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鬼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不语乱力鬼神”,这是儒家唯物主义哲学的一句经典之言。

可是,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古籍中,关于“鬼神”的笔墨可不少。

就是在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学术之宗的儒家经典也同样把鬼神并提,把它作为人们精神思维的一种监督武器,赋予神秘的力量和公正的立场。

为鬼神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和文化导向,使得一大批的文儒从此可以引经据典、引古证今,说起来真是字字入理,有据可查。

鬼神便成了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和物质的一部分了,它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为文化、精神等领域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至于对鬼神的描绘和宣扬在野史外传和宗教典籍中就更是丰富多姿、个性突出、形象鲜明了。

鬼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本是一种无形无象的东西,可是对人们的精神和意志的左右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的。

在唯心的潜意识中,万物均是有灵的,而鬼神则是万物中特具灵性的东西,也就是说,鬼神之力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一切现实社会,充满了整个宇宙。

随着时代的远去,人死了,可鬼神没有死,不但还活着,而且还会进化、轮回、转世、升级等,可谓是功能强大,无所不能。

鬼神具有人类的一切生活习性、一切社会活动。

既然是鬼神有灵,顺理成章,鬼神就有情、有性、有七情六欲(人类的喜怒哀乐等)了,把抽象的意识形态产物具体化了,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了,在各种书籍的大肆渲染的这种肥沃土壤中,在人虔诚思维的温床里:人类所具有的一切,鬼神也应该具备。

为什么鬼神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威力呢?人们肯定会问。

关于这个问题,即或是神学者也没有圆满的解释。

归根到底,这都是人们制造出来的,我们说过,这都是人们意识形态的一种产物,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的领域,如果有人还坚信这一点,那么,我所说的这此都是废话,就是一瞬即逝的昙花。

但是,我们并不是避讳谈鬼神,我正是要通过提出这此观点来谈谈自已对鬼神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在大众意识和一些经典古籍中普遍认为:人死为鬼,鬼化为神。

人死了,最无法接受的是和他一起生活的亲人和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朋友,同时也有对他的崇拜者。

在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这些人都会悲痛欲绝,然而,在这种情形下,大家都会想到的是要顺应天变,天到底有多大的变化?人死了到底去哪
里了?谁也说不清(往往在这个时候,没有几个人去拿其他生物的死亡来比照一下,这道理就明了。

)。

可这朝思暮想的亲人(朋友/被崇拜者)死了,在眼前一下子就没有了,除了当时用呼天创地、泪流满面、捶胸顿足、痛不欲生等诸种情形来表达外,过后又怎么着?透过多彩的民俗中对亲人祭奠的不同形式,我们就可以略知一二。

一个词叫祭奠,可形式和内涵就丰富多彩了。

如:通过对死者订七(一七、二七、三七……七七四十九天)、周年等的祭奠;在清明对死者的祭奠(清明节可是出名的哟。

);重大节日(春节、端阳、七月七、中秋、重阳、除夕等)对死者的祭奠等等多种形式。

就是要寄托生人对死者的一种思念。

这种形式,不光是寄托一种感情,也是传承一种文化,这样的作法,目的是让死者得以安身(冥目),生者得以安慰(尽忠、尽孝、尽义形式的结果),伤者得以抚慰。

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也是种精神继承,一种意识继承。

当然,这就要追溯到死的意义上。

既然人已经死了,就要给他们找个归宿,哪里最好呢?智者、哲从构想了天堂(理想中的最完美的地方。

)。

可是,好人坏人死了都去天堂,这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算了,还是设想一座地狱吧(专为死去的坏人开设的驿站(栈)。

),这样一分类,活着的人心理便平衡了,其实,这也不过是人们构想出来的罢了。

说来说去,人死了就是鬼了(这是普遍现象),死后成仙、成神、成精灵的也是特例(那是要通进某种炼狱的)。

在生时需要精神和物质的东西,死了也一样需要精神和物质的东西,谁为他们准备呢?只有办得到的人了,就是没死的人(据说是死者得不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是会纠缠活人的,而活人都不愿被活人纠缠,更何况是死人呢。

),这样,死人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享受活人现实生活中和理想境界中所有的一切了,因为祭奠时使用的不同祭品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比如:现在为死者烧化物品也配上了电视机、电话、电脑等时代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与时俱进嘛。

