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发表时间:2016-03-01T16:01:38.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高振中[导读] 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临床常见肾区隐痛。

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 266300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临床常见肾区隐痛;或腰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或小腹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症状。其发病与地理、水源、遗传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外碎石、膀胱镜取石、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本病的近期治愈率,但术后复发一直困扰着人们,还没有达到彻底的预防和根治。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仍是今后临床和科研的主要任务。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淋证”范畴,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发现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多为膀胱湿热蕴结日久,炼液成石,若有形之邪实瞬时阻遏气机,气机升降失宜,则腰腹剧痛、恶心呕吐等;结石日久,耗气伤阴、损伤脉络,则肾区隐痛、神疲乏力、消瘦尿血等。针对泌尿系结石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运用以下十法,可取得理想效果。

一、清热利尿排石法结石的形成主要为湿热日久、炼液成石,因此清热利湿排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和常用方法,此法主要适应于结石发病时间短、直径不超过1厘米,伴或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常用中药如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瞿麦、车前子、木通、泽泻等。现代研究已证实,本组药物多具有利尿作用,服后可使尿量增多,有利于冲刷结石,促使其下行排出,并可增加输尿管蠕动、消除尿路感染。

二、行气导滞通腑法结石一旦形成,作为有形之邪实,阻于尿路,又可进一步郁闭气机。尿路梗阻,又是促发感染的因素,因此行气导滞通腑法,亦是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治法,此法主要针对近期肾绞痛频发,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者,常在清热利尿排石的基础上合用本法,常用药物枳实、厚朴、生大黄、芒硝、木香、沉香、乌药、川楝子等。有关研究提示行气导滞通腑法,可通过增加胃肠的蠕动来促使输尿管蠕动而有利于结石排出。

三、活血化瘀散结法结石之形成,病程较长,久病多瘀,且有形之邪,每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络伤。临床病理检查提示,若结石在同一部位停留超过3个月,则可见结石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甚至在结石表面形成一层纤维组织的包膜,而且输尿管璧狭窄,失去扩张余地,结石排出的可能很小。结石对肾盂、输尿管、膀胱内皮细胞的损伤、疤痕形成,也是结石难以排出或再生的原因。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有效抑制疤痕组织中纤维母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降低与胶原合成关系甚为密切的酸性粘多糖在血清中的浓度,并能改善微循环,对炎症增殖期的功能模型有促进炎症吸收、减少炎性组织增生的作用。常用药物有益母草、蒲黄、琥珀、三棱、莪术、穿山甲、地龙、水蛭、虎杖、王不留行、川牛膝、红花、桃仁、皂角刺、山慈菇等。动物实验证实,活血化瘀药在增加输尿管的蠕动次数和力量方面,作用持续时间较清利药为长。

四、健脾补气排石法平素脾气不足,复又结石形成,或结石日久,有形之邪实,耗伤正气,临床除结石外,往往兼有神疲、乏力、气短、腹胀、便溏等症状。实践体会在清利排石的同时,加用健脾益气之药,往往能鼓舞正气,气足则推动有力,并能升清降浊,有利于结石的排出,此法主要适应于结石病程较长,或体质较弱的患者,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

五、补肾温阳排石法老年体质较差,平素肾阳不足;或结石嵌顿,水湿停留;或过用苦寒清利之品,损伤肾阳,出现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较多等。此时治疗宜在清利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温阳、化气行水的药物,本法多用于结石伴有肾积水,或病久肾阳虚弱者。常用药物附子、肉桂、淫羊藿、干姜、小茴香等,实验证明补肾温阳方药对动物肾积水模型在减少肾内结石数目,改善肾小管扩张程度,提高肾盂内压和增强输尿管蠕动方面,其作用均优于单纯利水药。

六、滋阴增液排石法平素肾阴不足之人患结石病,或结石日久,耗伤肾阴,往往虚实夹杂,既有湿热内蕴,又有肾阴亏虚,治疗时应在清利的同时,加用滋养肾阴的药物,如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天冬、枸杞子等,使肾精足则水自行,有利于结石的排出,有增水行舟之意。由于阴虚易生内热,故还应注重清降虚火,如用黄柏、知母滋阴降火,川牛膝导火下行等,以期达到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

