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作为培育人才的教师需用创新性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品格和创新才能,所以教学创新能力便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所谓教学创新能力就是指教师在具备一般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能更新教学内容创造优质高效的新方法,建立符合教学规律的新理论的能力。这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境界。关于教学创新能力可从以下方面浅析。

一、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集中体现在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能够独出心裁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其主要标志有:

(一)能更新和组合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最优方案。

教学内容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凭借。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学内容的更新,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某个方面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或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能选择新的思维角度,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或者修正、补充乃至重新组合教材、优化知识体系等。所以教师要熟悉所教学科的全套教材,能掌握教材体系,理解教学要求,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扶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能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或手段,是一切教学活动能否卓有成效的关键环节。美国创造学家史密斯认为,创造性的教师,应该是吸收现代教育科学的新成果,并把它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上从而发现和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的人。这就是说一个具有创造意识、创新能力的教师,不仅要善于继承、借鉴前人或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创新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法。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新的教学方法通常有:(1)开展愉快教育,搞好兴趣教学,寓教于乐,寓学于乐。(2)开展目标教学,坚持课内达标,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3)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搞好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时刻牢记,对学生授之一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三)能优化教学过程,打造创新课堂。

教学过程包括几个基本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作为整体的教学链条上的基本阶段。教学环节之间的不同衔接和组合,会使教学活动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还应体现在积极探求新的教学程序,重视研究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使课堂结构合理化,使教学过程优化,以此体现创新型教学的活力。创新型教学课堂主要表现为:(1)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开放性思考的机会,教师不仅仅“用教材教”,还要广泛使用学生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根据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提升创造能力。

(2)学习氛围多元、开放。

多元的课堂教学氛围,意味着教师认识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均衡性。研究提醒我们,学生的创造力必须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培养。

二、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明确创新内涵,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就是要素的新的组合,就是“创造、发展、交流和应用的新的想法,使之转化为市场适销的商品与服务的活动。”它包括四个层面:(1)原始性发现和发明。(2)再次发现或发展。(3)知识信息重组。(4)知识信息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明确了创新内涵,每位教师就应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

(二)发展创造思维

创造力首先是创造思维的反映,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要发展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做到:(1)冲破习惯性思维。习惯是创造的大敌。教师面对教学中的复杂情况应有意避开思维定势的影响,善于从侧向或逆向去思考,别出心裁、随机应变,冲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才能跨入创造性思维的坦途,夺取创新性的成果。(2)敢于和善于质疑。质疑是创造的种子,思维总是开始于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同样,教师在教学领域应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这是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条件;尤其要善于在不质疑处质疑,因为愈是在不质疑处发现矛盾就愈有创新的希望。(3)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中外历史上,科学家借助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常说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就需要教师能思考未来,想像未来,孜孜不倦地探求未来,做教育领域真正的探索者、创造者。

(三)形成创造个性,体现新型的教学艺术。

日本著名创造心里学家恩天彰说:“创造,是在过去的知识与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创造能力的发展也应以不断吸收前人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为基础。在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果时,切记不加思考地机械模仿或亦步亦趋,而应有“闻一而知十”的能力,才能在学习借鉴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创造个性。美国哈佛大学的伯顿提出了创新型教师教学的十个要点,就充分体现了一个创新型教师的教学艺术:(1)创造一种气氛,使每个学生被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使他受尊重,并作为小组的一员受重视;(2)使每个学生懂得自信并学会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3)使每个学生自己去创造成就的勇气和信心,并许可他进行长久的尝试;(4)给学生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以便激起更充分的探求;(5)对学生的新奇念头、想象力和别处心裁进行称赞和鼓励;(6)鼓励学生提问,好奇产生问题,创新始于问题;(7)对学生做到能够倾听、观察和沉默;(8)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拓视野,敢于认知从而敢于探险;(9)大力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问题,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10)放弃权威态度,并避免在评价学生中迷信权威的做法。

(四)参与创造实践,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参与创造性教育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教育实践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方面。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创造性地对待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主要表现在:(1)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观察,特别是善于从比较隐蔽的、易于忽视的细节和表面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所在,作出准确、恰当的判断。(2)信息处理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在获取、掌握、处理、应用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3)开拓创新能力。教育工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她本身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格式可循,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开拓进取的技能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潜心研究、探索教学新规律,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不断开拓和创新。(4)文字表达能力。教师要把经过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诉诸文字,通过教育科研报告或科研论文、论著等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位教师应明确自身肩负的重任,善于发现并开发自身的创造力,以新异高效的方式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时代召唤的新型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