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华源集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年,华源集团收购了浙江凤凰,并将这个日用化 工企业转型为制药企业,更名为“华源制药”。以此 为平台,华源在医药领域收购了江苏药业、辽宁本溪 三药、安徽朝阳药业、阜新药业、浙江制药科技、上 海华凤化工、北京星昊现代医药等一批规模较小的国 有医药企业 。 2002年和2004年,华源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以11亿元 和11.6亿元现金出资相继收购上海医药集团(40% 股 份)和北京医药集团(50% 股份),刷新了中国医药产业 的收购价格纪录。 自2002年8月收购中国医药百强排名第一的上药集团之 后,华源集团在中国医药产业里的规模一举跃升,无 人能及。
万东医药 (600055)
ST中西(600842)
通过资产重组获得快速发展
第一步,初步剥离低效资产,建立合资公司, 实行控股经营。
选择一批技术素质高、管理水平高、有产品品牌的企 业全面评估,对一些非生产性的、低效或无效资产进 行剥离,然后以存量控股或增量控股的方式进行购并, 成立由中国华源集团公司控股的若干家实业子公司。 如果对方实力较强,就以合资、折股为主;如果对方 实力较弱,就以收购为主;对于负债率较高、企业经 营困难的企业,甚至可以以l元兼并方式,即承揽对方 债务,将对方的资产并入集团的财务报表。
强力推进收购兼并实现扩张发展的经营战略 ————在医药业的扩张
1。利用资本市场,收购浙江凤凰,实现中纺科 技城的借壳上市,全面进入医药行业
为了使中纺科技城上市并拥有自己的主业,华源集团 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并最终选择了通过浙江凤凰 借壳上市。浙江凤凰在重组之前主要做日化产品如洗衣皂, 和化工产品如脂肪醇。它是上海的老八股之一,1990年 上市,在老的投资者中很有知名度。但由于日化行业竞争 激烈等原因,浙江凤凰的效益每况愈下;后来进行了“康 凤重组”(浙江康恩贝公司控股浙江凤凰),但也未有起色。 因此有人认为华源入主该公司风险很大,特别是日化行业 与华源原有的纺织和农机业关联度极低。可是周认为,一 方面这是个“壳”资源,另一方面浙江凤凰也有自己的优 势(凤凰有一个较好的脂肪醇项目),经过适当的重组和战 略调整是可以扭亏为盈的。
第三步, 在更大范围内调整国有企业,特别是 处境艰难的大型国有企业。
他们把目标盯向处于十分困难境地、但又有救活可能 和发展潜力的一些大型国有纺织企业。 例如,盐城化纤厂是一个负债率在100%以上的大 型国有企业,这个企业曾是一个好企业,在缺乏资金 的情况下贷款搞技改,结果被沉重的债务负担几乎压 垮。 华源集团认为,尽管盐化债务负担沉重,但这一企业 具有相当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产品又是 国家“九五”时期鼓励发展的涤纶长丝,有市场,有 销路。 经过一系列磋商,华源集团公司以“承债式的 1元兼 并方式”将盐化合并过来,成为华源集团的一家全资 子公司。
华源集团对浙江凤凰的购并重组分为两个阶段
1.1997年11月29日,华源集团通过股权转让方式,从浙江康 恩贝公司手中以每股1.925元的价格受让其持有的浙江凤凰 29.09%的股权,转让总金额5220.174万元,成为浙江凤凰 的第一大股东。同时对浙江凤凰的资产进行剥离重组,一方 面浙江凤凰受让中纺科技城中华源集团持有的部分股权3830 万股,成为中纺科技城的最大股东,实现了华源的优质资产 对浙江凤凰的注入,每年为浙江凤凰带来1000万元的稳定的 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浙江凤凰通过 出售康恩贝公司95%的股权和向兰溪市经济建设公司出售凤 凰城共获13242.18万元的变现资金,剥离了不良资产,同时 还争取到兰溪市政府对以前借给凤凰的4500万贷款五年之内 免息的优惠政策。 2.1998年6月30日,华源协议受让了浙江交联电缆公司持有 的浙江凤凰的12%的社会法人股。此次转让后,华源集团共 持有浙江凤凰的社会法人股3830.4万股,占其总股本的 41.09%。同时通过受让华源集团持有的中纺科技城的12.7 %的股权,使浙江凤凰持有的中纺科技城的股权增到51%, 成为中纺科技城的绝对控股股东。
例如,对江苏雅鹿集团公司提供2100万元的资金,通过存量收购,控制 60%的股份,成立了华源雅鹿服饰有限公司。 在与常州合成纤维厂合资时,“合纤厂”集中了7088万元的净资产,华 源集团公司出资7377.3万元,成立了一家资本金为14465.3万元的有限公 司,华源集团公司控股51%。
通过这一步重组,华源集团公司利用股权管理方式, 控制了这些企业的重大决策和经营活动。
第四步,华源在纺织和化纤方面获得资产重组的 成功后,为了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开始寻求在其 他行业能有所作为。
