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水肿
复习提要
一、概念及分类
1.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2. 积液体腔内过多液体的积聚称为积水。
3. 分类
①根据波及范围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②根据水肿发生的部位冠以器官或组织的名称来命名:脑水肿、肺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声门水肿、皮下水肿等。
③根据原因来命名: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淋巴水肿、炎性水肿等。
二、水肿的发生机制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多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4.淋巴回流受阻
(二)肾脏钠水排出障碍导致体内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肾血流重分布3.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①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②心房利钠因子分泌减少4.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①醛固酮分泌增多
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三、水肿的表现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水肿的表现特征
1. 水肿液的性状
漏出液:比重低于1.015、蛋白含量低于25g/L、细胞数少于500个/100ml的水肿液渗出液: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达30~50g/L、可见多数白细胞的水肿液
2. 水肿组织器官的特点及体重的改变
发生水肿的器官,其重量增加,体积增大。
覆盖于脏器表面的包膜或浆膜因被牵
引而绷紧和发亮。
发生水肿时尤其是全身性水肿时,体重的增加能敏感地反映细胞外液容量的变化,它比皮肤凹陷体征的出现要早。
3. 水肿的皮肤特点
皮下水肿是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
显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体液积聚时,皮肤肿胀、皱纹
变浅、平滑而松软、弹性差,临床上为验证有无水肿,用手指按压内踝或胫前区皮肤,观察到压解后有压痕的为显性水肿。
隐性水肿: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可达体重的10%,称为隐性水肿。
4.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最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是心性、肾性和肝性水肿。
右心衰竭导致的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下垂部位,立位时以下肢尤以足踝部最早出现且较明显,然后向上扩展。
肾性水肿则先表现于眼睑或面部水肿,然后向下扩展。
肝性水肿以腹水最显著,而躯体部则不明显。
(二)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1. 水肿的有利效应稀释毒素,避免因血容量的明显迅速增加所造成的心血管系统意外等。
2.水肿的有害效应①水肿造成细胞组织营养障碍②水肿对器官组织功能活动的影响
四、常见水肿的特点和发病机制
(一)心性水肿左心衰竭引起心源性肺水肿右心衰竭引起全身性水肿,习惯上称为心性水肿表现
下垂部位的皮下水肿
2. 发病机制①钠水潴留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②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和体静脉压增高
③其它因素:部分右心衰竭患者血浆蛋白浓度偏低,可能是心性水肿的因素之一。
3. 防治原则立足于病因学治疗,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输出量。
从发病学治疗方面,进行利尿,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适当地限制钠水的摄入,减少钠水潴留。
(二)肾性水肿因肾脏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1.肾病性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四大特征之一。
发病机制:①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
②继发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钠水潴留在肾病性水肿发展中也将起重要作用。
2.肾炎性水肿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的同时,肾小管的重吸收无相应减少,有的反而增加,因而发生严重的球- 管失衡,导致钠水潴留所致。
(三)肝性水肿原发于肝脏疾病的体液异常积聚称为肝性水肿。
1. 表现腹水发生机制①肝静脉回流受阻
②门静脉高压使肠淋巴液生成增多③钠水潴留
④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四)肺水肿肺间质(血管外组织间隙)中有过量液体积聚和/ 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现象,称为肺水肿。
由肺间质水肿到肺泡水肿。
发病机制①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毛细血管和/ 或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③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④肺淋巴回流障碍防治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改善通气、输氧、利尿等一般疗法的基础上,根据发病机制采取特异性治疗措施。
(五)脑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积和重量增加,称为脑水肿。
脑水肿的分类和原因
①血管源性脑水肿:主要是脑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含蛋白的液体进入细胞间障增多。
②细胞中毒性脑水肿:常见原因有急性脑缺氧、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水中毒和某些代谢抑制物的作用。
③间质性脑水肿:主要是阻塞性脑室积水。
脑水肿的临床特点
①明显症状与体征
②重者可引起一系列功能紊乱: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综合征;局灶性脑体征;脑疝引起的继发体征等。
发生机制
①血管源性脑水肿:微血管的通透性增高。
②细胞中毒性脑水肿:急性缺氧或代谢抑制物的作用,ATP生成减少,细胞向外转运钠离子障碍,水分进入细胞导致脑水肿的发生;氧自由基损伤了膜的结构和功能;急性低钠血症时,细胞外液低渗,水分转入细胞内。
③间质性脑水肿:导水管被肿瘤或炎性增生所阻塞、压迫,脑脊液生成和回流通路受阻,室内压上升,脑脊液进行周围白质,引起间质水肿。
治疗原则首先病因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细胞膜稳定剂、脱水剂或用外科减压疗法。
(六)营养性水肿因营养不足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称营养性水肿,也称营养不良性水肿。
水肿分布从组织疏松处开始扩展至全身皮下,以低垂部位为显著,立位时下肢水肿明
显。
发生机制 ①低蛋白血症。
②由于组织分解消耗留下空隙使组织间隙有更大负压,为液体所代替。
③
由于细胞外液容量的增多,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继发性地使醛固酮、 ADH 增
多。
2. 治疗原则 解除病因,补充营养。
(七)特发性水肿
发生于中年妇女的一种病因尚未最终查明的全身性水肿。
1. 表现 不规则的间歇发作,晨起时眼睑浮肿、鼻梁变厚、面手指发紧,随 后乳房和腹部发胀。
发病机制
① 体位因素。
② 微血管床异常。
③ 体液因素的可能作用。
2. 治疗原则 解除病人的精神紧张, 适当限钠, 减少站立, 采用合适的利尿方法, 并注意卧床休息。
试题
[A 型题 ]
1. 心性水肿时组织液循环障碍,主要由下列哪种因素引起: A.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D.
