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简介(贵州省情)
铜仁高新区简介

铜仁高新区简介贵州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2年8月省政府批复的全省9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14年2月,省政府批准同意贵州大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贵州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是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集聚区,也是黔东工业聚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贵州面向东部、融入东部的桥头堡,高新区位于铜仁市区北部,北接重庆,东临湖南,区内有铜仁凤凰机场、201省道,近有铜仁火车站,杭瑞高速和松铜高速在园区交汇,集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立体交通于一体,距铜仁高等教育园区近,区内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保障。
高新区总面积为119平方公里,辖大兴镇和碧江区川硐镇、滑石乡的一部分。
近期规划建设面积为52平方公里,现已建成5平方公里的一期启动区。
一期启动区总投资15亿元,完成了水、电、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6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高新区顺利托管大兴镇,二期扩园建设正式启动,园区项目存在率显著增强,截至目前铜仁高新区已签约项目63个,签约资金达125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52个,入驻企业累计到位资金34亿元,有20余家企业实现了投产,解决当地就业人员5000余人;在谈拟签约项目10余个,意向投资金额22亿元以上。
当前,高新区依托已落地的蔚蓝航校,大力发展以航空培训、航空制造、通用航空服务等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力争引进直升机、小型公务机组装及零部件制造等航空服务产业;依托恩纬西户外照明、康蓝蓝宝石材料、万泰LED封装生产等项目,大力发展LED光电产业;依托阳明科技等企业,发展镍氢电池、锂电池等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和电动车、汽车零部件、电动工具等相关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华瑞德医药、梵净天馨百合深化工等项目,规划建设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中药民族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地道绿色食品深加工、营养健康产品;依托交研视讯、淘宝·特色中国铜仁馆等项目,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与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制造和信息服务。
铜仁市旅游攻略

铜仁市旅游攻略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自然风光的城市。
作为贵州省
辖地级市之一,铜仁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本文将为您
介绍铜仁市的主要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带您领略这座美丽城市的魅力。
自然风光
铜仁市地处云贵高原,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
您可以前往梵净山,感受云雾缭绕
的神秘氛围;也可以到潭柘寺欣赏古朴的建筑和静谧的湖景。
不论是登山徒步还是泛
舟湖上,铜仁市都能让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历史文化
铜仁市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游览千佛洞,您可以领略到古代石
窟艺术的魅力;参观德江土司城,可以感受到土司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铜仁市,历史
的痕迹随处可见,让人仿佛穿越时光。
特色美食
铜仁市的特色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一部分。
品尝酸汤鱼,可以感受到酸辣清香的
美味;尝试苗家酸汤粉,让您体验到当地独特的风味。
无论是街边小吃还是餐馆美食,铜仁市都能满足您挑剔的味蕾。
铜仁市旅游攻略就到这里,希望本文为您的铜仁之行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快来
感受这座城市的美丽与魅力吧!。
铜仁古城景点介绍

