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
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首先肇始于美国,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一般认为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例如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 1911—)认为“公共服务的概念始于美国的赠地学院运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的报告也曾指出“从历史上看,大学为社区服务的观念源于美国赠地学院创办的时代。
”
二、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历史探析
发展历史
一、赠地学院
1862年7月,具有民主思想和远见卓识的总统林肯总统正式签署批准了《赠予土地设立学院以促进农业和机械工艺在各州和准州发展的法案》,史称《抹泪二徒弟赠予法》,简称《莫雷尔法案》。
《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向各州和准州赠与一定数量的公地以资助各州开设重视农业和工艺教育的学院,促进农业和工艺教育的发展。
各州需将所赠土地出售,用所得经费建立一个永久性基金,以支持和维持起码一所专门学校,这所学院的主要目标是教授与农业和工艺相关的学科,从而促进生活中各行业的工业阶级的文理和实用教育,但也不排斥其他学科和古典学科以及军事战术学科的教授。
《莫雷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法案,该法案的颁布直接推动了继美国州立大学运动之后兴起的赠地学院运动的蓬勃开展。
据统计,
自1862年《莫雷尔法案》开始实施到1992年阿拉斯加大学创立为止,美国共创立了69所赠地农工学院,或资助了一些大学推行农业机械工艺教育,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向世俗化、大众化、多元化发展。
通过《莫雷尔法案》的实施和赠地学院的发展,美国培养出了大批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科技人才。
从此,美国的高等教育开始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从被动走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象牙塔”开始向社会服务的方向倾斜。
但我国有些学者并不认为《莫雷尔法案》的成功实施并不意味着美国学校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
因为《莫雷尔法案》中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条文,而众多的赠地学院也没有广泛开展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活动,赠地学院服务于社会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课程专业的改革,开设各种使用课程和专业。
以教学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这两大高等学校传统职能为中介服务于社会,而非直接服务于社会。
但是《莫雷尔法案》成功实施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奠定了法律基础;《莫雷尔法案》所确立的高等教育的政治论的原则为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赠地学院的建立则为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威斯康星思想
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于1848年,成立之初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大学,从1862年《莫雷尔法案》颁布后,威斯康星大学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范海斯认为大学有三个方面的任务
1、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学识、能工作的公民
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知识
3、传播知识,把知识传授给广大民众,使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三项任务中,范海斯尤其重视第三项任务,将其概括为“为全州服务”,“把知识传递给广大民众”。
这一观点是他整个关于大学地位与作用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和精华。
威斯康星思想在实施中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
1、传播知识
为了更好的传播知识、推广技术,范斯海盛情邀请到了宾州大学工学院院长路易斯·罗伯特担任只是推广部主任,在范斯海路易斯·罗伯特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个推广部迅速发展成为影响全州的知识传播机构,这个推广部设立了四个服务项目: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提供一般信息福利。
在罗伯特的指导下,该推广部开设和组织了几百种课程和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包括从大学专修课程到普通教育补习班,从理论知识到研讨到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内容。
此外,他们还为函授学生编写教科书和小册子;编辑、创作各种教育幻灯片,流动到各地放映。
传播知识的另一个途径是由公共图书馆委员会组织流动图书馆,该图书馆将成箱成箱的书籍,甚至将最好的图书送到各地的社区、家庭。
流动图书馆的存在使知识迅速传播到民众之中,不仅使得广大人民获得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技术,而且使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与修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专家服务
范海斯认为威斯康星大學应该效仿法德大学,充分利用大学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和财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威斯康星大学派了大量教师投入到社会服务中进行“专家服务”,专家服务有两个层次,一是指大学和州政府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大学指派专家教授服务于州政府。
另一个层次是指如果社会确实需要,即使是最高级的教授也被派作巡回教师到农村、商店和工厂进行指导。
威斯康星思想创造性的发展了由《莫雷尔法案》孕育的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把整个州作为一个大学校园,面向全州提供社会服务。
威斯康星思想公开地创造性的提出了大学的第三项职能——为社会提供直接的社会服务,建立了一种既反映美国实用价值又反映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新模式,昭示着高等教育新纪元的到来。
三、社区学院运动
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依然显示出经久不衰的勃勃生机。
社区学院的一个显著特点或者说其重要历史贡献在于其为所在社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创造性地发展了由威斯康星思想所确立的美国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美国社区学院的前身是初级学院,其产生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初级学院。
从1870年到1900年的三十年间,美国的人口几乎增加了一倍,同一时期美国高等学校的入学人数却增加了4.5倍。
强大的入学压力迫切要求当时高等院校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求原有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但这不足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求各州能创建一种面向中小资产阶级子女的、学制较短的、收费低廉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
这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缓解高等学校
的入学压力。
为了顺应时势的要求,哈珀等率先将芝加哥大学分成两级学院,大学一、二年级为基础学院,大三、四年级为大学学院。
1896年,这两部分学院改称“初级学院”和高级学院,但这时的初级学院尚不是独立的学院,二十四年制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各州纷纷建立独立于大学之外的初级学院,至此,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学院方始建立,。
这一时期,初级学院的主要职能是转学教育,即为大学学院高年级输送优秀的学生,虽然当时也为那些没有机会转学的学生提供终结性的普通教育,但这种教育在当时只是转学教育的陪衬。
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4倍,由世界第4位跃居首位,农业耕地扩大了2.9倍,农产品增加了3倍,到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为农业总产值的2倍,美国已经完成了由半农业半工业国建向高度工业化国家的过渡。
随着美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大批新技术的应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要求高等学校能培养出大批既掌握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专业人才,客观上要求初级学院发展其服务职能。
二战以后,初级学院开始向社区学院转变。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及转变完成以后,社区学院创造性地发展了由“威斯康星思想”确立的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目前,社区学院已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服务目标可以概括为四项:其一,在不影响学院正常教学的情况下,鼓励社区组织使用学院的各种设施,以使学院成为社区活动的中心;其二,利用学院的师资力量,为社区各阶层的人们提供教育,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其三,致力于提高社区文化知识、生活水平;其四,为社区工商业界提供管理型人才,协助社区定制长远规划,同
