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终身教育的内涵 1.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2.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
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方面。
终身教育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 从横向看,终身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教 育; 从纵向看,终身教育指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胎儿期、婴幼儿期、 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等各个阶段的教育; 从教育内容来看,终身教育包括文化科学教育、职业(专业) 教育和生活教育; 从教育形式来看,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 正式教育在内。
与终身教育相比,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出现得晚一 些(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 会这几个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精别品。
它们的共同点:
◆ 都主张教与学的延续性和终身性;(时间) ◆ 都主张教与学内容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内容) ◆ 都主张教与学空间的开放性和社会性;(空间) ◆ 都主张教与学目的的双重性,即服务于人的终身全面发 展,又服务于社会的持续发展。(目的)
它们的差异:
◆ 终身教育 要求超越现行的教育制度,构建一种新的向所 有公民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改造教育)
◆ 终身学习 重在引导每个公民把终身学习作为生存方式, 提高其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要求将学习渗透到生存和生活的 整个过程及各个方面。(改造生活)
◆ 学习化社会 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社会形态的超越,变少 数人拥有学习权利和部分人参与学习活动为学习权利人人保障, 学习活动人人介入的社会。(改造社会)
精品
(三)终身教育的特点
从各个国家的实践来看,终身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时间的终生性。终身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它突破
了正规学校教育的框框,把教育看作是人从出生到死亡而贯穿于 人的一生的事情。
2.教育空间的广延性。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
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校外的一切非正规教育和非正 式教育,还包括教育的特殊形式——自我教育。
学习化社会 源自文库战略选择则是它们两者的集结过程。
终身教育体系是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证,终身学 习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基础。只有在社会和个人这两个层面 上相互配合,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学习化社 会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外在教育条件的创设与个人学习积极 性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建立起学习化社会。)
3.教育对象的全员性。终身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
是为一切人的教育。
精品
4.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就教育内容来说,终身教育包括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生活教育、闲暇教育等,它追求专业(职 业)和教养(自我实现)的协调和整合。
5.教育结构的协调性。这里所谓的“统一”涉及两个维度:
一是时间维度。指把人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所受 到的各种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二是空间维度。指把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有机 地统一起来。
精品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者在教育的时限、内容、 空间和目的等问题上的看法一致,而在具体的目标指向、战略选 择和实践重点等方面又表现出它们的差异。
终身教育 从社会角度出发的战略选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 过程(强调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及对教育制度的改革)。
终身学习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的战略选择,是一种自下而上 的过程(强调个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6.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终身教育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
性,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发展。教育的类型可以采取研讨型、进修 型、座谈型与专题型等等,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有面授、函授、 远程教育等。(怎样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什么和学得怎么样, 即强调学习的实际效果而不是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精品
(四)终身教育的目的 1.终身教育的个体目的 (1)激发学习动机。“‘教育’一词正像已建立的制度所显
(二)终身教育的内涵
1.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概念最早由英国成人教育家 耶克斯利 于1926年出 版的《终身教育》一书中提出。不过他阐述的终身教育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都是出于宗教的需要。因此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具有局限 性,所以传播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65年12月,法国成人教育家 保罗·朗格朗 在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召开的促进成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终身教育”学术报 告。这次大会第一次讨论了“终身教育”问题,它标志着国际性 终身教育思潮的确立,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终身教 育”从此成了影响深远而广泛的术语。
(2)培养学习能力。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一
生都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终身教育的目标还包括个 人自我实现、教育民主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精品
(3)培养判断能力。“现代人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情境中,可
方便地获得全部学习资源,这不仅有助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且能 帮助自己过一种更充实的生活,但愿他懂得怎样利用这些资源就 好了。一个信息丰富的社会并非必然是一个教育的或学习的社会, 除非社会的成员能系统地、有选择地、批判地利用他们所能得到 的这些资源。”
2.终身教育的社会目的
(1)实现教育平等
以往人们谈论教育平等问题主要聚焦于学校教育,尤其是义 务教育阶段。但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如果青少年在结束连 续的学校教育以后,不能得到各种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仍 然会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市场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终身教育是贯穿整个人生的教育,它大大延长了人的受教育 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在学校教育阶段,而且在人的 终身过程中考虑实现教育机会平等。换句话说,即使由于某种原 因,一个人在学校教育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平等的,但由于终 身教育不再局限于青少年时期,精品以后还有各种机会得到弥补。
示的那样,是一种游戏,其规则注定了在此游戏中必定是胜者少、 败者多。从童年开始,很多学生就被分类为将来的第一等、第二 等、第三等公民。毫不奇怪,很多学生甚至在青少年时期前就因 失败而否定自己,因而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提高自己 的愿望。……这种由正规教育造成的毁损状态,完全可以证明是对继续