铜仁古城景点介绍
古城景点介绍——铜仁古城
铜仁古城坐落于扬柴河上,是中国著名的古城之一。
周边的景色如梦似画,历史和古文化渗透于各处,与周边的大自然相映成趣,体现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据记载,铜仁古城始建于公元579年,素有“贺西乡”之称,原隶属古都贺州,1998年拆迁改为今日模样。
这一历史古城现存各种文化遗迹,其中旧城墙、望楼、古道与庙宇汇集于此,构筑起一幅宏伟气势的古城景观。
旧城墙位于扬柴河西岸,围了西部围城四百多米,宽五米,有四块大门,四座望楼,立于高台之上,望楼更是被称为铜仁古城的象征。
另外拱桥、塔楼及军棋场等多种建筑仍是游人的名片,中外游客去古城游览常结队而行,而且铜仁还生有一条古老的古长城——秋江古长城,是古城历史文化的又一佳作,而秋江湾为铜仁的典型景观,其边灯塔、海鸥、渔笼、渔师们的活动,都为铜仁古城带来更多的灵动与异域风情,熠熠生辉。
在铜仁古城,政府为城中旅游文化建设不遗余力,重点保护了林媛文化岛、崇贤寺遗址、台江梯田等有特色的景点,给古城增添了历史的滋味。
除此之外,前往铜仁最受欢迎的还有在沿江小镇上参观习俗,以及古城里的水货小贩,再用一凉茶鰣鱼夜宿古城,将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总之,铜仁古城位于台江江左岸,素有“铜仁乐土”之称,它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融合了些许有趣的习俗,包含众多景点,堪称遗世佳作。
贵州铜仁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贵州铜仁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贵州铜仁市位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拥有许多迷人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1. 铜仁市博物馆:展示了贵州本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是了解铜仁历史的好地方。
2. 潮砥溪漂流:位于江口县的潮砥溪上,能够体验到刺激而又惊险的漂流项目。
3. 九龙洞:位于德江县,是贵州最大的溶洞之一。
洞内有众多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景色壮观。
4. 稔山风景区:位于松桃县,有世界最大的针刺园艺园和中国最大的石槽园艺园,是一处以园艺种植和旅游观光为主题的风景区。
5. 铜仁大峡谷:位于德江县和江口县的交界处,是一个壮丽的峡谷景区,有高耸的峭壁和清澈的溪水,可以进行漂流和徒步等户外活动。
6. 松桃苗寨:位于松桃县的苗族村寨,是体验苗族民俗文化的好地方,可以观赏苗族传统歌舞和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以上只是贵州铜仁市的部分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等待您的探索。
贵州铜仁大峡谷风景区介绍

贵州铜仁大峡谷风景区介绍说起贵州铜仁,那可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好地方,尤其是那铜仁大峡谷,简直是人间仙境,美得让人心醉神迷。
你想象一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溜进峡谷,给那层层叠叠的山峦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美得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让人看了就挪不开眼。
一踏入这大峡谷,嘿,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四周的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它们肩并肩,手挽手,好像一群老朋友在窃窃私语。
山间的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就像是给这山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往里走,耳边传来了潺潺的流水声,那声音清脆悦耳,就像是大自然最动听的乐章。
顺着声音找去,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山间奔流而下,水面上还漂浮着几片翠绿的叶子,它们随波逐流,悠闲自在。
溪水两旁,野花烂漫,红的、黄的、蓝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就像是给这绿色的山谷点缀上了无数颗璀璨的宝石。
再往里走,哇塞,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壮观的瀑布映入眼帘。
那瀑布从悬崖峭壁上倾泻而下,水势磅礴,声如雷鸣,仿佛是大自然在尽情地释放它的激情与力量。
瀑布下的水潭深不见底,碧波荡漾,映照着四周的美景,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将这世界的美好都收入其中。
站在瀑布前,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水雾和清凉的微风,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仿佛随着那流水一同远去了。
除了这些自然美景,铜仁大峡谷里还有许多惊险刺激的体验等着你去尝试。
比如那悬崖峭壁上的玻璃栈道,走在上面,脚下是万丈深渊,眼前是云海翻腾,那感觉既刺激又震撼,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还有那峡谷漂流,坐在皮艇上顺流而下,与浪花共舞,与山水同歌,那种速度与激情的碰撞,绝对会让你难以忘怀。
当然啦,来铜仁大峡谷可不能错过当地的美食。
那些地道的农家菜,新鲜可口,色香味俱全,让人一尝难忘。
尤其是那道腊肉炖豆腐,腊肉的醇香与豆腐的鲜嫩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总的来说啊,铜仁大峡谷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它既有自然风光的壮丽与秀美,又有文化底蕴的深厚与独特。
贵州省情简介

