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柏拉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灵感说
摘要
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柏拉图的理念由上而下,规定美的本质,那么灵感则是从下而上,实现了人追求达到美的本质的目的,使人见到了美的本身,进入到真
实的世界——人返回了理性的家。换句话说,灵感沟通了理性与非理性,重建了人
与本体世界的价值联系,最终指向了理性。
关键词:柏拉图;灵感;理性;迷狂
ABSTRACT
Saidinsomekindofsignificance,ifPlato’sideastipulatedb eautifulessencefromto ptobottom,thentheinspirationachievedthegoalofcausingpersontopursuebeautifulessenti alfrombottomtotop,andcausedpersontoseebeautifulitself,enteredtotherealworld—perso nre2turnedtotherationalfamily.Inotherwords,theinspirationcommunicatedrationalitywit hnon-rationality,reconstructedthevaluerelationofpersonandthemainbodyworld,finallyp ointedatthereason.
Keywords:Plato;inspiration;rational;mania
柏拉图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十分看重理性的作用,并把理性作为人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进而实现自身的本质属性,开启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和最早的代表。他的哲学、美学、伦理学等都是他找寻验证理性所留下的思维轨迹,透过这些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位执著、坚定而又智慧的理性主义的拥护者,但柏拉图的理主义王座似乎不那么稳固,总有人试图来推翻它,这其中最大、最直接的推力就是来自对柏拉图灵感说的质疑。也难怪以此诟病柏拉图。一个高调的理性主义者却同时大谈非理性的灵感,诗人创作诗歌要靠灵感,哲学家要认识世界的本质也需要灵感,而对美、善的追求同样离不开灵感,灵感成了柏拉图意识当中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情结。那么是什么使理性的柏拉图钟情非理性的情感呢?灵感在柏拉图的人生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柏拉图是古希腊早期“灵感说”之集大成者,他从“理念说”出发,探讨诗的起源和本质,提出了著名的神的“灵感说”。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
1.认为灵感的源泉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他在《伊安》篇中说:“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赫库利斯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它铁环。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
把它传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
2.“灵感”的表现是“迷狂”。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解释了世间存有四种“迷狂”说,他认为“若是没有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他的神智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了。”这里的“诗神的迷狂”就是灵感的表现,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有的作用。
3.“灵感”的获得过程是在“灵魂回忆”真善美的理式世界。在《斐德若》篇中他说:“那种在上界见到真理最多的人,附到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注定成为一个爱智慧者、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对灵感做了一种神秘的解释,“诗人是神的代言人”,“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
柏拉图的思想当中的确杂糅了许多希腊神话,但柏拉图的灵感说是否是迷信、反动,关键问题是柏拉图的宗教是否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宗教。英国著名学者狄金森说过:“讲到希腊的宗教问题,开始必须要先去掉我们自然而然的因宗教这个字而起的许多联想。当我们说到宗教在我们心里普通是指那一定的教义,多少带有玄学的性质,形成一种教条,并有一种和国家不同的组织。关于希腊的宗教,第一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它毫无此种意义。没有教会,没有教条,也没有节目。虽有僧侣,但是他们只是公共的职务官,被派出执行一定的宗教仪式。像我们所知道的教士和俗人的区别不存在;诗歌和教义的区别也不存在;不论希腊的宗教是什么,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即希腊的宗教和我们习惯上所联想的宗教这个字是有很大区别的。
“只是由于我们由于与肉体的结合才遭扭曲和堕落,而且只有‘净化’了他的欲求、性欲和恐惧之后,我们才是真正完整的自我。根据这种解释,我们表现出的任何非理性的行为就仅仅是被迫与肉体的结合所造成的后果,尽管其影响通常比我们的死亡更持久———这就是说,除非我们通过哲学而‘净化’了自我,并‘练习死亡,置身死地’才不会遭遇这一结果。”
具有迷狂性质的灵感是人通向真正美的本体的中介,人在这种诗神凭附的、迷狂的非理智状态下飞升了灵魂,脱离了世俗,进到了理念世界,受到理性光明的照耀。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柏拉图的理念由上而下(由理性到非理性)的规定美的本质,那么灵感则是由非理性到理性实现了人追求达到美的本质的目的,使人见到了美的本身,进入到真实的世界———人返回了理性的家。换句话说,灵感
沟通了理性与非理性,重建了人与本体世界的价值联系。因此可以说,柏拉图的灵感说在神秘的外壳下隐藏着理性的合理内核。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狄金森.希腊的生活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张铁夫.外国文学史长沙:湘潭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