七、清热解毒排石法若湿热蕴结成毒,结石病并见发热、体温升高者,宜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待热毒清解,输尿管炎症水肿消退,则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八、溶石化石法中药溶石化石,由来以久,确有疗效,有许多文献报道,常用中药鸡内金、鱼脑石、核桃、威灵仙。当地民间就有鸡内金、核桃为细末口服防治结石病的验方。威灵仙原用于治疗鱼骨梗候,有化鱼骨及舒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现广泛用于结石病,有化石、解除平滑肌痉挛及止痛作用,现代研究发现,此类中药能提高尿液拮抗结石生长和聚集的活性,降低尿液钙质及草酸盐的含量,防止肾内微小结石形成。

九、滑窍动石法结石形成后,作为有形之邪实,阻塞窍道,往往致其涩滞不畅,经久难排。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滑利窍道的药物,有利于结石的排出,常用药物有滑石、冬葵子、车前子等。对于难排之结石,可考虑加用升提、引降、虫类走窜之品,以求涩滞之石有所松动,以便排出体外,常用作动石的药物有升麻、川牛膝、地龙等。

十、清利防石法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

泌尿系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治疗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泌尿系的各个部位,如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都有可能生成结石,临床多出现腰腹痛,急性发作时易出现血尿、肾绞痛、肾区叩痛,或输尿管行经区域压痛,属于中医的“石淋”、“腰痛”、“血淋”等范畴。目前西医对泌尿结石症的治疗尚无十分有效的办法,而中医治疗却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本人所在医院地处山区,常见此病多发于青壮年。本人运用汤药排石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痛苦,总有效率在70%左右。现将临床中医辨治本病的方法浅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湿热蕴结,注于下焦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此种湿热蕴结所致的结石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小腹胀满、尿频、尿急、尿痛、舌红苔白、脉弦滑,西医认为多为下尿路结石或结石合并感染,中医主要治法为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1.2 脾肾亏虚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影响水湿输布,膀胱气化而成石,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酸坠胀,精神困惫,舌淡、脉沉弱,西医认为多为病情持久、肾积水、肾功能受损者,中医主要治法为健脾益肾,扶正排石。 1.3 气滞血瘀尿流不畅,尿液滞留,杂质沉积,结为砂石。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肋隐痛或酸胀、局部有压痛、叩击痛、舌质暗、苔薄白、脉涩,中医主要治法为理气活血化瘀,通淋排石。 2 辨证治疗 2.1 清热利湿排石湿热蕴结下焦,煎熬津液成石,如《巢氏病源》记载:“石淋者,有如砂石,膀胱蓄热而成,正如汤瓶久在水中,底结白碱也”。清热利湿排石适用于湿热型患者,有腰部或少腹部疼痛持续,恶心呕吐,发热,有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数不畅,灼热刺痛,或有血尿、脓尿,舌苔黄腻,脉滑数或

谈谈尿道结石的中药治疗方

谈谈尿道结石的中药治疗方 *导读:尿道结石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其中尿道结石的中药治疗是其中疗法好,治愈率高的一种疗法。…… 尿道结石的中药治疗 尿道结石有很多种治疗方法,其中尿道结石的中药治疗是其中疗法好,治愈率高的一种疗法。 经我国古代医学家数千年的应用和总结,有很多中药方剂被用于治疗尿石症,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对湿热蕴结证湿热较甚者用八正散加减,对湿热不甚者用石苇散加减,对气滞血瘀证常用化瘀尿石汤,对脾肾亏虚者用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等等。但在目前情况下,尿石症治疗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中医应用最多的是促进排石、提高排石率。 西医在促进排石方面尚无理想的办法,一般情况下仅能行抗炎、解痉及对症处理,依靠输尿管自身的蠕动及尿液的冲刷来排石。而中药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此时常可在以上抗炎、解痉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促进排石。现在临床上所用的“排石汤”品种繁多,但药剂大同小异,主要以清热利湿理气药物组成,适合于停留时间短、周围无明显炎症、粘连的输尿管小结石,横径;0。6cm效果更佳,据统计排石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过去对较大的结石用中药排石效果不佳,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应用使较大的结石被粉碎成小结石,此种结石粉碎后如排出不及常

