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长篇论文】浅析舞蹈作品孔乙己的艺术特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浅析舞蹈作品《孔乙己》艺术特征

【作者】何苗

【关键词】舞蹈作品《孔乙己》艺术特征

【指导老师】李莎

【专业】舞蹈学

【正文】

引言

《孔乙己》是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之一,该文章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2篇白话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片小说之一。鲁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低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完全生活在一个敌对的异己环境中,他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2006年,由北京舞蹈学院优秀的青年编导胡岩创作的舞蹈作品《孔乙己》,荣获第八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中国舞少年甲组A级男子组比赛一等奖。舞蹈栩栩如生的表现了鲁迅笔下人物:孔乙己,编导独具匠心地提取了鲁迅原著《孔乙己》中的主要情节脉络,展开大胆的想象力,用独特的舞蹈方式来表达出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该舞蹈通过喝酒、偷书、断腿三个部分,清晰、立体的刻画出一个既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又是穷酸至极的酒鬼;既是一个死要面子从不赊账的“君子”,又是一个有小偷小摸习惯的小人。其矛盾而复杂的人物性格使他在酒精的麻醉中寻求平衡,其悲剧性对人生的遭遇,表达的是一个人生无奈忍让和对社会的无声控诉。舞蹈的第一部分运用大量的诙谐而幽默的舞蹈语汇,表现出孔乙己既玩世不恭又善良、厚道的双重性格,这与结尾部分的“雪下断腿痛苦”的内容形成极大反差,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悲剧色彩。

一、《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征

“他身材很搞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可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他脸上黑而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两段是鲁迅笔下描写孔乙己人物形象最为生动、形象的句子,舞蹈《孔乙己》的编导正是运用这主要的两句对表演者进行了角色的塑造。

(一)、面部表情的诠释

在小说《孔乙己》中有好几次写到孔乙己的“脸色”,这些“脸色”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舞蹈《孔乙己》的表演者孙科,在运用脸部的多次变化中正好与小说里所写道的“脸色”变化相符合,时而嬉笑、时而调皮、时而恐惧、时而悲惨。小说里写到“青白脸色”,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虐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脸部描写,与舞蹈作品《孔乙己》的配合的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舞蹈进一步刻画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做了铺垫。

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在舞蹈《孔乙己》中的第一段里可以看到孙科在表演时运用的面部表情多次是由惊讶到羞愧,这正是对应小说里“有人肆意玩弄他,揭他的短”。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要玩弄他,揭他的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接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那种羞愧之心流露出的表情,让表演者演得淋漓尽致。

在舞蹈《孔乙己》中,编导运用了大量的脸部表情来诠释出对角色的塑造,把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固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

小说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的讪笑,他露出“恳求”的眼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的那种畏缩、害怕和绝望的心境,这恰恰在舞蹈《孔乙己》中全部体现出。在舞蹈最后一段里由于孔乙己偷书被打折腿后,那种无奈的心情,无言表达,只能靠内心的挣扎,表演者表现出了那种畏缩、害怕和对现实生活产生绝望的表情。

舞蹈《孔乙己》的编导通过“脸色”变化这个特殊的细节,让表演者紧紧抓住了孔乙己“脸色”变化这个特殊的细节。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到“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鲁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麻木的性格特征。运用大量的面部表情来展现出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征,更好的分析了孔乙己这个经典形象,为整个舞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迷恋于“读书人”身份

舞蹈《孔乙己》中,不管是因为偷书被打部分还是最后因为被打折腿而继续与书同伴,都集中地表现了孔乙己因为迷恋“高人一等”的“读书人”身份。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既是整个社会环境逼迫的结果,也是他那可怜又可笑得个性特征所致。孔乙己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那见缝插针地向小说作者卖弄“学识”的沉醉状态,都足以显示出孔乙己对自己“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与痴迷。而这一价值观念的形成对孔乙己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耳濡目染的教育,早已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渗入到孔乙己的心灵深处。但孔乙己并不幸运,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挣扎在社会底层,而长期为应试科举而埋头苦读的生活以使他手无缚鸡之力。

可以看到舞蹈《孔乙己》里偷书被打的部分,编导为了使舞蹈作品中的“孔乙己”能与鲁迅小说中人物相对应,特意注重了手上动作的运用。一会是拿书的手型,一会是手握毛笔的手型,这都能加深对“孔乙己”这个迷恋于“读书人”身份的形象特征。虽然孔乙己有一颗善良和恳切的心。但恰当时社会环境的逼迫,最终导致他成为了被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就连他最后“失踪”,人们也不忘调侃他,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屡次碰壁和受到人们的取笑和糊弄,就越是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里支撑和平衡,所以舞蹈当中表现出的情感证实了这一幕。

二、舞蹈《孔乙己》的情感表现

情感是舞蹈艺术的血脉,贯穿着舞蹈艺术的整个过程,没有情感,任何艺术都没有自身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