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循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 : / g mgk
C u S r
暗棕壤的元素形态分布
Z n
土壤深度 (m) 1 3
O ~5 5 ~1 O
1 0~ 1 5
水溶
1 15 .
12 .
代换
1O 1 10 5
9 0
水溶0 2
12 o o
重 ) 布袋 盛装 。 ,
表1
Mn F e
吸收的是元 素的有效态 ( 水溶性 或代换态 )从形态分析 结果 ,
( 1 看, 表 ) 在主要生长层中, 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都较其下部 层次( B层或 c层 ) , 中 z ,us 表层 ( 0高 于生 长层 高 其 nc , r A)
( )表明形态分 布是 反映元 素迁 移能 力的重 要标 志, 与 A, 它 全量的分布一般 不呈平行关系 。
成碳水化合物 、 维素 和蛋 白质等 来捕 捉 和储 存太 阳能, 纤 维 持二氧化碳及氧 的平衡而 造福 于人 类 。在 绿色植 物 的生命
过程 中, 有关 N, 0等常 量元 素 的生 物循 环早 巳为 人们所 熟
本研究用火焰原子 吸收 法测定 ,eM ,uZ ,r回收 F , nC ,n S,
2 1 年 7月 01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u a o e ogi gV ct nl ntueo clg a E gneig or l f i nj n oao a Is t E o i l nier n H l a i it f oc n
J12 1 u.0 l
V0. 4 No 4 12 .
2 0—3 O
< . O5
4 5
2 0
55 2
5
l 1
2
1
<1
< 1
2 2 植 物 .
阔叶红松林 的林分结构 为复层混交异 龄林 , 针叶树 以红
收稿 日期 : 1 —0 2 1 5—1 0 3 作者简介 : 强( 9 6一) 男, 北人 , 王 17 , 河 工程 师。研 究方
向: 苗木繁育。
松为主, 阔叶树优势种有蒙古栎、 水曲柳、 紫椴、 糠椴、 色木械 等。下木层有青楷槭、 假色械等。我们以前 6 种树代表阔叶 红松林植被, 为配合生物量 , 我们使紫椴和糠椴两个树种的 取样数相等并取其平均值代表极树。各树种微量元素分布 状况列入表 2将 5 , 种优势树的生物量和生产量( 地上部分)
率都在 8 %以上 。 5
2 结果 与分 析
2 1 土壤 .
知 。然而与森林生存 相关 的一些 微量 元素 的循 环和迁 移的 机理 , 研究 的还较少 。本文对小兴 安岭 阔叶红松林生 态系统 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循环进行初步探讨 , 为森林生 态系统 以便 的物质循环提 出部分基础依据 。
1 1 植 物 样 品 采 集 .
土过程 , 暗棕 壤获得 了特 殊 的土壤剖 面 , 具有腐殖 质 因而 它 层( )淀积层 ( ) A、 B 及母 质层 ( ) c 。腐 殖质层 又 可分为枯 枝 落叶层( 0 和腐殖质土层 ( A) A>A ) 。 。层厚 度一般为 5 m左 c 右 , 为 l 5 m; A层 O一1c B层厚度可 达 4 0—5 e 0 m。各发生 层微
比例 各 不相 同 。
关键词 : 阔叶红松 林 ; 微量元 素 ; 小兴安岭 中图分类号 : 9 69 l Q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64— 3 1 2 1 )4— 09— 3 17 64 ( 0 1 0 0 1 0
12 . 测 试 方 法
森林每年通过不断地把水 、 二氧化碳及 其他无机 物质合
水溶
1 2 2 5 4.
2 2
代换
2 5 3 4
22
水溶
4. 5 34 .
1
代换
3. 5 5. 5
2
水溶
15 . 4
4
代换
2 5
5
1 —2 5 0
<0 5 .