贵州省情简介: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祖国的大西南,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全省国土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总人口39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9%,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8个世居民族。
现辖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等4个地级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3个自治州和毕节、铜仁等2个地区,共有88个县(市、区、特区)。
贵州自然资源丰富,尤以能源、矿产、生物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能源资源以水能和煤炭为主,水煤结合、水火互济,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煤炭保有储量571.4亿吨,居全国第五位,素以“江南煤海”著称,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点省份。
矿产资源量大质优、分布集中,已发现矿产128种,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的矿产有32种,与能源的配位组合良好,具有十分优越的开发条件。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富有特色,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著名的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贵州具有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闻名遐迩的红色旅游文化,构成了华丽的交响,被誉为“公园省”,是避暑胜地和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
5000公里以上;目前全省通航民用机场6个,“十二五”期间将形成“一干十支”的民用机场布局,国际国内航线达到100条以上;提高北进长江、南下珠江的内河通航能力,2015年通航里程将达到3625公里。
贵州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形成了畜禽、辣椒、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集群;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形成了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以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为代表的支柱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全省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
旅游景点贵州铜仁梵净山介绍(内容详尽+框架完整)ppt通用模板

开发利用
梵净山是“贵州第一名山”,“武 陵第一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1982 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保护区, 国 务院于1986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2012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4] 2015年获得首批 “中国森林氧吧”称号。 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 曾获得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 大避暑名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 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 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 地位
梵净山宗教与人文
梵净山是西南地区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 佛教已正式传入梵净山。北宋初年,在该山西麓的思 邛县兴建了贵州省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今印 江县城郊)。(道光)《印江县志》云:“西岩 寺……宋时建。”《思南府志》云:“西岩寺,在 (印江)县西五里,宋时建。”《贵州名胜古迹概说》 云:“西岩有寺,宋迹也。”西岩寺建于北宋太祖赵 匡胤乾德三年(965年),历代多次重修,后毁于 “文革”,是贵州境内一座有1000年历史的著名古 寺,实为梵净山佛教的祖庭。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 “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 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称 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沿称“三山谷”。 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记》 称“思邛山”,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明初,梵净山已 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 “梵净山”、“大佛山”。[5] 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 “卓山”。
梵净山重要性与地位 生态价值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 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是第三纪遗留 下来的中国特产动物,总共750只左 右,仅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内, 是中国 特产的三种金丝猴中数量最少、分布区 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是贵州梵净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品”,是世 界的“瑰宝”。 梵净山保护区是武陵山系森林生态 系统保存较好的少数山地之一,是东亚 植物区系华中植物区的典型区域之一,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特有种众多,珍 稀动植物种更为繁多,是一块保存较为 完好的自然原始综合体,具有较高的保 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贵州铜仁地区旅游景点

