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摘要
歌唱是所有声乐艺术体裁中唯一带有语言的种类,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掌握歌唱中语言的相关知识是演唱者必须的基本功。

本文分四个部分简要的阐述了歌唱中咬字方面产生的相关问题,首先第一部分会介绍到咬字在演唱中所占的重要分量,紧接着第二章会向大家阐述歌唱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三部分简明的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一部分是结合实际来解决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这篇论文旨在提高大家对演唱中咬字重要性的认识,或许会对大家的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帮助。

完成论文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修养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提高咬字技巧对于提高美声唱法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咬字,吐字,训练技巧
第一章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一、咬字与吐字
咬字,是指字头正确、清晰的发音。

清代许大椿的《乐府传声》中说: “喉、舌、齿、牙、唇谓之五音。

此审字之法也。

声出于喉为喉音,出于舌为舌音,出于齿为齿音,出于牙为牙音,出于唇为唇音。

最深为喉音,稍出为舌音,再出在两旁牝齿间为齿音,再出在前牝齿间为牙音,再出在唇上位唇音。

虽分五层,其实万殊,喉音之深浅不一,舌音之深浅不一,余三音皆然。

”( 转引自酆子玲《歌唱语音训练》)。

其中的“五音”,实际上是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部分,共有 21 个。

即:唇音 b、p、m、f; 齿音 zh、ch、sh、r、z、c、s; 舌音 d、t、n、l; 牙音 j、q、x; 喉音 g、k、h。

声母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头。

体现在歌唱时就是要发好声母,咬准字头
吐字,是指字腹到字尾的发音过程。

其中字腹、字尾是指汉字的韵母。

在我国传统声乐训练中,历来认为吐字训练与四呼的口型、“十三辙”归韵的训练密切相关。

所谓“四呼”,《乐府传声》中说: “开、齐、撮、合谓之四呼。

此读字之口法也。

开口谓之开,其用力在喉,齐齿谓之齐,其用力在齿,撮口谓之撮,
其用力在唇,合口谓之合,其用力在满口。

”不仅反映韵母的口型变化,而且体现了韵母的着力部位。

二、咬字与吐字的重要性
声乐艺术是通过声音和语言(歌词)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一个歌唱者,即使能够很好地掌握歌唱发声技巧,但由于咬、吐字不清就不能很好地表达歌曲内容,也就难以与听众进行感情交流,更谈不上去打动听众的心,这样的歌唱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声乐艺术的基本功训练除发音系统的训练外,还包括咬、吐字系统的训练,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

在中国传统的歌唱教学中,历来都十分重视咬字吐字的问题。

如明代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就曾对咬字与吐字做过深刻阐述,那么,从古至今大家为何如此重视歌唱中的咬字与吐字呢?
首先、歌唱教学的迫切要求。

语音是构成歌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表现形式是借助字音来表达的。

它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有一定意义的音。

如果在歌唱中,歌唱者不能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不能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就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其次,歌曲的艺术形象鲜明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形象意境而将某些形象的动词在咬字中作重点处理,以增强歌曲的艺术效果,使形象更加鲜明。

如歌曲《万里春色满家园》中的“我走,我走,不犹豫,不悲叹”,将形象性动词作重点处理,咬得铿锵有力,才能充分体现歌曲的思想感情,以及高度的艺术形象。

再次,汉语语言特点的需要分析前人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关于咬字吐字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对汉语语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说明汉语有他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

汉语发音的自然单位是音,每一个单字就是一个音节。

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每个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

音素是语音分析的最小单位,是音节的组成部分。

如“跳”字是由“t、i、a、o”四个音素结合而成。

但音素并不等于字母。

在《汉语拼音方案》中,有的一个音素就用两个字母作符号、如zh、ch、sh、er。

音素分元音(又叫母音)和辅音(又叫子音)两大类,在汉语拼音中称为韵母和声母再加声调的升降及隔音符号。

因此,歌唱教学中要处理语言的问题。

首先必须解决好咬字与吐字问题。

第二章咬字、吐字的训练技巧。

要掌握好咬、吐字的方法,首先要搞清楚咬字与吐字的关系。

咬字是指声母的发音过程,而吐字是指韵母的发音过程。

我国戏曲传统唱法根据汉语发音的特点,把字分为头、腹、尾三部分。

字头是组成这个字的声母部分,字腹是组成这个字的韵母(主要是元音)部分,字尾是组成这个字的归韵(收音)部分。

在咬吐字过程中,这三部分都有各自的要求,一般声母的发音只是一种阻气而已,韵母的发音则要求圆明亮,字尾是收音部分,要求轻巧准确,即歌唱的咬、吐字需要有干净利落的字头,流畅圆的字腹和清晰准确的字尾。