社区公众及各种组织合作,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具体的服务项目有:开设使用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技术咨询;鼓励社区各种组织使用社区的设施;协助社区开展各种运动,如集资等;为工商业和政府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举办研讨会等;推动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进行;推动各种有关社会公益事业的社区活动,和社区机构共同组织有利于提高社区成员健康状况的各种活动。
可以说社区学院提供的服务项目在社区居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目前,美国的社区学院已经遍布全美五十个州,成为美国社会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和服务站。
个人和社区都把它看作是自己学,校,而不是昔日那种神秘而高不可攀的高等学府。
个人和学校都可以利用它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向它提出新的要求。
社区学院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的职能。
四、英国大学推广运动
大学推广运动始于19 世纪70 年代,是英国传统大学参与社会、为工人阶级提供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
大学推广运动最早由剑桥大学发起,并很快得到了一些高等学校的响应。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于1876年和1878 年成立了大学推广运动学会。
大学推广运动面向所有人,包括妇女,而且开设课程广泛,颇受学员欢迎。
大学推广运动是高等学校利用其知识服务于社会或向社会传播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创造。
它使传统大学意识到自身更广泛的社会责任。
社区学院所提供的服务对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为它赢得了众多的赞誉,美国很多教育家称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中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高等教育的新方向,是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统一体。
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
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学习前苏联的办学经验,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高等学校职能单一,以教学为主。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在下文中简称“文革”)结束后的年代。
在这一时期,一些高等学校出于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感,出于对国家行政命令的服从开展了一定的社会服务活动。
在建国初期,国家就要求高等学校举办夜大学、开办函授教育、增设专修科、短训班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
这也是当时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最主要的形式。
1958年“教育革命”开始,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建立了旨在接受学生劳动实习和科研加工的校办产业(主要是工厂、农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虽然这些校办产业的建立、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高等学校师生劳动的思想和习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社会服务的作用,特别是一些高等学校很好地将自身的教学与科研与这些活动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一些高等学校生产出许多当时处于国内领先的尖端科技产品,如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进行的多肽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清华大学的小型加速器;北京航空学院的轻型客机(北京一号);浙江大学首创的双水内冷发电机等。
“文革”十年,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更是走向极端,高等学校成了政治与阶级斗争的工具,政治运动成了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阶级斗争成为高等学校的主课,高等学校不仅没能很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反而助长了社会的混乱,也使自身发展经历了一次大的倒退。
从总体来说,这一时期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多受国家行政命令或政治运动的影响,高等学校自身缺乏主动性。
一些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而无视高等教育规律,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搞得过多,也极大地影响
了高等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总之,这一时期有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实践探索,但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作为一种办学思想还远没有形成。
“文革”结束后,高等教育领域拨乱反正,高等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恢复。
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科学研究也逐步恢复了在高等学校中应有的地位。
高等学校也以其知识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责任。
特别是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激励,高等学校通过自我探索与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除继续举办函授教育、开办夜大学、开始各类培训班、辅导班外,还广泛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校外成人教育活动,如广播电大、自学考试等等;高等学校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一些高等学校参与地方发展规划并提供各种咨询,一些高等学校开始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研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自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特别是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后,全国高等学校纷纷与社会研究机构、生产部门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一些高等学校还创办了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应当承认,到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我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社会服务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一种职能已渐趋成熟,只是在人们的认识上尚有争议。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88年4~5月对49所高等学校的校系管理者调查,有45.8%的管理者认为,“高等学校的任务只是教学和科研,而不赞成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任务。
”虽然当时已经有学者提出了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问题。
1988 年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李鹏总理在会上提出,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进一步发挥学校的潜力,……开展社会服务,也包括有偿服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加
以选择。
”这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之后,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热点问题,并引起了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议论。
社会服务作为高等学校一个职能也由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高等学校在积极挖掘潜能扩大社会服务的规模与范围的同时,开始加强了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组织建设,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机构。
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这里的促进现代化建设便有社会服务的意思。
1998 年,《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并在第三十一条和三十五条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有了明确的叙述,“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
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基地”。
至此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在我国已经明确形成并以法律的形式以予确立。
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
一、教育拓展服务
含义:
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活动严格来说不能看作是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
因为根据一般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内涵的理
