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中国与世界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中的中国与世界关系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深刻影响。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也是中国的世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中国在世界经济科技格局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当前中国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同时也存在不利的条件。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事务的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创造更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睦邻友好环境,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谐,也符合中国的最大国家利益。
正确处理好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发展的基本方针,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使两者相结合是中国最成功的经验,也是今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的作用,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使十几亿中国消费者福利最大化。不断地开拓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就业密集的服务贸易,成为世界重要的服务贸易商,加快转变单纯依靠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增加国内短缺的资源、技术、知识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使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从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包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有利条件,将国际的有利条件转化为国内的有利条件,还要将国内的有利条件转化为国际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利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人力资源、充裕的自然资源),获取更多的我国所紧缺的国际战略性自然资源和知识资源;不断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继续积极实行“引进来”的投资自由化战略,保持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大的纪录;利用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来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国际技术,利用我国的优势,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和海外收益。
实行全面开放的、互利共赢的国际战略。对最不发达的国家,中国应当先予之、后取之,多予之、少取之,援助它们并帮助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对周边国家加强睦邻友好,积极推动区域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交通设施一体化;对发
达国家“继续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二、国际格局的变动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国际战略走向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国际社会在肯定的同时,也传达了某种焦虑、不安以及无端的揣测。有观点认为中国已经是发展中国家,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现在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种在自身强大的压力下施展的一种缓兵之计,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必然在世界上称霸。在世界目光纷纷投向中国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如何紧密围绕世界格局的变动、把握中国和平发展新机遇、理清中国发展走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紧迫。
坚持在历史性变化中关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世界的变化影响中国,中国的变化也改变世界。中国前途命运日益紧密的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繁荣已经与世界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互动,是当今世界格局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世界而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正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世界各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影响国际局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给中国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世界多极化的进程是在发展的,变数是大大的增多了。各极的力量对比远非当初预见那样。欧洲、日本、美国都陷入了各自的问题中。国际格局在这些变动中,对新秩序的呼声比较强烈,但围绕该问题斗争很激烈。美国领导世界的霸权仍然持续,中国希望在国际秩序构建中有自己的发言权和主动权。在国际社会中有自己话语权并不是表示中国要图谋称霸。
金融危机加快了国际格局的变动,力量对比出现三个转移。由西向东,由大西洋移到太平洋;从北向南,从发达国家移到发展中国家;由西方向非西方。这三大转移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多极化(权力转移);二是非极化(权力分散,各中小国家持续快速发展,非国家行为体实力上升,但这并不是说大国失去作用)。这一形势,对中国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中国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盲目自大。在任何情况下,应坚持不称霸、不当头、不同西方国家对抗的策略。
亚太多极化
以前几百年,世界以欧洲或者跨大西洋的关系为主,本次金融危机后,亚太地位上升,成为新格局重点。美国的战略开始整合,基本态势是美国全球战略收缩,但是美国的收缩不是退回本土,而是调整到东亚。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高祖贵指出,如果说未来的格局是多极化的格局,现在多极化的格局率先在亚太地区出现了。所以中国在亚太要同时和多个大国打交道。这些大国不仅有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还有和中国相当的大国——日本、印度。这要求我们处理大国关系的策略都需要有所调整,需要把握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中美关系。美国强化在亚太地区的投入,这与中国的崛起的这种力量是紧密相关的。中美两国未来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关系走向将直接决定着东亚的走向。中美不是两国集团,但是两国要增强协调。第二条主线是日本、印度和东盟的战略调整,使得原有格局变得复杂。
亚太格局变化是当前格局最为重要的变化,是影响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变化的主导因素。中国是变动的推动力量,同时也受这种变动的影响。如果说以前中国还能在世界大变局情况下独善其身的话,现在恐怕不行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尤其是与周边进入到了深度互动的时期。如果中国调整不当的话,对未来发展、民族复兴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从美国因素来看,有一点要清楚,认清美国国内的困境,美国国内现在也有一种呼声就是改变过分强调亚太的状态。如果它过于集中一个地区的话,它就会变成一个地区国家,这是奥巴马政府不能接受的。所以亚洲力量再平衡之后,就会出现新的难题。在亚洲,美国还是会求稳。要把中美关系置于地区形势的考量之中,现在看来,只有谋求地区的稳定才能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处理,地区是中美关系的因素而不是结果。
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楚树龙指出,这两年多来,由于钓鱼岛及其他事件的增多,对周边战略批评的比较多,因为中国苦心经营许多年,做了很多努力,表达了很多善意,对周边做了很多让步,但得到的不多。甚至有人说这10年的亚洲战略是失败的战略。其实,中国周边的战略构建还是要坚持和平发展,这是中国的国家战略,也是中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战略。2002年以来中国了有明确的周边政策,今后应该继续坚持,但是有些需要调整改进。亚洲的政策层次要进一步划分,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样。
三、发展和推进新型大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