7 0
2 5
15 4
9
1 O
1
1
3
<1
1 样 品的采集与测定
阔叶红松林的 土壤 为暗棕 色森林 土 。它是在 森林植 被 长期作用下形成的 , 壤母质 为岩 石 的风化壳或其 残积 、 土 坡
积物 , 因此具有 良好 的内、 外排水条件 , 加之每年有 大量的森
林凋落物 以有机质及灰 分形 式 回归土壤 并参加 了土壤 的成
在位 于铁力 的小兴安 岭阔 叶红松林 中选择 两个 采样标 准地 , 每个标准地 的范 围为 3 m×2 m。 0 0
量元素全量分析结果也一并列入表 1 。土壤 中元 素能被植物
植物样品是采集优 势树 种 , 品按树 干 、 和 叶分别 随 样 枝
机采集 , 即每个树种 的各 器官样 品, 由数棵 至 十数棵 随机 是 样 品混合而成 。风 干后用 塑料 袋盛 装。在室 内再将 树 干样 品木质部和皮 质部 分开分别 制 备。采样 期集 中在植 物生 长 旺季的 8 月中下旬 。土壤样 品 , 是在每个采样标 准地设 2— 3 个采样剖面 , 按土壤发生层次 分别 采集 , 每层 取土 约 Is 湿 k(
第2 4卷第 4期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循环
王 强 陈晓梅 王希 臣。
(. 1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 区林业局 , 黑龙 江 齐齐 哈尔 1 12 ; 6 0 1 2 哈尔滨市 阿城 区林业局 , . 黑龙江 阿城 10 3 ;. 5 00 3 虎林市林业 局 , 黑龙江 虎林 180 ) 5 4 0
摘 要 : 用实测法 , 定分析 小兴安岭 阔叶红松 林生态 系统土壤微 量元 素含 量 以及主要树种的微量元素的吸 采 测
收和释放 。研究结果表 明: 在土壤上部植物生 长的主要 生长层 中, 素的有效 态含 量都较 其下部层 次高; 元 阔叶红松 林 中蒙古栎 、 曲柳 、 水 紫椴 、 糠椴、 色木槭 等 5种优 势树 的生物 量基本代表 了阔叶红松 林的 生物 量 ; 同树种对 不同 不 元素 的累积差别较 大, 同树种的生物 富集量 与吸 收量 两者呈显著正相 关; 不 阔叶红松林五种优势树种对元素的归还
C u S r
暗棕壤的元素形态分布
Z n
土壤深度 (m) 1 3
O ~5 5 ~1 O
1 0~ 1 5
水溶
1 15 .
12 .
代换
1O 1 10 5
9 0
水溶0 2
12 o o
重 ) 布袋 盛装 。 ,
表1
Mn F e
吸收的是元 素的有效态 ( 水溶性 或代换态 )从形态分析 结果 ,
( 1 看, 表 ) 在主要生长层中, 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都较其下部 层次( B层或 c层 ) , 中 z ,us 表层 ( 0高 于生 长层 高 其 nc , r A)
( )表明形态分 布是 反映元 素迁 移能 力的重 要标 志, 与 A, 它 全量的分布一般 不呈平行关系 。
成碳水化合物 、 维素 和蛋 白质等 来捕 捉 和储 存太 阳能, 纤 维 持二氧化碳及氧 的平衡而 造福 于人 类 。在 绿色植 物 的生命
过程 中, 有关 N, 0等常 量元 素 的生 物循 环早 巳为 人们所 熟
本研究用火焰原子 吸收 法测定 ,eM ,uZ ,r回收 F , nC ,n S,
2 1 年 7月 01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u a o e ogi gV ct nl ntueo clg a E gneig or l f i nj n oao a Is t E o i l nier n H l a i it f oc n
J12 1 u.0 l
V0. 4 No 4 12 .
2 0—3 O
< . O5
4 5
2 0
55 2
5
l 1
2
1
<1
< 1
2 2 植 物 .
阔叶红松林 的林分结构 为复层混交异 龄林 , 针叶树 以红
收稿 日期 : 1 —0 2 1 5—1 0 3 作者简介 : 强( 9 6一) 男, 北人 , 王 17 , 河 工程 师。研 究方
向: 苗木繁育。
松为主, 阔叶树优势种有蒙古栎、 水曲柳、 紫椴、 糠椴、 色木械 等。下木层有青楷槭、 假色械等。我们以前 6 种树代表阔叶 红松林植被, 为配合生物量 , 我们使紫椴和糠椴两个树种的 取样数相等并取其平均值代表极树。各树种微量元素分布 状况列入表 2将 5 , 种优势树的生物量和生产量( 地上部分)
率都在 8 %以上 。 5
2 结果 与分 析
2 1 土壤 .