贵州铜仁地区旅游景点
1铜仁地区风光
贵州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特,海拔高度较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里,可以赏到雄奇壮丽的山水景色,人们可以在漫山遍野的绿色植物与有趣古村落中感受最浓烈的自然之美及古朴的川土色彩,也可以看到一望无垠的高耸的山峰覆盖的的秀美大地。
2铜仁古镇文化
铜仁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镇,旅游者可以沿着宽阔古镇大街,欣赏千年古老、杳茫雅致的街道景象。
古镇上有漫步街巷的古典建筑,也有建筑新颖、考究的石雕和木结构,洋溢着神秘的气息。
3铜仁古建筑
铜仁地区的古建筑精美秀雅,融合了西方与中国古典风格的细节,令人叹羡。
著名的“铜仁木栈道”全长达6千米,横跨1000多条河流,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栈道之一,值得慢慢欣赏。
4铜仁古寺
铜仁素有“古寺老祠多”的美誉,有轩辕大帝专属庙宇,有青石广场看守百年古建筑,还有万户簇拥的岩石佛寺香火不绝。
许多佛寺和古寺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建筑,是一次深受启发的欣赏之旅。
5铜仁小镇民居
铜仁的很多小镇,里面有着传统古雅的民居,它们以朴素、洁净、有趣的外形闻名于世界。
民宅往往保留着淳朴古旧的外观,向大家展示了一幅淳朴匠心活泼的田园风景画卷,让人感到既有力又微笑。
6铜仁府城风景
铜仁府城中有一座应该奉为绝世瑰宝的西郊衙门,这座古老的建筑遗留下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故事,让人流连忘返。
衙门旁的坊巷,布满了犹乱的小巷与小花园,游人仿佛来到了另一个古典的完美世界。
总之,贵州铜仁地区景点种类丰富,景色宜人,这里不仅有雄奇壮丽的山水风光,还有千年古镇文化、古老精美古建筑、著名景点庙宇等各类文物,可谓一次非凡的感受。
贵州省省情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之贵州省省情山国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依托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贵州地貌特征表现为喀斯特地形的典型发育,喀斯特地貌面积为10.91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贵州省是喀斯特地貌的全世界典型地区,溶洞比较多,对全世界的溶洞考察、研究、旅游有比较积极的影响,地势比较高,山高路陡,修筑交通设施比较难,所以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开发利用成本很高,所以,经济相对滞后。
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挺拔林立,千姿万态。
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
贵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
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奇迹”龙宫、别有洞天织金洞、湖光山色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瑰丽多姿的“小七孔”,以及“贵州山水精华的浓缩”——天河潭。
贵州屋脊——韭菜坪韭菜坪是世界最大的连片喀斯特地区,其中大韭菜坪位于毕节市赫章县境内,小韭菜坪位于毕节市赫章县与六盘水市钟山区交界处,因山腰生长成片野韭菜于山脊侧坡一处处缓平地带,故名。
景区主峰海拔2900.6米,为贵州最高峰,夏季凉爽、冬季积雪。
素有“贵州屋脊”之称,登上山顶、望眼四周,乌蒙磅礴的气势尽收眼底。
因而有“不到韭菜坪、枉看贵州山”之说。
每年8.9月份,过膝高的野韭菜开花,10cm直径的花朵粉红带紫,随平地.山包漫延开去,满山遍野,铺天盖地,蔚为壮观,无论是摄影.野外徒步还是旅游都是难得的好地方,如此大气壮观的野韭莱花风景,可能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绝无仅有。
云台山。
贵州省情 精简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贵州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对贵州的影响:有利:(1)大气降水比较丰富(2)光、热、水基本同季(3)立体气候明显(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暖湿润不利:(1)山高坡陡,降水流失较快,利用十分困难(2)“倒春寒”“秋绵雨”等自然灾害“地无三里平”对贵州的影响:有利:(1)多种土地类型与多种气候类型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2)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3)多种矿产资源与煤水结合、水电互济的能源优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能耗的原材料开发体系不利:(1)自然生态比较脆弱(2)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耕地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3)崇山峻岭,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贵州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自然规律: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贵州的优势是资源优势。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坚持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原则,避免掠夺开发和过度开发,以免造成资源的枯竭和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应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以保持喀斯特地貌的生态平衡,同时要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由于封闭,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不能转化为商品,因此也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社会财富。
封闭原因:(1)“地无三里平”的山区自然条件(2)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的2008年同1949年相比,全省生产总值由6.23亿元发展到333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发展到88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96.9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8.76元。
发展潜力巨大:(1)具有生物、能源、矿产、旅游、气候、文化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一定优势(2)贵州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实力(3)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性调整,使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贵州八条叫法

