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作者:管默潘晓静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9年第03期
[摘要]面部是人类最具辨识度的组织结构,虽然仅占据人体的一小部分,但其复杂性却是其他部位不能比拟的。

面部各结构间的补偿协调极为精细,使我们看到了面部多样性的美观与和谐。

传统的正畸治疗更多参考的是侧貌,但随着人们对于美越来越强烈的追求,这一参考标准远远不能满足,还需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

[关键词]面部;软组织侧貌;美学;鼻部;理想微笑;颏部
[中图分类号]R782.2;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3-0163-03
Abstract: The face is the most recognizable tussue structure of human beings that only occupies a small part of the human body. Its complexity can not be compared with other body structures. The compens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structures of the face is extremely accurate, which makes us see the beauty and harmony of facial diversity.Tradition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acial profile, but this reference standard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with the increasing pursuit of beauty. We should invest more energy in studying facial morphology and aesthetics.
Key words: face; soft tissue profile; aesthetics; nose; ideal smile; chin
面部极具辨识度,一个人的面容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且独具个性。

面部特征在美容整形、正畸正颌及法医学领域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人们对于面容美观的评价极具主观性,评价标准受地域、种族、年龄及性别等因素影响,从而呈现多样性。

本文就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综述如下。

1; 面型及其对称性
通常使用形态观察与指数分型两种方法对面型进行分类。

形态观察法中常用到波契氏分类法,波契氏分类法依据面型轮廓将常见面型分为十种类型[1]:椭圆形、卵圆形、倒卵圆形、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倒梯形及五角形。

人的美貌是具有共性的,椭圆形脸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美观的脸型。

测量发现椭圆形脸型面高与面宽的比例恰好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即颅顶点至颏下点的距离与两颧点间的距离之比为1:0.618,从视觉上更为和谐均匀。

Farkas[2]将常见面型分归为六种,依次为:团形脸、方形脸、长形脸、圆形脸、瓜子形脸和梯形脸。

指数法[1]是依据形态面高(鼻根点至颏下点之间的距离)与形态面宽(两颧点间的距离)的比值,即形态面指数,把面型分成五类:超阔面型、阔面型、中面型、狭面型和超狭面型。

评价面部美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称性,面部以面中线为轴左右高度对称。

然而人群中颅颌面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普遍。

Chia[3]等认为是病理、创伤、功能或发育不全所致面部不对称。

常见的偏侧咀嚼,长期单侧睡眠等不良口腔习惯有助于单侧骨骼肌肉的功能强化,而对侧功能相对弱化,久而久之会导致面部不和谐[2]。

朱博[4]对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对称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左右侧面部有显著形态学差异,不对称性为11%,左侧面部比右侧面部对颅面部不对称性影响大。

唐梦瑶[5]采用数字化照片技术对50例正常青年女性进行面部对称性的量化研究发现,面部两侧均存在生理性不对称,且面中部及面下1/3不对称性较为明显。

口颌功能更加协调的正常牙合人群面部对称性又是怎么样的呢?何颖[6]的研究显示中国北方男性与女性正常牙合人群颌面结构的生理性不对称率均在10%以内,且无性别差异。

李浙杭[7]对长沙地区80例正常牙合人群进行面部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牙合人群具有更高的面部对称性。

面部的所有区域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性,当不对称率小于3%,或左右侧相相差小于3mm时,视觉上难以区分差异。

大多数不对称出现在下巴和脸颊区域,较少出现在嘴唇、鼻子和前额区域[8]。

面下部的非对称率大于面中部及面上部,下颌角部位的不对称率最高。

2; 眼部
眼睛是重要的表情器官,也是面部最具吸引力的部位。

美眼的睑裂水平长度在30mm以上,睑裂高度在10~12mm以上,与面部成一定比例,符合“三庭五眼”的美学标准,即眼睑的长度约为面宽的1/5,两内眦间距离与一睑裂水平长度相等。

美眼的内眦角48°~55°,外眦角60°~70°,重睑线与上眼睑间距3~4mm,眼部线条优美流畅,与眉距离适中,无内眦赘皮且脂肪少,这样的双眼看起来炯炯有神,美丽明亮[1,9]。