有形成“石街”的可能,因而也常在碎石后应用中药促进排石,使结石排尽率明显提高,石街形成减少,也使中药排石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 对于较大的结石(;0。6cm×lcm),尤其是停留时间长,周围有明显炎症、粘连、肉芽组织包裹,并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者,再使用上述“排石汤”清热、利湿、理气难以奏效,反而会因其利尿作用加重肾积水,危害肾功能。对此类结石除常规予抗感染治疗之外常可用“化瘀尿石汤”治疗。实验研究发现化瘀尿石汤可抗炎性肉芽肿,抗纤维组织增生,增加输尿管的蠕动频率、幅度,而不伴有利尿作用。据报告对大于0。6cm×1cm,小于1cm×2cm 的上尿路结石,排石率达65%,总有效率达85%。对此类周围有粘连包裹的结石即使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也不佳,由于结石被包裹,结石虽已粉碎,却难以排出,此时再联合应用化瘀尿石汤而常可取得明显效果。 溶石疗法在西医中也经常应用,但主要针对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通过碱化尿液溶石效果理想,而对磷酸钙、草酸钙结石则效果不佳。在用化瘀尿石汤治疗的上尿路结石中发现有16。7%的结石碎裂排出,甚至结石体积逐渐缩小、消失;偏光显微镜检查发现中药治疗排出的结石有磷酸盐脱失,二水草酸钙菱形结晶减少,一水草酸钙晶体所占比例增多的现象,提示“化瘀尿石汤”可能对已形成的磷酸钙、草酸钙结石有溶解作用。 在预防结石形成方面,中药更显示了肯定的效果

中医散、汤并用治疗尿路结石

中医散、汤并用治疗尿路结石 发表时间:2009-06-23T15:10:30.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3月第6卷第9期供稿作者:于洋[导读] 排石率达90.3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经济实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中医散、汤并用治疗尿路结石于洋 (五常市人民医院黑龙江五常 150200) 【中图分类号】R25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9-0203-02 【摘要】我院1994年~2008年期间,应用中药化石散、排石汤口服治疗泌尿系结石(直径<10mm〉,排石率达90.3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经济实惠,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关键词】化石散排石汤泌尿系结石临床应用尿路结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较大的结石多采用手术,碎石等疗法治疗,而对于直径小于10mm以下的结石,目前大多采用中药治疗。我院1994年~2008年期间,应用中药“化石散、 “排石汤”口服治疗泌尿系结石(直径<10mm〉疗效非常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83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52例,女31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8. 7岁,在临床上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的腰痛,血尿(肉眼或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经X线KUB平片或 B超检查,均提示尿路结石且结石直径<10mm,部分病例B超提示肾盂积水,其中单发结石55例,多发结石28例,其中肾结石37 例,输尿管结石43例,膀胱结石3例。 2 治疗方法 经临床确诊后,即按下列程序进行治疗:①口服化石散。化石散组成:消石45克滑石55克琥珀10克王不留行5克维生素B650片等。消石须经过特殊炮制,滑石须烘干,王不留行要烘干,以不开花为度,以上诸药研细混匀为一料,均分十四等份,每日早晚各服一次,7天为一疗程,用药期间忌饮酒,不主张大量饮水,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药,如杜冷丁,凯扶兰等,忌用阿托品,维生素K3,654-2等缓解平滑肌痉挛药。②口服排石汤。此方即八正散加威灵仙30克,白茅根30 克,金钱草5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七剂为一疗程。③在排石治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食核桃仁、黑木耳。④在治疗期间患者自身在排尿时仔细寻找结石标本,作为排石依据。 3 治疗结果 患者经过7~21天的治疗,其中75例患者在7~21天内排除结石,排石率达90.3%,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疗效满意,全部患者在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4 病案举例 杜某,男,32岁,法官,1998年4月1日就诊,患者于 5天前突然发病就诊于某医院,经B超检查,诊断为双肾多发结石,其中最大者0.6×0.8cm,左肾盂积水,经治疗未见好转,经人介绍而来诊,初诊证见:腰痛阵发,痛引少腹及股阴部,面色苍白,额出冷汗,排尿时淋漓涩痛,尿色红赤,舌红苔白脉弦涩,尿检红细胞(+++)诊为石淋(尿石证),治宜清热利湿,溶石排石,排化石散一料,排石汤七剂,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开始排石,药服完时已排出砂石3块,其中最大者0.7cm×0.4cm,嘱患者继服此药一料,又排除砂石一块,全部症状消失而痊愈,复查B超双肾正常,未见剩余结石而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5 讨论 尿路结石在中医属石淋范畴,在本组应用了化石散、排石汤进行治疗,化石散中之消石,又称硝石,火硝,系矿物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中国医学大辞典》言其“消胆中结石,膀胱中结石,”我们认为硝石之性温散宣利升水中之火,最善驱逐阴浊结滞,推陈致新而无微不至,可治阴水五淋,而尤以治石淋为其长,为柔金化石,攻坚散积之神品,故《石药尔雅》称之为化金石,今医多畏之而不用,实为可惜。本品性善化诸石而不伤正且化石消溶之力颇猛,实为方中必不可少之药。据我们体会,消石在应用时应详细的炮制,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疗效,不经炮制直接应用基本无效。滑石:中医认为有利尿作用,其所含镁可能有减少尿路刺激和增加草酸钙结石溶解度作用。琥珀重镇止痛止尿血,王不留行活血通径,引结石下行,维生素B6可纠正氨基酸的代谢紊乱,降低内生性草酸,以上诸药合用,共奏化石溶石之功。排石汤系以八正散为主方清热通淋,排石,加入了治结石要药金钱草,以增溶石排石之功。威灵仙:据药理学研究有增强泌尿系平滑肌蠕动以推动结石下行,白茅根应用主要是取其止血功能,同时我们应用核桃仁、黑木耳两味进行食疗,二药均具有较好的溶石作用,应用化石散,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排石率高达90.3%,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经济实惠,易于患者接受,临床疗效满意,特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刘汇川老中医治疗尿路结石的经验

