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社会学》
专选课课程作业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报告
(第8周第一讲)
学院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专业社会工作
年级 2011级
上课时间 7-18周
指导教师郑作彧
组长杨世梅
小组成员(学号)
杨世梅(2220113040120317)顾夏(222011304012030)
蔡雨娟(222011304012041)成绩
2013年10月20日
第一讲:导论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
读书大纲:
第一部分:
(一)引子:
◆本讲义完成的背景
作者在2002年于清华大学讲授“组织社会学”这门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这本讲义。
◆本讲义的目的
1.介绍、评价西方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
2.探讨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组织思路、分析方法、前沿研究以及存在
的问题。
3.集有志于本课程的同仁共同探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的讲授方式
应用“比较理论分析法”,比较理论分析法即:选择组织研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理论逻辑进行重点介绍、分析,并且特别注意这些理论逻辑之间的相互对比分析,包括横向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析和纵向理论内部演变发展的分析。
◆本讲义的特色
1.注重深入理论对比分析,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于传统的全面
系统但不深入方式相区别。
2.知识的跨学科性。
3.知识的个性化,即笔者自身的观点。
◆本讲义的构成:
几个基本的理论派别和他们的研究思路,包括以下四个理论:
1.“组织与市场”: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学派,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组织
研究。
2.“组织与制度”:组织社会学的制度学派
3.“组织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学派
4.“组织与有限理性”:有限理性对于组织研究的意义。
理论结合现实领域,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1.组织内部激励和组织管理
2.组织的契约制度
3.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声誉制度
4.组织决策
组织的局限性和组织变迁发展
(二):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
(1)什么是组织现象?
◆组织现象比比皆是,是在我们周边到处可见,触手可及的社会联系体。例如:
企业、学校、政府机构、饮食饭店的制度设计等。
◆组织现象研究的方很广泛,包括: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学派的研究,经济学
的研究,群体生态学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等等。
◆组织现象的研究问题包括:组织内部结构、组织边界、组织带来的职业声望、
组织带来的集体行为、组织等级结构、组织的报酬形式、组织产品品牌、组织发展战略、组织间的经济交易关系等等。
(2)组织社会学的经典问题
韦伯的理想类型,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韦伯的科层制,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对当下社会学的影响以及启发是什么?
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班子是由一些官员组成的:1,他们在人格上是自由的,并且仅仅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2,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3,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4,根据合同,从而原则上是以自由选择为基础,以专业能力程度得以晋升。5,有固定的薪酬制度,多数人有退休金,且其多少按照职务等级划分。6,其现下工作为主要的职业。7,管理者无特权,不占有生产资料。8,服从工作纪律和接受监督。总之,这种科层制是纯粹的技术上达到完善程度,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干扰的组织管理形式。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疗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
但是韦伯科层制有一系列问题,首先它建立在纯粹理想的类型上,有它的局限性,现实中的组织并不是这样的,所以供组织社会学需要研究的课题还是很多的。其中包括韦伯科层制的局限性、反功能、以及其他替代性组织。这些共同构成了组织现象学研究的经典问题。
(3)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学角度
马克思的研究、韦伯的研究、涂尔干的研究分别包括了哪些内容?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的?其中涂尔干提出了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即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群体的社会现象。这种研究思维对社会学的影响很大,以致为后来的制度学派所继承。纵观所有的社会学研究,我们发现在社会学领域中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或者方法,或者理论框架。这种缺陷也是一种优势,因此,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大大的扩展了。
(4)社会学研究中对因果“机制”的关注
1,。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与传统的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理论基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社会学研究越来越多的强调要分析、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传统的社会学研究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很大。
2.机制的概念。
(三):组织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起始期。组织研究的起于20世纪初期,亦即一战和工业革命大肆发展时期。代表人物为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但是存在着几个缺陷,第一,研究孤立,理论幼稚;第二,理论出自工程学和人文学科,无社会学家的参与,因此无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霍桑实验并由此引出了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
2. 黄金期。第一黄金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韦伯著作被引进美国,对组织的研究掀起了一场研究热点。代表人物有马奇及其著作《组织研究手册》。组织研究形成的两大流派,即哥伦比亚学派和卡内基——梅隆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古尔德纳、塞尔茨尼克、布劳。其中布劳的代表作《科层制的动态研究》等。卡内基——梅隆学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代表人物和著作有西蒙和马奇的《组织》,赛特和马奇的《厂商行为理论》还有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一些非常优秀的研究者,他们共同推动了组织研究的第一次黄金期的发展。第二黄金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其集中研究的焦点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出现了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和群体生态学派。和后来的资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