余若晖[10]应用Photoshop像素法对美貌女性角膜暴露率进行测量,发现左侧角膜暴露率约为87.34%,右侧约87.22%,提示美貌人群角膜暴露率较高。

内眦赘皮又称蒙古褶,以蒙古人种出现率最高。

孟庆兰[11]对200名汉族青年学生眼部外形进行观测,发现受试者均存在内眦赘皮,无性别差异,只是显现的程度不同。

因此,国内爱美人士寻求眼部美容多以重睑术和内眦开大术为主[12]。

3; 颧骨区
面中部作为全面部的中心位置,是面部轮廓整形的重点区域。

颧骨颧弓是构成颜面中部外形的重要骨性支撑结构,同时,也为种族特征鉴别标准之一。

周文莲等[13]对中国与欧洲现代人颧骨进行研究,发现颧骨的种族差异主要体现在颧骨高度、曲度和颊面凸度等方面,同一地区同一人种不同性别颧骨的差异主要是颧骨弧长和弦长,男性大于女性。

胡贤汉等[14]测量中南地区出土的800例完整成年人整颅,发现中南与华北、东北地区颧骨有相似特征,主要表现为颧骨的额蝶突宽而发达,下缘多向外翻,外面向前优于向外,颧结节多显著突出,这些骨性结构造成面部较宽,成为中国人宽面型特征的因素之一。

崔胜海[15]对194具干头颅进行测量,发现男女性颧骨的前突度、高度及面侧方宽度和外形弧度的各测量项是有显著性差别的,提示男女颧骨存在明显不同。

何颖[5]等发现颧骨是男性和女性在面部比例上差异性加大的区
域,北方正常牙合人群男性较女性的颧骨更加宽阔。

这些研究提示在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中,对男性和女性的颧骨设计需要差异性对待。

在颧骨体的前外侧面有一骨性凸起,为“颧结节”,颧结节的高低、大小及凸度直接影响面中部外形。

曹雪秋[16]对80例整颅进行测量,依据颧骨结节形态大致将其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表现为颧结节高大突出,称为强结节。

此型颜面容貌多出现两颧隆起,从而导致面中部宽度增加,使得颜面整体扁平缺乏立体感,男性约占39.5%,女性约占36.9%;第二种类型表现是颧结节虽然外形明显,但突起的高度不如强结节,称为弱结节。

此型男性约占41.6%,女性约占43.5%,人群中约一半的男、女个体表现此类面中部特征,即两颧突出不明显,颜面中部轮廓又较为模糊;第三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颧结节消失或不明显,称无结节型。

男性约占19.4%,女性约占19.6%。

这类型的颧骨从前向后外转折平缓过渡,形成的面中部较为平滑,面宽较小从而呈现出颜面中部立体感强,面型偏瘦。

高加索人种面中部多呈此型,但国人中有此类型颧骨形态仅占20%,且亞洲人五官小巧精致,过分突出的颧骨及宽大的下颌角会削弱面部整体协调感,这或许解释了为何亚洲人热衷于瘦脸术。

而欧洲女性则认为高挺的颧骨极具女性魅力[17]。

错牙合畸形患者若伴有上下颌骨不调,如上颌骨发育不足,面型偏扁平甚至呈现凹面型,试图通过颧骨磨削术瘦脸多难达到目的,需配合正颌手术。

4; 鼻部
鼻居面部正中,其形态对整个面貌影响很大,特别是鼻梁,一个挺拔的鼻形能够增加面部饱满度,提升个人气质。

鼻部突出于面部表面,也正因如此,头面部损伤最容易受累。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显示鼻骨骨折是颌面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男性多于女性,这也许与男性的社会属性有关[18-19]。

或许是外伤因素,或许是人们对于美的追求,鼻整形是人类最早施行的整形手术,它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

理想的鼻部形态饱满挺立,鼻长为颜面长度的1/3 ,符合“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

理想的鼻宽为鼻长的1/3,鼻额角在男性约为 131.95°,女性约为135.52°;鼻面角在男性约为36.10°、女性约为33.20°[1,20]。

亚洲人具有独特的鼻部形态,其解剖结构、大小及突度区别于其他人种。

Aung[21]发现东方人鼻形态与白种人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鼻基部更为宽大,鼻翼更加突出,鼻尖突出程度较小。

Jayaratne[22]使用3D成像技术对中国人进行鼻部测量并与已建立的高加索人种鼻部数据标准值进行比较,发现中国人的形态学鼻宽,鼻尖角,鼻前角和鼻翼倾斜角的标准平均值均超过北美高加索人。

鼻形态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男性外鼻轮廓更为明显,女性更加小巧,鼻尖上翘。

杨翼等[23]发现浙江健康成年男性鼻宽,鼻长,鼻高及鼻翼基底宽均大于女性,鼻尖角要比女性更加尖锐。

发育良好的鼻部对构成和谐美丽的侧貌至关重要。

侧貌评价在正畸科、整形科及正颌外科的诊断及方案设定上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鼻唇角是面部最常用的审美指标之一,通常认为90°~120°的鼻唇角呈现的侧貌较协调。