经过对汽车、造纸等行业的详细调查,华源最终选择了农 机行业。华源经过调研分析认为中国农机行业单体规模小, 资本有机构成低,附加值低,所以进入壁垒低,为行业外 企业进入提供了条件。其次,农机行业结构不优化,产品 开发能力低。华源如果进入,就可以从一开始选择一个优 化的结构来开发产品。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农业 国,这意味着农机的发展空间很大。第三是个人因素,华 源集团总裁周玉成是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系毕业的,对农 机行业并不陌生。1995年,华源开始在农机行业筛选企 业,为进入农机行业做准备。进入农机行业是华源集团 实施多元化经营、跨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华源 在实业方面发展的又一关键战略举措。
华源集团的扩张历程
公司成立前三年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房地产。这两项 业务的迅猛发展为华源在短期内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1995年,华源并购了常州华源化学纤维有限公司、锡 山长苑丝织厂、江苏秋艳集团等纺织企业 。 1996年7月,华源将上述企业资产置入新成立的华源 股份,并在上交所上市。不久,华源又将并购的常熟 双猫纺织装饰有限公司、江苏太仓雅鹿公司、上海华 源国际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等资产并入华源发展,并在 同年1 0月在上交所上市。 随后的1996~1998年,华源先后收购江苏、山东六家 农机企业,组建冠名以华源的合资公司。 1998年6月华源又联合这六家农机企业发起华源凯马 机械有限公司,并在B股上市,迅速建立起从中小功 率柴油机到拖拉来自百度文库、农用车,呈纵向一体化的农机产 业链,成为中国农机业最大的制造商和销售商。
华源股份于1997年6月24日成功地发行了4000万股A股, 共募集资金2.7亿元。利用这些资金围绕“一条龙大化纤 工程”,又展开了一系列的购并活动。先是出资375万美 元和6000万元人民币分别收购了中韩合资华昌染工有限 公司和扬州布厂,增加了年产2000万涤纶仿真丝高级印 染布和2000万米高品质涤棉布的生产能力。然后又收购 了杜邦(中国)纤维有限公司、赫司特华新纤维有限公司、 雷迪斯聚合物有限公司、巴斯夫——华源尼龙有限公司中 的原由华源集团持有的股份,增加了2000吨氨纶、6万吨 化学聚合物、8000吨尼龙6BCF及4500吨仿粘无纺布的生 产能力。这样,华源股份与华源发展就形成了一个高技术 纤维——织造——印染——服装服饰完整的产业链条。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CWGC 并购扩张案例分析
华源集团概况
华源集团是由原纺织部为参与浦东开放开发,联合外 经贸部和交通银行总行在1992年共同创办的大型综合 性集团公司,最初注册资本金1.4亿元。公司经过90多 次并购后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及国有纺织集团。 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从最初5亿元扩张到 危机前的572亿元。 2005年9月中旬华源系遭到上海银行和浦发银行10.65 亿元和1.64亿元的债务起诉;9月22日,华源集团所持 上市公司市值11.48亿元的股权被法院冻结,华源危机 爆发,公司面临重组。 华源的成长史堪称一部央企并购史,而周玉成也因此 被誉为“并购先生”。
中国医药行业的“散、小、乱”的状况充满了整合机会。 且周玉成整合医药行业的“野心”巨大。在前期收购中, 华源把辽宁本溪三药、安徽朝阳药业、阜新药业、北京星 昊等一批小企业“一古脑儿”收入华源制药旗下,大有 “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气概。而真正让华源有了行业地 位的收购还是2002年和2004年华源集团以11亿元和11.6 亿元现金收购上海医药集团40%的股份和北京医药集团 的50%股份。然而,在此前后,华源集团一直没有停止尝 试并购天津医药集团、哈药集团的努力;同时,华源集团 借上药之手欲并购山东新华医药集团和山东鲁抗医药集团。 华源集团的“野心”过于巨大,膨胀得也过于迅速。至此, 华源医药产业主要由三块构成——上海医药、北京医药 和华源制药。 华源在迅速耗用银行贷款的同时,新并购企业却并未迅 速为华源“生血供血”,致使集团总负债超过400亿元, 财务危机缠上了华源。
