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该病近年来在日本也有发生,特别是1968年以来发病较多,受害较重,因而玉米小斑 病在美国和日本均已引起重视。
国外曾发现O、T两个小种,它们对玉米的细胞质专化性、产生毒素的能力、 侵染玉米的都位和症状表现等都有明显的不同。O小种在国内外各地普遍存在,而 T小种目前主要发现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上,分布不广。
环境条件适宜,病原菌侵入24小时后即出现水浸状退绿小黄点,逐渐扩大,2一 3天后呈现典型的长方形或近椭圆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过几天病斑长满了黑绿 色霉状物,即分生抱子。
四、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上年玉米收获后 遗留在田间或玉米秸秆垛中尚未分解的病残体。 翌年,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 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 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细胞侵入。在适 温下,病菌侵入寄主24h后,叶面出现褪绿点,5-7d内形成典型病斑,并产生大 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三、病症
玉米叶、叶鞘、苞叶都可被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 发病严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 斑初呈水浸状,在严重发病的植株上,布满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的病 斑。病斑大者达3公分左右,小者呈点状;病斑形状有椭圆形、长方形、纺锤形及 不规则形;病斑的颜色从淡黄色至褐色边缘色泽较深。
玉米小斑病
一、发现历程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国内外 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 • 在1961年,菲律宾工作者默卡多和兰蒂坎
第一次提出T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易感 小斑病,不过没有引起重视。 • 在1969年8月两位植物病理学家在爱阿华 地下室贮藏收获一年的玉米中,发现了这 个真菌。 在1969年,这个真菌也在伊利诺和印第安 纳的南部的分散地区被发现。
3、物理防治
用低频电流处理玉米种子防 治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可达58.4%, 与化学农药多菌灵、代森锰锌处 理近似。电处理后,玉米植株性 状改进,如植株增高、鲜叶增多、 千粒重增加等,从而达到增产目 的。
4、农业防治
(1)选择抗性品种。 (2)适期早播 适期盖膜早播,避过抽穗灌浆期多雨季节,有利于玉米避病。 (3)育苗移栽 这样可以炼苗,增强苗的抗病能力。 (4)在肥力不足的地区慎用易感品种,并注意增施基肥。 (5)合理套种。在西南山区及丘陵地带,可与花生、大豆等作物套种,利于通 风透光,降低行间湿度,能有效预防小斑病。 (6)秸秆处理。对于已经发生严重病害的地块,收获玉米后,秸秆也收回用于 沼气池发酵或山区农民生火,避免病原菌残留,减少第2年的初侵染源。
我国主要是O小种,有无T小种目前尚未明确,但有些为害只穗、苞叶和花丝的 小斑病菌,有类似T小种的反应,需尽快查清。随着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推广,这是 一个急待弄清的问题。我国各地小斑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正在研究之中。
二、病原菌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
• 20世纪60年代,玉米小斑病曾在我国河北石家庄和湖北宜昌大规模暴发,导致两地 玉米大幅度减产,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玉米育种家的重视,开始 注重抗性材料的选育。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一些抗病品种的推广,玉米小斑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
• 玉米小斑病1970年曾在美国大发生。发生地区达38个州,使玉米产量比1969年减产 10拓左右。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能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污染少,成本低 (1)生物杀菌剂 植物体以及微生物的抗菌化合物是它们自身产生的多种具有抗 菌能力的次生代谢产物 (2) 生物激发子 激发子是植物抗病生理过程中诱发植物产生植物抗毒素和引 起植物过敏反应的因子。生物激发子包括真菌或植物细胞壁的多糖成分、脂类化 合物以及其分泌的多肽。 (3)生物促营养吸收剂 磷营养的改善是降低小斑病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其机理 与改善磷营养状况有关。
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的异旋腔孢菌偶有在叶鞘和叶枕处产生,但不常见。 无性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多根丛生,褐色,直或曲膝状,具隔膜,大小为 80~156×5~10微米,基细胞膨大。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倒棍棒状,或弯月型,褐 色,中部稍宽,端细胞钝圆形,脐点明显,凹入基细胞内,具3~10隔膜,以8个 居多,大小为55~140×5~行特点
玉米小斑病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始发期、普发期、盛发期,始发期5d左右, 普发期28d左右,盛发期21d左右。夏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播期和种植密度、田间 气候、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玉米小斑病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 特别是雨日多,雨量大,光照时数少时易流行。遮阴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所 以玉米小斑病的最初发病部位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扩展。第1年 的病株残体内的菌丝绝大部分都可以存活到第2年。病原菌也通过形成分生孢子, 来年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借气流或尘土传播到田间玉米的叶片上,一个生长季节 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六、防治措施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农业防治
1 、化学防治
当玉米小斑病暴发后,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施用化学农药。有效防治小斑病 的化学农药,如7.5%欧宝、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25%咪鲜胺等。 但由于化学药剂没有选择性,有可能作用于有益微生物,污染环境,人们正在研 究能替代化学药物的生物杀菌剂。