刘汇川老中医治疗尿路结石的经验 (2010-11-26 16:17:42) 转载▼ 分类:中医临床-外、骨伤风湿科 标签: 健康 尿路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基质(如基质A、酸性黏多糖等)在泌尿系统中的异常聚集\[1\],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以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血尿、尿中排出砂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为泌尿外科常见病,人群患病率约为1%~5 %,每年发病率为0.04%~0.30%;复发率很高,10年约为50 %,两次发病间期平均为9年\[2\]。结石梗阻或反复感染可导致肾积水、梗阻性肾病及肾衰竭等严重并发证,危害很大。因此,如何防治本病是当今中西医的重大任务。尿路结石属中医学的“石淋”、“血淋”范畴。中医药防治本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如《中藏经·论诸淋及小便不利》中记载:“砂淋者,脐腹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有大者如皂子,或赤或白,色泽不定。”《医宗必读·诸淋证治》曰:“石淋清其积热,涤去砂石,则水道自利,宜神效琥珀散、如圣散、独圣散,随证选用。”资阳市名老中医刘汇川在总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自拟金甲排石汤治疗该病,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笔者曾师从刘老学习,颇有心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刘老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即肾气不足,“标实”指膀胱湿热壅盛,瘀血阻滞。肾主水,司二便,肾气不足则主水功能失调,又无力助膀胱气化,从而导致小便不利,使各种秽浊之物聚集于下焦,为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肾气不足,则外来的湿热之邪易于侵袭肾系;又因患者饮食不节,过食辛辣与肥甘厚味或嗜酒,湿热内生并流注于下焦;湿邪易阻滞气机,导致血行不畅,瘀血停留于下焦。如此,下焦之秽浊之物、湿热之邪与瘀血相互交结,日久则形成结石。结石的形成又进一步加重肾与膀胱气化功能的损伤;结石又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而“离经之血便为瘀”,因此结石可加重下焦湿热与瘀血的瘀结。如此恶性循环,使结石不断发生与成长。总之,本病以肾虚为本,以湿热及瘀血为标,而结石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促进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治则方药 基于以上病因病机,治疗上当宗“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与“宜乎急攻”(《中藏经·论诸淋及小便不利》)的原则,着眼于“通”,即重在通淋排石、清热利湿与活血逐瘀;同时不忘其本虚,兼以补肾,这样既可助邪排出,又可防邪复入。金甲排石汤即依此原则而立。金甲排石汤药物组成:金钱草30 g、穿山甲12 g、鸡内金15 g、海金沙20 g (另包煎)、石韦15 g、冬葵子30 g、泽泻12 g、琥珀9 g(研细末分次冲服)、益母草18 g、芒硝12 g(分次冲服)、怀牛膝15 g、核桃仁18 g(分4次服)、生甘草3 g。方中金钱草利水通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泌尿结石药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泌尿结石药方 尿结石又称为尿石症,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发病原理尚不明确,但应与现代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有关,泌尿系结石已成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不痛则已,痛则令人抓狂。不是所有的泌尿系结石都有手术治疗、碎石的指证,故对于一部分保守治疗患者来说,更多的治疗手段显得越发重要。 【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肾和膀胱,与肾、肝、脾、膀胱等脏腑有关。病因多由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日久尿中杂质结成砂石;也可因气火郁于下焦、肾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泌尿功能失常,形成结石;若疾病迁延不愈,则热伤阴津,湿遏阳气,出现脾肾两虚,气滞血瘀等正虚邪实的病证。 西医认为,结石的病因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类。(1)局部病因:①尿淤积:尿路梗阻引起的尿淤积,导致尿中晶体或其他颗粒滞留而形成结石:尿路梗阻往往继发感染,形成所谓“感染石”,多为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石,结石的出现又加重梗阻,造成恶性循环。长期平卧位,不利于尿液引流,还可导致骨骼脱钙,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 ②感染:有些细菌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碱性化,促进磷酸盐析出,形成磷酸镁铵结石。感染时细菌坏死组织和脓块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结石易继发感染,造成恶性循环,使结石增大或形成多发结石。③异物:尿路的异物如导尿管、丝线,由于经常与尿液接触,日久也可形