血量增多
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2. 引起心性水肿的最重要因素是: A. 左心房内压升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 胃肠道淤血
3. 慢性心衰发生水、钠潴留,下列哪个因素是最主要的:
C.
AD H 增多 D. 肾淤血、肾血管压升高
E.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4. 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相比较,下列表现哪一项是相同的:
5. 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是: A. 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B.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
肺淋巴回流受阻
E.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6. 全身体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
A. 血栓阻塞静脉腔
B. 肺瘤转移到静脉
C. 瘢痕压迫静脉壁
D. 右心衰竭
E.
左心衰竭B. 右心房内压升高 D.
醛固酮灭活不足
A.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A. 水、钠潴留
B. D. 颈静脉怒张 E. 肺淤血、水肿
C. 肝淤血肿大
端坐呼吸
7. 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组织液循环障碍主要是因为: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
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
E. 淋巴回流受阻
8. 急性肾炎性水肿的最重要因素是:
A.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
B.
C. 抗利尿激素增加
D.
E.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9. 引起肾病性水肿的直接原因是:
A.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
B.
C. 抗利尿激素增多
D.
E. 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升高
10. 分泌利钠激素的组织是:
A. 心室细胞
C.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E.肺泡n型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醛固酮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
壁通透性升高
醛固酮增多
利钠激素下降
B. 心房细胞
D. 肾小管上皮细胞
11. 下列哪种肾脏疾病伴发水肿最明显:
A. 肾小球肾炎
B. 肾盂肾炎
C. 肾动脉硬化症
D. 肾病综合征
E. 肾结核
12. 引起机体钠水潴留的主要机制是:
A.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 肾小管重吸收增强
C. 钠水摄入过多
D. 利钠激素分泌增多
E. 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激活
13. 所谓"肾血流重分布" 是指:
A. 皮质血流增加, 髓质血流减少
B. 肾包膜血流减少, 肾实质血管流减少
C. 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D. 皮质肾单位血流增加, 近髓质肾单位血流减少
E. 皮质肾单位血流减少,近髓质单位血流增加
14. 在以下各类的毛细血管中,通透性最高的是:
A. 脉络膜毛细血管
B. 心肌毛细血管
C. 肝血管
D. 肺毛细血管
E. 皮下毛细血管
15. 正常机体调节体内水、钠动态平衡起最重要作用的脏器和组织是:
A.皮肤
B.肺
C.肝
D.肾
E.胃肠道
16.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所致的组织水肿见于:
A. 心性水肿
B. 肝硬化引起的腹水
C. 肾性水肿
D. 炎性水肿
E. 水中毒引起的肺水肿
17. 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
A. 白蛋白
B. 球蛋白
C. 纤维蛋白原
D. 凝血酶原
E. 珠蛋白
18. 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 淋巴回流不足以清除过多的组织液
C. 静脉端的液体静压下降
D. 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血管口径增大
19. “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是指:
A. 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压之差
B. 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压之差
C. 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
D. 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
E. 有效流体静压与有效胶体渗透压之差 20.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是指: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 毛细血管动脉端流体静压-毛细血管静脉端流体静压
C.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
D. 毛细血管的平均血压
E.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21. 引起肾小球滤过分数升高常见于:
23. 抗利尿激素对水重吸收增强的作用部位是: A.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B. 髓袢降支上皮细胞
E. 输尿管上皮细胞
24. 下列哪些情况会出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水、钠重吸收增加: A. 醛固酮分泌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 利钠激素分泌增多
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 前列腺素 E 分泌增多
25. 全身水肿时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受阻 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
E. 球-管平衡失调
26. “水肿”是指:
A. 细胞内液过多
B.