知 。然而与森林生存 相关 的一些 微量 元素 的循 环和迁 移的 机理 , 研究 的还较少 。本文对小兴 安岭 阔叶红松林生 态系统 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循环进行初步探讨 , 为森林生 态系统 以便 的物质循环提 出部分基础依据 。
1 1 植 物 样 品 采 集 .
土过程 , 暗棕 壤获得 了特 殊 的土壤剖 面 , 具有腐殖 质 因而 它 层( )淀积层 ( ) A、 B 及母 质层 ( ) c 。腐 殖质层 又 可分为枯 枝 落叶层( 0 和腐殖质土层 ( A) A>A ) 。 。层厚 度一般为 5 m左 c 右 , 为 l 5 m; A层 O一1c B层厚度可 达 4 0—5 e 0 m。各发生 层微
比例 各 不相 同 。
关键词 : 阔叶红松 林 ; 微量元 素 ; 小兴安岭 中图分类号 : 9 69 l Q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64— 3 1 2 1 )4— 09— 3 17 64 ( 0 1 0 0 1 0
12 . 测 试 方 法
森林每年通过不断地把水 、 二氧化碳及 其他无机 物质合
水溶
1 2 2 5 4.
2 2
代换
2 5 3 4
22
水溶
4. 5 34 .
1
代换
3. 5 5. 5
2
水溶
15 . 4
4
代换
2 5
5
1 —2 5 0
<0 5 .
7 0
2 5
15 4
9
1 O
1
1
3
<1
1 样 品的采集与测定
阔叶红松林的 土壤 为暗棕 色森林 土 。它是在 森林植 被 长期作用下形成的 , 壤母质 为岩 石 的风化壳或其 残积 、 土 坡
积物 , 因此具有 良好 的内、 外排水条件 , 加之每年有 大量的森
林凋落物 以有机质及灰 分形 式 回归土壤 并参加 了土壤 的成
在位 于铁力 的小兴安 岭阔 叶红松林 中选择 两个 采样标 准地 , 每个标准地 的范 围为 3 m×2 m。 0 0
量元素全量分析结果也一并列入表 1 。土壤 中元 素能被植物
植物样品是采集优 势树 种 , 品按树 干 、 和 叶分别 随 样 枝
机采集 , 即每个树种 的各 器官样 品, 由数棵 至 十数棵 随机 是 样 品混合而成 。风 干后用 塑料 袋盛 装。在室 内再将 树 干样 品木质部和皮 质部 分开分别 制 备。采样 期集 中在植 物生 长 旺季的 8 月中下旬 。土壤样 品 , 是在每个采样标 准地设 2— 3 个采样剖面 , 按土壤发生层次 分别 采集 , 每层 取土 约 Is 湿 k(
第2 4卷第 4期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中几种微量元素的循环
王 强 陈晓梅 王希 臣。
(. 1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 区林业局 , 黑龙 江 齐齐 哈尔 1 12 ; 6 0 1 2 哈尔滨市 阿城 区林业局 , . 黑龙江 阿城 10 3 ;. 5 00 3 虎林市林业 局 , 黑龙江 虎林 180 ) 5 4 0
摘 要 : 用实测法 , 定分析 小兴安岭 阔叶红松 林生态 系统土壤微 量元 素含 量 以及主要树种的微量元素的吸 采 测
收和释放 。研究结果表 明: 在土壤上部植物生 长的主要 生长层 中, 素的有效 态含 量都较 其下部层 次高; 元 阔叶红松 林 中蒙古栎 、 曲柳 、 水 紫椴 、 糠椴、 色木槭 等 5种优 势树 的生物 量基本代表 了阔叶红松 林的 生物 量 ; 同树种对 不同 不 元素 的累积差别较 大, 同树种的生物 富集量 与吸 收量 两者呈显著正相 关; 不 阔叶红松林五种优势树种对元素的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