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型猪标准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瘦肉型猪标准及其特点
一、猪的经济类型
猪的经济类型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肉脂兼用型三种。

这是由于人们根据猪的体型外貌、胴体中瘦肉和脂肪的比例、人们对肉食的爱好,不同地区供应猪的饲料种类的不同,经人们长期向不同方向选育而形成的,是品种向专门化方向发展的产物。

(一)瘦肉型(肉用型)
这类猪的胴体瘦肉多,瘦肉占胴体比例55%以上。

外型特点是中躯长,四肢高,前后肢间距宽,头颈较轻,腿臀丰满。

体长大于胸围15厘米。

6——7肋骨背膘厚1.5——3.0厘米。

瘦肉型猪能有效地将饲料蛋白转化为瘦肉,且蛋白生长耗能比脂肪低所以长得快,饲料高。

一般180日龄体重可达到或超过90公斤,料肉比1:3左右。

长白猪和大约克猪以及我国近年培育的三江白猪、湖北白猪等都属于瘦肉型品种
(二)脂肪型
这类猪的胴体脂肪多,瘦肉少,脂肪占胴体比例为40——50%。

外型特点是体躯宽、深、短、矮,头颈较重而多肉。

体长、胸围相等或相差2——3厘米。

6——7肋背膘厚5——6厘米以上。

脂肪型猪由于脂肪多,而脂肪生长耗能多,所以生长慢,料肉比高。

我国的两广小花猪、海南猪属于此类。

(三)兼用型
这类猪的肉脂比例介于脂肪型与瘦肉型之间,各占50%左右。

外型特点也介于两者之间,体长一般大于胸围5厘米,背膘厚3——4厘米左右。

哈尔滨白猪、苏联大白猪、中约克夏猪属于此类。

猪的经济类型(图)
二、瘦肉型猪活体分级国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胴体瘦肉55%以上瘦肉型猪的活体分级,收猪时亦可参照使用。

(一)单项分级
根据猪的体形外貌、品种类型、体重和活体膘厚划分一、二、三级
1、外形分级
一级:头小、无明显腮肉,前后躯丰满,腹部小,体质结实、外型紧凑。

二级:头较小,有腮肉,前后躯较丰满,腹部较小,肢蹄结实。

三级:头较重,颈较粗、腮肉明显,后躯欠丰满,腹部较大,肢蹄欠结实。

2、品种类型分级
一级:国外引进的优良瘦肉型品种(系)及其杂种猪,我国培育的杂优猪;国外引进
的优良瘦肉型品种(系)与我国培育的瘦肉型新品种(系)的二元或三元杂种猪。

二级:瘦肉型品种(系)间的杂种猪;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品种(系)与兼用型品种(系)的二、三元杂种猪;培育的瘦肉型品种(系)的纯种猪;以地方品种(系)为母本,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品种(系)为父本的三元杂交猪。

三级:凡不符合一级和二级的瘦肉猪均属三级(不包含地方品种猪)。

3、体重分级
一级:体重在90——100kg。

二级:体重在80——89kg或101——110kg。

三级:体重在80kg以下或110kg以上。

4、活体膘厚分级
在最后肋骨距中线4cm处用探刺尺测定活体膘厚。

一级:膘厚在1.8cm以下。

二级:膘厚在1.9——2.5cm。

三级:膘厚在2.6cm以上。

(二)活体综合评定分级
活体综合评定分级时,将各项指标按其相应的重要性给予适当的加权,再将各单项等
级化为分数(见表2——1),各单项指标所得分数与其加权系数之积的和即为综合评分。

表2——1 活体综合评定分级
注:(1)外形和品种类型的等级分类:一级100分,二级80分,三级60分。

(2)体重在90——100kg的猪为100分,每减少或增加1kg,则评分扣2分,以此类推。

(3)膘厚1.8cm以下的猪为100分,每增加0.1cm则扣2分,以此类推。

(4)凡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者为一级,80——90分者为二级,在79分以下者为三级。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订,1987年12月12日批准,1988年7月1日实施。

三、美国瘦肉型猪标准
屠宰时,大腿、眼肌、肩下端肉和臀肉应占活重的48——55%。

5月龄时体重应达102——109公斤。

102——109公斤屠宰时,胴体产肉达73——77公斤。

胴体长78.7——82.5厘米。

背膘厚不超过2.54——2.79厘米。

眼肌面积32.26cm2
胴体中,大腿肉占19%,腹部肉占15.2%,背腰肉占17%,肩下端肉占9.7%,臀肉占6%。

饲料报酬为3:1。

母猪每窝产9——10头商品猪。

四、供港瘦肉型猪标准
我国外贸部门出口香港活猪的瘦肉型猪标准是以精肉率来计算的。

良种猪,精肉率25% 以上,相当胴体瘦肉率55——56%。

特良猪精肉率27%以上,相当于56-57%的瘦肉率。

精肉率——四条瘦腿肉(包括背最长肌,俗称枚肉)重占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瘦肉率——将左侧胴体的板油、肾脏去掉后,再将瘦肉、脂肪、皮用骨骼分成四部份,出瘦肉所占比例。

五、瘦肉型猪的特点
瘦肉型猪一般性成熟和体成熟校晚,体格较大,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而生长脂肪的能力则比其他猪种弱。

由于瘦肉型猪胴体瘦肉量高,而饲料转化率高,但对饲料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要求较高。

瘦肉型猪背膘薄、皮薄毛稀,故比脂肪型猪耐热,但耐寒性较差。

瘦肉型猪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敏感性强,适应性较差,有时会发生应激反应,出现应激综合症。

严重时,还会引起肌肉变质,出现渗水,松软的灰白色的劣颀肉,人们党称这种肉为PSE肉。

这种猪之所以有这些缺点,是由于长期向背膘薄、体型长、生长快等方面选择的结果。

六、为会么要饲养瘦肉型猪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要求吃更多的瘦肉,而不再需要肥肉来补充能量的不足,于是脂肪型猪已逐渐淘汰。

肥肉中几乎全是脂肪,含蛋折质极少,因此很腻,也容易使人肥胖,且肥肉中的胆固醇仿量比瘦肉高39%,胆固醇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人们从营养需要和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普遍“挑瘦剔肥”。

另外,从经济效益考虑,养脂肪型猪很不合算。

我国农村以前养的地方猪种,瘦肉率只有38%-45%,肥肉率多达35%-43%。

而当今市场上肥肉与瘦肉的差价越来越大。

在港澳市场,肥肉与唐肉的价格相差10-20倍,有很多国家肥肉根本无销路,不得不作为工业原料或制成骨肉粉使用。

所以脂肪型猪不公没有销路,而且售价极低。

我国目前也已改变以前的商口猪收购政策,按瘦肉率高低实行优质优价。

预计以后的等级差价会越业越大。

从养猪生产本身来看,瘦肉型猪生长速度快,周转快,饲料转化效率高。

猪每生产1公斤肥肉比生关1公斤瘦肉多消耗能量2。

25倍,也就是说脂肪型猪每增重1公斤所需要的饲料要大大高于瘦肉型猪。

据统计,膘厚(肥肉多少的重要标志)增加2厘米,日增重下降20%。

瘦肉型猪具有较高的沉积蛋白质的能力,单位增重耗电量料少,经济效益高。

可见,大力发展商品瘦肉型猪,既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有得于提高生产水平,使养猪生产者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