贵州八条叫法摘要:1.贵州简介2.贵州八条叫法的背景3.贵州八条叫法的内容3.1 贵阳3.2 六盘水3.3 遵义3.4 铜仁3.5 毕节3.6 黔南州3.7 黔东南州3.8 黔西南州4.贵州八条叫法的特点与意义正文: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在贵州,有八条具有代表性的叫法,它们不仅反映了贵州各地的特色,还承载了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贵州八条叫法源于贵州省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这八条叫法分别为贵阳、六盘水、遵义、铜仁、毕节、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
这些地名各有来历,有的以地理特征命名,有的以民族特色命名,有的则以历史事件为背景。
1.贵阳:作为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
这里气候宜人,被誉为“中国避暑之都”。
贵阳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如甲秀楼、阳明祠等人文景观。
2.六盘水:因地处六盘山脉而得名。
六盘水是贵州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遵义:遵义这个名字源于红色革命历史。
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转折点,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遵义市内有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如遵义会议会址。
4.铜仁:铜仁这个名字来源于当地丰富的铜矿资源。
铜仁地区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如九龙洞、梵净山等。
5.毕节:毕节地区因古代彝族部落毕节部而得名。
这里拥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如彝族火把节、苗族芦笙节等。
6.黔南州:黔南州位于贵州省南部,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荔波小七孔、龙里龙宫等。
7.黔东南州: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这里是中国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8.黔西南州: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如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等。
贵州八条叫法各具特色,它们反映了贵州省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铜仁的旅游景点

铜仁的旅游景点
铜仁有许多的旅游景点,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玉屏县城
玉屏县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东北部,距市区47公里,是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县城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已设县,是中国南方早期开发的历史名城。
玉屏侗族自治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
据史料记载,玉屏县城自明代始,历经四朝百余年,至民国末年结束,县城规模曾达到“三里九里”。
古城为两条平行街道和一条东西向大街(新老东门大街)组成的棋盘式格局。
古城内街道、店铺林立,商铺鳞次栉比。
城内古迹有文庙、武庙、城隍庙、关帝庙等。
玉屏侗族自治县城的城楼建筑具有土家族风格。
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铜仁市南部印江县境内,方圆854平方公里,是贵州省海拔最高的山峰。
梵净山风景区以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为特色。
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动植物种类繁多。
— 1 —
梵净山是联合国确定的“人与生物圈保护网”中的关键成员,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类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2 —。
贵州省情

贵州省情(一)——贵州基本概况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黔志》“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贵州最形象的概括。
1.地理位置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
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2.区域概况贵州是一个秀丽古朴、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的地区。
省会贵阳更因气候宜人,适合避暑消夏而成为“世界避暑之都”。
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茅台镇所产的茅台酒被誉为中国的国酒,也是与英国威士忌、法国白兰地一同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酒。
3.行政区划2010年9月,全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0个市辖区,2个特区;505个乡(其中含有252个民族乡),689个镇,109个街道办事处贵阳市(辖7区3县1市)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金阳新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清镇市六盘水市(辖1区1特区2县)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遵义市(辖3区2市8县2自治县)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赤水市、仁怀市、正安县、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余庆县、湄潭县、绥阳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辖1区2县3自治县)西秀区、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2县级市9县1自治县)都匀市、福泉市、瓮安县、贵定县、惠水县、长顺县、独山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龙里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1县级市7县)兴义市、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安龙县、兴仁县毕节地区(辖1市6县1自治县)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织金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理概况气候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铜仁市主要旅游景点