华源债务危机爆发 面临重组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包括纺织业在内的九大行业被定为调 控产业。随后,银行开始紧缩银根,对纺织业不看好,同时对 医药行业的无序竞争也表示担忧。这对中国最大的纺织和医药 企业华源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2005年,华源母公司 每个月到期需偿还的银行债务达3亿~4亿元。而早在2004年 上半年,华源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到期银行贷款已经无足 够现金流来偿还。这是母子公司体制造成的结果,母公司借钱 进行并购,集团开始缺血,只能占用子公司资金。而且,华源 资产负债不合理,短期借贷用于长期投资相当严重,这也是华 源财务难以走出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据顾旭介绍,当时华 源母公司负债已经达50多个亿,2004年上半年华源长期投资 达到38亿元,而集团股东权益不到20亿元,资金缺口近20亿 元。资产负债率达70%,都是短债长投,而作为华源所在的 制造业一般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华源负债率已经非常高。 而且华源的庞大和财务体系的复杂,集团所属的400多家子公 司,7-8层控股层级,给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带来了极大的 困难。
第二步,对合资公司的存量资产重新整合,使 集团成员企业形成合力,实现规模经济。
华源集团在组建了合股公司后,以新技术纤维、产业 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为重点,以高档服装装饰为 龙头,利用增量引导和存量调整方式,对合股企业的 现有生产能力进一步加以整合。集团把化学纤维抽丝 织造印染服装这一系列的8家企业,按照对上市公司的 一系列要求,对这些企业进行财务重构,在此基础上 组建了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源股份), 向境外发行B股。实现了从新型化学纤维、高档织造、 高级印染后整理直到最终成衣的纵向一体化,形成了 一条比较完整的生产链和价值链。 在这次重组中,华源集团与常州合成纤维厂组成的合 股公司在入股华源股份时,仅拿出7000多万元的经营 性资产,就实现了裁减200人(占合资公司职工总数 的20%)的有效剥离;同时通过项目引进和技术改造, 又增强了成员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其技术水平、 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2。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第三次跨越的战 略决策
1999年起,华源集团提出以现代科技重塑中国华源, 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第三次跨越的战略决策, 对集团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确定了优先发展大生命产 业、优化发展大纺织产业、积极培育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 略举措,并将生命产业确立为华源集团优先发展的核心产 业。从2002年到2004年,华源集团先后成功实施对中国大 型医药企业──上海医药集团(简称:上药集团)、北京医 药集团(简称:北药集团)、上海医疗器械集团(简称:上 械集团)和河南新乡医疗集团的并购。这一系列重大并购重 组完成后,华源集团已形成以药品制造、药品流通、医疗器 械及医疗健康为核心的产业格局。集团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得以成功实施。
通过反复比较和谈判,华源最终选定了六家在国 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组建了无锡
华源行星动力有限公司、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华源拖拉机有限公司、山东华源山拖有限公司、 山东华源聚宝农用车有限公司、山东光明机器制造有限公 司等6家企业。并通过对这6家企业的重组,于1998年6月 成功地组建了华源凯马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64000万元,净资产11亿,总资产28亿,发行了24000万 股B股。就资产规模和整体实力而言,华源凯马成为继常 柴股份和一拖股份之后国内最大的三家农业机械上市公司 之一。小缸径多缸柴油机、单缸柴油机和四轮农用运输车 的产销量居全国前两位,中小型拖拉机产销量居全国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