淋巴管内液过多 C. 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过多
D.
血管内液过多
A. 肾髓质产生前列腺素 C. 充血性心力衰竭 E. 利钠激素生成增多
22. 醛固酮主要作用于: A B. D.
肾皮质形成缓激肽增加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A.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C. 髓袢升支上皮细胞 E. 集合管上皮细胞
B. D.
髓袢降支上皮细胞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C. 髓袢升支上皮细胞
D. 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
E. 稀释毒素
34. 炎性水肿的有利效应是: A. 水肿液可稀释毒素
B. 水肿液的大分子物质将阻碍细菌扩散
C. 渗出液可运送抗体及药物
D .水肿液中的纤维蛋白可吸附有害物质 E. 氧的弥散路径缩短 35. 水肿按其原因命名为: A. 心性水肿 B. 肝性水肿 D. 肾性水肿
E.
肺水肿 36. 不同类型的全身性水肿其分布特点主要取决于:
E. 水在体内潴留 27. 炎性水肿液的特征: A. 比重等于 1.018 B. C.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高 D. E. 蛋白含量低于 258/L 28. 脑水肿的完整概念是: A. 脑组织含水量增多 B. C. 脑细胞外液增多 D. 比重小于 1.018 ,蛋白含量低 比重在1.015〜1.018之间
脑动脉扩张致血量增多 脑细胞内液增多
E. 脑容量增大 29. 吸入大量双光气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肺间质负压突然增大
B.
C. 肺淋巴回流障碍
D.
E. 醛固酮增多 [X 型题 ] 30. 引起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有: A.蛋白质丢失 B. C. 大量水、钠潴留 D. E.蛋白质合成增多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肺泡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淋巴回流速度减慢
31 .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
A. 导致毛细血管动脉端液体滤出增多
B. 对抗液体由毛细血管滤出
C. 促进组织间液向毛细血管回流
D. 毛细血管静脉端液体回收减少
E. 促进毛细血管液体向组织间隙流动 32.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可引起下列哪些内分泌激素增多: A. 醛固酮 B. 肾素
D. 抗利尿激素
E. 利钠激素 33. 水肿的有害效应是: A. 导致急性心衰 B.
C.水肿组织易合并感染
D.
水肿区细胞营养不良 组织营养血流减少
C. 第 3 因子 A. 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B. 组织结构的特点 C. 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
D.
重力和体位的变化
C. 粘液性水肿
E. 精神因素作用
[B 型题]
A.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D. 组织间液中蛋白质积聚
E. 淋巴回流受阻
37. 造成心性水肿的主要因素是:
38. 丝虫病引起的下肢水肿主要是由于:
39. 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主要由于:
40. 肺泡中毒性肺水肿是由于:
41. 营养不良性水肿是由于:
42. 血管源性脑水肿是由于:
A. 心性水肿
B. 肝性水肿
C. 肾性水肿
D. 炎症性水肿
E. 静脉阻塞性水肿
43. 先出现于面部及眼睑的水肿见于:
44. 随体位的改变可移动的水肿见于:
45. 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属于:
46. 肝硬化所致的腹水为:
[ 名词解释]
47. 肾性水肿
48. 肝性水肿
49. 肾小球-肾小管失衡
50. 积水
51. 水肿
52. 脑水肿
53. 漏出液
54. 渗出液
[ 问答题]
55. 慢性心力衰竭为什么会引起全身水肿?
56. 全身性水肿常见于哪些疾病?
57. 何谓" 醛固酮逃逸"?
58. 严重肝硬化为什么会引起腹水和全身水肿?
59. 全身性水肿发生过程中,组织液循环障碍和水、钠潴留之间有何联系?
60. 有哪些原因可引起组织液循环障碍,使体液在组织间隙或浆膜腔积聚过多?
61. 引起血浆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有哪些?在水肿发生中有什么作用?
62. 哪些情况下滤过分数增高?
63. 哪些情况可产生肾脏球-管平衡失调?
64. 水肿对机体有何影响?
65. 区别水肿液的性质有什么临时意义?
66. 微血管受损所致水肿的水肿液有何特点?
[ 填空题]
6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常见于和
68. 血浆白蛋白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和
6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组织液循环障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球一管失衡的因素有;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