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成就
摘要: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有特色的抒情诗人,早期代表作《雨巷》是一首既有新月派音乐美,又有现代派朦胧美的象征诗。诗歌抒发了诗人孤独、哀怨和惆怅的典型情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艺术成就归纳为三方面:第一、诗人采用了象征派重意象、重暗示的手法。第二、诗人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各种艺术技巧,又运用了新的手法,赋予新时代的气息,形成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雨巷》起结复见,诗行蝉联、复沓,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艺术美的结晶《雨巷》使戴望舒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关键词:戴望舒、雨巷、艺术成就、象征、丁香结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
的抒情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始于二十年代初期,他是带着中国古典诗歌温庭筠、李商隐那一派诗风的影响进入诗坛的,三十年代则成为“现代派”的中心人物。作为现代派的代表,他主要有三部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岁月》,其中一九二八年八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诗作《雨巷》出自诗集《我的记忆》,《雨巷》称为“现代诗派诞生的先声”。《雨巷》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杰作,也是代表戴望舒前期诗风并名震诗坛的作品,作家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打开诗篇《雨巷》,首先看到诗人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作品展示出“梦一样的凄婉迷茫”的意境,描绘了一位“丁香一样地结着悉怨的姑娘”形象,通过细腻地描绘,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哀怨惆怅的典型情绪,此诗深受读者的青睐。
《雨巷》作为戴望舒早期的代表作品风靡一时,必然有其独特地艺术魅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那么,在我看来,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诗人采用了象征派重意象,重暗示的手法,抒发了浓重的失望、愁怨和彷徨的情绪。我想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第一、诗人不满反动派恐怖统治,想通过《雨巷》排遣郁闷、孤独的情绪。
作者创作《雨巷》的一九二七年,正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期,诗人不满反动统治,又不甘于沉沦,他没有放弃追求,等待着希望,但希望又是那样的渺茫,他的内心充满矛盾,深感孤独和寂寞。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日子里自己那浓重的失望、愁怨和彷徨的情绪,作品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典型地反映出一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苦闷惶惑的心理。
在《雨巷》里,诗人接触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凄惨迷茫”的现实,这个现实要把诗人年轻的心封闭在阴暗狭窄的“雨巷”里,而孤独的心境又迫使他去寻找安慰,这是现实与内心的矛盾,诗人生活在这种矛盾中,最终结果只能是剩下诗人自己在独自徘徊。因为作品的意境正好符合在斗争中找不到出路的彷徨中的青年们,能使他们产生共鸣,排解现实的烦恼,所以此诗风靡一时。
第二、戴望舒深受法国魏尔仑、波特莱尔等象征诗人表现主观感觉与追求朦胧飘忽诗风的影响,把法国象征派诗艺引进到自己的创作中来,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在当时二、三十年代,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外国诗歌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英美浪漫主义诗歌;二是法国象征派诗歌;三是苏联革命诗歌,其中法国的象征派诗歌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追求一种含蓄美和暗示性。如:魏尔仑、波特莱尔都是法国象征诗人的代表。
当时,戴望舒正在震旦大学学习,他通过法文直接阅读了魏尔仑、波特莱尔、果尔蒙、耶麦等人的作品,对其诗艺产生重大影响。诗人对象征派也由最初的好奇,到产生了终久不衰的爱好。
比如《雨巷》这首诗艺术上显著的特点,是以流动的音韵和朦胧的意象表现诗人的特殊情绪。对于流动的音韵这一点,近似于魏尔仑的《秋》,在《秋》这首诗中,鼻音“on”在诗中频繁出现,传达出诗人在秋日中的哀愁情绪。《雨巷》的用韵与此相类似。
同时,戴望舒也是深得以波特莱尔为代表的法国象征主义精髓的诗人,成名作《雨巷》实际上是对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继承和发展。戴望舒可以说是一位把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和中国传统诗歌艺术创造性地熔于一炉的优秀诗人。诗作《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的确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之处。
(二)戴望舒有着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广泛地吸收了各种艺术技巧,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表现为三方面:第一、《雨巷》的构思源于南唐李景的的诗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其中用丁香结来象征人们的愁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
在中国旧诗词中,常常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作愁心不展的喻体,象征人们的愁心。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唐朝的李景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系在一起了。他有一首词叫《摊破浣溪沙》,其中的诗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首词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诗人借丁香枝条的柔弱纠结形容心绪郁结难舒的状态。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
第二、《雨巷》中的丁香从古典诗词生发但并非沿袭,运用了新的手法,表达新的诗情,具有更多新时代的气息。
1、以丁香结象征诗人的愁心,本是传统诗歌的常用手法,在《雨巷》中却成为现代人苦闷惆怅的情思抒发的机缘点,当然它也有超越传统的创造。
古人在诗中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
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及对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2、诗人以丁香作喻,以通感的手法把姑娘的颜色(视觉)、芬芳(嗅觉)、忧愁(感觉)、梦中飘过的丁香一般的形态(幻觉)表现出来。与古典诗词中丁香形象相比,《雨巷》中的丁香已经大大开拓了艺术的容量。
另外,丁香在这里不仅是喻体,而且同喻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叠加的一个意象。在姑娘的意象上投影着丁香的意象,彼此渗透交融,以致形成姑娘的意象中有丁香意象的特点,丁香
的意象中有姑娘意象的神态。这是同古曲典诗词中自然景物模拟的丁香形象有了明显差异它是诗人运用象征主义的方法对传统形象的改造结果。
第三、从诗的意境构成来说,《雨巷》中的丁香结不是古代诗词中真实的生活景物,而是诗人真实与想象相结合而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
在古代的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而《雨巷》中那中在雨中飘过的象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份,它可以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也可以是作者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
《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这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好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三)、《雨巷》具有鲜明的音乐节奏感,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它体现为两方面:第一、诗歌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而且诗行不断蝉联和复沓,造成回环、连绵的音响效果,韵味无穷。
诗的音乐性的有无,主要不取决于韵而取决于节奏,可以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雨巷》正是极富音乐节奏感,全诗在音乐节奏的律动中,给人感受的是一种流动的迷惘情调与感伤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