铜仁市主要旅游景点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一个以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城市。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让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和人文的魅力。
以下是铜仁市主要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一、鸟巢山景区鸟巢山景区位于铜仁市碧江区西北部,距离市区约20公里。
这里是一个以岩洞、瀑布、溶洞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景点。
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天下第一奇洞”——鸟巢山大溶洞,它是全国最大的喀斯特岩溶洞穴之一。
在洞内,你可以看到各种形态各异、奇妙无比的钟乳石和石笋,还有神秘莫测的地下河流和湖泊。
此外,在鸟巢山景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景点,如“天门玉带”、“龙潭瀑布”、“翠屏峡谷”等等。
这些景点都充满了神秘和奇幻色彩,让人流连忘返。
二、万峰林景区万峰林景区位于铜仁市印江县西南部,距离市区约60公里。
这里是一个以石林、溶洞、森林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景点。
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天下第一石林”——万峰林,它是一个由奇特的石柱组成的森林景观。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形态各异、奇妙无比的石柱和岩洞,还有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
此外,在万峰林景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景点,如“天生桥”、“仙女湖”、“龙宫”等等。
这些景点都充满了神秘和奇幻色彩,让人流连忘返。
三、龙岩山景区龙岩山景区位于铜仁市德江县东南部,距离市区约70公里。
这里是一个以山岭、溪流、森林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景点。
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天下第一风光线”——龙岩山风光线,它是一个由奇特的山岭、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组成的风景线。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形态各异、奇妙无比的山峰和溪流,还有茂密的森林和清新的空气。
此外,在龙岩山景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景点,如“九龙瀑布”、“仙女洞”、“青龙洞”等等。
这些景点都充满了神秘和奇幻色彩,让人流连忘返。
四、银杏谷景区银杏谷景区位于铜仁市思南县境内,距离市区约80公里。
这里是一个以银杏林、山泉、湖泊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景点。
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天下第一银杏林”——银杏谷,它是一个由金黄色的银杏树组成的美丽风景线。
铜仁市思南县,贵州省情教程作文

铜仁市思南县,贵州省情教程作文《思南之美在心头》思南,这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
我对思南最初的印象是来自一次意外的旅行。
那天,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我们就出发前往思南了。
一路的颠簸咱就不说了,但是一进入思南地界,那感觉就立马不一样了。
公路两边的田野就像一幅幅铺展开的画卷。
田里的稻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远方来的客人。
我好奇地下了车,想去田里看看。
靠近稻田,能闻到那股淡淡的稻香味儿,每一株稻穗都沉甸甸的,饱满的谷粒像是要挤破了外皮似的。
我伸手轻轻摸了一下,糙糙的感觉从指尖传来,这就是丰收的质感啊。
思南的小城充满了烟火气。
那小街上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卖啥的都有。
我走进一家卖小吃的,那老板热情得很。
我瞅见一个从没见过的小吃,就指着问老板。
老板乐呵地说这是思南的特色,名字还挺有趣,边说边动手做了起来。
看那熟练的手法就知道是做了很多年的。
他把各种食材、调料有模有样地搭配着,很快就做好了一盘。
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那独特的味道就直接在嘴里散开了,酸辣中带着点儿甜,好吃得很。
走在思南的老街上,那斑驳的墙壁像是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有个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身旁有只懒猫躺着打盹。
我凑过去和老人闲聊,老人眼睛里带着笑意讲着思南过去的事情,从以前的艰苦日子到现在的越来越好。
他指着街边的一栋翻新的老房子说,这就是变化的见证,以前破破烂烂的,现在又有了生气。
我看着身边的这一切,思南就像是一个宝藏,虽然没有那种超现代大都市的繁华,但是它的这种质朴和本真很是迷人。
这一趟思南之行,就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我打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思南的味道和记忆》再次来到思南,是冲着那难忘的美食而来。
记得刚来的那一天,阳光晒得人懒洋洋的。
我一头扎进了思南的美食小巷。
那小巷子里弥漫着各种香味儿,混杂在一起却又不让人觉得难受。
我就像个寻宝的孩子,一家一家地探寻。
我发现了一家小店,店里挂着一串串红红的干辣椒,很是显眼。
我进去坐定后,老板就过来问吃啥。
贵州省情简介

