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蒸发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z
z0
s01
①
②
z1 z2
s0s32s0s21
③
④
z3 s0s43
z40 s4=0 (z4=0)
s0
4.4 非均质土的稳定蒸发问题
稳定蒸发条件下,非均质土壤水分运动有以下特点 (1)地下水面以上各层土壤水分通量相等,并等于地表蒸
发强度,即
E q1 q2
(2)相邻两层土壤交界面上的土壤水吸力连续,即
(3)表层土壤必须不断地从土体内部得到水分补充, 这取决于土壤的导水性质。
4.2 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定解问题
4.2.1 土面蒸发的三个阶段
(1)稳定蒸发
E As (e0 ez )
(1)
when k e0 es
and As, ez Const. E Const.
式中:As为质量交换系数; e0为土壤表层水汽压; ez土壤表面大气水汽压; es饱和水汽压。
类似地,可求出 m 3, m 4的 s0 ~ s ~ d 关系 式,然后绘制成曲线。这些曲线可以求出层状土 壤蒸发强度或土壤吸力的分布。
(1)已知稳定蒸发强度,求地下水位以上的 土壤水吸力分布。应自下而上逐层进行。
(2)已知地表处吸力(或含水率),求稳定 蒸发强度。采用试算法(假定一个E)。
4.5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非稳定运动
过程未能影响到土柱底部,即 J w zL K i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4.3.1 稳定蒸发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及吸力分布
定解问题可写为
D d K E
dz
s z 0
可得
s D
均质土壤稳定蒸发时吸力和含水率分布示意图
z
K
d
E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ds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4.3.1 稳定蒸发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及吸力分布
对于m 1,3/ 2, 2,3, 4等几种情况,由上式积
分可得出潜水位以上土壤水吸力s和高程z的关系。
再根据水分特征曲线可求得剖面含水量的分
布 ~ z。同理,根据上式也可求蒸发率E。显
然,导水率K与土壤水吸力s的函数关系对稳定 蒸发下土壤的含水率或吸力分布的表达式有影响。
第4章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
4.1 土壤蒸发的基本特征 4.2 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定解问题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4.4 定水位条件下层状土壤的稳定蒸发 4.5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非稳定运动
(1)表土蒸发强度保持稳定阶段 (2)表土蒸发强度递减阶段土壤水分的运动 (3)表土瞬时变干时土壤水分运动的求解
(1a)
0 z L
(1b)
t 0
(1c)
t0
(1d)
(1)Covey [1963]的求解思路-无量纲化
* ( i )
(2)
D* D / Di
(3)
z* z / L
(4)
t * Et L
(5)
G EL Di
(6)
参考文献
Covey, W. Mathematical study of the first stage of drying of a moist soil. Soil Sci. Soc. Am. Proc., 27:130-134, 1963.