然而,对于人死后化成什么?更多的是靠想象外,也没有多少人去过多的探究(其实也无法去具体探究),普遍的是用鬼来定性。

要说鬼,蒲松龄先生可谓是情有独衷(可称鬼痴),一部《聊斋志异》把鬼写活了,把鬼在文学中的地位提升了一层。

郭沫若先生评价他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我谈这此似乎都是讲的人,和鬼神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想一想,如果不谈人,又何必去讲鬼呢?鬼神终归是人造出来的,可以说,
没有人就没有鬼。

说来说去,都是以人为本嘛。

哈哈,而今又钩出一派“鬼”话来,说完了吧!
生活中的鬼和典籍中的鬼在其本质功能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不一样,典籍中的鬼是为思想和文学服务的,有各种各样的;而生活中的鬼往往是围绕事故而产生的,多是恶性事件的祸源,好事多与鬼无关。

人们祈祷是鬼最好是不要来害人,至于保佑人的事那归神灵、菩萨了,已经作好了明确的分工。

人们说“神灵保佑,菩萨保佑”即是;而“说远怕水,近怕鬼”、“好鬼不害自家人”等等便是。

不过,在典籍中,也没有忘记给鬼记上功劳。

人们为什么会把鬼和神扯到一块来呢?很简单,人中间分为君子和小人,而鬼世界就分为神和鬼,并且小人和君子、神和鬼之间似乎都可以转化,很多故事都记载了好鬼升迁的事。

鬼对人们到底有什么影响呢?难到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吗?其实,也不尽然,鬼也有被人们赋予了正义的一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等可以体现鬼的正义的一面。

但鬼的作为多是反面的,让人们一提起就心惊胆寒。

我的目的是透过浩如烟海的典籍来认识我们中国式的鬼,它作为一种思维的产物到底给人们留下什么样的影响,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很多人都明白,其实世间上并没有鬼,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鬼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总挥之不去呢?这就要问问那些利用鬼作祟人间的操纵者了。

统治阶级为了政治目的而造鬼,民间艺人为了谋财而搞鬼,就连家庭中吓唬小孩都谈鬼,于是,一场造鬼、搞鬼、谈鬼的马拉松大赛一直在民间演绎。

难怪鬼的生命力强,市场广阔,利用价值大。

鬼也有新鬼、旧鬼、老鬼、小鬼、男鬼、女鬼等等之分,总之,凡是人类具备的形象,鬼界都有,整个就是人类的翻板,啥样都不缺。

难到这些不都是人们自己塑造出来的吗?那便是心中有鬼,疑心生暗鬼。

佛家有言“魔由心生,亦由心灭。

”鬼也是由心生,由心灭的。

仅代表个人的认识而已,并非其他意图。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鬼”的形象和观念已在人们思维中逐渐淡化,然而“鬼”的阴影却无法一下了从人们的大脑中抹去,这也是牵动人们思维的一个因素。

中国鬼文化
1、帝曰.禹.官
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
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
依.龟筮协从.卜不习吉.
2、曰.呜呼.古有夏先
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
鬼神.亦莫不宁.
3、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
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
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
诚.
4、金滕
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
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
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
《尚书·············.........

《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
......百官布而不制,鬼神祷而不祀,此大侵之礼也。

春秋左氏传
隐公
1、苟有明
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薀.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
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2、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
桓公
3、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僖公
4.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5、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6.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
7、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
8、且明见曰.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顺也.
9、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及令尹子文卒.
10、大国不加德音.而乱以要之.使其鬼神不获歆其禋祀.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
11、荀罃不可曰.我辞礼矣.彼则以之.犹有鬼神.于彼加之.
12、若不能.犹有鬼神.吾有馁而已.不来食矣.
13、对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晋国无隐情.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
14、.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
15、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君若不来.使臣请问行期.
16、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
17、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18、曰.伯有犹能为鬼乎.
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
19、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20、弱足者居.侯主社稷.临祭祀.奉民人.事鬼神.从会朝.又焉得居.各以所利.不亦可乎.
21、曰.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
22、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鬼神而助之.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
23、其徒与华氏战于鬼阎.败子城.
24、梁丘据与裔款言于公曰.吾事神丰.于先君有加矣.
25、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
26、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
27、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
28、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
29、则虚以求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
30、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
31、不知天之弃鲁耶.抑鲁君有罪于鬼神.
32、规求无度.贯渎鬼神.慢弃刑法.
33、犹有鬼神.此必败也.
34、我盍姑亿吾鬼神.而宁吾族姓.以待其归.
35、山川鬼神.其忘诸乎.
36、士伯怒谓韩简子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