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11药毒(赖梅生) - 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导航.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分布。 皮疹多形态,类似于某些皮肤病及发疹性传染
病,如荨麻疹、多形红斑、麻疹、猩红热,但 皮损颜色更鲜艳,瘙痒更剧烈。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类型
皮疹特点
自觉症状
荨麻疹样 鲜红色风团,分布广泛,持续不退,重者口唇、 剧烈瘙痒
型
包皮、喉头水肿。
麻疹猩红 针尖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斑丘疹,散在分布 瘙痒
中医文献中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统称为 “中(zhòng)药毒”。中药毒的含义很 广。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概述
药物性皮炎在中医文献中亦有记载。明《证治 准绳·疡医》中把服用丹石刚剂引起的皮肤发疹 称为:“丹毒发疽”、“面游风毒”,清《外 科大成》称为“丹毒发”。现由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统一规范病名为“药毒”。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小结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is an acute or chronic inflammatory skin reaction to a drug. almost any drug can produce this condition. The drug may be ingested, injected, inhaled or absorbed.
热样型 或密集成片。
多型红 水肿性红斑、丘疹,中心颜色暗可起水疱。重 瘙痒
斑样型 症口腔、阴部粘膜红斑糜烂。
疼痛
固定红 斑型
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紫红色,中心可形 成水疱、糜烂──愈后留色素沉着斑。再次用同 一种药,仍在原处发病,并可增加新的部位。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口周、阴部等皮肤 粘膜交界处多见。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和胃 方药:竹叶石膏汤合益胃汤加减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外治
皮损为红斑、丘疹、风团,无渗液, 外搽三黄洗剂。
皮损为糜烂渗液者,可用黄柏或马齿 苋煎汤湿敷。
剥脱性皮炎皮损,可用甘草油调黄连 膏外涂。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西医治疗
原则: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促进致敏药物排 泄,及时抗过敏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鉴别诊断
荨麻疹样型药毒 有用药史
荨麻疹 无用药史
风团泛发,颜色鲜红, 风团颜色淡红,时起时伏,发无
表皮松解、剥脱、糜烂,如烧烫伤样, 粘膜同时受累。
类型 荨麻疹样型
全身症状 发热、关节酸痛
麻疹猩红热样型 轻
常见致病药物
痢特灵,青霉素类,血清制 剂 多种药物
多型红斑样型 发热,关节痛,腹痛
多种药物
固定红斑型
轻
磺胺类、解热镇痛药、 巴比妥类、四环素类
湿疹皮炎样型 发热等
多种药物
剥脱性皮炎型
大疱性表皮松解 型
轻度瘙痒
湿疹皮炎 表现为泛发性湿疹、红斑、丘疹、小 剧烈
样型
水疱,搔抓后糜烂、渗液、结痂。 瘙痒
剥脱性皮 炎型(严 重)
潜伏期长,初发时为麻疹猩红热样皮 疹──迅速发展──全身皮肤潮红、肿 胀、大量脱屑,皱褶摩擦部位糜烂、 结痂,重者脱发、脱甲。
瘙痒
大疱性表 发病急剧,大片鲜红色──紫红色斑片,灼痛 皮松解型 一二天内内遍及全身──变为棕黑色, (最严重) 表面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复习思考题
药毒皮疹有哪些类型?与哪些疾病进行鉴 别?药毒如何辨证论治?
英文参考学习资 料:http://www.clevelandclinicmeded.co m/medicalpubs/diseasemanagement/d ermatology/drug_eruptions/drug_erupt ions.htm
发生药毒后宜多喝白开水,饮食清淡,忌食 辛辣发物,忌烫洗搔抓。
重症药毒要加强护理,病室及患者的衣物经 常更换、消毒,保持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严禁再次使用曾经过敏的药物。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病例分析
患者,男,26岁,主诉全身皮肤瘙痒, 起红色皮疹半天。检查:躯干四肢泛发大 片红色风团,舌质红苔白,脉数。追问病 史一周前因外伤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鉴别诊断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样型药毒
好发于春秋季
无季节性
皮损对称分布于手中、 皮损广泛,对称分布于
前臂、耳郭
躯干、四肢
轻度瘙痒
瘙痒剧烈
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明显,有发热、 关节痛等。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内治
血热风热 皮损为鲜红色风团、丘疹、斑丘疹,多 发于上半身,瘙痒剧烈,伴发热、口渴, 舌质红,苔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祛风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加减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病因病机—西医 病因:药物因素或人的因素 病机:
变态反应 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 光感反应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诊断
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 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多在用药后5~20天
发病,再次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病。 皮疹骤然发生,除固定红斑型外,大都全身广
血疱,或大量脱皮,或表皮剥脱糜烂如 汤火烫伤,伴高热、神昏、口唇焦燥, 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绛少苔,脉洪 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内治
气阴两伤 重症药毒后期,皮疹暗红色,干
燥脱屑,伴低热,口渴、神疲乏力, 纳呆,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内治