O
k
So, the upper boundary (surface) condition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ing:
Stage 1: E = E0
k
Stage 2: E E0 a (0, t) b
c k
Stage 3: (0, t) = c or E 0
稳定蒸发
蒸发
不稳定蒸发
第4章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
4.1 土壤蒸发的基本特征
蒸发过程要能持续下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有热能不断到达土壤表面,以满足水分汽化 热的需要;
(2)土壤表面的水蒸汽压要高于大气的水蒸汽压,才 能使水蒸汽进入大气。进入大气的水汽还必须以各种 方式从土面移开,以保证水蒸汽不断从土面进入大气;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4.3.2 定水位下潜水极限蒸发强度
当蒸发强度E改变时,土壤水吸力分布将随之 改变。故地表处的吸力和稳定蒸发强度E存在着 一定的关系。
下水位现的以埋K 深s 为 sHm a,1 a2将中Z的=mH代=2入为例,若地
H
1
arctan EsH2
E a1
E a1
k的大小与土壤性质、大气蒸发能力有关。
(2)蒸发率显著下降阶段
K ()
(<k)↓
E↓
e0↓
(3)蒸发率微弱阶段-水汽扩散阶段
土壤表面水汽的扩散速度(蒸发强度E)为:
E As (e0 ez )
(2)
式中:e0 为形成干土层后土壤表层的水汽压。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干土层以下(蒸发区)至土壤表
面水汽的扩散速度(即E)为:
第4章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
4.1 土壤蒸发的基本特征
Evaporation + Transpiration = Evapotranspiration
Evaporation rate (mm/day)
气象因素(辐射、气温、湿度、风速)
土面蒸发
――外界条件
土壤的供水及输水能力
潜在蒸发强度(potential evaporation rate)
4.3.1 稳定蒸发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及吸力分布
如果未知函数改用土壤水吸力s,则相应的定解
问题为
K
s
ds dz
1 E
解为:z
s
0
s
1
0
dS
E/K
s
z0
为了对上式进行积分,Gardner(1958)
将导水率用下面的函数形式表示:K
s
sm
a1
a2
。
再令 E / a1 a2 1
从而
z
1 sm
现取一层土壤分析,设其上界面高程为 z0,下界
面高程为
z ,层厚为 d
,K
s
a1 sm
故 K s a1 / sm。当m=2时,
a2
并假定s m
~
a2,
z
a1 E
arctan
s
E a1
d
a1 E
arctan
s0
E a1
arctan
s
E a1
(*)定水位条件下层状土壤的稳定蒸发
4.2 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定解问题
4.2.2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运动的定解问题
重写一维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如下:
t
z
D
z
K
z
为了由基本方程求解,必须确定其初始条件和边 界条件。
(1)初始条件
(2)边界条件
4.2 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定解问题
4.2.2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运动的定解问题
(1) 初 始 条 件
D* a(t * ) A1z* A2 z*2
then
D * z *
A1 2 A2 z*
from (7c) & (7d) A1 = G, A2 = -G/2
D* a Gz* G z*2 (8) 2
In equation (8), a = a (t*)
L
In addition Et 0 ( i )dz (continuity theory)
令 d d E / a1 , s0 s0 E / a1 , s s E / a1
则有 d arctan s0 arctan s
对上式两边取正切后的结果为
s0 s 1 s0 s tan d
该式便是对任一层土壤均适用的上,下界面处吸 力和层厚的无因次关系式。
(*)定水位条件下层状土壤的稳定蒸发
土面蒸发的几种初始条件 当降雨或灌溉后的蒸发,初始含水量应是降雨或灌溉终 止时的土壤水剖面,如图(a)。如有浅层地下水蒸发情况, 可取地下水位以上为稳定的吸力分布或含水量分布作为初始 条件,如图(b),(c)。
4.2 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定解问题
4.2.2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运动的定解问题
(2) 一、地表处的上边界条件:
关系,可将式 K
s
a1 sm
a2
中的a2 略去,因为当
值很大时s,m a2
K s a1
/
,上式可近似取为:
sm
H
1
E a1
E a1
a2
1
arctan
EsH2 a1 a2E
当m=2时,由上一幻灯片中(1)可得:
H
a1 E
arctan sH
E a1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4.2 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定解问题
4.2.2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运动的定解问题
(2) 边 二、土柱底端的下边界条件: 界 首先区分是半无限土柱还是有限土柱。 条 件 (1)对半无限土柱,因为表土的蒸发不能影响
到无穷深处的含水量,因此下边界含水量不变, 为初始含水量。
(2)若为有限土柱,下边界根据情况而定。
4.2 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及定解问题
4.2.2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运动的定解问题
(2) 边 界 条 件
1)当土柱底部为不透水层,显然土壤水通量在底部 边界处为0,即
JwzL 0;
2)又如土柱底部为浅层地下水,地下水处土壤基质势
为0,即 m zL 0
3)又如实为无限长土柱但只分析有限长土柱,且蒸发
t*
1
ln
D *dz *
1ln a Gz *
G
z *2
dz *
0
0
2
(9)
式(8)与(9)便是定解问题式(7)的解。
(2) Gardner & Hillel 关于土柱均匀蒸发的近似解
假定:整个土壤剖面以近似相等的速率损失水分,即土 柱剖面呈近似均匀干燥(蒸发)状态(要求:土 柱较短、或初始含水率较大、或蒸发强度较弱, 即Covey定义的G较小时) 水分损失的速率为:
ez
E
Dv
ed
e0
d
(3)
式中:
Dv为水汽在干土层中的扩
散系数,与土壤质地、 结构有关;
ed 为干土层以下蒸发区的
水汽压力,与有关;
d 为干土层厚度。
干土层 e0
d
ed
From Eqn. (2) & Eqn. (3)
E
ed ez
1d
As Dv
E
E
A
B
E0
E0
(4)
B’ A’
C
D
D’ C’
O
t
a2
1
a1 a2E
(1)
由上式用试算法可解出土壤水吸力sH ~ E 的关系。
E ~ sH ~ (groundwater table)
E (mm d-1) 8 6 4 2
0
90cm
120cm 180cm
sH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4.3.2 定水位下潜水极限蒸发强度
为了分析极限蒸发强度和地下水位埋设H的
4.3.2 定水位下潜水极限蒸发强度
若 sH ,此时稳定蒸发强度E即为潜水极限
蒸发强度Emax
,且arctan
sH
E a1
2
,由此,可导出潜
水极限蒸发强度Emax和地下水位埋深H的关系:
Emax
2
4
a1H 2
2.46a1H 2
同和理地, 下可 水导 位出 埋深mH的32 关, 3,系4时。的结潜果水归极纳限如蒸下发:强度Emax
边 1)表层蒸发率E已知,且为常数。
界
此即稳定蒸发情况,如地下水埋深较浅,且水位相对
条 稳定,这时地下水对土壤的补偿量刚好和地表的蒸发损失
件 量相等。
2)表层蒸发率E已知,但有日变化。
E Emax sin(2 t / 86400)
3)表土蒸发率随表土含水量而变。E a 0,t b
4)表土含水量一定。 (0, t) 0
D *
t *
D* G
2 D* z *2
D* 1
D *
z
*
G
t * 0, 0 z* 1 t 0, z* 0
D * z*
0
t * 0, z* 1
(7a) (7b) (7c) (7d)
Covey 近似解: 当G较小时(E小、土柱较短或初始含水率很大),
土壤剖面可近似为均匀干燥状态,剖面含水率分布光滑。 假定方程(7a)的解近似为:
D E
t z z L
D
z
E L
z
f1 (t )
Eqn. (1c) f1(t) = E
4.5.1 表土蒸发强度保持稳定阶段
假定:均质土壤、含水率均匀、E = Const.
忽略重力势(在水力传导度比较均匀的蒸发初期阶段;
或在基质势梯度>>1的后期阶段)
定解问题:
t
z
D(
)
z
(z,0) i
D( )
z
z0
E
0
z zL
D(
)
D e (i ) i
(Di D( i ))
s1 s02 , s2 s03 , , si s0(i1) ,
(3)层间界面处虽然吸力连续,但含水率及导水率可以是 不连续的。
与均质土类似,对于第i层土,有:
s dy
z zi si 1 E / Ki ( y)
di
soi
dy
si 1 E / Ki ( y)
(*)定水位条件下层状土壤的稳定蒸发
4.3 定水位条件下均质土壤的稳定蒸发
4.3.2 定水位下潜水极限蒸发强度
m 3 2
3
Emax 3.77a1H 2
m2
Emax 2.46a1H 2
m3
Emax 1.76a1H 3
m4
Emax 1.52a1H 4
4.4 非均质土的稳定蒸发问题
(inhomogeneous soils, heterogeneous so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