Armijo[24]研究发现男性的理想鼻唇角为93.4°~
98.5°,女性为95.5°~100.1°,而国内学者刘文国[20]认为男性鼻唇角为 95.10 °,女性鼻唇角为106.06°时侧貌最佳。

5; 理想微笑
微笑是评价面部动态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增加个人魅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蒙娜丽莎式微笑是公认的美观微笑,即微笑时,口角在颧大肌牵拉下向外向上翘、上唇上抬,也称口角式微笑。

微笑线是指上颌前牙切缘弧线与下唇上缘弧度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微笑线被划定为三种类型:协调微笑、水平微笑和反向微笑[25]。

其中协调微笑是指上颌前牙切缘狐线与下唇上缘弧度平行,是理想的微笑线。

Moore[26]认为有较小颊隙存在时笑容更加迷人。

张雪敏等[27]对美貌人群进行测量研究,当笑容美观迷人时,男、女颊旁间隙与微笑宽度的理想比值分别为9.48%和11.96%。

Geron等[28]研究发现最吸引人的微笑是上唇覆盖上中切牙牙冠0~2mm,下唇覆盖下切牙1~2.6mm。

露出下颌牙龈或笑线超过上中切牙1mm的微笑是不美观的,迷人的微笑是存在黄金分割比例的。

当一侧尖牙到另一侧尖牙所有牙横径之和与微笑时两口角之比接近黄金分割比,同时上颌前牙横径比例也符合黄金分割比,即上中切牙与上侧切牙、上侧切牙与尖牙、上尖牙与上第一前磨牙的比例均接近1:0.618 ,所呈现出的微笑最为迷人。

6; 唇颏部
颏部在面下部审美中扮演重要角色,男性若拥有形态良好的颏结节,常会给人以坚定阳刚的感觉,女性有一个柔和协调的颏部会让人感到分外温柔婉约。

Sena[29]的实验选择面部和谐的男性与女性拍摄真实照片,以12°面型角为基准,4°为一个单位依次递增或递减,通过数字化合成技术将下颌前移至24°或后退至0°,制作成不同图片,同时邀请正畸医生,整形医生及普通人群评估下颌突出程度对面部美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男女,侧貌接近直面型时面部最有吸引力,下颌过于突出或后缩都不美观。

王玥等[30]采取相似方法对国人的审美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人较为偏爱直面型,尤其均角及高角的直面型最为吸引人。

总体来说,东西方人对于颏部的审美差异主要体现在东方人对于下颌后缩接受度更高,更青昧轻度安氏Ⅱ类面型,即颏部略微后缩;西方人更喜欢颏部略微前突的面型。

容貌美人群下颌角角度约为
123.91°,下颌骨倾度平均值为27.03°,下颌骨体部长度和升支高度比值约为2:1[31]。

正面观时,理想口角间距大约相当于两眼平视前方时两瞳孔的中央线之间的距离,鼻宽与口裂宽长度比约为1:1.49,上唇厚度为5~8mm,下唇厚度为10~13mm,下唇一般比上唇厚,男性比女性厚2~3mm,双侧唇峰对称,其上接人中嵴,唇谷上接人中凹,人中高与全上唇高比0.68:1,唇红红润,唇珠微突[1,32-33]在评价侧面是否协调时,临床最常用的指标就是E线,又称审美线,指鼻尖点与软组织颏前点的连线。

容貌协调美观者双唇均位于E线后方,河南美貌女性上唇突点与下唇突点距离E线的距离分别是2.46mm,1.19mm,下唇在上唇稍前方約1.27mm[34]。

李天成[35]研究发现貌美男性上唇突点与下唇突点距离E线的距离分别为3.17mm、3.02mm,下唇在上唇稍前方约0.15mm,男性颏部较女性更为直立时面部吸引力
大。

鼻颏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相互关系,尤其是面下部颏唇间关系在正畸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侧貌观下鼻、唇、颏三者的轮廓曲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侧貌的协调平衡。

综上,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对美好容颜的渴望日益增长,容貌改善空间也不断提高。

