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平面设计概括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做到冬暖夏凉。 ●原因:夏季南向太阳高度角大,射入室内光线很少、深度小;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射入室内光线多、深度大。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2、建筑布局 (2)建筑间距
①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建筑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 规定的时日所获得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一定距离。 一般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能照到底层窗台高度为 设计依据,控制建筑的日照间距。 ②通风间距 ③防火间距
3.3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 二、环境条件 三、现状条件 四、规划要求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2、气候条件: 建筑物采用的布局形式和平面的基本形态要考虑寒
冷地区的保温或炎热地区通风散热的要求。 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以集中式布局为宜,利于冬季保
温。炎热地区的建筑采取分散式布局,这种比较 疏松伸展的平面形态,空间灵活通透,以利于散 热和通风组织。
建筑物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建筑物垂直于 等高线布置
建筑物垂直或斜交于等高线的布置
做在坡地上的住宅
坡地建筑实 例二则
由不同标高的平台入口的饭店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③建筑群体空间布置 一是以空间为核心,建筑围合空间。 以空间为核心、建筑围合空间的方式进行布
局,即以建筑形体为界面,围合成封闭的内 部空间 。 二是建筑与空间相互穿插。 建筑与空间的相互穿插,即在开阔的空间中 布置建筑,形成空间对建筑的包围,建筑融 于环境中 。
一、自然条件
2、气候条件 (1)风象:风向、风向频率、风速、风级 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广大地区,建筑主体应朝 向夏季风主导方向 淮河——秦岭以北,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日照(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南北向)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日照标准、日照间距 (3)气温 (4)降水
日照间距
∠α-太阳高度角;∠β-太阳方位角
南
β
北
(a)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H L (b)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α-高度角;∠β-方位角
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情况: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壤特性;土壤和岩石的种 类及组合方式;土层冻结深度;基地所处地区的 地震情况以及地上、地下的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等。
水文情况:河、湖、海、水库等各种地表水体的情况和地下 水位情况。
为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建筑总平面图设计必须满 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设 计标准、规范、规定,这是设计的前提条件。
四、城市规划的要求
(一)用地控制 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 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 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 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 得超过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一般后退用地红线一定距离,由规划部门 决定。
二是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
作为不同内容布置的用地,比如将用地划分为主体
建筑用地,辅助建筑用地,广场、停车场及绿化庭
园用地等。
在确定分区时,两条思路是交织在一起的,
两方面问题都要考虑。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2、建筑布局 (1)朝向
影响因素:日照时间、自然通风、景观、道路 ■太阳在天空的位置用:高度角和方位角来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将主要房间朝南或南偏东、偏西少许角度。
防火间距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3)布置方式 ①基地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3)布置方式 ②基地的地形条件影响
当基地坡度小于25%时,可以将房屋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土方和基础工程量。当房屋建造在10% 左右的缓坡上时,可采用提高勒脚的方式,使房屋前后勒脚 在同一标高或采用筑台的方法,平整房屋所在的基地 当坡度在25%以上时,可以沿房屋进深方向横向错层布置结 合基地的地形和道路分布,房屋的入口也可分层设置或采用 架空、悬挑等措施。
①征地界限 ②道路红线 ③建筑红线 ④城市绿线 ⑤城市蓝线 ⑥城市紫线
道 路 红 线
四、城市规划要求
(二)交通控制 交通出入口的方位、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
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 足。 (三) 建筑高度控制 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总基地面积
四、城市规划要求
(四)密度及容量控制 用地强度控制 建筑密度:(建筑总基地面积÷总用地面
场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关系到场地中建筑物位置的选择 和地下工程设施、管线的布置方式及地面排水的组织方式。
二、环境条件
1、区域环境条件 位置、交通条件、生态环境
2、周围环境条件 物质环境、基础设施条件
三、现状条件
1、建筑物和构筑物现状 2、基础设施条件 3、场地绿化与植被现状 4、场地社会经济条件
四、城市规划要求
积)×100% 建筑系数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总用地面
积
四、城市规划要求
(五)建筑规模控制 (六)绿化控制 绿地率: (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一、总体布局
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可遵循两条基本思路 :
一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和 组织,比如将性质相近,使用联系密切的内容归于 一区;
3 建筑总平面设计
3.1 3.2 3.3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条件分析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3 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图是表明新建房屋所在基地有关 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它反映新建房屋、构筑 物等的位置和朝向,室外场地、道路、绿化 等的布置,地形、地貌、标高等以及与原有 环境的关系和邻界情况等。
建筑总平面图
3.1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定义 总平面设计:又称“场地设计”
狭义的场地:建筑物之外的场地
广义的场地:包含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 施、绿化景观设施、工程管线等等
俗称 总规
3.2 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一、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使用的合理性 (功能关系、日照、通风、交通联系) 技术的安全性 (火灾、地震、空袭等) 建设的经济性 (建设投资的最大经济利益) 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 环境的整体性 二、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正确处理建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射入室内光线多、深度大。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2、建筑布局 (2)建筑间距
