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教学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诗歌教学之我见
摘要:诗歌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意蕴幽远。
诗词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社会向我们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诗歌这一形式,不失一切时机,努力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国民整体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文学素养
中国有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大多数人在稚龄就开始接触诗歌,感受诗歌。
可是高中的语文教学中诗歌仍是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
高中课本中选用了一定数量的古诗与现当代诗歌,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喜欢诗歌,学会鉴赏诗歌,能够很好地取得教学效果,便成了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我经过五年多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浅识拙见:
1、诗歌教学导入,强调新奇,激发学生诗趣。
(1)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地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o长期以来,人们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
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
这就将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
成了枯燥机械的学习模式。
(2)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抓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刚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
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
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而且由不同的传说在不同的地方还演绎出不同的风俗习惯。
学生们对这样的传说是很感兴趣的。
2、诗歌教学过程,强调少齐读,多涵咏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
通过诵读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还可以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
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
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固很浓,但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合适齐读呢?齐整的朗读声中又有多少学生在细细的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呢?
(1)齐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
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一起同哭同泣同笑同乐。
但是,
洪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
比如第一册中(再别康桥)诗人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他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依恋,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语言方面,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轻音乐,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但这样哀怨而美的意境,是齐声朗读能体会的吗?为什么就不能组织学生来浅唱、低吟,在涵咏中感受美的意境呢?
(2)齐读无法使学生体会诗歌中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古语“感之于外,受之于内”为之感受,即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和思想认识。
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因此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诗歌,去咀嚼诗歌。
而齐读则以其固定的速度将学生的心灵系于同一线上,就像一支部队齐步前进,士兵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一样,无法体会诗歌中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变化。
(3)齐读不利于学生形成阅读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戏剧如此,小说如此,诗歌又何尝不如此呢?诗歌,尤其是中国诗词,言少而意丰,字缝里透出许多无法言说的内容,这空白就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再将形成自己
独有的图画。
但是,齐读注重一个“齐”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更使学生的感受受别人的影响而消融了自己的阅读个性,久而久之就会抿灭个人对诗歌语言的独特感受。
3、诗歌鉴赏,强调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作为一个高度凝结的语言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读取的。
对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各自不同的探索。
从课改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老师的助力下尽情驰骋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我的理解。
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做权威式的概括。
从而导致学生翌惯于等待老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形成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
这是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教师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培养,就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
只要学生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充分的肯定。
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强烈的探求精神,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直现出来,从而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诗歌教学自然学习法,
既是对旧有教学模式的革新,更是人民教师认真实践新教材传达的教育理念的表现。
无论怎样变革、创新,方向很明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我们主张”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使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素质全面迅速地得到提高,这应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
高中阶段进行文学鉴赏要把握这个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