成为结石的核心。(2)新陈代谢紊乱:①钙代谢紊乱:高血钙可引 起高尿钙,形成含钙的结石,约占全部尿石的90%。高血钙和高尿 钙可由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所致。此激素既增强骨细胞的溶骨作用,使骨骼钙进入血循环,并提高肠管对钙的吸收,使血钙升高;又作用于肾脏,降低磷酸盐的再吸收,增加尿内磷酸盐排出,因此血磷显著降低。通常血钙和血磷的乘积为一常数,血磷降低则导致血钙升高,因此约60%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以引起高尿钙,发生肾结石。肾 结石病人中2%—16.5%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其他如乳碱综 合征、维生素D中毒、恶性肿瘤、皮质醇增多症和原发性高尿钙症等,均可引起高血钙和高尿钙而形成尿石。②尿酸代谢紊乱:原发性者多见于痛风,目前发现先天性酶的异常导致嘌呤代谢紊乱。继发性者见于白血病、肿瘤等,尤其抗癌治疗过程中大量细胞破坏时,在浓缩的酸性尿中尿酸析出可形成结石。③黄嘌呤代谢紊乱:由于黄嘌呤氧化酶缺乏,也可导致黄嘌呤结石,但很罕见。④胱氨酸代谢紊乱:常见于先天性胱氨酸尿的病人,由于肾小管再吸收功能异常,尿中数种氨基酸含量均增高,而不易溶解的胱氨酸晶体析出形成结石。⑤营养紊乱和维生素缺乏:婴幼儿可因营养缺乏而发生膀胱结石。动物实验中,维生素A缺乏可使尿路上皮角化、脱屑,成为结石核心。而成人的含钙结石和尿酸肾结石却与进食过多的乳制品、肉类、糖类有关。⑥肾小管性酸中毒:是一少见的肾小管疾病,系远端肾曲管排出H??的功能障碍(Ⅰ型),或近端肾曲管再吸收碳酸氢盐功能障碍(Ⅱ型)所致,病人因酸中毒,引起骨骼脱钙,钙自尿路排出而形成肾结石。Ⅰ型最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发表时间:2016-03-01T16:01:38.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高振中[导读] 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临床常见肾区隐痛。 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 266300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临床常见肾区隐痛;或腰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或小腹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症状。其发病与地理、水源、遗传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外碎石、膀胱镜取石、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本病的近期治愈率,但术后复发一直困扰着人们,还没有达到彻底的预防和根治。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仍是今后临床和科研的主要任务。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淋证”范畴,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发现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多为膀胱湿热蕴结日久,炼液成石,若有形之邪实瞬时阻遏气机,气机升降失宜,则腰腹剧痛、恶心呕吐等;结石日久,耗气伤阴、损伤脉络,则肾区隐痛、神疲乏力、消瘦尿血等。针对泌尿系结石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运用以下十法,可取得理想效果。 一、清热利尿排石法结石的形成主要为湿热日久、炼液成石,因此清热利湿排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和常用方法,此法主要适应于结石发病时间短、直径不超过1厘米,伴或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常用中药如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瞿麦、车前子、木通、泽泻等。现代研究已证实,本组药物多具有利尿作用,服后可使尿量增多,有利于冲刷结石,促使其下行排出,并可增加输尿管蠕动、消除尿路感染。 二、行气导滞通腑法结石一旦形成,作为有形之邪实,阻于尿路,又可进一步郁闭气机。尿路梗阻,又是促发感染的因素,因此行气导滞通腑法,亦是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治法,此法主要针对近期肾绞痛频发,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者,常在清热利尿排石的基础上合用本法,常用药物枳实、厚朴、生大黄、芒硝、木香、沉香、乌药、川楝子等。有关研究提示行气导滞通腑法,可通过增加胃肠的蠕动来促使输尿管蠕动而有利于结石排出。 三、活血化瘀散结法结石之形成,病程较长,久病多瘀,且有形之邪,每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络伤。临床病理检查提示,若结石在同一部位停留超过3个月,则可见结石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甚至在结石表面形成一层纤维组织的包膜,而且输尿管璧狭窄,失去扩张余地,结石排出的可能很小。结石对肾盂、输尿管、膀胱内皮细胞的损伤、疤痕形成,也是结石难以排出或再生的原因。