一、字头
咬字主要是指字头部分,字头主要由子音组成。

子音咬得正确与否,首先要看与咬字相关的唇、舌、齿、牙、喉的动作是否准确地与所要发出的子音的要求相符合。

不同的子音使得唇、舌、齿、牙、喉有着不同形状的相互接触和着力点,也就是说,子音是唇、舌、齿、牙、喉等部位如何切断或拦阻气流而得的,如b、p、m是两唇相并切断气流而成;f是上唇与下唇相并切断气流而成;d、t等是舌尖接触上牙根拦阻气流而成;k、h是舌根与软额接触拦阻气流而成;舌尖因接触的部位、方法和多少的不同,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子音,除上面列举的以外,n、1、j、q、zh、ch等都是与舌尖有关的子音。

子音发音要求短而快,灵敏而干净利落,这是歌唱中母音的延长和音乐节奏准确的重要保证。

字头是字音发出的开始阶段,要利用字头的力量去引发字腹和字尾的响度,因此,字头的发音要有一定的力度和弹性。

我国传统唱法中强调咬字要像“喷”出来那样敏捷、结实、清晰而富有弹性。

一般未经过声乐语言专门训练的初学者大多咬字缺乏口劲,轻飘无力,发音部位的接触点缺乏柔韧附着的弹性力度,这是由于没有脱离一般讲话的发音器官活动的生理反射习惯,处于无意识的自然发音状态的缘故。

这就需要首先把发音部位的接触,训练成为有意识的着力感觉,建立新的发音感觉,使咬宇的习惯动作敏捷有力。

当练习或演唱一首歌之前.先要弄清每个音节的字头特点,
进行不出声的默念,体会唇、齿、舌、牙、喉的着力位置,然后再朗诵歌词,先不妨将字咬“紧”些,矫枉过正,再恢复正常,之后再与曲调旋律结合起来练习,并根据歌曲情感表达的要求,结合韵母的吐字处理,调节咬字的弹性、力度的分寸,将字咬得恰到好处。

当字头清晰、准确地咬住之后,歌唱就立即进人了字腹的延伸阶段,这是吐字的开始。

吐字与咬字之间既有密切的关系,又有原则的区别。

咬字主要是指字头的声母,构成发音部位的阻碍,然后破除阻碍迅速向字腹过渡。

二、字腹
字腹是韵母中的主要母音.也叫韵腹。

由于它的响度与增强歌唱共鸣、丰富音色变化有直接关系,因此要使字音圆,共鸣丰富,就必须掌握好韵腹的发声。

当轻巧灵活的字头出来之后,字腹应立即唱出,此时除了气息的力量之外,咬字头的所有力量和状态应立即消失,仅保持这个字的音的韵母的发声状态,一直保持这个字出来之前的一瞬间再收音。

因为韵腹在歌唱过程中所占的时值最长,所以在它引长延伸过程中口咽腔是积极打开的,气息是畅通无阻的,除主要发挥共鸣作用外,还要求口形保持准确和稳定,加强口腔开、合、圆、扁的控制力,避免由于目形变化而影响音质不纯。

根据字腹引长声响和口形不同,它被分为“开、齐、撮、合”四种口形。

“开”着力在喉;“齐”着力在齿;“撮”着力在唇;“合”着力在满口。

无论是哪种口形,也不论这个字要延长几拍,在行腔遗程中占有多少个音符,都要将这个字的韵腹保持到底。

汉字中有单韵母和复韵母。

凡是韵母中只有一个母音的即单韵母,如“妈”(ma)字,它的字头要发得短而有力,一直保持字腹“a”的口形到最后。

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母音组成的韵母,如“iaaiuai”等等。

在复韵母中,其中有一个最宽、最容易发音的母音是主要韵母,应以它为主象单韵母一样加以夸张和延长,其它韵母则如同子音一样按字头或字尾的唱法轻带而过,否则将会主次颠倒,吐字不清。

如“头”(tou),“o”是主要韵母;“强”(qiang),“a”是主要韵母,唱这两个字时要分别在“o”和“a”上延长,其它按字头与字尾处理。

在美声唱法中,字腹在歌唱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到了换声区和高声区,一定要采取字腹变异(关闭)的方法,才能获得柔美流畅
的声音。

如“亲”字的字腹是“i”母音,到高声区就需加上“e”的成分,以增大口腔空间,使其更加丰满、顺畅。

再如“他”(a)母音,到了高声区应加“。

”的色彩,在换声区,这种色彩更浓,甚至有、”的成分。

应注意的是,字的母音转换时,原字的字头、字尾一定要保持不变,这样唱出来的字仍然很清楚,声音也很自然,所以说,母音的转换也是字声结合的一种巧妙的艺术手段。

三、字尾
在音节结构中,最后一个成分便是字尾。

也是韵尾的收尾部分,因此也叫韵尾,一般是指母音i、u、。

和子音n、ng‘要使一个字有头有尾,完整准确,就必须收好字尾,若字尾的收音不明确,同样影响词义的表达,如“长”字,应以“ng”收尾,不收尾便成了“查”。

“豆”字应以“u"收尾,不收尾便成了“到,等等。

这不但改变了歌词和原意,而且也破坏了整首作品的连贯性与完整性,所以一定要重视收音。

收音也不能失去高位置,这样既保持了字本身的始终稳定和统一,也为后面一个字的高位置起音作好了准备。

因为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引导,如果将前一个字的收音准确地送到了高位置,即后面的一个字的高位置也就准备好了,特别是后面的这个字是在高声区的话,那么这个高音是会很轻松地唱出来的。

