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发展战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源头工业强市--曲靖市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孙灿普永宏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1年08月12日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目前我国发展战略探讨和资源配置的新热点。为切实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树立曲靖新形象、再铸新辉煌,特提出如下报告。
一、主要市情特点
(一)经济总量大,但大而不强
曲靖市是云南的一个重要地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之一,在全省具有突出的地位。1998年,全市GDP达193.4亿元,占全省总额的10.81%,仅次于昆明市和玉溪市,居省内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产值达51.5亿元,占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12.62%,粮食、烤烟、油料、肉类等农产品的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96亿,均为全省第3位。但是,尽管曲靖市国土面积广、人口多、经济总量大,但“大而不强”的特征十分显著。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经济拥有量不高。全市人均GDP为3372元、地方财政收入244元、城乡居民储蓄13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8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仅为全省平均的77.4%、59.4%、60.3%、96.4%。庞大的人口规模大大削弱了曲靖市的经济实力。
(二)传统农业发达,但农产品加工层次低
曲靖市坝区面积广阔,立体气候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农业耕作条件较好,是我省开发较早、传统农业精华积淀厚重、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科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普遍展开,单一化农业向多元化农业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农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农产品加工层次低,散、乱、差特征突出,主要表现是农产品原料型加工业多、加工主体多、产品种类多,规模小、批量小、市场份额小,质量低、技术含量低、商品率低、产品附加值低。曾享誉中外的宣威火腿目前也面临品牌杂乱、恶性竞争的状况,严重影响了产品名牌效应的发挥。
(三)发展工业的基础和条件好,但产业优势尚未确立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曲靖市一直是我省工业生产力布局的一个重点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央、省属企业为龙头,地方企业相配套,包括冶金、化工、机械、
纺织等35个大类的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除省会城市昆明外,曲靖是全省工业体系最为完善、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推进曲靖工业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曲靖工业改造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供求形势的逆转和供给过剩状况向能源及其它资源性产品的延伸,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煤炭等一些资源性工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企业普遍处境艰难。而一些中央、省属企业由于与当地工业基础脱节,技术和产品配套主要在区外进行,因而,难以从根本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九十年代后期,全市工业发展又为纺织“压锭”、煤炭“关井”、钢铁“限产”等负出了沉重的代价,致使全市虽有较为发达的卷烟、电力、建筑、化工、冶金、机械等产业,但在省内并未形成明显的优势。
(四)中心城区发展迅速,但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曲靖市中心城区发展迅猛,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功能显著增强。现已发展为占地23平方公里、包括25万市区人口的云南第二大城市,成为滇东北地区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一座新兴的现代中等工业城市已经崛起,并正向大城市方向迈进。此外,宣威、陆良、罗平等县一级的城镇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全市的城市化进程仍相对缓慢,城市化水平仅为15.7%,低于全省(20.6%)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过低的城市化水平,成为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严重制约。同时,也影响了中心城市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导致城乡二元经济之间的矛盾加剧,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
(五)县级财政普遍入不敷出,地方财源建设任务艰巨
曲靖是我省重要的烤烟产区,烤烟产量约占全省的1/3,全市的经济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烟产业的发展,“烟经济”的特征十分突出。“两烟”双控后,县级财政收入全面下滑,农民增收形势异常严峻。特别是宣威、富源、师宗等煤炭主产区,随着国家对小煤窑“关井”力度的增大,财源日益萎缩和枯竭,财政困难的状况日趋加剧。如宣威市1997年地方财政收入曾达到2.73亿元,而1998年则降致1.85亿元,降幅达32%,人均147元,仅为全省平均(411元)的35.8%。即便是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陆良等县,也出现了严重的入不敷出局面。与此同时,受财政刚性支出的影响,建立在庞大人口基数之上的行政和事业费用却难以压缩。“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吃饭财政,导致县级财政赤字逐年累积、不断增大,不仅地方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受到严重削弱,且孕育着极大的财政风险。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交替时期的曲靖,传统优势产业持续衰退,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建成,财源建设举步艰难、任重道远。
二、形象及战略目标
(一)形象定位
根据对曲靖市情的认识和对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初步分析,我们认为曲靖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形象可简洁概括为滇东工业强市。
今后10-15年,曲靖市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三大目标”的机遇,主动迎接和应对中国加入WTO的挑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努力实施“科技兴曲”、城镇化、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发挥传统农业基础好,能源、交通、区位条件好的优势,以工业带动全市经济发展,把曲靖市建成滇东乃至云南的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的现代工业强市。
(二)战略目标
围绕把曲靖市建成云南现代工业强市的总体思考,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云南新兴工业基地;路经济、路文化建设基地。
——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运用为核心,充分发挥曲靖市坝区面积广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耕作水平较高的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一批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健全农村市场网络,形成市场带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格局,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及现代农业尽快转变,使曲靖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云南新兴工业基地。充分发挥曲靖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条件好,电力、煤炭等能源基础好的优势,以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取向,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支撑,集中连片开发,建立具有相当规模和特色的各类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以土豆、玉米、桑蚕、畜产品等特色农副产品为主的绿色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以电力、煤炭、化工、铅锌、建材为主的传统优势工业。同时,在重点领域和产业引入高新技术,集中力量取得突破,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全面提高曲靖工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使曲靖成为全省的新兴工业基地。
——路经济、路文化建设基地。以曲靖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连接各县市的公路、铁路为辐射干线,充分发挥区内交通便捷、土地平坦、经济市场化进程较快的优势,结合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小城镇的发展布局生产力,加快生产力向交通干线上重点城镇的集中和聚集,形成人员流动频繁、经济资源周转较快、信息更加畅通、交易成本较小,具有强大经济功能和内在活力的经济带,成为全省发展路经济、路文化的典范。
通过以上努力,把曲靖市建成以能源、矿业及加工业为特征的农业基础坚实、工业实力雄厚、对内对外贸易兴旺、科技文化发达、在全省地位突出的现代工业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