贵州省情简介一、自然地理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多山省份。
全省地势西高东低,由中部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倾斜。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中苗岭山脉、武陵山脉、大娄山脉等是贵州的主要山脉。
贵州省的河流主要有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其中长江流域的乌江、清水江、锦江等河流是贵州省的主要水系。
二、历史沿革贵州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贵州为楚国西南夷地。
秦朝时期,在此设置了郡县。
唐朝时期,贵州成为南蛮之地。
明朝时期,贵州成为西南地区的军事重镇和行政区域。
清朝时期,贵州的行政区域基本稳定,但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近现代以来,贵州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省份。
三、文化特色贵州省的文化特色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民族特色。
贵州省有49个民族,其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是主要的少数民族。
贵州省的民族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
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苗族飞歌、侗族大歌、苗族银饰工艺等。
四、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贵州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GDP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贵州省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贵州省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包括交通、通讯、能源等各个方面。
贵州省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赤水河谷等。
五、未来展望未来,贵州省将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农业方面,贵州省将加大对山地农业和高原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工业方面,贵州省将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在旅游业方面,贵州省将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总之,贵州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省份。
在未来的发展中,贵州省将继续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省而努力奋斗!。
贵州省情汇总

贵州省情汇总————————————————————————————————作者:————————————————————————————————日期:2贵州省情总结第一章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第二章一、地理环境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
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
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
800-1500米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区。
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
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3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92.5%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
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最顶峰是韭菜坪2901米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首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丛林旅行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大娄山+乌蒙山——苗岭——武陵山三、地理差异: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DOC】贵州省情教程第一章