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有效抑制疤痕组织中纤维母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降低与胶原合成关系甚为密切的酸性粘多糖在血清中的浓度,并能改善微循环,对炎症增殖期的功能模型有促进炎症吸收、减少炎性组织增生的作用。常用药物有益母草、蒲黄、琥珀、三棱、莪术、穿山甲、地龙、水蛭、虎杖、王不留行、川牛膝、红花、桃仁、皂角刺、山慈菇等。动物实验证实,活血化瘀药在增加输尿管的蠕动次数和力量方面,作用持续时间较清利药为长。 四、健脾补气排石法平素脾气不足,复又结石形成,或结石日久,有形之邪实,耗伤正气,临床除结石外,往往兼有神疲、乏力、气短、腹胀、便溏等症状。实践体会在清利排石的同时,加用健脾益气之药,往往能鼓舞正气,气足则推动有力,并能升清降浊,有利于结石的排出,此法主要适应于结石病程较长,或体质较弱的患者,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 五、补肾温阳排石法老年体质较差,平素肾阳不足;或结石嵌顿,水湿停留;或过用苦寒清利之品,损伤肾阳,出现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较多等。此时治疗宜在清利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温阳、化气行水的药物,本法多用于结石伴有肾积水,或病久肾阳虚弱者。常用药物附子、肉桂、淫羊藿、干姜、小茴香等,实验证明补肾温阳方药对动物肾积水模型在减少肾内结石数目,改善肾小管扩张程度,提高肾盂内压和增强输尿管蠕动方面,其作用均优于单纯利水药。 六、滋阴增液排石法平素肾阴不足之人患结石病,或结石日久,耗伤肾阴,往往虚实夹杂,既有湿热内蕴,又有肾阴亏虚,治疗时应在清利的同时,加用滋养肾阴的药物,如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天冬、枸杞子等,使肾精足则水自行,有利于结石的排出,有增水行舟之意。由于阴虚易生内热,故还应注重清降虚火,如用黄柏、知母滋阴降火,川牛膝导火下行等,以期达到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 七、清热解毒排石法若湿热蕴结成毒,结石病并见发热、体温升高者,宜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待热毒清解,输尿管炎症水肿消退,则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八、溶石化石法中药溶石化石,由来以久,确有疗效,有许多文献报道,常用中药鸡内金、鱼脑石、核桃、威灵仙。当地民间就有鸡内金、核桃为细末口服防治结石病的验方。威灵仙原用于治疗鱼骨梗候,有化鱼骨及舒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现广泛用于结石病,有化石、解除平滑肌痉挛及止痛作用,现代研究发现,此类中药能提高尿液拮抗结石生长和聚集的活性,降低尿液钙质及草酸盐的含量,防止肾内微小结石形成。 九、滑窍动石法结石形成后,作为有形之邪实,阻塞窍道,往往致其涩滞不畅,经久难排。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滑利窍道的药物,有利于结石的排出,常用药物有滑石、冬葵子、车前子等。对于难排之结石,可考虑加用升提、引降、虫类走窜之品,以求涩滞之石有所松动,以便排出体外,常用作动石的药物有升麻、川牛膝、地龙等。 十、清利防石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体会 发表时间:2013-06-07T11:53:09.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朱达明[导读]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学“石淋”、“砂淋”、“血淋”范畴[2],是引起肾绞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朱达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514437)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中药排石汤口服,结合西药维生素K3、阿托品,配合多饮水。结果:97例患者中治愈8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9%。结论:西药配合中药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方法简单效果好。【关键词】中药排石汤中西医结合泌尿系结石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45-02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尿路结石,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7例患者中男59例,女38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3岁。97例患者均经B超或X线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确诊,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石淋诊断标准[1]。97例中肾结石27例,输尿管结石49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6例,膀胱结石5例,其中结石最多者5枚,最大者1.0cmx2.2cm。 1.2方法 中药治疗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基本方药:金钱草,石苇、海金沙、滑石,车前子,木通,川牛膝,甘草,瞿麦,生鸡内金。