湿毒蕴肤 皮损为水肿性红斑、水疱,甚则糜烂、 渗液,或口腔阴部粘膜溃烂,瘙痒剧 烈,伴烦躁、口干、便干尿赤,舌质 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萆薢渗湿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内治
火毒炽盛 全身皮肤潮红或紫红色,起大疱、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病例分析
诊断:荨麻疹样型药毒(血热风热型)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祛风。
内服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加减,外 用三黄洗剂。
今后禁用此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参考资料
《疡医大全·解中药毒》:“《脉 诀》曰人中百药毒伤,其脉洪大者 生,微细者死。又曰洪大而迟者生, 微细而数者死。凡解药毒汤剂,不 可热服,宜凉饮之,盖毒得热则势 愈盛也。”“解百药毒,绿豆研末, 甘草同煎服。”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中医外科学》
第十一章11节 药毒 Drug Eruption
赖梅生 讲师、医学博士
2009年6月6日星期六
中医药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概述
药毒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皮肤粘膜 直接用药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所引起 的皮肤、粘膜急性炎症反应。相当于西医 的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
持续不退
定处
有发热、关节酸痛
无发热、关节痛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鉴别诊断
麻疹猩红热样型 药毒
麻疹
猩红热
有用药史 全身症状轻 皮疹瘙痒剧烈
先有怕冷、发热、全身症状明显,
流涕、咳嗽等症,恶寒、高烧、头
3天后发疹。口 痛、咽喉肿痛。
腔颊粘膜可见科 有杨梅舌、口周
费氏斑
苍白圈、帕氏线
等特征。
寒战高热、头痛、口干、烦 多种药物
躁、浅表淋巴结肿大磺胺类,解热镇痛药,鲁米
甚至昏迷,心肝肾受累
那,卡马西平,青霉素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内服药: 抗过敏: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激素 重症:及早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支持疗法和合并症的治疗
外用药:保护、收敛、消炎。勿用刺激强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预防与调摄
用药前必须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对 规定做皮试的药物,用药前一定要做皮试。
用药过程中出现皮疹、瘙痒,应及时诊断, 停用可疑药物。
药毒的特点是发病与用药有关,用药后经一定 潜伏期发疹,皮损形态多样,多分布广泛,瘙 痒剧烈。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病因病机—中医
禀赋不耐,药毒入浸→入里化热化火→ 热盛生风→ 风热相搏→外发肌肤
与内湿相合→蕴蒸肌肤 火热毒盛→燔灼营血→外发皮肤、内攻脏腑 耗气伤阴→气阴两伤
常见的易引起药毒的药物有:磺胺类、解热 镇痛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血清制剂,中药 也可以引起药疹.
病,如荨麻疹、多形红斑、麻疹、猩红热,但 皮损颜色更鲜艳,瘙痒更剧烈。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类型
皮疹特点
自觉症状
荨麻疹样 鲜红色风团,分布广泛,持续不退,重者口唇、 剧烈瘙痒
型
包皮、喉头水肿。
麻疹猩红 针尖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斑丘疹,散在分布 瘙痒
中医文献中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统称为 “中(zhòng)药毒”。中药毒的含义很 广。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概述
药物性皮炎在中医文献中亦有记载。明《证治 准绳·疡医》中把服用丹石刚剂引起的皮肤发疹 称为:“丹毒发疽”、“面游风毒”,清《外 科大成》称为“丹毒发”。现由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统一规范病名为“药毒”。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小结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is an acute or chronic inflammatory skin reaction to a drug. almost any drug can produce this condition. The drug may be ingested, injected, inhaled or absorbed.
热样型 或密集成片。
多型红 水肿性红斑、丘疹,中心颜色暗可起水疱。重 瘙痒
斑样型 症口腔、阴部粘膜红斑糜烂。
疼痛
固定红 斑型
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紫红色,中心可形 成水疱、糜烂──愈后留色素沉着斑。再次用同 一种药,仍在原处发病,并可增加新的部位。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口周、阴部等皮肤 粘膜交界处多见。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和胃 方药:竹叶石膏汤合益胃汤加减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外治
皮损为红斑、丘疹、风团,无渗液, 外搽三黄洗剂。
皮损为糜烂渗液者,可用黄柏或马齿 苋煎汤湿敷。
剥脱性皮炎皮损,可用甘草油调黄连 膏外涂。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西医治疗
原则: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促进致敏药物排 泄,及时抗过敏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鉴别诊断
荨麻疹样型药毒 有用药史
荨麻疹 无用药史
风团泛发,颜色鲜红, 风团颜色淡红,时起时伏,发无
表皮松解、剥脱、糜烂,如烧烫伤样, 粘膜同时受累。
类型 荨麻疹样型
全身症状 发热、关节酸痛
麻疹猩红热样型 轻
常见致病药物
痢特灵,青霉素类,血清制 剂 多种药物
多型红斑样型 发热,关节痛,腹痛
多种药物
固定红斑型
轻
磺胺类、解热镇痛药、 巴比妥类、四环素类
湿疹皮炎样型 发热等
多种药物
剥脱性皮炎型
大疱性表皮松解 型
轻度瘙痒
湿疹皮炎 表现为泛发性湿疹、红斑、丘疹、小 剧烈
样型
水疱,搔抓后糜烂、渗液、结痂。 瘙痒
剥脱性皮 炎型(严 重)
潜伏期长,初发时为麻疹猩红热样皮 疹──迅速发展──全身皮肤潮红、肿 胀、大量脱屑,皱褶摩擦部位糜烂、 结痂,重者脱发、脱甲。
瘙痒
大疱性表 发病急剧,大片鲜红色──紫红色斑片,灼痛 皮松解型 一二天内内遍及全身──变为棕黑色, (最严重) 表面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复习思考题
药毒皮疹有哪些类型?与哪些疾病进行鉴 别?药毒如何辨证论治?