从事相关医疗行业的正畸及整形科医生应该尊重患者内心的渴求,提高对面部的整体认知程度有助于制定和实施完善的临床工作,这样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王炜.整形美容外科研究和创新探索[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44-45.
[2]Farkas LG,Cheung G.Facial asymmetry in healthy North American Caucasians: An anthropometrical study[J].Angle Orthod,1981,51(1):70-77.
[3]Chia MS,Naini FB,Gill DS.The aet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mandibular asymmetry[J].Orthod Update,2008,1(1):44-52.
[4]朱博,任甫,席焕久,等.基于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的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不对称性分析[J].解剖学杂志,2014,37(3):375-378.
[5]唐梦遥,程丽英,张余光.面部对称性的量化研究和临床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1,7(6):326-329.
[6]何颖,郭传瑸.正常牙合人群颅颌面三维比例测量及面部对称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7(4):708-713.
[7]李浙杭,张芳段,余峰,等.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测量[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3(1):58-67.
[8]Kaipainen AE,Sieber KR,Nada RM,et al.Regional facial asymmetries and attractiveness of the face[J].Eur J Orthod,2016,38(6):602-608.
[9]Rajabi MT,Makateb A,Hassanpoor N.Determinative factors in surgical planning of eyebrow cosme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J].Clin Ophthalmol,2017,24(11):1333-1336.
[10]余若暉,杨欣,李健宁,等.Photoshop像素法测量角膜暴露率的初步探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3):170-174.
[11]孟庆兰,陈忠恒,单涛.汉族大学生眼部形态的观测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26(9):564-566.
[12]Zhang S,Xue HY.Adjustable V-Flap epicanthoplasty based on desired eyelid morphology[J].Aesthetic Plast Surg,2018,42(6):1571-1575.
[13]周文莲,吴新智.现代人颧骨形态的三维坐标仪测量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1,8(2): 55-58.
[14]胡贤汉,黎平周,郑建国.中国人颧骨形态的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1985,30(1):11.
[15]崔胜海.中国成年人颧骨的应用测量及颧骨重建的研究[D].山东:滨州医学院,2011.
[16]曹雪秋,杜昌连.颧骨在美容中的应用解剖[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4):481-483.
[17]Tang K,Hsu Y,Hu J,et al.New horizontal V-shaped osteotomy for correction of protrusion of the zygoma and the zygomatic arch in East Asians:indication and results[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4,52(7):636-640.
[18]Kun H,So Jung K,Sang HK.Etiology of nasal bone fractures[J].J Craniofac Surg,2017,28(3):785-788.
[19]钟振华,范西惠,练状程,等.202例鼻骨骨折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23):1842-1844.
[20]刘文国,郑燕汶,黄洁,等.面部美容角的形态学观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5):81-83.
[21]Aung SC,Foo CL,Lee ST.Three dimensional laser scan assessment of the oriental nose with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oriental nasal types[J].Br J Plast Surg,2000, 53(2):109-116.
[22]Jayaratne YS,Deutsch CK,Zwahlen RA.Nasal morphology of the hinese:Three-Dimensional reference values for rhinoplasty[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4,150(6):956-961.
[23]杨翼,戴宜君,徐忆,等.浙江健康成年汉族人外鼻形态的初步测量[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8,19(2):75-78.
[24]Armijo BS,Brown M,Guyuron B.Defining the ideal nasolabial angle[J].Plast Reconstr Surg,2012,129(3):759-764.
[25]Ricketts RM.Divine proportion in facial esthetics[J].Clin Plast Surg,1982, 9(4):401-422.
[26]Moore T,Southard KA,Casko JS,et al.Buccal corridors and smile esthetic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5,127(2):208-213.
[27]张雪敏,董福生,卢海燕,等.颊旁间隙对微笑美影响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1):81-84.
[28]Geron S,Atalia W.Influence of sex on the perception of oral and smile esthetics with different gingival display and incisal plane inclination[J].Angle Orthod, 2005,75(5):778-784.
[29]Sena LMF,Damasceno E,Araújo LAL,et al.The influence of sagittal position of the mandible in 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social perception[J].Dental Press J Orthod,2017,22(2):77-86.
[30]王玥,雷勇华,岳莉.不同垂直骨面型对青年女性面部侧貌美学评价的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9):4611-4617.
[31]毛小炎,归来,牛峰,等.下颌骨容貌美学的三维测量[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7,23(6):379-381.
[32]张涵蓓,翟晓梅,刘林嶓,等.中国美貌汉族女性口唇特征的测量[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1):84-87.
[33]李彩,吕运成,范松青.正常成人唇外形的测量观察与美学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1):54-56.
[34]任娟.河南省汉族青年女性面部软组织美学测量与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7.
[35]李天成,彭诚,张爽.中国美貌人群软组织侧貌美学研究[J].天津医药,2011,39(8): 723-726.
[收稿日期]2018-10-17
本文引用格式:管默,潘晓静.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3):163-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