的治法、治则、方药,主要应用于现代医学中糖尿病的治疗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在糖尿病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故现将祖国医学中对消渴病的病因病

机的认识加以梳理以期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唐以前对消渴病的认识:

1.1《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及《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

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

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指出消渴病的易发人群多为喜食膏粱厚味养尊处优不甚体力劳动的“肥贵人”[1]。指出病位在脾藏,病因病机

为数食肥甘厚味之物致人内热中满,甘气上溢,而致消渴病。

1.2《素问·气厥论》“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指出该型消渴病病位在肺藏,病因病机为机体阳气不足而致内寒,内寒客肺而肺津不布,肺

失“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功,而致肺消饮一溲一。

1.3《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指出阳明胃气结,则会导致水谷津液不生,而致消渴为病。表明胃府气机通畅,水谷精气化生有源才不以致他病。

1.4《灵枢·五变篇》指出“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此人皮肤薄,而且

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揚,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灵枢-本脏篇》指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肝脆脾脆肾脆,则俱善病消渴易伤。”指出该型

消渴病病因病机为五藏柔弱偏虚,血气逆流,血脉不行,而致消渴。

1.5《金匮要略·消渴病脉证治》“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

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

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指出有虚劳而致消渴成病,并明确的记载了肾气丸主之的治疗方法。“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指出膀胱气化不

利而致消渴的病因病机。

1.6《千金方·论证》“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

性酷热,物无以加,此味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觴之后,制不由己,饮啖無度,咀嚼酢醬,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使三焦猛热,五藏干燥,木石犹且

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明确指出酒乃大热之物,饮酒无度会导致三焦猛热五藏干燥而致消渴。

2.后世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1《河间六书·消渴》“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上消者,上焦

受病,又謂之膈消病也,多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淸利,知其燥在上焦也。宜流湿润燥。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经曰:热能消谷。知热在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饮食则愈。肾消者病在下焦,初发为膏,淋下如膏油之状,至病成而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治法宜养血以肃清,分其

清浊而自愈也。法曰:燥上而渴,辛甘而祛,用润肺,故可用蜜煎生姜汤大器顿之,时时呷之。法云:心肺之病,莫厌频而少饮,内经曰:补上治上宜以緩。又曰:辛以

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则肺气下流,故气下火降而燥衰,其渴乃止。又经曰:

二阳结为消。王注曰:二阳结于胃及大肠俱热也。肠胃藏热,则善消水谷,可用甘

辛降火之剂,黄连末一斤,生地黄自然汁,白莲花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

成膏子,剂黄连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温水送下,日进十服渴

病立止。”已明确指出,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并且确立了治则治法方剂,为后世论述研究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奠定了基本方向。

2.2《证治要诀》“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也,久久不治,气极虚。则无能为力矣。有一用黄芪加减,其论盖群。以益血为主,三消小便去多。上消消心,心火炎上,大渴而小便多。中消消脾,脾气热燥,食倍常,皆滑为小便。下消消肾,肾不能

摄水,故小便虽多而不渴。然小便既多,津液必竭,久而未有不渴者,謂之全不渴。未为的论。诸消不宜用燥烈峻补之剂,惟当滋养,除消脾外,心肾二消。宜

用黄芪饮。吞八味丸或元丹或小丝子丸。又竹龙散皆可用。又六神亦治肾消,惟

脾消則加当归去黄芪。三消小便既多,大便必秘。宜常服四物湯,潤其大腸,如

加人参木瓜花粉在,仍煮四皓粥食之,糯米泔淅二,亦可冷进。”指出消渴病从气血论治,认为消渴之发病因气之实血之虚而成病。

3.讨论:

祖国医学消渴病的病机认识上各医家各有千秋各有侧重,辨证方法多样,治法方

剂各不相同,各有所长。进而可以表明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是十分复杂的,不能用

某一理论进行完全解释,最终还是要结合临床患者的实际,运用扎实的理论基础

准确的进行辨证进而论治。最终提高中医临床上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仝小林.糖尿病中医认识及研究进展述评[J].北京中医药,2016,36(6):509-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