英文参考学习资 料:http://www.clevelandclinicmeded.co m/medicalpubs/diseasemanagement/d ermatology/drug_eruptions/drug_erupt ions.htm
发生药毒后宜多喝白开水,饮食清淡,忌食 辛辣发物,忌烫洗搔抓。
重症药毒要加强护理,病室及患者的衣物经 常更换、消毒,保持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严禁再次使用曾经过敏的药物。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病例分析
患者,男,26岁,主诉全身皮肤瘙痒, 起红色皮疹半天。检查:躯干四肢泛发大 片红色风团,舌质红苔白,脉数。追问病 史一周前因外伤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鉴别诊断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样型药毒
好发于春秋季
无季节性
皮损对称分布于手中、 皮损广泛,对称分布于
前臂、耳郭
躯干、四肢
轻度瘙痒
瘙痒剧烈
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明显,有发热、 关节痛等。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内治
血热风热 皮损为鲜红色风团、丘疹、斑丘疹,多 发于上半身,瘙痒剧烈,伴发热、口渴, 舌质红,苔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祛风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加减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病因病机—西医 病因:药物因素或人的因素 病机:
变态反应 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 光感反应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诊断
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 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多在用药后5~20天
发病,再次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病。 皮疹骤然发生,除固定红斑型外,大都全身广
血疱,或大量脱皮,或表皮剥脱糜烂如 汤火烫伤,伴高热、神昏、口唇焦燥, 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绛少苔,脉洪 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内治
气阴两伤 重症药毒后期,皮疹暗红色,干
燥脱屑,伴低热,口渴、神疲乏力, 纳呆,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内治
湿毒蕴肤 皮损为水肿性红斑、水疱,甚则糜烂、 渗液,或口腔阴部粘膜溃烂,瘙痒剧 烈,伴烦躁、口干、便干尿赤,舌质 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萆薢渗湿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辨证论治-内治
火毒炽盛 全身皮肤潮红或紫红色,起大疱、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病例分析
诊断:荨麻疹样型药毒(血热风热型)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祛风。
内服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加减,外 用三黄洗剂。
今后禁用此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参考资料
《疡医大全·解中药毒》:“《脉 诀》曰人中百药毒伤,其脉洪大者 生,微细者死。又曰洪大而迟者生, 微细而数者死。凡解药毒汤剂,不 可热服,宜凉饮之,盖毒得热则势 愈盛也。”“解百药毒,绿豆研末, 甘草同煎服。”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中医外科学》
第十一章11节 药毒 Drug Eruption
赖梅生 讲师、医学博士
2009年6月6日星期六
中医药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概述
药毒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皮肤粘膜 直接用药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所引起 的皮肤、粘膜急性炎症反应。相当于西医 的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
持续不退
定处
有发热、关节酸痛
无发热、关节痛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鉴别诊断
麻疹猩红热样型 药毒
麻疹
猩红热
有用药史 全身症状轻 皮疹瘙痒剧烈
先有怕冷、发热、全身症状明显,
流涕、咳嗽等症,恶寒、高烧、头
3天后发疹。口 痛、咽喉肿痛。
腔颊粘膜可见科 有杨梅舌、口周
费氏斑
苍白圈、帕氏线
等特征。
寒战高热、头痛、口干、烦 多种药物
躁、浅表淋巴结肿大磺胺类,解热镇痛药,鲁米
甚至昏迷,心肝肾受累
那,卡马西平,青霉素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内服药: 抗过敏: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激素 重症:及早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支持疗法和合并症的治疗
外用药:保护、收敛、消炎。勿用刺激强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预防与调摄
用药前必须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对 规定做皮试的药物,用药前一定要做皮试。
用药过程中出现皮疹、瘙痒,应及时诊断, 停用可疑药物。
药毒的特点是发病与用药有关,用药后经一定 潜伏期发疹,皮损形态多样,多分布广泛,瘙 痒剧烈。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赖梅生
病因病机—中医
禀赋不耐,药毒入浸→入里化热化火→ 热盛生风→ 风热相搏→外发肌肤
与内湿相合→蕴蒸肌肤 火热毒盛→燔灼营血→外发皮肤、内攻脏腑 耗气伤阴→气阴两伤
常见的易引起药毒的药物有:磺胺类、解热 镇痛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血清制剂,中药 也可以引起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