教育事业的致命打击,因而要求采取紧急的补救方法。”([英]里士满)
2.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
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方面。
终身教育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 从横向看,终身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教 育; 从纵向看,终身教育指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胎儿期、婴幼儿期、 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等各个阶段的教育; 从教育内容来看,终身教育包括文化科学教育、职业(专业) 教育和生活教育; 从教育形式来看,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 正式教育在内。
与终身教育相比,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出现得晚一 些(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 会这几个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精别品。
它们的共同点:
◆ 都主张教与学的延续性和终身性;(时间) ◆ 都主张教与学内容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内容) ◆ 都主张教与学空间的开放性和社会性;(空间) ◆ 都主张教与学目的的双重性,即服务于人的终身全面发 展,又服务于社会的持续发展。(目的)
它们的差异:
◆ 终身教育 要求超越现行的教育制度,构建一种新的向所 有公民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改造教育)
◆ 终身学习 重在引导每个公民把终身学习作为生存方式, 提高其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要求将学习渗透到生存和生活的 整个过程及各个方面。(改造生活)
◆ 学习化社会 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社会形态的超越,变少 数人拥有学习权利和部分人参与学习活动为学习权利人人保障, 学习活动人人介入的社会。(改造社会)
精品
(三)终身教育的特点
从各个国家的实践来看,终身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时间的终生性。终身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它突破
了正规学校教育的框框,把教育看作是人从出生到死亡而贯穿于 人的一生的事情。
2.教育空间的广延性。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
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校外的一切非正规教育和非正 式教育,还包括教育的特殊形式——自我教育。
学习化社会 源自文库战略选择则是它们两者的集结过程。
终身教育体系是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证,终身学 习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基础。只有在社会和个人这两个层面 上相互配合,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学习化社 会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外在教育条件的创设与个人学习积极 性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建立起学习化社会。)
3.教育对象的全员性。终身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
是为一切人的教育。
精品
4.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就教育内容来说,终身教育包括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生活教育、闲暇教育等,它追求专业(职 业)和教养(自我实现)的协调和整合。
5.教育结构的协调性。这里所谓的“统一”涉及两个维度:
一是时间维度。指把人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所受 到的各种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二是空间维度。指把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有机 地统一起来。
精品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者在教育的时限、内容、 空间和目的等问题上的看法一致,而在具体的目标指向、战略选 择和实践重点等方面又表现出它们的差异。
终身教育 从社会角度出发的战略选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 过程(强调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及对教育制度的改革)。
终身学习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的战略选择,是一种自下而上 的过程(强调个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6.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终身教育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
性,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发展。教育的类型可以采取研讨型、进修 型、座谈型与专题型等等,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有面授、函授、 远程教育等。(怎样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什么和学得怎么样, 即强调学习的实际效果而不是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精品
(四)终身教育的目的 1.终身教育的个体目的 (1)激发学习动机。“‘教育’一词正像已建立的制度所显
(二)终身教育的内涵
1.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概念最早由英国成人教育家 耶克斯利 于1926年出 版的《终身教育》一书中提出。不过他阐述的终身教育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都是出于宗教的需要。因此他的终身教育思想具有局限 性,所以传播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65年12月,法国成人教育家 保罗·朗格朗 在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召开的促进成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终身教育”学术报 告。这次大会第一次讨论了“终身教育”问题,它标志着国际性 终身教育思潮的确立,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终身教 育”从此成了影响深远而广泛的术语。
(2)培养学习能力。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一
生都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终身教育的目标还包括个 人自我实现、教育民主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精品
(3)培养判断能力。“现代人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情境中,可
方便地获得全部学习资源,这不仅有助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且能 帮助自己过一种更充实的生活,但愿他懂得怎样利用这些资源就 好了。一个信息丰富的社会并非必然是一个教育的或学习的社会, 除非社会的成员能系统地、有选择地、批判地利用他们所能得到 的这些资源。”
2.终身教育的社会目的
(1)实现教育平等
以往人们谈论教育平等问题主要聚焦于学校教育,尤其是义 务教育阶段。但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如果青少年在结束连 续的学校教育以后,不能得到各种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仍 然会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市场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终身教育是贯穿整个人生的教育,它大大延长了人的受教育 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在学校教育阶段,而且在人的 终身过程中考虑实现教育机会平等。换句话说,即使由于某种原 因,一个人在学校教育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平等的,但由于终 身教育不再局限于青少年时期,精品以后还有各种机会得到弥补。
示的那样,是一种游戏,其规则注定了在此游戏中必定是胜者少、 败者多。从童年开始,很多学生就被分类为将来的第一等、第二 等、第三等公民。毫不奇怪,很多学生甚至在青少年时期前就因 失败而否定自己,因而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提高自己 的愿望。……这种由正规教育造成的毁损状态,完全可以证明是对继续
教育事业的致命打击,因而要求采取紧急的补救方法。”([英]里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