随症加减: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者加黄柏、蒲公英、通草;尿血者加生地黄、藕节、白茅根、琥珀、大小蓟;肾绞痛者加白芍、木香、延胡索、鸡矢藤、地龙、元胡、蜈蚣;肾虚者加山芋肉、兔丝子;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厚朴;体弱气虚加黄芪,太子参,桂枝;恶心呕吐者加藿香、砂仁;结石大者加穿山甲、皂角刺。每日1剂,水煎服取汁500 ml,早晚饭后lh服用,半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予以维生素K3 8mg皮下注射,一日2次,阿托品0.5rng~1mg肌注。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至少1500~2500 ml,每次服药30 min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加强运动排石,如跳跃运动或跑步。服药期注意观察小便情况,包括小便时有无疼痛、出血,是否通畅等,注意观察是否有排石。若结石尚未排出,继续服药。 1.3疗效判定标准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确定的评定标准为依据[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排出,B超或X线复查无结石征象,肾积水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石部分排出,B超或X线复查结石缩小或下移或结石数量减少,肾积水明显减少或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临床症状有好转,但结石位置和大小无变化。在进行治疗了一个疗程后或症状消失后,做B超或X线复查结石是否排出或原结石部位是否有变化或肾积水是否消失,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 结果 经过1~2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8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9%。结石排出时间6~31 d,平均(12.1±6.3)d。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学“石淋”、“砂淋”、“血淋”范畴[2],是引起肾绞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全身新陈代谢紊乱及泌尿系统本身的疾患有关。调查显示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喝酒者、少饮水者高于不喝酒者、多饮水者。《诸病源候论》有肾虚膀胱热之说。肾主水,肾虚,气化失司,湿浊停聚,蕴而化热,湿热蕴久,煎熬尿液,遂成砂石。治疗时应着眼于“通”。中医多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并举,标本兼治。在排石通淋的用药基础上,加上补肾活血药,旨在增加排石通淋,补肾行滞化瘀之力。尿石症的治疗原则是宜先清利,继而溶石、排石并进,解郁化气,破血滋阴不可少,最后补脾肾,通补兼施。根据“留者攻之”、“坚者削之”、“积者行之” 的治疗原则,拟制排石汤基本方,根据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显著。自拟排石汤以金钱草、海金沙、滑石、石韦、瞿麦、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利尿通淋;鸡内金健脾胃,化坚消瘀、溶石、消蚀结石,利于结石排出。滑石具有止痛通淋清热之功,且滑石为含镁矿物质,镁离子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扩张输尿管、止痛的作用。车前子可以降低尿草酸浓度,使肾钙含量显著降低,抑制肾脏草酸结晶沉淀,从而防止结石形成。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芍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邪气白芍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白茅根、石苇、瞿麦、海金沙可清热、凉血、利尿,增加尿量,间接促使输尿管蠕动增强,能推行结石下移,推动结石排出。古方有琥珀散治疗“砂、石淋”的记载,历代医家亦常用。琥珀之化气解郁,旨在破血散淤而溶石、化石。琥珀粉开郁行气,破血滋阴,化石溶石。川牛膝可补肝肾之气,又能强筋骨,凉血行血,可引药下行,直达病所。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中药排石汤为清热凉血药,中药化石排石治疗要注重辨证施治,辨证分型用药,重在因人因石因部位而异,以提高结石的排出排净率。西药维生素K3、阿托品有增加和促进输尿管平滑肌蠕动并能解除其痉挛和扩张输尿管管腔,达到排石目的,同时又能止痛。值得注意的是如患者输尿管有粘连、狭窄、畸型、严重肾积水,造成肾功能不全或反复感染病例均不能选用口服中药排石,而应及早进行手术取石。 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方法简单,疗效好,其疗效优于单用一种药物的效果,且具有排石率、排净率高,且痛苦小、费用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求: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 [2]张恩虎.实用临床中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9