解,高等学校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在保证正常人才培养活动的情况下,高等学校直接面向社会开展的服务活动,社会指向性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一个基本特
征。
发展的现实意义:
应该说,教育拓展服务作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形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向社会的延伸,通过传播高等教育知识使社会更多的人、更多的事业直接受益,这与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是不相同的。
社会的飞速变化以及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逐渐加快,宣告了任何人希望通过一次性学习就能一劳永逸地满足终身工作、生活所需的时代的终结,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毫无疑问使知识变得重要。
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通过持续不断地接受高等教育以改变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在走出大学校园后,希望重新回到校园继续“充电”以跟上知识和职业变化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社会对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拓展服务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的要求。
具体形式:
(1)开展成人业余教育。
包括函授教育、夜大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几种类型。
这些业余教育办学形式灵活,同时也能满足社会上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因而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2)开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
这是各高等学校进行教育拓展服务的一个普遍做法,一些高等学校常年举办各种岗位培训班、资格培训班、技能培训班和提高培训班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这些培训班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生产第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
(3)举办各种学科、知识讲座。
通过这些讲座及时地介绍高等学校新的科研成果、新的学科进展、新的技术信息等,并普及知识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科研服务
含义:
科研是高等学校一项基本职能,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许多高等学校通过科研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并直接为社会服务。
因此将高等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两大基本职能截然分开来是不大可能的。
因为在实践中,高等学校经常在社会服务中开展科研,同时也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进行社会服务。
根据本书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认识,在这里所讲的科研并不是作为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科研,而是高等学校通过科学研究进行的直接的社会服务,因此,这就主要是指与社会直接紧密联系的高等学校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也指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社会转化,同时还指高等学校利用自己的科学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咨询、指导等方面。
具体形式:
(1)承担横向科学研究课题。
高等学校积极参与行业科技发展规划、高科技领域的科技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以及重点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规划等设计、研制工作,并提供科研服务贡献。
“十五”期间,全国高等学校累计获得科研经费1,300 多亿元,承担的各类科研课题61.9 万余。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半数的科研资助来自于企业,这说明高等学校科研重心逐渐下移,企业开始成为高等学校科研服务的主体。
(2)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
高等学校具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
高等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2006 年,国家受理高等学校专利申请573,178项(其中发明专利210,490 项),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授权数达到268,002 项(其中发明专利57,786 项)。
另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06
年高等学校输出技术项目18,401
项,输出技术交易额高达65 亿元。
(3)科技咨询。
高等学校利用科技方面的优势解答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发挥技术咨询的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社会服务效果,并且这种服务形式不需占用高等学校服务者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产学研联合体
含义:产学研联合体,即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人才、智力、科研或技术为要素,产业实体以资金、设备为要素,共同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技术市场化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协作、联合、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产学研联合体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扩张的必然结果,是高等学校为振兴社会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也是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
具体形式:
(1)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包括“三明治”模式和“交替型”模式。
三明治模式是把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前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完成全部或部分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预分配到工厂或研究所,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生产或工程实践,培养实践能力;最后阶段学生回到学校学习,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并完成在工作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本科学业。
这是一种学习——实践——再学习、
学校和企业双向参与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实践能
力强、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种形式,高等学校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适销对路的高级技术人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积极地为企业提供直接的智力和人才服务。
企业通过参与产学合作教育能够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员工素质,提高生产率。
(2)继续工程教育模式。
高等学校开展继续工程教育,为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一条主要途径。
继续工程教育的模式主要包括如下两种形式:①高等学校根据厂矿等企业培养高级技术人员的需要,发展计划外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
②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
这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工业部门、企业和高等学校利用各自的优势,联合设计学院、系或研究所等,合作为部门、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
采取继续工程教育的模式,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都很高。
因为这种模式的限制少,可以发挥学校的智力资源,扩大科研项目,提高办学效益,推广比较容易,是目前高等学校广泛实施的产学研结合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服务效果。
(3)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
校内产学研模式主要是高等学校通过自己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践基地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
在我国,企业的科技实力和人才素质从整体上看还比较薄弱,科研和技术开发、特别是高新科技的研究主要由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承担。
由于高等学校与企业科技力量上的差异、高等学校科技势力上的优势,高等学校可以而且应该直接创办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直接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并且能较快取得效益。
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一批很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