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选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选题报告
(一)纪录片选题
撒梅人作为彝族的一支,居住在仅离昆明城区几公里的东郊的阿拉乡,是昆明市官渡区唯一的民族乡,这支从远古走来的彝族人,虽然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至今还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及生活习俗。
(二)选题背景:
关于彝族撒梅人支系的形成,民间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外地迁来的,三国时期彝族先民孟氏有三兄弟,老大孟优出家修行,老二孟威在家务农,老三孟获学武艺成了彝族头领,由于诸葛亮南征,击败了孟获,撒梅人的祖先迁至昆明周围,正是在战争中被击败,撒梅人四处逃散,因而撒梅人也称自己为“撒弥”,而撒梅语称“跑”为“撒”,“剩余”为“弥”,即跑后剩下来的部份之意。
有关撒梅人的记载,《滇志》卷三十记载了撒弥人的生活情况:“男挽发如鬏,长衣短裩,布系腰。妇短衫,五色短裳,滇池上诸州邑皆有之。拙于治生,无盗贼。山居者耕瘠土、贩薪于市,终岁勤动。滨水者浮家捕鱼,仅能自给。”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丢失,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民族文化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很明显,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只看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至于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等一系列惨痛的民族文化流失现象的产生。因此,我们在加快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因为相对于汉族文化而言,少数民族文化显得更脆弱,更需要人们的重视和保护。在这样一个“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大环境中,很多村落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其中,一些事物也在逐渐消失,包括名称、周围环境、文化等。
(三)选题意义:
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能够将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并传承下去很重要。撒梅人,是彝族的支系之一,人口约28000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乡,是昆明最古老的原住民族之一。保护民族文化从了解民族文化开始。撒梅人鲜少为人知晓,走进撒梅部落,让保护与传承从了解开始。
(四)选题目的:
了解撒梅人的民族文化,从而达到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
(五)拍摄对象
居住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乡的撒梅人
(六)拍摄内容:
拍摄撒梅人部落的相关文化,包括民族服饰,婚宴习俗,祭祀文化和饮食文化。许多撒梅族成年人均识汉语,而大多数撒梅族儿童不会汉语,只会讲本民族的语言。若干世纪以来,撒梅族一直庆祝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撒梅族传说,多年以前,有一个勇敢的撒梅族武士作王,如果他的头颅在战斗中被砍掉,会在星光闪烁的夜空下重新长出来。然而,他的妻子将其不死的秘密泄露出去了,他终于在一次战斗中被杀。撒梅族人点着火把到处寻找他的灵魂,以至沿袭成一个传统,即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相传撒梅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在屋内屋外铺厚厚的一层新摘来的青松毛请客人坐在上边喝酒、吃饭、跳舞。“鸡冠帽”是撒梅人服饰最具特色的地方。“鸡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在表面上绣上各种花卉,鸡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再使用精细的手工绣上精美的花纹,戴在头上像一只“喔喔”啼鸣的雄鸡。鸡冠帽是撒梅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征。每个撒梅族姑娘都要拥有至少一顶鸡冠帽。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伴着姑娘。等到结婚之后,撒梅人姑娘才会脱下鸡冠帽改换已婚妇人的发型和装饰。在结婚宴请宾朋当天会把鸡冠帽前后颠倒过来佩戴。
(七)、拍摄场点、路线、设备、人员和经费
拍摄场地: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乡
路线:参照景点路线图
设备:单反相机
人员:导演、后期、摄像、文编
经费预算:车费以及机器租借费用等,尽量将支出降到最低,小组成员共同担负。
(八)、本片手段要素:
纪实拍摄
同期录音
个人专访
现场采访
解说词
字幕
(九)、可能遇到的困难:
第一,撒梅人不愿接受参访。解决办法:尽量说服,实在不同意采用电话采访。
第二,对于一些不愿在镜头前前展示的制作工艺。解决办法:用口述的形式。
第三,在取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办法:与相关部门协调,实在不行可采取网络实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