所以说,良好的收音是字与字、声与声之间保持连贯统一的纽带,也是唱好高音的重要准备。

第四章咬字、吐字与声音和情感的结合。

一、咬字、吐字与声音的结合
民族唱法由于咬字和发声等技法上的使用与西欧传统唱法有所不同而形成了横咬字,宽前咬字,靠前咬字的特点,其共鸣腔体相对比欧洲唱法要细一些、短一些,发出的声音比较集中、结实、明亮。

但如果把字音咬的太扁或在歌唱中咬字、吐字不灵活变化其字的部位,则很难达到用共鸣来美化声音的效果,所以咬字和吐字的正确可以协助歌唱时声音位置的统一。

二、咬字、吐字与情感的结合。

“情”是歌声的灵魂,“字”在歌唱中用来传“情”的,这时的“情”则要通过咬字吐字的松紧、前后、快慢等来表达。

由于歌曲表达思想情感不同,必须采取不同的吐字方法。

演唱情感比较强烈、雄壮的歌曲时,字咬得较紧,要强调咬字的喷弹力,字在口咽腔里的感觉较结实,咬字过程较快,声音以“刚”为主。

例如,歌曲《松花江上》字不能咬得软,尤其是歌曲高潮处“爹娘啊”、“欢聚在一堂”这几个字的字头咬住。

只有这样,才能把心中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之情充分表达出来。

演唱情绪欢快的歌曲时,咬字过程较快,口咽腔的动作小而轻快,干脆利索,口腔前面部位用得较多,声音在口咽腔的着力点略靠前。

例如,歌曲《玛依拉》曲调活泼轻巧,这就要求咬字要快,要情绪积极,表达出歌曲的欢快之情。

演唱抒情歌曲时,口腔的前部用得较少,后部用得较多,声音在口腔的着力点较靠后,咬字动作圆滑,口腔前部的喷弹力不强,收音较慢,声音以柔为主。

例如歌曲《摇篮曲》(舒伯特)表达了母亲充满爱意地哼着曲调哄孩子入睡,因此演唱时咬字要轻柔,意在把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表达出来。

所以,只有把握好吐字与情感表现的关系,才能较好的完成歌曲艺术的二度创造,做到“字里传情”、“字里含形”。

歌唱发音,是在咬字吐字的基础上对歌词音节的掌握,歌唱的发音是歌唱艺术表现的载体! 在歌唱过程中,歌唱发音相比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语发音有所不同,歌唱发音是一种夸张,的发音方式,通过夸张和强化的发音方式来进行特定语言形式的表现,因此,歌唱发音练习不是通过平时正常的语言发音练习就可以实现的,发音练习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对发音方式、发音音准等进行练习,进而扩展音域,完善发音结构,才能实现歌唱中良好的发音,歌唱过程中咬字吐字不清晰,发音不准确,观众在聆听过程中就听不清楚,感受不到演唱者的思想和情感,整个歌唱过程的艺术表现力就大打折扣了,整个歌唱就是一项失败的艺术活动,因此,演唱过程中的发音,需要掌握“开齐撮合”等基本的吐字规律和发音规律,发音过程需要气沉丹田,腹部用力,然后通过口腔%牙齿%嘴唇等器官
的综合运用来实现。

只有通过对咬字吐字以及发音规律的掌握,对演唱音节的字头字腹以及字尾都进行合理的控制,演唱过程中才能吐字清晰,演唱音准才能保障,才能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

第五章咬字、吐字达到的艺术标准
歌唱不同于自然界的各个声音,它是语言和声音的有机结合,是诗的语言与音乐结合的一种艺术,而歌词是表现这种艺术思想内容的重要方面,那么歌唱中的吐字咬字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不同于生活中的语言,它必须做到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言。

如果没有正确的吐字、咬字方法,不仅影响歌词的表现,而且影响到整个作品感情的抒发,毁掉了歌词的美感又破坏了歌词的韵味。

歌唱的咬字,吐字直接影响着歌曲的情感,主题,内容,风格的表达。

长期以来,在许多声乐学生当中,存在着重声轻字的现象。

歌唱时由于字音的不清晰,导致歌词语意含混,让听众不知所云,甚至影响演唱者思想情感的表达。

歌曲从产生、演唱到欣赏,是作者动心、歌者唱心、听者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

好的艺术作品必须从心出发;成功的演唱必须唱心,也只有当咬字清晰、感情表达和声音同样完美之时,才能被称为艺术。

总结
在歌唱的整个训练中,语言训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歌唱技巧本身来说,语言的准确和声音的统一是完成一首声乐作品的保障。

把语言和声音完美结合起来也是众多声乐学习者不断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所以我们要想唱好歌,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并不断去刻苦练习,在深入认识我国语言发音特点与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寻求声音流畅、音色统一与语言准确的最佳契合点,做到既能满足歌唱声音的要求,又能达到歌唱语言准确、清晰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