贵州省情教程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泛指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
由于人文地理的有关内容将在本书有关章节叙述,因此,本章着重叙述贵州的自然地理,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人文地理只介绍行政区划。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全省总面积为17.62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
东西距离595 千米,南北距离509 千米。
2006 年,全省辖9 个市(州、地)、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为贵阳市。
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2 第一节自然环境一、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地貌也叫“地形”,是地表(包括陆地和海底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
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 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喀斯特即岩溶。
“喀斯特”一词来源于前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地,因为那里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类似地貌的地方。
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在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等地以西,平均海拔1500 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从大方、织金、普安一线向东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三穗县、锦屏县、榕江县等地以及南部荔波县、罗甸县的北界这一线的中间广大地区,海拔800~1500 米;第三级阶梯从沿河到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平均海拔800 米以下。
贵州地势起伏较大。
从面上看,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两地海拔相差1625 米。
从点上看,最高点在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 米,最低点在东南部黎平县水口河出省处,海拔只有148 米,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相差达到2753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山,或雄奇险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胜的是新金顶,在海拔22 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似玉龙啸天,红云环绕,直指苍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朝拜的香火烧到了云天之上。还有那独立撑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状若册籍的万卷书(山岩)等,形神兼备,令人叹绝!至于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牵梦绕,一睹为快。水,或涓涓细流,或丁冬垂滴,或白练悬空,或奔腾咆哮,皆异常澄洁。峰回水转,汇成了九十九条溪流,顺山势的东西走向,向东汇成了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汇成印江河,直奔乌江进长江。树,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一幅天然画卷。还有那云、雾、风,波谲云诡,也给梵净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梵净山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净山的奇异风光,而佛教徒则扬名了梵净山的灵山秀水。在明朝万历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早已声名远播。在梵净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块奉万历皇帝的诏令而专门竖立的石碑。碑文中写道:“此黔中间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是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明朝万历皇帝之所以要下诏重建梵净山金顶正殿(寺庙),是鉴于曾经兴盛一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因长年战乱而日趋衰落破败,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足为万圣临銮。”碑文中把盛极之时的梵净山“古佛道场”比作“极乐天宫”,记载梵净山佛教自开辟以来,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云流水涌,连王公大人都十分向往。梵净山的声名早已传入了南京、北京,倾动了十三个行省的地方长官。
铜仁地区主要旅游景点:梵净山楼上古寨·沿河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沿河土地湾黔东革命根据地·九龙洞·太子石·南岳飞泉·沿河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四野屯·红二、六方面军纪念碑·云海波涛·中流砥柱·云彩江声·鱼梁夜月·文笔凌云·六洞岚光·周逸群故居·玉屏晴雪·西岭归樵·万笏朝天·两江春色·金鳞游泳·东山楼阁·东山寺·锦江公园·十里锦江·长寿村·思南石
铜仁市
电话区号:
0856
邮政区码:
55
4300
地理位置:
云贵高原
面积:
2.4万平方公里
人口:
38万(2008年)
方言:
黔东北方言
气候条件:
温和
机场:
大兴机场
火车站:
铜仁火车站
车牌代码:
贵D
铜仁概况
历史沿革
铜仁地区历史沿革
最新资讯
旅游景点
铜仁交通
铜仁资源
铜仁民族
铜仁特色
铜仁人物
其它资料
气候
地方美食
民俗节庆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民国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挑县兼管。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县。
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白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
最新资讯
2011年1月5日,根据《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将铜仁市谢桥街道行政区域划归万山特区管辖的批复》精神,将铜仁市谢桥街道的谢桥、唐家寨、楚溪、龙门坳、石竹、瓦屋坪6个村和谢桥社区居委会划归万山特区管辖;谢桥街道大坳村划归铜仁市环北街道管辖。2011年2月28日起,谢桥划转区的管辖权由铜仁市正式移交万山特区。据悉,万山特区党政机关将搬迁到位于谢桥的铜仁市为民服务中心里,而铜仁市党政机关将搬迁到铜仁市川硐镇凉湾行政区。[1]
民国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歼、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3县。民国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民国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至此,铜仁地区建置基本固定。
2003年,铜仁地区辖8个县(其中4个民族自治县)、1个市、1个特区,4个街道、95个乡(其中56个民族乡)、69个镇,131个居委会、2948个村委会。年末全区人口386.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01万人。
2007年末,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面积1.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97.52万人,辖8个县(其中4个民族自治县)、1个市、1个特区,95个乡(其中民族乡56个)、69个镇、5个街道,2595个行政村,100个社区。
铜仁
地图
铜仁全称为铜仁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铜仁地区行署所在地。位于贵州省东北,地处武陵山脉中部,紧邻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重庆市秀山县,地区范围内有乌江连接两地。
中文名称:
铜仁
外文名称:
Tongren city
行政区类别:
市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
印江,松桃
政府驻地: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铜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桥梁凌空两岸,犹如15条彩虹。铜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临水,发源于梵净的两条江自西自北而来,汇于铜仁,称锦江;锦江绕城半周,然后东去
铜仁一角
流入湖南沅水。锦江沿岸有壮观雄奇的六龙山溶洞群和九龙洞大峡谷[2]。其中已开发的九龙洞为贵州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市内西门码头乘船就可以游览九龙洞及锦江风景区,楼上古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铜仁是杰出的红军将领周逸群烈士故乡,辟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处,烈士塑像一座,往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乡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69个乡,2l个乡级镇、4个民族乡。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l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1991年全区通过“建并撤”并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自此开始建置为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1950年1月12日,铜仁地区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1956年9月撤销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1979年1月撤销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至此开始,行署驻铜仁县,下辖铜仁县、江口县、印江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县、玉屏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共8县l自治县1特区。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铜仁地区历史沿革
铜仁境内历史,在春秋战国以前未见确切文字记载,此后有些零星记载散见于有关史籍。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493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再加上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雄奇,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一】梵净山: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
梵净山
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几百年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黔、湘、川、鄂、桂等南国地域久久流传。虽然朝代有更替,人世有变迁,但梵净山的魅力依然历久不衰。是什么原因,是哪些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的无穷魅力和巨大诱惑呢?
铜仁概况
历史沿革
铜仁地区历史沿革
最新资讯
旅游景点
铜仁交通
铜仁资源
铜仁民族
铜仁特色
铜仁人物
其它资料
气候
地方美食
民俗节庆
展开
编辑本段铜仁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