国外曾发现O、T两个小种,它们对玉米的细胞质专化性、产生毒素的能力、 侵染玉米的都位和症状表现等都有明显的不同。O小种在国内外各地普遍存在,而 T小种目前主要发现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上,分布不广。
环境条件适宜,病原菌侵入24小时后即出现水浸状退绿小黄点,逐渐扩大,2一 3天后呈现典型的长方形或近椭圆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过几天病斑长满了黑绿 色霉状物,即分生抱子。
四、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上年玉米收获后 遗留在田间或玉米秸秆垛中尚未分解的病残体。 翌年,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 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 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细胞侵入。在适 温下,病菌侵入寄主24h后,叶面出现褪绿点,5-7d内形成典型病斑,并产生大 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三、病症
玉米叶、叶鞘、苞叶都可被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 发病严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 斑初呈水浸状,在严重发病的植株上,布满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的病 斑。病斑大者达3公分左右,小者呈点状;病斑形状有椭圆形、长方形、纺锤形及 不规则形;病斑的颜色从淡黄色至褐色边缘色泽较深。
玉米小斑病
一、发现历程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国内外 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 • 在1961年,菲律宾工作者默卡多和兰蒂坎
第一次提出T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易感 小斑病,不过没有引起重视。 • 在1969年8月两位植物病理学家在爱阿华 地下室贮藏收获一年的玉米中,发现了这 个真菌。 在1969年,这个真菌也在伊利诺和印第安 纳的南部的分散地区被发现。
3、物理防治
用低频电流处理玉米种子防 治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可达58.4%, 与化学农药多菌灵、代森锰锌处 理近似。电处理后,玉米植株性 状改进,如植株增高、鲜叶增多、 千粒重增加等,从而达到增产目 的。
4、农业防治
(1)选择抗性品种。 (2)适期早播 适期盖膜早播,避过抽穗灌浆期多雨季节,有利于玉米避病。 (3)育苗移栽 这样可以炼苗,增强苗的抗病能力。 (4)在肥力不足的地区慎用易感品种,并注意增施基肥。 (5)合理套种。在西南山区及丘陵地带,可与花生、大豆等作物套种,利于通 风透光,降低行间湿度,能有效预防小斑病。 (6)秸秆处理。对于已经发生严重病害的地块,收获玉米后,秸秆也收回用于 沼气池发酵或山区农民生火,避免病原菌残留,减少第2年的初侵染源。
我国主要是O小种,有无T小种目前尚未明确,但有些为害只穗、苞叶和花丝的 小斑病菌,有类似T小种的反应,需尽快查清。随着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推广,这是 一个急待弄清的问题。我国各地小斑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正在研究之中。
二、病原菌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
• 20世纪60年代,玉米小斑病曾在我国河北石家庄和湖北宜昌大规模暴发,导致两地 玉米大幅度减产,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玉米育种家的重视,开始 注重抗性材料的选育。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一些抗病品种的推广,玉米小斑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
• 玉米小斑病1970年曾在美国大发生。发生地区达38个州,使玉米产量比1969年减产 10拓左右。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能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污染少,成本低 (1)生物杀菌剂 植物体以及微生物的抗菌化合物是它们自身产生的多种具有抗 菌能力的次生代谢产物 (2) 生物激发子 激发子是植物抗病生理过程中诱发植物产生植物抗毒素和引 起植物过敏反应的因子。生物激发子包括真菌或植物细胞壁的多糖成分、脂类化 合物以及其分泌的多肽。 (3)生物促营养吸收剂 磷营养的改善是降低小斑病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其机理 与改善磷营养状况有关。
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的异旋腔孢菌偶有在叶鞘和叶枕处产生,但不常见。 无性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多根丛生,褐色,直或曲膝状,具隔膜,大小为 80~156×5~10微米,基细胞膨大。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倒棍棒状,或弯月型,褐 色,中部稍宽,端细胞钝圆形,脐点明显,凹入基细胞内,具3~10隔膜,以8个 居多,大小为55~140×5~行特点
玉米小斑病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始发期、普发期、盛发期,始发期5d左右, 普发期28d左右,盛发期21d左右。夏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播期和种植密度、田间 气候、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玉米小斑病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 特别是雨日多,雨量大,光照时数少时易流行。遮阴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所 以玉米小斑病的最初发病部位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扩展。第1年 的病株残体内的菌丝绝大部分都可以存活到第2年。病原菌也通过形成分生孢子, 来年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借气流或尘土传播到田间玉米的叶片上,一个生长季节 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六、防治措施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农业防治
1 、化学防治
当玉米小斑病暴发后,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施用化学农药。有效防治小斑病 的化学农药,如7.5%欧宝、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25%咪鲜胺等。 但由于化学药剂没有选择性,有可能作用于有益微生物,污染环境,人们正在研 究能替代化学药物的生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