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
相对I

102.1.3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溶剂:
激发态比基态极性大
溶剂极性↑,则荧光红移并↑.
8-羟基喹啉 溶剂的影响
溶剂 介电常数 CCl4 2.24 CHCl3 5.2 CH3CN 38.8
λf/nm φf 390 0.002 398 0.041 410 0.064
增加荧光效率并产生红移
奈φf=0.29,λf=310nm
蒽φf=0.46,λf=400nm
2.1.3 影响因素
分子结构:刚性平面结构
刚性和共平面性的增加有利于荧光 发射。
原因:可降低分子振动,减少与溶 剂的相互作用,碰撞去活降低,故 具有很强的荧光 。

φf=1.0
联二苯 φf=0.2
2.1.3 影响因素
06:49:47 12/1/2018
2.14 定量依据与方法
(1)定量依据
荧光强度 If正比于吸收的光量Ia和荧光量子效率 :
I f = Ia
由朗-比耳定律: Ia = I0(1-10- l c )
If = I0(1-10- l c ) = I0(1-e-2.3 l c )
2.1 荧光Fluorescence
2.1.1 产生
激发态
分子的电子能态:基态→激发态 则: 能量增加/分子的多重性可能改变
多重度M=2S+1
泡利不相容原理
S为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 S= 1 2 1 2 0 含偶数电子的分子, 电子成对,
06:49:47
2.1.1 产生 激发后S/T两态
单重态基态S0
辐吸 射收
单重态基态S0
辐吸 射收
通常自旋不变 激发态S1/ S2
自旋改变 激发态T1/T2
三重态triplet state
Hund 泡利不相容原理 S= 1 2 1 2 1 规 则
M=2S+1 3 平行自旋能量更低
单线态与三线态
3p 3s
1 2
单:荧光/三:磷光
分子结构
给/吸电子基增/减荧光
典型给电子基团: -NH2、 -OH (n-π共轭 ) 苯甲酸 相对荧光强度 3
苯:
10
苯酚: 18
硝基苯
0
酚离子:10
苯胺: 20
典型吸电子基团: >C=O 、-NO2
2.1.3 影响因素
分子结构
卤素重原子效应荧光大减:含有重原子的分子中, 系间窜跃的几率大,使荧光减弱,磷光增强。
Mg的基态与第一激发态
1 2
1 2

1 2
1 2
1 2
基态
2S+1=1
基态
2S+1=1
1st激发态
2S+1=3
自旋改变:三重态
自旋不变:单重态
2.1.1 产生 去活化6种方式
(1) 振动驰豫 (无辐射跃迁)
激发态分子由同一电子能级中的较高振动能级 转至较低振动能级的过程,其效率较高。
(2) 荧光发射
06:49:47
2.1.1 产生:过程
吸收激发
内振 部动 转驰 换豫
荧光的产生
e e
S1最低
辐荧 射光
e
S0各振动能级
e
分子发光分析
2.1.1 产生
2.1.1 荧光的产生
2.1 荧光
2.1.2 荧光效率 2.1.4 定量关系 2.1.6 荧光仪器
2.1.3 荧光的影响因素 2.1.5 发射与激发光谱 2.1.7 实验技术与应用
06:49:47 12/1/2018
06:49:47
2.1.2 荧光效率
1.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具有合适的结构; (2)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 荧光量子产率():
辐射跃迁概率的大小:
φf=发荧光的分子数/激发态分子总数
f
kf k f ki
提高kf,降低ki 都可增强荧光
06:49:47
分子发光分析
2.1.1 产生
2.1.1 荧光的产生
2.1 荧光
2.1.2 荧光效率 2.1.4 定量关系 2.1.6 荧光仪器
2.1.3 荧光的影响因素 2.1.5 发射与激发光谱 2.1.7 实验技术与应用
06:49:47 12/1/2018
2.1.3 影响因素
分子结构
有共轭效应:通常>1个苯环,提高共轭度有利于
2.1.3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温度:
影响非常大。磷光影响更大。
辐射跃迁与T几乎无关,非辐射随T显著增大。
荧光素钠在-80℃:φf=100%
每↑10 ℃ → φf↓3%
发光仪配有低温装置
2.1.3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pH:
对有机弱酸碱物质影响大,不同型体情况不同




2.1.3 影响因素
自熄:浓度高时,激发态之间相互碰撞 自吸:荧光与吸收曲线重叠,又被基态分子吸收
这点也要求荧光测量:
低浓度!
分子发光分析
2.1.1 产生
2.1.1 荧光的产生
2.1 荧光
2.1.2 荧光效率 2.1.4 定量关系 2.1.6 荧光仪器
2.1.3 荧光的影响因素 2.1.5 发射与激发光谱 2.1.7 实验技术与应用
猝灭效应
(1)碰撞猝灭及能量转移:
主要是外部转换热效应
溶剂或溶质分子间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导致荧光强度下降。
与熄灭剂碰撞:M* +Q →M+Q+热
激发熄灭剂: M* +Q →M+Q* 粘度大 ↓效应,利于荧光 度高 ↑效应,不利荧光 温
2.1.3 影响因素
猝灭效应
(2)氧熄灭
顺磁性氧分子,促系间跨跃成三重态 (3) 自熄灭/自吸收
(4) 体系间跨越 intersystem corssing
不同多重态间的无辐射跃迁: S1→ T1 自旋反转
06:49:47
2.1.1 产生 去活化
(5) 磷光发射
(发射光子)
T1最低振动能级→ S0时产生磷光辐射 寿命长,能量更低。
室 温 无 磷 光
(6) 外部转换 external conversion
(辐射跃迁:发射光子)
S1→ S0 :受光激发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
动能级回到基态所发出的辐射。
06:49:47
2.1.1 产生 去活化
不论开始处于哪个激发S态 最后到达S1最低振动能级
(3) 内部转换 internal conversion
相同多重态间的无辐射跃迁(S1与S2振动能级有重叠时)
激发态分子与溶剂之间的能量转换而使荧光(或磷
光)减弱甚至消失的过程。荧光强度的减弱或消失,
称为荧光熄灭(或猝灭)。
06:49:47
2.1.1 产生 去活化示意图
06:49:47
驰豫 吸收 2.1.1 产生 去活化演示
e e
e
06:49:47
e
内部转换 荧光 2.1.1 产生 去活化演示
e e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