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超文本和Web系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超文本的发展历史(三个阶段) 1、概念产生时期(1945年 - 1965年)(P-196-) 标志性事件:Bush提出Memex和Nelson创造“超文本”
2、概念系统的研究时期(1967年 – 1985年) (P-197-)
3、成熟与发展时期(1985年 --)
第二节 超文本系统结构 一、超文本系统结构模型 1、HAM模型(如图) 1988年,Campbell和Goodman提出超文本抽象机模型 (HAM),该模型将超文本系统分为3个层次:用户界面 层、超文本抽象机层、数据库层。 (1)数据库层:该层提供存储、共享数据和网络访问功能, 用于处理所有信息存储中的传统问题。(透明性、传统数 据库管理功能) (2)超文本抽象机层:介于用户界面层和数据库层之间,决 定了超文本系统结点和链的基本特点,记录了结点之间链 的关系,并保存了有关结点和链的结构信息。(概念模式)
(3)用户界面层:又称为表现层,它构成超文本系统特殊性 的重要表现,饼直接影响超文本系统的功能。它具有简明、直 观、灵活、方便等特点。目前流行的界面风格(P-199-) 2、Dexter模型(如图) 1988年10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Dexter饭店召开关于超媒体 设计的研讨会上,组成一个超文本模型小组,致力于超文本标 准化研究,以后逐步形成一个超文本模型Dexter。分为三层: 存储层、运行层和成员内部层。 (1)存储层:描述成员之间的网状关系,是超文本的基础。 (2)成员内部层:描述超文本中各个成员的内容和结构,对 应于各个媒体单个应用成员。该层是开放的。 (3)运行层:描述支持用户和超文本交互作用的机制,它可 直接访问和操作在存储层和成员内部层定义的网状数据模型。 (4)表现规范:介于存储层和运行层之间的接口,它规定了
C、组织结点:组织各种结点的结点。包括各种媒体结点的索 引结点和目录结点。 D、推理结点:用于辅助链的推理和计算,包括对象结点和规 则结点。
注:现代的许多超媒体系统中已经没有了结点的概念,或者 说结点已经无形了(声音、气味、指纹)
2、链 (1)定义:也是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形式上是从一个结 点指向另一个结点的指针,本质上表示不同结点上存在着的信 息联系。链定义了超文本的结构并提供浏览和探索结点的能力。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分类(P-202-)
A、基本结构链:是具有固定明确的导航和检索信息链。
B、组织链:用于结点的组织。
C、宏结点:连接在一起的结点群(子网)
用户界面层 超文本抽象机层
数据库层
HAM模型
返回
运行层 表现规范 存储层 锚定机制 成员内部层 Dexter参考模型
返回
第三节
超文本的文献模型
一、文献模型概述 文献:是文章或文本的组合,它比一般文章和文本带有更多 的存储、保留的意味,一旦定型后静态性较强。 超文本的文献模型侧重于超文本的基本特征和一般的层次性 结构的描述。(主结构和次结构) 1、文献的一般结构 文献的结构包括内容组织和版面安排两方面。 内容组织:指作者在不考虑版面的情况下如何组织和构造 文献的信息内容。 版面安排:是相对于内容的表现形式来说的,即文献的各 部分内容如何安排在每一页面上。 (文献—章—节—小节—段落)
2、文献模型的基本任务 (1)能够表示多媒体文献的内容层次性 (2)能够表示多媒体文献的版面布局
(3)能够表示多媒体文献的时间布局
(4)能够将内容与布局对应起来 二、ODA模型(仅有版面布局) ODA是ISO在1988年公布的一个标准化文献模型,是为辅助 办公文献的表示和交互设计的。 1、ODA文献结构 ODA文献结构是层次的和面向对象的,由两对结构来描述 一般结构和具体结构,逻辑结构和布局结构 ,前者体现面向对 象性质,后者体现内容与表现的关系。
同一数据呈现给用户的不同表现性质,确定了各个成员在不同 用户访问时表现的视图和操作权限等内容。 (5)锚定机制:存储层和成员内部层之间的接口,其基本结 构是锚(锚号和锚值)。锚号是每个锚的标识符,锚值用来指 定元素内部的位置和子结构。 二、超文本的主要成分
1、结点
(1)定义:也称节点,是抄文本表达信息的一个基本单位, 其大小可变,结点的内容可以是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 也可以是一个程序段。 (2)分类 A、媒体类结点:存放各种媒体信息,细分为文本结点、 音频结点、混合结点等。 B、动作与操作结点:定义一些操作(按纽结点)
(2)特点 A、在用户界面中包括对超文本的网络结构的一个显示表示, 即向用户展示结点和链的形式。 B、给用户一个网络结构的动态总貌图,使用户在每一时刻都 可以得到当前结点的相邻环境。 C、超文本系统一般使用双向链,这种链支持跨越各种计算机 网络。 D、用户可以通过自己思想的联想和感知,根据需要动态的改 变网络中的结点和链,以便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快速、直观、灵 活的访问。 E、尽可能不依赖它的具体特性、命令或信息结构,而更多强 调它的用户界面的视觉和感觉。 5、超媒体:第一代超文本系统、第二代超文本系统;第二代超文 本系统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为强调系统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
(1)逻辑结构和布局结构 文献的内容层次性用逻辑结构来描述。它首先按文献内容 划分成逻辑对象,这些对象对作者或读者意味着某些事情。只 有最底层的对象才有内容。 文献的版面安排用布局结构描述。它按内容划分为页集、 页和页中方框区域,最底蹭的区域称为块。 (2)一般结构和具体结构 一般结构:是一系列关于对象的定义(对象分为逻辑对象集 合和布局对象集合) 具体结构:每个文献都有具体的逻辑结构和布局结构。 从属产生器(用来说明如何由子对象构成)的属性(P-205-) 2、布局过程(内容布局和文献布局)
第七章 超文本和Web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一节 超文本的概念和发展简史 一、超文本的概念 1、文本(特点是线性和顺序的) 逻辑单位:字、句子、段落、节、章 物理单位:字节、行、页、册、卷 2、人脑的记忆机智(网状跳跃性) 红色、篮球等的联想 3、超文本 超文本是由信息结点和表示信息结点间相关性的链构 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 4、超文本系统 (1)定义 是能对超文本进行管理和使用的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