治疗胆结石中医处方

治疗胆结石中医处方(一) 【方名】胆结石简易方。 【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备注】一位老患者得了胆结石症三年,花数千元也没有完全治好。而服用此方10天后,B超检查胆内结石不见了。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 1.治胆结石症,大金钱草90~250克,水煎服。 2.治胆石症、胆囊炎,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3.治胆石症,玉米须50克,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4.治胆结石,虎耳草30克,以米酒与水各半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5.治胆结石,威灵仙60克,每日2次煎水内服。 6.吊南瓜蔓泡水喝可排结石: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服用方法: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入全排净,不用再喝药了,忌辣、酒,特别是肥猪油。 推荐<加味五金汤,对肝胆结石、尿路结石,按诊察辨治有一定的效果。 组成: 金钱草30g,海金沙15g,鸡内金10g,金铃子10g,川郁金10 g,玉米须15g。 功能: 清利湿热,化结排石。 主治: 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胆囊及泌尿炎症等。 用法: 水煎服。 方解: 本方的功能以清热利湿,消炎排石为主,对肝胆结石症,则结合舒肝理气的枳壳、朴根;大便不通则加元明粉以缓下。有绞痛者则加元胡索、生甘草,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 目的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组8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62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56例(70.0%),对照组治愈23例(37.1%),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标签: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治疗;疗效观察 泌尿系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病,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的统称。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腰部绞痛、血尿为特征。属于中医的石淋、血淋等范围。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尤其对于中小结石疗效更佳。肾结石往往本虚标实,易合并血尿、肾积水、尿路感染,因此治疗并非易事。近年来,中医药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了可喜成果,疗效肯定,于2012年1月笔者总结从2004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共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6~76岁,平均41岁;病程1年以内62例,1 ~ 2年18例;其中肾结石22例,输尿管结石58例;合并积水18例,合并有泌尿道感染5例,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尿中带血,小腹不适,或痛引腰腹等。 对照组:共62例,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19~73岁,平均38岁;病程1年以内42例,1~2年20例;肾结石占17例,输尿管结石占45例;其中合并积水5例;有泌尿道感染者3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症状: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绞痛呈刀割样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股内侧,肾区叩击痛,膀胱结石为下腹部和会阴部钝痛、尿痛。肉眼或镜下可见血尿,绞痛发作时血尿加重,合并尿路感染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影像学检查:X线腹部平片多数显示结石阴影。B型超声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判断结石大小、部位以及输尿管、肾盂积水情况。辨证:实证,尿色红赤、尿道涩痛、舌红,苔薄黄,脉数有力;虚证,肾阴虚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肾阳虚见腰膝酸软、尿频溲清、怕冷、舌淡苔白、脉沉。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基础方,三棱、莪术、车前子、萹蓄、枳壳、王不留行各15 g,炮

治疗尿结石的中药配方

治疗尿结石的中药配方 四金化瘀排石汤 【验方/偏方类别】偏方外科 【组方】半枝莲3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2克,石苇30克,郁金20克,三棱18克,滑石30克,瞿麦15克,怀牛膝15克,海金砂30克,木通10克,茅根30克,甘草10克. 【制作方法】用水煎服即可. 【用法】每日一剂,日服二次.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排石. 【来源】张志发中医师经验方. 邓氏通淋汤(国家名老中医邓铁涛经验方) 金钱草30g 海金沙藤18g 白芍10g 生地12g 鸡内金6g 琥珀末3g(冲服)木香4.5g(后下) 甘草4.5g <功用>清热利湿,通淋逐石 <自治>输尿管结石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海金砂10克,鸡内金10克,金钱草30克,石苇15克,黄柏20克,金银花15克,元胡10克,地肤子15克,木通10克,瞿麦10克,川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如果是大便干结的,加大黄10克;若尿中带血的,加茜草根10克;小腹胀的,加青皮10克,乌药10克;如果是尿有梗阻的,肾功能不良的,加黄芪15克,黄精12克,王不留行15克,白毛根15克。 服药期间,须多饮水,或多吃梨,有助于排石,并要加强腹肌活动。 一种治疗泌尿结石的中药配方,属于中药配方领域,该配方中含有海金沙10-20份,鸡内金10-20份,金钱草15-60份,威灵仙9-15份,滑石10-20份,甘草3-9份,扁蓄9-15份,通草3-10份,王不留行9-15份,桃仁5-10份,瞿麦9-15份,玉米须10-20份。该中药制剂主要成份的价格低廉,其药配伍合理,有消石利湿之功,对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有明显特效;该药制备简单,制成胶囊制剂便于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