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信贷约束研究进展述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户信贷约束研究进展述评

近年,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户信贷约束问题受到了学界关注,但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相当广泛的分歧。本文从农户信贷约束的内涵、原因、影响、类别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证文献,试图全面概括其研究进展,并在文末对既有的研究进行简要的评述,同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标签:农户;信贷约束;信贷配给

引言

近年,“三农”问题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众多长期约束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当中,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农村金融服务的落后,尤其是农户信贷的满足程度较低等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纾解农村金融难题,尤其是农户贷款难、金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在国务院的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单位着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并于2006年12月20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准入的资格和条件。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包含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毫无疑问,近年在一系列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得到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以提升,农户贷款难等问题得到了初步的缓解。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满足程度究竟如何还存在广泛的争议,对农户信贷约束的状况长期没有一致的结论。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测度农户信贷满足率或信贷约束状况,一方面关乎既往改革举措的绩效,另一方面也能从更深层次揭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后续的改革提供必要的借鉴。从理论意义上说,弄清农村金融服务满足程度的影响因素无疑是对农村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鉴于国内对农户信贷约束状况的争议及该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从农户信贷约束的内涵、产生原因、类别、衡量、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试图全面概括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既有的研究做简要述评和展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南。

一、国外对农户信贷约束的研究

(一)农户信贷约束的内涵

信贷约束是从信贷需求方进行解释的,它是指信贷需求方所面临的一种状况,按照市场现行的条件,信贷需求方无法得到所需要的信贷资金。

从理论上看,要考察农户信贷的约束状况或满足程度,其实就是要分析农户的“信贷配给”状况,而这又与农村金融市场广泛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密不可分。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信贷配给是借贷市场的一种状况,即按照所提供的契约,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按照配给方式的不同,信贷配给可以分为对既定客户的贷款数量进行配给和对贷款的客户数量进行配给两种。在一些文献中,信贷约束又称流动性约束或借贷限制,测度的是居民从正规或非正规渠道借贷以平滑未来收入波动或财富冲击的能力(如Zeldes,1989;Coeharane,1991等),因为当居民的借贷能力受到限制时,他们就不能沿着波动的收人流来平滑自己的消费。

(二)农户信贷约束的原因

理论研究认为,信贷配给是造成信贷约束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所有的贷款申请人中,只有一部分能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则不能获得贷款,即使他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申请到贷款的人不能获得全部申请资金规模,而只能获得其中的一部分。更具体地,对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常见的信贷配给现象,相关的研究比较丰富,通常认为这种信贷配给是由各种市场的无效率所造成的。早期研究认为,政府对信贷市场的干预(如利率控制或者信贷控制等)以及农户贷款较高的交易成本(贷款对象分散、规模较小、风险较大、申请和审查成本都较高等)是导致农户信贷配给的原因。研究发现,与一般的商业信贷活动相比,在农村信贷市场审查借款人的资质和监督借款人的活动等都需要更高的成本,而且由于农户的财富禀赋一般较低,有的甚至不具备土地所有权,他们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抵押。可以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农村信贷市场更为严重,也更难解决(Carter,1988)。Hoff & Stiglitz(1990)指出:“发展中国家农村存在着典型的二元信贷市场。在正式信贷市场上,金融机构向借贷双方提供中介,并收取很低的利率,而这个利率通常得到政府的资助;在非正式市场上,货币是由私人进行贷放的,包括职业放贷者、交易者、中间人、地主、亲戚和朋友等,一般超出他们自己的资产。”Kochar(1995)基于印度1970年代的数据研究发现,大部分印度农户不贷款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信贷需求而不是供给不足,除银行贷款之外,农户还可以从非正式渠道借款,努力扩大正式信贷可能仅仅是对非正式信贷的替代,边际效益较低。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信贷领域的运用为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Stiglitz & Weiss(1981)经典地证明了在没有金融管制状态下信贷市场同样存在信贷配给现象: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合约实施的高成本,由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引起的市场失灵就会破坏金融市场的运行;当利率上升、风险较小的借贷人退出信贷市场之后,剩下的是一些风险较高的借款人,这样,逆向选择就会发生;当利率上升时,借款人必须投资风险更大但收益也更高的项目,而这会增加违约风险,当借贷人从事高风险投资或不愿意偿还借款时,就会发生道德风险。Hoff和Stiglitz(1990)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存在着典型的二元信贷市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筛选、监督和合约实施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是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金融结构的主要原因。Kochar(1997)对印度农村的研究以及Mohieldin和Wright(2000)对埃

及农村的研究都证实农户个体信息影响其与正式、非正式金融的借贷行为与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经验上存在的合理性。

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经常遭受严重的信贷约束,其原因在于缺少有效的抵押或功能完善的信贷市场。研究发现,正规金融机构往往缺乏对农户生活、经营以及道德方面的私人信息,从而无法精确监督农户如何使用贷款。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正规金融机构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进行信贷配给,二是要求严格的抵押和担保。相反,非正规放贷人往往具有正规金融机构所没有的私人信息,在长显出现。

李锐、朱喜(2007)运用Biprobit模型和Match模型,采用3000个农户的微观数据,计量分析了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及其福利损失的大小㈣。研究发现,农户金融抑制程度为70.92%。罗恩平(2007)系统地研究了转型期我国农户信贷供求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同样证实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广泛的信贷约束。朱喜、李子奈(2007)使用2003年中国30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在考虑异质性影响和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实证估计了农户借贷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借贷从整体上显著促进了农户经营收入的增加,但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户的产出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借款对最贫困和最富有的农户的收入作用不明显,但是显著促进了中低收入农户产出的增加,其产出弹性约为0.08。由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资源的分配明显偏向富有农户,这为中低收入农户面临信贷约束提供了证据。

朱信凯、刘刚(2007)以1997~2000年为样本期,利用《全国农村社会典型调查数据汇编》、《中国农业年鉴》等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非正规金融缓解农户消费信贷约束的情况,结果发现: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不发达,农户的信贷约束在正规金融组织中得不到缓解。但非正规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缓解了农户的信贷约束。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正规金融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农户的消费需求仍不能完全得到满足,信贷约束仍然存在,并且,无论是按经济地带还是分省区进行分析,全国各地的农户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信贷约束。

石成华等(2007)建立了我国农村信贷和农户收入变动的模型,通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V AR方法对该模型在1991~2001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三个结论: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惜贷行为”、贷款增加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提高将使他们更容易从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证实了农户存在信贷约束。田俊丽(2007)在其专著中指出,我国农村信贷配给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主要还在于金融体系本身的不完善导致的信贷资源配置功能的失效,包括金融机构由于内、外因素导致的对经营目标的偏离,中国银行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及由此造成的近似于完全垄断的农村信贷市场等旧。金融风险补偿、分担和转移机制欠缺,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农村信贷配给的程度和扩大了中国农村信贷配给的范围。因此,要解决农村信贷配给问题,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同时,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其信贷资源配置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