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学案苏教版必修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效导航】
1.学习目标:
(1)描述生物群落的组成。
(2)说出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3)描述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2.学习重点:
(1)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
(2)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3)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4)生物群落的结构
3.学习难点:
(1)理解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2)理解生态位的概念。
(3)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4)对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的实践活动
“看”——知识经纬
生物群落的构成
“导”—自主预习
一、生物群落
1.群落的概念:
群落由一定的、、种群组成的。
2.物种丰富度:。3.生态学上用来表示物种丰富度。
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群落的种间关系(表4—7)
类型曲线图例箭头图例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如:
捕食特点: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结果是:常表现为相互抑制。a生存能力不同,b生存能力相同。
寄生特点: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举例:
三、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和。
2.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过生物对环境的和生物种群之间的
阶段。
3.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重大成就系统中,在、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一般地说,生态位互相重叠的生物种群之间的激烈。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和的基础,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学”—互动探究
探究一生物群落的组成及物种丰富度
阅读课本P71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个体、种群、群落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示:(1)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①种群是物种生存、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种群与个体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但又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每一个种群都有其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③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既有互助又有斗争,但无论是互助还是斗争,都对种群的生存和延续有利。
(2)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规律的集合体。它不是种群的简单组合,生物群落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如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等,这些特征不是由单一的种群所能体现的,只有在群落的总体水平上,这些特征才能显示出来。
(3)三者相互联系
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有机单元,而群落则是不同种群在一定生态因素作用下的集合体。在群落的内部,不同种群的个体间为种间关系,而种群内部的不同个体间则为种内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个体−−
−→−种内关系种群−−−→−种间关系
群落 2.群落的组成是怎样的?
提示: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的。 3.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数量动态,包括? 提示: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4.若要你研究池塘生物群落,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 提示:
5.不同的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呢?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表示呢?
提示:物种的多少和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生态学上用物种丰富度指数来表示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公式:
【经典回眸】
(2009江苏,24)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
招潮蟹类
厚蟹类
沙蚕类
泥螺类
蛤类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研究池 塘群落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种群位置
群落的空间结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物种数目
样地面积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解析】比较表中裸露泥滩与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可判断A 正确,B 错误。C 错误,D 正确,物种数和个体总数与常用底泥采样器的规格无关,但与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等因素有关。 【答案】AD 【变式训练】
1.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2.下列实例中,属于种群的是( )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 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探究二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阅读课本P73-P74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与根瘤菌共生的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举例说明还有哪些生物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 提示:
2.为什么适量饮用添加了有益菌群的奶制品可以防止维生素缺乏症?有益菌群与人体是什么关系? 提示:有益菌群在人体肠道中阻止和抑制外来致病菌群的入侵,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人体肠道可以为有益菌群提供营养物质。因此,二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3.单独培养两种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模式是什么?为什么? 混合培养时,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为什么? 种群之间竞争的资源包括哪些?
提示:单独培养生长良好,因为二者不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混合培养时,二者因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竞争的资源可以是食物、水分、空间,也可以是阳光、无机盐等。不同的生物种群之间的竞争强度因亲缘关系的远近、生活习性的不同而有差异。
裸露泥滩 5 18 1 14 2 12 1 10 2 14 米草群落
3
12
2
9
1
10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
根瘤菌 豆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