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转型韬略新鸿基租售并举模式转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地产转型韬略新鸿基租售并举模式转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商业地产转型韬略

【《证券市场周刊》特约研究员杜丽虹】针对住宅市场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业地产的发展面对国内住宅市场的严密调控和高波动,地产企业们不禁羡慕起新鸿基地产公司(下称“新鸿基”)的租售并举模式,如果每年能有几十亿元稳定的租金收益,那么,企业的生存状况将大为改善,抗冲击能力提升。

在此背景下,内地地产企业纷纷尝试租售并举转型。截至2010年中期,A股地产上市公司中,性物业与存货之比约为1:10,而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这一比例更高,有些公司的出租型物业与开发物业之比已达到1:3-1:4水平。

然而,新鸿基转型之路需要多项基础条件足够大的现金流平台、可复制的成功商业地产模式、地产市场处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资本市场能提供持续的融资支持;转型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转型前期准备工作用了11年,集中转型用了4年,整个转型过程用了15年时间。

目前,A股及香港上市地产公司仅有10%具备转型基础,而即使是那些具备了转型潜力的企业,转型的过程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要忍受扩张速度的减缓、培育期资产回报率的降低。

如果你准备好了转型,而且能够忍受转型中的代价,那么,你就跟随着新鸿基的转型之路前进吧。

新鸿基:转型用了15年

从全球范围看,典型的租售并举企业仅活跃于亚洲市场,尤其是商业和商务活动集中发展的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更孕育了一批优质的租售并举企业。但在相似的经济模式背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地产企业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成长道路。

在香港模式下,企业通过“以售养租”和“以租养售”的内部现金流平衡来实现租售并举;而新加坡模式则更多借助REITS、等地产金融平台来完成租售并举。即,香港模式强调的是重资产下的内部资金平衡,而新加坡模式则强调轻资产下的外部资金平衡。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香港模式下地产公司的转型周期长、转型门槛高,但转型完成后企业抗风险能力显着提升;而新加坡模式下地产公司转型周期短、转型风险低,但对外部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转型完成后开发收益仍占主导地位。

新鸿基自上世纪70年代走上了租售并举转型之路,其成功转型需要多项基础条件:企业在开发物业上已经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现金流平台在开发物业维持当前规模(不扩张)情况下,每年的净经营现金流贡献应达到集中转型期投资物业总投资额的20%;积累了多年的地产开发和管理经验,并探索出可复制的成功商业地产模式;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一个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投资物业市场相对成熟,能提供合理的租金回报;资本市场能提供持续的融资支持。

为了达到上述转型门槛,新鸿基用了11年时间做转型前期的准备工作,用4年时间完成了集中转型,使投资物业的储备规模达到总土地储备规模的40%-50%,整个转型过程用了15年时间。

仅10%地产企业具备转型基础

今天中国内地多数地产企业仍处于新鸿基的转型前期阶段,并不具备足以支撑租售并举转型的经营现金流平台。

新鸿基集中转型期用4年时间,在投资物业上投入了近百亿港元,为此它等待了11年时间,直到开发物业在规模不变情况下每年能提供20亿港元的净经营现金流时才开始集中转型。

内地投资物业的规模化门槛也在100亿元左右(中粮集团三个大悦城项目耗资100亿元),未来,随着土地成本的上升,商业地产规模化投资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百亿元投资,意味着地产企业在开发物业规模不变情况下每年的净经营现金流(=净经营现金流+存货的增加额+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额-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额)应能达到20亿元以上。

目前,A股上市地产公司中只有万科A、保利地产、华侨城A、金地集团4家公司能够达到这一水平,加上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公司,合计也只有10家,仅相当于上市地产公司总数的10%。多数企业还达不到规模化投资的门槛。

另一方面,“保招万金”等大型地产公司当前开发物业在规模不变情况下每年产生的净经营现金流仅相当于存货额的6%-8%。也就是说,即使未来5年,公司开发物业规模不扩张,全力发展投资物业,投资物业在总储备中的占比也仅为20%-30%,仍不足以起到平滑周期风险的作用。

所以,中国市场租售并举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

即使是那些具备了转型潜力的企业,转型的过程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中国国内开发物业繁荣期的存量资产周转率平均为倍,即,两年回笼资金,但出租物业的投资回收期通常在10年以上,因此,出租物业比重的提升必然会影响公司整体的资金周转速度。

根据测算,在投资物业的毛租金回报率为10%、净租金回报率为5%的情况下,投资物业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每提升10个百分点,地产企业在低谷期的现金回笼速度将减慢6%,有息负债空间减少18%;当投资物业的占比达到30%时,地产企业在低谷期的现金回笼速度减慢18%,有息负债空间较纯开发模式下减少一半。

负债空间的萎缩必然导致扩张速度的减缓。如果不考虑投资物业公允价值的变动,投资物业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每提高10个百分点,繁荣期存货的扩张速度将减缓20%,销售额扩张速度减缓40%,净利润扩张速度减缓15%;除非投资物业能以年均10%的速度升值,否则租售并举模式下的利润增速将更慢。但即使考虑升值收益,投资物业占比每上升10个百分点,开发物业的存货增速就需要下降11%,销售额增速下降30%。

当年的新鸿基也遭遇过同样的问题,为此它始终坚持保守的财务策略,将净负债资本比控制在20%以内。杠杆率的降低迫使新鸿基在集中转型的4年间毅然牺牲了开发物业的高增长,只将不到20%的金融资源用于开发物业,导致开发物业的土地储备规模不升反降。然而,这样的魄力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做到。

除了扩张速度的问题,回报率也同样是个大问题。在上述计算中,我们假设投资物业的毛租金回报率能达到10%,但实际中,当前以市场化土地成本计算,投资物业的租金回报率普遍不到5%,有些甚至无法覆盖利息成本。中国国贸目前的净资产回报率也只有6%-8%,而华润置地作为内地房企中租售并举的代表,其净资产回报率平均只有7%-8%。

扩张速度的减缓、培育期资产回报率的降低,这样的代价你能承受吗

转型前期,你该做什么

以80%的金融资源拓展开发物业的现金流平台

新鸿基的转型成功需要内外部条件的配合,为此它经历了一个11年的准备期(我们称之为转型前期)。目前国内地产公司也大多处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该如何配置开发物业与投资物业的现金流

从1976年-1987年,新鸿基在存货(含土地储备)上的累积净现金支出达到59亿港元,同期在投资物业上的累积支出为23亿港元,两者比例约为7:3。不过,在23亿港元的投资支出中,有10亿港元来自1981年分拆新城市(新界)地产公司上市所募集的11亿港元,如果将这部分分拆资金剔除,则转型前期,新鸿基在开发物业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