①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建筑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 规定的时日所获得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一定距离。 一般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能照到底层窗台高度为 设计依据,控制建筑的日照间距。 ②通风间距 ③防火间距
3.3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条件分析
一、自然条件 二、环境条件 三、现状条件 四、规划要求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2、气候条件: 建筑物采用的布局形式和平面的基本形态要考虑寒
冷地区的保温或炎热地区通风散热的要求。 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以集中式布局为宜,利于冬季保
温。炎热地区的建筑采取分散式布局,这种比较 疏松伸展的平面形态,空间灵活通透,以利于散 热和通风组织。
建筑物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建筑物垂直于 等高线布置
建筑物垂直或斜交于等高线的布置
做在坡地上的住宅
坡地建筑实 例二则
由不同标高的平台入口的饭店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③建筑群体空间布置 一是以空间为核心,建筑围合空间。 以空间为核心、建筑围合空间的方式进行布
局,即以建筑形体为界面,围合成封闭的内 部空间 。 二是建筑与空间相互穿插。 建筑与空间的相互穿插,即在开阔的空间中 布置建筑,形成空间对建筑的包围,建筑融 于环境中 。
一、自然条件
2、气候条件 (1)风象:风向、风向频率、风速、风级 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广大地区,建筑主体应朝 向夏季风主导方向 淮河——秦岭以北,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日照(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南北向) 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日照标准、日照间距 (3)气温 (4)降水
日照间距
∠α-太阳高度角;∠β-太阳方位角
南
β
北
(a)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H L (b)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α-高度角;∠β-方位角
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情况: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壤特性;土壤和岩石的种 类及组合方式;土层冻结深度;基地所处地区的 地震情况以及地上、地下的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等。
水文情况:河、湖、海、水库等各种地表水体的情况和地下 水位情况。
为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建筑总平面图设计必须满 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设 计标准、规范、规定,这是设计的前提条件。
四、城市规划的要求
(一)用地控制 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 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 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 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任何临街建筑物或构筑物不 得超过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一般后退用地红线一定距离,由规划部门 决定。
二是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
作为不同内容布置的用地,比如将用地划分为主体
建筑用地,辅助建筑用地,广场、停车场及绿化庭
园用地等。
在确定分区时,两条思路是交织在一起的,
两方面问题都要考虑。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2、建筑布局 (1)朝向
影响因素:日照时间、自然通风、景观、道路 ■太阳在天空的位置用:高度角和方位角来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将主要房间朝南或南偏东、偏西少许角度。
防火间距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3)布置方式 ①基地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3)布置方式 ②基地的地形条件影响
当基地坡度小于25%时,可以将房屋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土方和基础工程量。当房屋建造在10% 左右的缓坡上时,可采用提高勒脚的方式,使房屋前后勒脚 在同一标高或采用筑台的方法,平整房屋所在的基地 当坡度在25%以上时,可以沿房屋进深方向横向错层布置结 合基地的地形和道路分布,房屋的入口也可分层设置或采用 架空、悬挑等措施。
①征地界限 ②道路红线 ③建筑红线 ④城市绿线 ⑤城市蓝线 ⑥城市紫线
道 路 红 线
四、城市规划要求
(二)交通控制 交通出入口的方位、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
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 足。 (三) 建筑高度控制 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总基地面积
四、城市规划要求
(四)密度及容量控制 用地强度控制 建筑密度:(建筑总基地面积÷总用地面
场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关系到场地中建筑物位置的选择 和地下工程设施、管线的布置方式及地面排水的组织方式。
二、环境条件
1、区域环境条件 位置、交通条件、生态环境
2、周围环境条件 物质环境、基础设施条件
三、现状条件
1、建筑物和构筑物现状 2、基础设施条件 3、场地绿化与植被现状 4、场地社会经济条件
四、城市规划要求
积)×100% 建筑系数 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地下室面积)÷总用地面
积
四、城市规划要求
(五)建筑规模控制 (六)绿化控制 绿地率: (绿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0%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一、总体布局
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可遵循两条基本思路 :
一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和 组织,比如将性质相近,使用联系密切的内容归于 一区;
3 建筑总平面设计
3.1 3.2 3.3 3.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条件分析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3 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图是表明新建房屋所在基地有关 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它反映新建房屋、构筑 物等的位置和朝向,室外场地、道路、绿化 等的布置,地形、地貌、标高等以及与原有 环境的关系和邻界情况等。
建筑总平面图
3.1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定义 总平面设计:又称“场地设计”
狭义的场地:建筑物之外的场地
广义的场地:包含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 施、绿化景观设施、工程管线等等
俗称 总规
3.2 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一、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 使用的合理性 (功能关系、日照、通风、交通联系) 技术的安全性 (火灾、地震、空袭等) 建设的经济性 (建设投资的最大经济利益) 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 环境的整体性 二、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正确处理建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与场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